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劳动力 ...

  •   陶真晓知道沈家后面多出来的六人,是沈家大儿子一房的,猜面纱女孩应该是大儿子家的,那就是沈红照的堂姐了。
      陶真晓不好打量人家的家庭,没多逗留,带着弟弟和沈红照就朝山脚下的林子走去。
      他们也想进山探险,找些有趣的事物,但现在不是时候,以后有的是机会。
      “阿盛啊,你这是要去干什么呀?呆着,我去……”
      “我怎么不能去了?娘你别咳咳~”
      陶真晓三人走到一处,看到脸色还留着病态的白的李盛金拿着绳子,腰间插着柴刀,母亲杨氏在旁劝阻。
      真晓三人忍不住停下脚步。
      “阿盛,你坐下歇……”杨氏扶着儿子,要他坐下,却被儿子推开。
      “娘,我没事,又不是废了,等会儿官府就来划地了,房子得快点建起来咳咳~”李盛金没说两句就咳起来,脸色又白了一分。
      “现在不急,不急,”杨氏满眼担忧焦虑,“待官府划了地,才知道要建什么样的嘛,你这样冲进山去,要是倒在山里头,谁都不知道,要娘怎么办啊,待你身体好点了再……”
      不待母亲说完,李盛金气得把手中的工具摔到地上,这一激动,他又咳了起来:“咳咳……”
      陶真晓与沈红照对视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向母子二人走去,转身向山林走去。
      真晓心想:沈家应该有急救的药物,这种时候帮李盛金一把,是博人好感的好机会,但沈当家没什么表现呢。
      她有些不解。
      沈红照叹了口气,充满怜悯地道:“唉,阿盛哥可惜了……”
      陶真晓看向沈红照:“人家只是身体不适,又不是快死了,你可惜什么?”
      沈红照嗓音一派轻柔地回道:“得不到治疗,这样下去他定坏了身子,哪有力气干活,乡下男人身体不行,家里母亲又老了,这种条件就别想讨媳妇了,可想而知他们家日后的生活。”
      陶真晓笑骂道:“臭丫头,人家母亲不过三十七,哪儿老了?”
      路上李盛金受伤后,大伙跟李盛金一家亲近了些,了解到杨氏十六岁就生了儿子,儿子八岁的时候她成了寡妇,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她跟儿子在村子里都是干活一把手。
      李盛金今年二十了,本来前两年杨氏就给儿子找媳妇,奈何那时打起仗来了,有传言说朝廷要强制征兵,村子里的壮丁都得打仗去。
      这一传言使得有姑娘的人家都保持观望,谁都不想女儿刚嫁过去就守寡。
      李盛金的婚事就一直耽搁着。
      看儿子受伤痛折磨,杨氏又是心疼儿子的身子,又是焦急儿子的婚事,她头发还没白,眼角皱纹已经变多了。
      沈红照惊讶地看着陶真晓:“三十七还不老啊?”
      陶分晓也迷惑地看着姐姐。
      陶真晓瞪瞪他们:“过五十岁才算老。”
      她不想谈这话题,转而说道:“现在咱们村子什么都没有,什么都需要建造,这就需要人手,多一个人能做好多事,阿盛哥要是能好起来就好了。”
      李盛金的伤,真晓是无能为力了,现在生活如此贫瘠,就算山里有草药,也不是采一株回来就能治好,他定是体内出血,重内伤,得看大夫,对症下药才行。
      真晓刚才的话也并非全因为爱心泛滥,李盛金年轻力壮,一个顶俩,有他这份劳动力,到时候她家跟他家一起相互帮忙建房子,速度一定会快不少。
      “晓姐姐说的有道理,阿盛哥确实可怜,不过这一遭也是他自个找的,愚蠢惹的祸。”沈红照前面怜悯,后面讽刺,语气转换自如。
      虽然沈红照说的没错,但对于敢对抗强盗的人,真晓是真心佩服的。
      真晓沉默不搭这个腔,又听沈红照道:“既然自己没能力治好自己,那就求助他人,弱者向强者求助,这再正常不过了。”
      陶真晓转头看向沈红照,脑海浮现沈红照的爷爷那自带威严气质的身影。
      想到沈家,真晓趁机向沈红照打探:“小红,那是你伯伯一家吧,他们叫什么名字呀,你不是说你家把下人都遣散了吗,不是还有一个侍女在吗?”
      她大方地问出来,不掩饰自己的好奇。
      沈家多出来的六人,是三男三女。
      男的,一个是沈家大儿子,还有两个小男孩。
      女的,一个大儿子的媳妇,一个是面纱女孩,还有一个美艳女子。
      那美艳女子一直站在大儿子身后。
      所以,陶真晓猜那美艳女子是侍女。
      真晓对他们的身份有些猜测,但还是问清楚了。
      沈红照毫不在意地告诉陶真晓:“嗯,他们是我大伯一家,大伯叫沈宗明,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我堂姐叫沈风涵,十六岁了,你知道哪个是她吧……”
      “俩儿子一个叫风越,一个叫风采。风越十岁,风采七岁……”
      “我伯母姓连,风涵和风越是伯母生的……”
      “你说的侍女,也没说错,她是我大伯的妾,姓蒋,风采就是她生的,所以大伯就没遣散她。”
      陶真晓笑道:“你们家人这么多,房子一定很快就能建造起来的……”
      她还有句话想说的是:沈家规矩多,地位分明。
      真晓看那蒋氏和沈风采一直在沈家外围活动,他们俩常呆在沈宗明身后,不同的是妾室站着,小儿子坐着。
      妾就是下人,但刚才给沈当家的煮茶的是大儿媳妇连氏,大儿子的妾连伺候当家的的资格都没有。
      沈红照却叹了口气:“人多有什么用,要得会干活才行,我们家这边能干的,估计也就两个人了。”
      你家管家和护院?
      陶真晓想,那他们俩可有得忙了。
      沈红照看了陶真晓一眼:“这么看来,阿盛哥确实很有用,他要是快点好起来就好了。”
      陶真晓无语,小红你已经暗示我两次去叫阿盛请你爷爷帮忙了。
      不过想一想,这对阿盛是好事,用劳动力换取治疗,身体健康最重要,不然他们家的生活会很苦。
      陶真晓三人来到山脚下,见这里有很多碎石,草木多有枯黄。山体常被雨水冲刷,泥土流失,靠石头养不了草木。
      真晓三人小心翼翼地走进草木里。
      “你们不要走远了,要看到对方的身影。”真晓叮嘱着,不希望出现什么意外。
      俩同伴都没回应真晓,眼睛忙着四处转。她也不在意,自己也忙活起来,边捡木柴,边看看这里都有什么植物。
      陶真晓望望山里面,往里面的几十丈处郁郁葱葱的,植物比外面繁盛多了。
      她高兴地笑了笑,对弟弟道:“分儿,你在这里捡柴,我进里面一点看看。”
      陶分晓不服从安排:“我也去。”
      真晓严肃着脸:“我去看看有没有能泡茶的东西,很快就出来,要是里面有毒虫怎么办?你不怕蛇吗?”
      外围碎石多,绿色的植物少,有什么东西出现不难看出来,植物繁茂的地方有什么东西出现难察觉到。
      陶分晓犹豫了:“姐你不也怕?”
      “我跑得快啊。”陶真晓一脸得意。
      见弟弟不再坚持,陶真晓看了沈红照一眼,便往绿色植物多的地方走去。
      沈红照跟陶真晓走,她家木柴不缺,茶叶快没有了。
      一会儿,真晓找到了不少常见的植物,薄荷、艾草还有紫苏,可做茶,可做药,还能做菜。
      “这里的薄荷长的真好,我喜欢薄荷清凉的味道。”沈红照赞了一声,弯腰便摘起来。
      陶真晓挽挽袖子也动起手来:“果然很需要篮子。”
      俩人用衣衫装着薄荷叶,真晓折了几枝就不折了,接着拔根。
      沈红照直起腰,对陶真晓笑道:“以后有的是时间,现在不急,等房子造好了,我再在院子里种,不止种薄荷,还要种许多美丽的花。”
      真晓保持着弯腰的姿势转头看沈红照:“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建造好呢,早些种下,早些长好,就可以早些吃上菜了。”
      顿了顿,真晓可惜道:“唉,离开时太匆忙了,家里人也没带出来什么菜种子,粮食种子路上都吃光了。”
      “种子到集市上去买不就行了。”沈红照不觉得这是难事。
      那得有钱啊,不过,官府应该会送种子……真晓边想边拔东西,没精力跟同伴聊天。
      看陶真晓有些艰难地拔起根,沈红照道:“东西太多了带不走,下次我再带篮子和锄头来取。”
      陶真晓也没拔多少,就拔了几株,两只手确实拿不了多少。
      出来的时候,见弟弟听话没乱走,还捡了不少木柴,陶真晓直夸弟弟真棒。
      “没有什么果子吗?”见姐姐只摘了草回来,陶分晓有些失望。
      陶真晓笑道:“果子要到山里面才有,没有东西装,拿不了那么多东西,下次再来找,反正山不会跑。”
      陶分晓瞪着姐姐:“那下次我也要去。”
      “行。”陶真晓先应下来,下次再说。
      沈红照也不捡柴了,三人准备回去。
      真晓让弟弟拿着植物,自己简单地把柴捆起来,绑的不漂亮,只要不散架就行,好在离家不远。
      三人出林子的时候,听到外面出现很多声音,见大伙都围到一处去了。
      “官府来分地了!”
      三人兴奋起来,快步向人群走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