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白帝城 ...
-
援军的到来比姜维想象得要快上许多,他与诸葛亮在羊渠相遇。虽然陆逊已经退兵,大可不必急着行军,但是当姜维向诸葛亮讲述了他的见闻之后,诸葛亮仍是放心不下病中的先帝,亲率一队轻骑,奔向白帝城。
马谡也在这队伍之中,看起来心神不宁,连带着他的坐骑也焦躁起来,动不动就冲到众人前面。他还什么都不知道,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东征残兵身边,去探听兄长的消息。
自打听到马良和荆州老兵们为了阻止八卦阵的阵眼被破坏,变得魂飞魄散之后,诸葛亮便一直沉默着。
与他共乘一骑的姜维,却不好安慰他,一同去困地发动杀阵的鬼魂只有他自己回来了,他也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直到抵达白帝城,亲眼见到了先帝,诸葛亮才变得有了些活人的喜悲,喜的是先帝暂且无碍,是吴军被阻无法越境;悲的是无数好友同僚罹难,是大汉国力骤然倾颓。
忙碌了一天,终于将一切安排妥当,到了黎明时分,他才有时间独自歇息一会。
他看起来十分疲惫,却不肯去睡上一觉,执意拉着姜维站在城墙的角楼上吹风。
“陛下虽然未受箭石之创,但是心病难医,多日来缠绵病榻,我担心他……”
他在未到白帝城之前,便已猜到会是这般,因此早就派人回成都去接几位皇子,让他们与先帝见最后一面。
姜维知道先帝对他的意义之大,只得干干巴巴地宽慰道:“凡人皆有生老病死,先生若是太过哀恸,伤了身子,陛下也会不安。”
“陛下,陛下……是啊,他已经这般虚弱,不能再让他为我烦心。”诸葛亮倚在城墙上,眺望远处。
天际有光,太阳即将升起。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注5】你说,这太阳可知道,每日看它升起的人都不一样,有些人睡了一夜,便再也见不到它了。”
见他哀思不减,姜维只得也用《九歌》里的诗句回应他:“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注6】东君也要周而复始地乘夜而行,安知沉睡之人会永远长眠?”
他这番论调虽然牵强,竟令诸葛亮露出久违的一抹笑容:“依你之言,岂非生死无界,阴阳可逆?知道你是为了宽我的心,不过倒也不必撰出这许多道理来。”
“既然先生有心情与我辩驳,可见我这胡言乱语奏了效。”
诸葛亮看上去精神好了许多:“这些年,幸好有你和你的胡言乱语在。虽然从未对你讲过,但我总是暗暗感激上苍,感激它将你送到我身边。真是不敢想象,如果我当日在柴桑的时候执意不与你搭话,你还会不会一直留在我身边……”
姜维斩钉截铁地打断他:“当然会……因为我就是为了你而来。”
他这后半句话虽然说出了口,但是却消散在风里,听不见了。
姜维很惊恐,他试着说话,但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他转向对面的诸葛亮,却在他的脸上看到了喜悦。
“你的脸……”诸葛亮指着他,眼中满是惊艳。
姜维忙看向诸葛亮的眼睛,在他的眼里,他看到了无比清晰的一张脸,是甲申年正月十八的自己。
终于诸葛亮可以看清楚他的全貌了,他本该高兴的,只是,他的身体对他诉说着什么,冥冥中,他有种不祥的预感。
他伸出手,去拥抱诸葛亮。
果然与他预想的一样,他拥有了活着的时候才有的触感,如果不是他的身体太过冰冷,那么,他此刻简直与活人无异。
在他的怀中,诸葛亮的身体开始颤抖,也许是因为寒冷,但是更有可能是他也发觉了什么。
“你要走了是不是?”诸葛亮颤声问道,声音已经变了调。
姜维终于明白,他能够在阳世停留这么多年的原因。
起初他以为是为了多看诸葛亮几眼,现在,他知道,自己的执念不是与诸葛亮多相处十几年,也不仅仅是得到诸葛亮的爱,他真正希望的是诸葛亮不要抛下他,或者说,是希望诸葛亮离不开他。
可见,若要得到上天给予的一切美好都要付出代价,他这次的代价就十分惨痛,要在诸葛亮最为脆弱的时候,最为需要他的时候消失。
也不知他作为游魂留在阳世这十六年,对诸葛亮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但是万幸的是,一切历史事件都未发生改变,该进行的正在进行,该发生的以后一定会发生。
他用冰冷的唇,在诸葛亮的额头落下一吻,然后握住他的肩膀,用口型对他说:“等着我。”
他知道诸葛亮看得到,因为他也看到诸葛亮不发出声音地对他说:“那你要快些。”
也许不是诸葛亮不发出声音,而是他已经听不到任何声响,眼前的一切也变得模糊起来,他看到一个人,迎着太阳,走上城楼,人影越来越淡,越来越模糊。
马谡来到诸葛亮身边:“丞相,鲁王和梁王已经抵达城下。”
听闻二位皇子的消息之后,诸葛亮没有任何动作,迎着刺眼的阳光站了许久,仿佛是被什么给定住了一般,末了,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走吧,幼常。我这就带他们去见陛下……”
黄初四年,天水冀县。
“伯约,伯约,姜伯约!你醒一醒!”
耳边有人在大吼大叫,姜维头痛欲裂,扶额坐起:“梁兄为何这般吵嚷扰我清梦,喊破了喉咙可不要让我赔偿你。”
“郡里要拜你为郎中,这种大日子你还贪睡?还做梦?你若是能在梦里把这职位领了倒好,省了去往郡里的花销。”梁绪将他的被子掀起来扔到床脚。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注7】姜维伸了个懒腰,不知不觉地吟道。
说完这句话,他的手臂僵在半空。
为什么我会平白无故地讲出这两句诗出来呢?是在哪里听过吗?他陷入沉思当中。
梁绪仍在催促他:“怎么睡了一觉还变成诗人了?快走快走,饭菜都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在下本就文武全才。”他开玩笑地接了一句,只是,直到到了郡守那里,他也没想起来这诗的出处……
建兴六年,天水城下。
“丞相,请快些走。魏兵来袭我营寨!”
正在查看粮册的诸葛亮吃了一惊,他本打算黎明攻城,却被人抢在前面劫了营。许多年不曾中过这种招数,他竟有些不知所措,迷迷糊糊地被赵云、关兴等将拥在中央,一行人浩浩荡荡地逃出营寨,来到一处高地。
这个名叫姜维的敌将果然不俗,之前便已识破他诈取天水城池之谋,又与子龙将军战得不分高下,如今,已经反客为主,主动设计来擒他了。
“丞相,你看,那个身着红色披风的小将便是姜维。”子龙将军将一个人影指给他看,那人正在指挥魏军放火烧寨。
火光冲天,映出一个熟悉的影子。
诸葛亮不禁浑身一颤,他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远处的博望坡燃起熊熊大火,几个厉鬼向他扑过来,却被另一个英武的鬼魂一剑斩裂。
原来他的身影一直都没有变过,无论是年迈或是年少,无论是文士装扮还是身着胄甲。
“姜维,姜伯约,好陌生的名字。”诸葛亮仔细咀嚼着这几个字。
念着念着,不禁笑了起来,笑着笑着,鼻中不禁一酸。
怎么可能不陌生呢?他在他身边的十几年,从未说过这几个字,有种神秘的力量,让他可以作为一个鬼魂在阳间飘荡,却不允许他将自己的姓名说出来。
这时,赵将军再次凑过来:“此人虽然寂寂无名,但却是个英才,可惜不在我军中啊。”
“子龙将军放心,我定会将他收在身边。”诸葛亮的羽扇微微翕动,他已经计上心来。
此计甚是辗转,但是缜密周到,经由夏侯楙、马遵、梁虔等人的配合,姜维一步一步堕入他精心布置的陷阱当中。
看着最终被他的计谋折服的小将军拜倒在地,诸葛亮心中感慨万千,那缕亡魂的三个字,让他等了足足五年,如今他等到的却是一个全新的灵魂。
不过,当姜维抬起眼,用充满了崇敬的眼神看向他之时,他的身体不受控制地伸出手去握住对方的手,一直回荡在心里的那句话也毫不掩饰地脱口而出。
“今得伯约,吾愿足矣。”
姜维听闻此言,一股暖意涌上心头,他仔细端详着只闻其名却初次见面的诸葛丞相,却发现,那人的眼中,闪着水光。
他究竟是高兴呢还是难过呢?是为了我归降一事而烦恼吗?
不知不觉中,他陷入了沉思。直到身边有人发出一声轻轻的咳嗽,他才发现自己像是失了魂一般,盯着对方清矍俊逸的面庞看个不停,姜小将军只觉得脸上发胀,默默地低下头。
“窘迫之时的神情倒是一点都没变。”诸葛亮在心中暗暗叹道。
随后,他再次笑起来:“伯约,手。”
姜维慌忙撇下诸葛亮的手,不知什么时候,他竟死死抓着丞相的手不放开。
“在下失礼,望丞相恕罪。”
诸葛亮微微一笑,显然并未在意,拍了拍他的肩膀,问起上邽、天水的城防与守将。
提及军事,姜维便不再畏手畏脚,畅所欲言起来,进而献策,招降城中与之交好的守将,兵不刃血,取下二城。
接下来,汉军一路势如破竹,诛王朗,退曹真,最后却因街亭陷落不得不退军。
总有人要为失败负责,斩了马谡之后,诸葛亮不顾众人劝阻,自贬为右将军,着手政事,开始厉兵秣马,休养生息起来,伺机而动,以备日后再次北伐。
回到成都后不久便是中秋,姜维在自己的奉义将军府内独自过节,虽然冷清,但他不以为意,正当他对着明月读兵书的时候,一声熟悉的笑声在门口响起。
“伯约不免也太用功了些。”
原来是诸葛亮独自一人来到他的府上,虽说二人的宅邸相距不远,但突然见他过来,还是令姜维又惊又喜。
他忙请诸葛亮入座,又召唤仆从上茶,过了半晌才想起来,自己早将仆人放了假,家里只有他一人。
这时诸葛亮已经将他的宅第逛了一遍:“这宅子略简陋了些,不过庭院中那棵桂树花开得极好。”
“都是维缺情少趣,辜负了这繁花。”姜维边笑着自诽,边请诸葛亮到院中赏月。
“听说伯约擅琴?”诸葛亮抚上了院中石台上的瑶琴。
“怎敢在丞相面前班门弄斧。”姜维知道诸葛亮乃是琴之大家,自己也是爱琴之人,如能被他指点一二当真是受益匪浅,不过不知为何,他就是觉得自己好像不应该在他面前弹琴。
奈何诸葛亮一直微笑着看向他,于是他那满腹的推辞只吐出一句,便败下阵来。
他抱着琴,坐在桂花树下:“那维便献丑了,丞相莫要笑我。”
琴音响起,中正平和,旷远悠长,衬得四周愈发寂静,姜维听到自己的心跳一声大过一声。
这时,一阵清风拂过,树枝摇曳,落花砸了他一身。
诸葛亮久久凝视着他,忽然走上前来,伸手摘掉他发上的一朵小花。
一瞬间,姜维的琴声大乱,然而,比他的琴音更乱的,是他的心。
(完)
【注5】【注6】:出自屈原《九歌·东君》
【注7】:出自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