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014 ...

  •   这是书瑶穿越的第四个月,也是为数不多一家人一起出门的日子,距离她们上次来盘城已经好久了。

      本着大采购的心理,她和她妈昨天给学生放学以后,在屋里好一顿列清单,把她们能想到的、需要的物资都一一列举。

      没想到到了盘城,才买了不到三分之一,就感觉东边的一家铺子有异动。

      先是看到马车拉货,后来是大白天闭店。

      街上人来人往,可隐隐感觉这家店离开的脚步别样的匆忙。

      按理说白天正是开门做生意的时候,不应该关门歇业的。可一家就算了,就买布料这一会儿,另一家也架着马车走了。

      书成业留了个心眼,让媳妇闺女在店里面先选着,他出去办事情。

      出了布庄,转头他就奔着常去的粮铺去了。

      店里面还是那几个眼熟的小伙计,伙计们看见他了,熟络的招呼他。他没心思和他们闲聊,直接让其中一个带他去见掌柜。

      可小伙计说掌柜的不在店里,账房也不在,都去仓库了。

      书成业听了心里一惊,赶忙说他有急事,让小伙计架着骡车带他去一趟。

      到了仓库,只见平时笑容可掬的掌柜和账房正面色凝重的指挥着搬粮食。

      再看那两辆粮车,车厢是拉人的样式。而且拉车的马长鬃飞扬,吃着草料不时还能看到牙口。

      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劣马,但这个发现让书成业心里更发憷了。

      “掌柜的,我正想找你买粮,看你不在店里,我就麻烦这个小哥儿带我过来了。”

      掌柜的叹了口气,来得不是时候啊!

      他发愁的事情多了去了,没心思卖粮食。原来大中午的他老爹忽然架着两辆车,带着几个老伙计来告诉他,和他们带上粮食快些去追老夫人,迟了就来不及了。

      这可把他吓了一跳,但心想他爹总不会从府城跑到盘城,就为了和他开玩笑,更何况来的这几个都是府里的老人。

      再细想,他们东家住在府城,而他爹娘是家生子,东家给了他恩典才让他来盘城管铺子。除了年底盘账,其他时候轻易见不了东家。

      因为他们东家家大业大,平时忙得很,不会专程来考验他。不说府城和外地的家业,就拿盘城来说,不光是粮铺,其实书成业一家在买布时看见的那个早早闭店的铺子也是他们东家的。

      他知道的,除了盘城的这几家,他们东家在府城还有半条街的铺子,若是缺粮食怎么也不会从盘城调。

      无奈他老爹在家生子里混得不怎么样,不然他也不会只配呆在盘城。所以老爹知道的不多,只是奉命带话过来,让他和这些家生子带上粮食去追老夫人她们。

      话不多,但是信息量不小,掌柜的一听心里面顿时炸开了花,他忍不住琢磨,走得这么急还不敢带粮食,是怕阵仗大被人发现?还是走得急来不及带?

      无奈老爹只知道老夫人她们带着家眷早走了,老太爷去访友,老爷还在府城。

      这些消息过于震撼,让掌柜的来不及思考,他在催促下凭着本能带人火急火燎来了仓库,甚至都忘了让老爹去家里吱一声,也不知道他和妻儿要不要一起走。

      还有仓库里剩下的粮食,不算多,但是东家带来的马车肯定带不走。

      丢了实在是可惜,他们这一走,相当于是丢这儿了。

      心思百转千回。

      不明所以的书成业咳了一下:“掌柜的?”

      “你带银子了吗?银票也行。”,掌柜的想着生意送上门了,不做白不做。

      书成业还真有,但是他试探着掌柜:“我那败家媳妇带着闺女快把布庄包了,给我气得,还不如全买粮了。那个,我今天是真不凑手,要不这样,我先给十两定金,明天我带着人来拉粮的时候一准结清。”

      说着他用眼神扫视那些马,问道:“您这是要出去啊?那您和账房说一声,明天我一准先交银后拉粮。”

      “东家让我去府城盘账,顺便拉些粮食去府上。”,掌柜的打着哈哈。

      拿他当傻子哄是不?书成业心里暗骂一声。不年不节盘什么账,别以为他忘了伙计给他炫耀过他们东家府城有粮铺,盘城的精米都得府城调。

      府城的粮食储量只会更大,又何必舍近求远来盘城拉几车去吃。

      一番拉扯之下,书成业打着熟客的感情牌,又见书瑶和林岚居然赶着牛车来寻他们了。不知是想到了自己的妻儿,还是被书成业打动了——总之,掌柜的发了善心,开口给了个低价开口让书成业来拉粮食,能拉多少算多少。

      但是必须现在把现银给他。

      伙计们帮着装了一车粮食,牛都有点吃力了,书成业咬着牙让再装两袋。

      那几个伙计来帮他搬粮食的时候,他假装看马给马车旁的老头狠狠塞了一锭银子。那老东西招架不住,就把他知道的那点内情透露给他了。

      加之他留了个心眼,自己一个人悄悄去了掌柜家,他给他家送过炭,蹲点很是熟门熟路。

      一去看,院子里乱成一团,一大家子忙里忙慌的收拾东西……

      能让一个家里亲戚做大官,自家府城有铺面乡下有庄子的富户慌不择路的举家出逃,用脚后跟想都知道不正常。还是女人带着孩子跑,家里的老爷们都不敢动,这是真乱套了。

      书瑶和林岚一分析,那个老汉说府城募兵不让青壮出城,他们年纪大又是家生子,就被老爷托关系悄悄给放出来的。

      服役在历朝历代都很常见,但是流程相对而言很是完善。这种突发情况的募兵,还不让消息走漏,那就是特殊情况——乱了。

      府城都能募兵,那到盘城是或早或晚的事情……

      她们目前唯一的优势是时间差,盘城到府城不近,隔着两座城。

      最迟就是今明两天就要坏事了。

      总不能只逮着府城的男人服役吧?

      想想以前,还有用绢布银钱抵徭役的。这次一声不吭就封城,只让女人和老人进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有可操作的空间,那府城的有钱人海了去了。比如说那个粮铺的东家又何必这样折腾老娘。

      他家里还是做官的,就这,他都紧赶慢赶的让老娘带着一家老小早早跑了,跑了才敢让家奴来传话,让掌柜的善后带着粮食去追那堆老弱妇小。

      林岚和老公一分析,书瑶再往大了想:本来晋国就是屁大的地方,只不过和其他国家维持着表面的和平,但是在军事上没有任何优势。

      从她们仅有的见闻来看,去年就涨了税赋导致人人勒紧了肚皮,眼下更是紧急募兵,要知道春耕可还没结束,青壮要是被抓走了,那这波是要暴雷啊!

      你看我我瞅你,最后书瑶指着牛车上的粮食,书成业和林岚点点头,一家三口心照不宣的达成了共识。

      ——————

      老郭头听见书成业带回来的噩耗,一下子掉凳瘫坐在地上。

      阿柳六神无主的下意识朝郭勇看去,郭婆子抢天哭地的上前扶起老郭头。

      大山和小山此时呆若木鸡的样子如出一辙。

      “咱得走,不然真抓人了,除了小山和他爷,咱几个都得去送死。”,书成业语气沉重地说出了他的决定。

      阿柳抱着一丝幻想:“保不准府城就够数了,不用咱家男人去呢?”

      书成业头疼,看着郭家老老少少都满怀希望的看着他,他是真上火。

      对此,林岚第一次对阿柳说了重话:“那你烧香和菩萨祈祷吧!反正我们是要跑的,真到了那份上,别说大山,保不准小山也得去。”

      战争可从来不会因为你是个孩子就绕开你,皇帝只会考虑他的江山,不会考虑战场上一个娃娃兵能不能活下来。

      “舅母,那当官的家里人都偷偷跑了,我爹去打听他家下人还怪嘴紧的。我爹十两银子才换的消息,总不能是假的吧?”,书瑶尽可能用他们能理解的话来告诉他们。

      “还有那几袋粮食,就是去年秋粮下来都没有这么便宜的,眼下的粮价你们都清楚。他不是抛家舍业的能便宜给咱?”

      “我反正得走,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走!都走!”,老郭头突然斩钉截铁的说道,眼里犹有泪光。

      他想起,四十多年前,他还是个半大孩子。村里人都说今年雨水大,要勤给水田放水,还有人说水浑不好捞鱼了。谁也不知接连几天的大雨会冲毁一切……

      不,还是有人来劝过的,他回忆着。好像是山上的道士,劝他们去他的道观避避,怕溪水暴涨冲到地势低平的人家。

      可谁能想到,山洪席卷而来,沿河而居的房屋无一幸免,就连道观也在泥沙的冲击下支离破碎。

      他不止一次在午夜梦回时为自己为家人流泪。

      可惜那时候的天灾没能重视,这次的人祸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让儿孙经历。毕竟家破人亡的痛苦,他一个人经历就够长教训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014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