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沧浪亭 ...

  •   是日,黄昏,御书房。皇帝唤到: “六月”。旁边的侍从赶忙应到: “臣在”。“朕要去光合殿,不必事先通报了”。“是”。

      除去定期的晨省昏定父子有机会在御书房相见,皇帝已许久没去过七皇子的寝宫了。这是两权相害取其轻的考虑。七皇子在宫中势单力薄,父爱皇权稍一倾斜就会引来不必要的非议与责难。大爱无言,允吉正是读书的年纪,不必卷入这纷纷扰扰的权力斗争。

      怀柔是日也在光合殿。自从举荐允吉北上主持通商的事安排顺利,怀柔就一心想着整理一些通商之策供允吉不时之需。她还为其准备了一份远行的小礼物:一叠挂耳的浣纱。茉篱因父母的缘故从小在北方长大,知道北方风沙习习,烈日炎炎,此次前去少不了一番历练。

      她迈着轻快的脚步在殿中盼寻,见湖边的沧浪亭中有一高一矮两个背影若隐若现便以为是允吉和侍从茗叶,不禁快步走去。只见一男子身着墨兰色的常服,衣衿处白鹤翩翩,肩背挺括,冠饰俊美,背对着自己坐着喝茶,另一人举止温良伫立其边,不禁放慢了脚步。光合殿很少有人来,这会是谁呢。 “允吉?” ,明知不可能,怀柔还是试探性地一声轻唤。这孩子正值青春,身形颀长但略显单薄,不似眼前人身材高大。

      男子闻声看向了怀柔,怀柔立即被眼前的人摄取了半缕魂魄。男子或许三十有四,高大英俊,眼神如水,神情泰然,纵使是茉篱,也能听到自己心脏怦怦跳的声音。 “你,就是怀柔吧?” ,男子开口说话了,声音宛如空谷幽兰,沉稳温柔。 “过来说话”。怀柔如梦似幻翩然而至。此人应是宫中长者,怀柔不禁礼节性地低下了头。怀柔性子实属内敛,若不是允吉和秉徽面若自己的至亲,短时间内自己也无法如此亲近。

      皇帝见怀柔谨慎恭顺的模样,便没有多言自己的身份。他打量着怀柔,肤如凝脂,五官清浅,神色可人,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澄净,还有几丝拼命掩饰的惶恐。没想到这姑娘倒先说话了。“小女怀柔是七皇子的伴读,暂居光合殿。方才想来向七皇子讨教北上通商之事,错认了阁下,还请阁下见谅”。

      皇帝没有接话,思忖了片刻后问道: “依你之见,允吉此行怎么个通商之法?” 。怀柔见对方没有怪罪自己,就斟字酌句地分析起来: “七皇子曾对小女言:北方荒蛮,富饶只在牛羊,中原富庶惹匈奴人艳羡。匈奴铁蹄虽硬,旨在劫掠,不事生产,圈我中原之地并无大用。说到底还是妇孺之愿,终归是想过的好一点罢了。商事于国内弊端良多,于边境却可牢笼武夫,汉化百姓。我朝物资虽丰,与其被抢不如被换。朝廷也缺军用的皮革,补给的肉类。七皇子此行只需建立边境通商之秩序,防止好事之人挑起事端,日月经年,便可平息此患。再推行我国货币用于边贸流通,让匈奴坐享便利的同时更加受到我国的控制”。

      皇帝无言,沉静如水地看着怀柔。他本随意找了一个话题,可眼前这个小身板就像竹筒倒豆子般娓娓道来。七皇子他是了解的,此言不是他的风格。怀柔见状却以为所言没有体现出允吉的价值便接着说道: “边境通商,流通的都是基本的生活物资,功能单一,市场有限。若能组织边境两方百姓从事生产加工,缝制铠甲、制作皮具、专营美食、采矿炼铁。牧民也好、农民也罢,生产能力皆可调动起来。此物产调往中原,丰饶我朝的同时还可分散匈奴战力,大家忙于生产,安居乐业,战事自然就平息了”。

      皇帝暗自思索,七皇子身边还有这么一位女子。湖面风大,一团柳絮飘在了怀柔的衣襟上,蹭得怀柔痒痒,但她不敢有任何多余的举动。一方面担心自己有损七皇子的声誉,另一方面莫名想展现自己较好的一面。

      细长的手指伸来帮她拂去衣襟上的柳絮。皇帝心头已明晰大半。他唯一不解的是此女为何对七皇子如此上心。看着她的眼睛,皇帝若有所思,她对身旁的侍从轻轻吩咐到: “六月,天色已晚,我们回去吧”。起身的瞬间腰间的玉佩滑落衣摆,那是枚晶莹剔透的龙。可茉篱从小就近视,怀柔也看不清。皇帝却看的清,他看得清怀柔的脸,听得清怀柔的声音,这次夜行光合殿与其说是为了允儿而来,倒不如说是为了见见允儿身边的书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