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 30 章 ...

  •   近来在书房,孔清淮常常问徽月一些朝堂上的事,问她有什么看法。徽月起初说自己一个闺阁妇人,不便对国家大事做议论。

      可孔清淮说:“这原不过是我们夫妻间说话,娘子但说无妨。我这也是看他们吵得头疼,想问问娘子你这个局外人有什么看法,也好让我开阔开阔思路。”他这么说,徽月也就不再自谦了。

      孔清淮发现有些时候徽月引用的古籍,连自己也没读过。徽月却说不过是不能出门在家读来解闷。可她的观点时常是有理有据,引经据典,让人信服。

      时间久了,孔清淮对自己这个娘子也越加佩服起来。她不仅对后宅中的事一清二楚,对外头的事,见地也在许多读书人之上。

      其实这也得多谢许明的培养,他觉得女孩子即便不做官,可眼界见识是极要紧的,若只困于后院的一亩三分地,终究是难成大事。所以徽月从小就在父亲的书房和兄弟们一起听许明讲学议事。

      说到书房,前些日子那个来送绿豆沙的春儿,百合也查清楚了她的来历。原来这春儿是四婶婶说为了贺他二人新婚,特意挑选来伺候的,与她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叫双儿的。两人都容貌出挑,形容妩媚。可见这位只有一面之缘的四婶婶也实在不简单。

      她越过自己,悄悄把人塞到院里,不像那位三婶婶,当面就来兴师问罪。

      当日正是十五,徽月去给婆母孔夫人请安。说起来这两个丫头,孔夫人倒有些惊讶。原来连她也不知道,这两个丫头是偷偷送进来的。

      孔夫人手里也没有她们的卖身契,也就是说这两个还是四房院子里的人,只不过暂且在这里做事。既然不是馥春院里的人,都是生面孔,院里怎么没有人认出来呢?

      徽月说自己已经问过了,她们和别人说自己是四婶婶送过来给我们使唤的,已经过了婆母的目。她们一听说是婆母的意思,自然也不敢再多言。

      而且徽月叫人偷偷盯了几天,这春儿平时也不出来做事,每日就盯着孔清淮的书房,趁徽月不在就妖妖调调地进去奉茶研墨。那双儿则是等在孔清淮上朝下朝的路上,若无旁人时就唱曲儿跳舞,想让孔清淮注意到她。有几日徽月在院子里听到有人唱曲儿,还以为是家里养的戏班子练戏,不曾想居然是她,这可真是胆大。

      其实她们这么大胆,也有一大部分是因为徽月纵容,尤其是上次绿豆沙事件。更让春儿觉得徽月是个心软没算计的,越发轻狂起来。

      孔夫人起先有些生气四房居然如此不守规矩,给自己新婚的儿子儿媳塞小妾。她本来准备把春儿装扮一番,花轿送回四房,就说是四婶婶委托她给四叔叔特意挑选的美妾。至于那个双儿,她不是爱唱戏,就让她去家里的戏班子唱戏去。

      要想把她们两个打发了,这确实是极好的处置了。不仅叫这两个女子受罚,毕竟给年过四旬的老翁做妾室,或者从女使沦为家伎,都不是好受的。况且孔夫人的地位手段,她这么做可没人敢置喙。

      也算警告了四房老实一些。

      可是经过这么些日子听孔清淮议论朝堂事,徽月却有了些别的盘算,她对孔夫人说:“婆母说的确实是好法子。只不过儿媳有些别的打算,这两个女子倒不必急着打发,就先让她们留在院里吧。”

      孔夫人也来了兴致,问她有什么盘算。

      徽月想了想说:“我听清淮说,如今朝里各派的争斗越发严重。四叔叔与我们家,恰是对立的一派。我想四婶婶费劲找这两个调教过的美貌女子,怕不单单是为了恶心我。毕竟我和四婶婶,实在是没有什么矛盾的。因此我想,要么,她想让春儿和双儿做咱们府里的眼线,要么,就是想谋害咱们府里的人。”

      孔夫人听她说得很对,点点头表示肯定,叫她继续说下去。

      “如今敌在明,我在暗。咱们只管装不知道,由着她们去。我只找人盯着她们,不叫她们接触我们平时的吃穿用物,不会出什么大事。日后……”徽月停了停,“日后恐怕还能用得上她们。”

      徽月停了一下,又低头一笑,有些愧疚地说:“只怕要苦了清淮了。”

      听罢孔夫人也笑了起来。

      孔夫人心里暗道自己果然没有瞧错人。这个媳妇不仅貌美良善,又有见地有能力,日后确实是个能帮衬儿子的好手。当初孔清淮要她去提亲,她想着也是不错的人家,这孩子她也知道,儿子又十分喜欢,也就同意了。如今进了门更是越看越好。

      婆媳两个说了一会儿,又吃了糕点,正好等到了散朝的孔家父子俩。两个人一进门就愁容满面。

      孔父脱去帽子,在榻上坐下,长叹一口气道:“今日官家说,让我跟随运送赈灾粮的队伍,去益州赈灾。我本是朝臣,食民俸禄,为民分忧,可这臭小子……他他他,”他说着用手指着孔清淮气得说话都结巴了。

      孔夫人赶紧给他顺了顺气,又问孔清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孔定平嗐了一声,说:“这臭小子,不仅在朝上对两个叔父阴阳怪气,好一番排喧,还跟官家请命,说什么上阵父子兵,非要和我一起去益州。你这臭小子,那益州是什么福地洞天?人人唯恐避之不及,你还抢着去。”

      孔夫人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知子莫若母。她又淡定回去坐下笑道:“好了,儿子也是心疼你一个老这东□□自去那苦寒之地,你非但不领情,还把人好一顿骂。”

      徽月一听也明白七八分了,孔清淮嘟哝说:“要不是三叔四叔勾结那一群莽夫非要父亲前去,父亲这一把年纪了,官家难道还不体恤。他们就是打定了主意,最好父亲一去不回。反正我说什么都要去。”

      为什么孔定平和孔定义、孔定文关系不好?原来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孔定平和妹妹孔尔若是当时的陈大娘子所生,而老三老四是妾室嫣小娘所生。孔定平和妹妹遗传了母亲的聪慧,而另外两个在读书上没什么天赋,因此才走了武举之路。

      当年孔定平高中状元,后来陈娘子也得了诰命。而嫣小娘在家中本就不大受宠,这两个孩子更是不入孔老太爷的眼。孔老太爷逝世时,把家产的一半分给了孔定平,另外三人分剩下的一半。

      因此老三老四关系要好,而排斥长兄和姐姐。更兼是两派人,当朝主流是无为而治,孔定平一派很得重用,不久就坐到了副相的位置。而老三一个三品武官,老四一个有名无实的忠武侯,只好抱团取暖。

      加上孔定平为人正直,从不徇私枉法,也因此拒了老三老四许多托关系走后门,从牢狱里捞人等乱七八糟的要求。甚至本家子弟若有违法,还要重罚。更是得罪了这两家。

      徽月走过去给孔定平端上茶碗道:“公公,请别生气了。清淮也是一片孝心。”

      孔定平接过茶:“好孩子,我怎么不知道你们的心意。只是你们新婚夫妻,怎好就让你们分离。何况此去吉凶未卜,我是老命一条了。可清淮毕竟还小,日后还有大好的前程,我怎么能……嗐……你别笑话我,孩子,我这个老东西,也就这么点私心了。”

      徽月看了看孔清淮说:“公公不必担心,我与你们同去就是了。”

      孔清淮先跳起来:“不行,你怎么能去那地方。”

      孔夫人听了这话反笑起来:“你看看,你现在不肯叫徽月同去,就跟你爹爹不肯让你同去,是一样的心呐。”

      徽月朝着孔定平跪下说:“请公婆应允,否则徽月宁肯长跪不起。”

      孔定平刚欲起身,孔夫人就已经过来扶她了:“好孩子,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徽月依旧跪着,眼神很是坚定:“请公公婆婆听徽月说完,一来徽月幼时曾和一位郎中学过几年医术。我曾听闻,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想来我去也能帮上一些忙。二来军营中都是男子,灾区中必有许多妇孺,由儿媳来交涉,必然也更方便。三来徽月自幼在汴京城里,也算享受了荣华富贵,如今又有福嫁入孔家,自以为应该有怜悯之心积德之行,也望成全徽月这一片赤诚之心。”

      这下可没法拒绝了。孔定平眼里含着泪光把她扶起来:“好,好,好孩子,不愧是我孔家的儿媳,能居高位而恤疾苦。好孩子,既然你去意已决,我也不能再阻拦。清淮,你务必要保护好照顾好徽月。”

      孔清淮应了声,又微微叹了口气。

      晚上回去他一个人在那犯别扭,徽月觉得好笑极了,跟个气鼓鼓的小孩一样。晚上他先上床,睡在里面翻身朝里不看徽月。

      徽月把小狗抱到床上,自己坐在外面,把小狗塞到他怀里,小狗扭来扭去用小舌头舔孔清淮的脸他也无动于衷地装睡。

      徽月上半身趴在他身上,用手去捏他的鼻子,过了一会孔清淮用嘴吐了一口气在她手里,热乎乎地把徽月呵得痒痒的。徽月松开手,两手放在他肩膀上把脸靠在手上:“好啦,还装睡呢。你都多大啦,还这么和我怄气呀。”

      孔清淮听见她说话睁开了眼睛:“谁生气了,我犯困。”他这个样子把徽月逗得咯咯笑起来。孔清淮突然起身,装作恼怒的样子:“你还笑。”

      他把还在床上乱跑四处闻来闻去的小满抱起来放在地上对它说:“好狗,出去吧。”

      小满回头看了他俩一眼,扭着小屁股墩墩地走了,他们在门下挖了个小洞,小满有些笨拙地钻出去了。恐怕再胖些,这个洞就得再挖大些了。

      小狗出去之后,孔清淮翻身把徽月压在了下面:“你不乖。我要罚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