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回家后,我立刻着手研究这个信息。他们的系统启用了三四年,每年大概七八百条就诊记录,我算了一下,去掉每周休息日和每年的假期,平均一天看两三个人。但实际病人数肯定没那么多。像我每个月去个七八次,这些都算就诊记录,但病人只都是我一个。这样在算下来,就算平均一个病人来十次的话,每年也就七十到八十个病人。也甚至可能更少,因为我就去了远不止十次。

      我整理了一个表格,上面有病人姓名,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就诊的时间。至于病例和治疗方案,我不感兴趣,没有列出。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我是不是已经在犯罪了,这可是一个个真实存在的病人的个人信息呀。

      第二天,我按就诊时间排序,最近的记录排在最前,列出了一张表格,然后取了近十二个月的记录。打印了出来。

      记录有七百四十五条,病人有五十八个,去掉我还剩五十七个。这表格让我回忆起了当年电话地推时的岁月,那时候有激情呀,一天打十几页陌生电话,百折不挠,真拼呀。现在我又找到了年轻时的刚觉,开工吧,我就不信找不到你计勇。当年只要我想约见的人就没有约不到的。

      我拨通了第一个号码。他应该是诊所关门前的最后一个病人。我记得一部侦探小说说过。离案发时间越近的信息越有用,如果我假设计大夫关店是整件事情的案发时间的话。那这人是离他最近的节点了。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出师不利。

      不对,有什么地方不对。我还是善于反思的。时代不同了,电话销售的时代过了,我的手机也屏蔽了很多电话。要改进,光有过去的成功经验是不够的。

      新时代,新手段,我打开微信,添加朋友,输入了这个手机号。

      “我是计勇,这是我的新微信号。”

      发送申请。我故意用的计勇而没用计大夫,就是希望留一个和对方互动的空间。是我的一个小花招。

      刚才的电话绑定的微信是个年轻人的,从头像“都市探险家”就能有个大概的判断,估计是个做自媒体的年轻人。我想再全网搜搜看。

      结果吓出了我一身冷汗。

      满屏都是,“著名博主--‘都市探险家’探店时意外最楼身亡”的链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