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永琏是怎么死的来着?

      胡烁不知道。

      不是没听冷宫里的嫔妃们提起过,而是听的次数太多,每次内容都不一样,记混了。

      比较清楚的是,富察氏前后努力了十来年,总共就生了俩儿子,全没了。

      蹊跷的是,同时期别人生的儿子都活得好好的。

      就跟老天爷专门逮着她虐似的,怎么不惹人怀疑呢?

      于是阴谋论很多,八卦传的沸沸扬扬,几十年过去历久弥新,是冷宫嫔妃们最爱叨叨的悬案。

      在这些阴谋论里,几乎每一个妃子都有害死永琏的嫌疑,故事编的有恩有怨,精彩万分,唯独对永琏的死亡没有任何描述,只有一句含糊不清的话:突发急症而亡。

      这怎么护?

      您还真把我当神仙了!

      胡烁盘算着跟富察氏说清楚,让她自己小心防范。

      永琏的小手往她眼前一伸,“国师,喇嘛说过,玉可通灵,他与神佛对话的法器就是一只玉轮。这只玉佩曾与皇玛法相伴四十余载,你是他派来的仙童,要是他通过这块玉与你说话,你一定要帮我告诉他,永琏想他了,让他来梦里看看我。”

      胡烁微微一怔。

      他执意送玉,原来是想和爷爷见面啊(真没想到被黑成非洲人的雍正爷也有人怀念)。

      话说回来,这世上可能只有他,真把她当成雍正搬来的救兵。

      这个比女鬼还悬浮的人设,是果亲王一拍脑门想出来的。从他嘴里冒出来还不到十天,正式公布还不到半天,即便有皇权和喇嘛所代表的神权加持,也没几个人深信。

      散朝后,感觉自己被强行洗脑的文武官员大有人在,言官、史官此刻还在乾清宫外边掐人中。

      可他——这个聪明可爱的小团子,已经成为胡烁忠实的信徒了!

      作为神,怎么能不庇佑自己的信徒呢?

      本尊可以的!

      不过,仅此一例,不能让别人效仿——后宫夭折的孩子数不胜数,要是各个都让她庇护,她早晚得从神坛上跌下来。

      得让其他人知道预知未来的代价。

      胡烁接过玉佩,笑着勾了勾他的脸蛋,“其实你皇玛法早就提起过你,他会在你九岁的时候来见你。不过,因为你有神龙护体,他无法进入你的梦,只能通过我传话。到时候你得在我身边等着他才行。”

      永琏高兴地扑到皇后怀里,大声道:“额娘,我能和皇玛法佛说话了!”

      皇后听懂了胡烁的暗示,脸色惨白,眼泪扑簌簌往下掉,紧紧抱着他,声音颤抖着说:“嗯。到时候额娘把你送到国师身边,你可好好守着,听国师的话,千万不可乱跑。”

      那拉氏和高佳氏自然也听懂了。胡烁的意思是,永链九岁就会去见雍正爷。

      她们本想问问自己的子女会在何时出生、前途怎样,此刻都牢牢咬着唇,死活不敢开口了。

      怪不得相士都不给孩子算卦。做父母的一旦知道孩子未来不好,往后哪还有一天安生日子?

      皇后今日犯了蠢,变相得知了永琏的寿数,只怕往后三年每天都要提心吊胆。

      不止是她,乾隆得知后,也跟着提心吊胆。夫妻俩时常被噩梦惊醒,这日子过得真比黄连还苦。

      由是,他很快就下旨,严禁任何人私自向国师询问未来事,违者严惩不贷。

      起初嫔妃们对这道旨意不痛不痒,甚至每次看到皇后形容憔悴、神情恍惚,都会暗自庆幸。

      庆幸自己没来得及问。

      直到三年后,永链病入膏肓,药石无医,眼看就要被雍正爷带走,胡烁硬生生将他从阎王手里拉回来,她们才追悔莫及——皇后这三年的煎熬没白受啊!

      可惜那时候再想把孩子托付给胡烁已经难如登天——她带兵西征去了!

      这天,胡烁出宫后没再回富察家,而是去了什刹海边上的果亲王府……隔壁的国师府。

      果亲王允礼私心很重。

      从知道胡烁来历,他光速赶走邻居,买下隔壁的大宅,稍加修整,填进去若干软装和几个仆人,然后在门楣上挂了块‘国师府’的匾,就把胡烁安置到了离自己最近的地方。

      两府之间的院墙上架了一副梯子。

      梯子旁栓了一条藏獒。藏獒脑容量不大,一生只能记住两三个主人,而这一条,从小就是果亲王亲自喂,故而只认他这一个主。

      除了他,谁靠近都会凶性大发。

      夜深人静时,果亲王爬梯越墙,悄悄来到国师府——当然啦,是外院,离胡烁起居的地方还隔了一进院子。

      但在男女大防森严的封建时代,这种行为绝对称得上狂浪。尤其他身为长辈,竟然来爬侄孙媳妇的墙……侄孙媳妇风华正茂还独守空房……

      他臊得脸发烧,不断给自己洗脑:不妨事,我来是为了大清!不妨事,侄孙媳妇是上辈子的事儿了!不妨事,整个院子都是我的人,没有人会说出去!不妨事,我就在前院问几句话,问完就走!

      主要是有些问题要是不问,烧心呐!

      国师府的管家已按他的吩咐提前灭了灯,院子里黑漆麻乌,一个人也没有。

      前厅亮着微弱烛光,果亲王蹑手蹑脚朝那走。

      到了近前,窗上忽然投来一个窈窕剪影,娉婷摇曳,勾魂摄魄。

      果亲王心猿意马,忙在窗外的石榴树下驻足,低声道:“屋内可是国师?”

      剪影倏忽凑近,看动作似要开窗,于此同时,回音先至:“是我啊。果亲王有约,我在此等候多时了。您既然来了,如何不进屋?”

      “别开窗!”果亲王忙出言阻止,面红耳赤,结结巴巴:“那个什么,咱就是说,这大晚上的,不合适是吧?虽然是吧,我呢,其实吧,反正就是……”

      剪影倏忽远离。

      下一秒,脚步声自门内传来。

      果亲王竟有撒腿就跑的冲动。

      “王爷!”谁料喊住他的却是个青涩沙哑的男声,“奴才富察傅恒给果亲王请安。”

      果亲王悄悄吐出一口气,眯眼一看,脚下跪着一个身姿挺拔、个头很高的少年。

      “富察傅恒?”

      傅恒抬起头。

      他一看就这长相就认出来了,“富察皇后的亲弟弟?”

      傅恒点点头:“是奴才。”

      果亲王有点尴尬,清了清嗓子:“你怎么在这儿?”

      傅恒有板有眼地答道:“奴才奉命保护国师。”

      果亲王原以为是皇后私下交代的,没想到竟是皇上的旨意。看来皇上并不放心把胡烁完全交给他。

      不放心什么呢?难道你皇叔我还能染指你儿媳妇不成?!

      果亲王觉得自己很坦荡,却不知道为何心虚得厉害。

      讪讪摸了摸鼻子,扬手道:“起来吧。”

      接着端起亲王的架子,没好气地进了屋。

      傅恒自觉跟进去,果亲王也不好将他赶走,只是心里万分不爽,觉得这一趟白来了,毕竟有皇上的眼线在,有些问题问不得。

      胡烁好像也很不自在,都‘忘了’给他行礼,正低着头假装沉迷泡茶。也许是太紧张,茶盘上一团糟。

      果亲王心里平衡多了,刚想说,‘别泡了,本王说两句就走。’

      却见她把茶具一抛,忽然抬头一笑:“听说王爷精于茶道,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当面受教?”

      呃……她不自在个屁!

      想也是,她曾委身英贼好几年,什么场面没见过?区区夜会外男,能叫个事儿?

      她不仅状态松弛,还有闲情耍心眼呢!

      果王王眼角直抽:敢不敢直说想让我泡给你喝?!

      胡烁:说倒是敢说,就是听起来像在调戏你。

      五分钟后,她捧着热茶,给予口头表扬和鼓励:“同样的茶叶和井水,王爷泡的就是不一样。要是以后常能喝到,真不敢想象生活多美妙啊!”

      果亲王被夸得有点飘飘然,不禁脱口道:“这有何难,以后本王常来……”

      等等!差点又着了她的道,来干什么?给她当泡茶小厮吗?!

      本王是康熙之子,雍正之弟,乾隆他叔!

      上次本王亲手泡茶对面坐的还是雍正帝!那是我四哥!

      连我大侄子乾隆都不敢这么使唤我!

      胡烁:那你走?

      果亲王神情僵硬,手臂也僵硬,缓缓撤回伸到她杯子上方的茶壶,严肃地切入正题:“说说吧,关于破局,你到底有什么想法?”

      这个问题,前几天他和鄂尔泰来说服她当国师的时候都问过。当时胡烁只有一句敷衍:没想法。

      此刻喝人嘴短,胡烁多少有点良心,便啜着茶透露了一点:“转过年就要春耕了。”

      果亲王一辈子没碰过锄头,但他知道民以食为天,能吃饱饭老百姓才会安分,粮食充足军队才敢打仗。

      可是……

      “大清有很多农务人才,耕种方面不需你操心。本王以为,你应该先改良加特林,或想办法把蒸汽机搞出来。我知道机器代替人工蕴含着巨大风险,可是有没有是一回事,用不用是另一回事。倘若这次又被西方诸国抢了先,岂不被动?”

      胡烁眉峰一挑:“大清的人才可以把粮食产量翻倍吗?”

      “翻……翻倍?”

      胡烁点了点桌上的空杯子。

      果亲王被震惊得忘了尊卑,无意识地被她支配着做起了伺候人的活儿。

      添茶期间一直惊疑不定地看着她:“湖广两地的粮食产量远高于其他省份,这是农人花了近三百年精进灌溉、推广高产量作物品种的结果,但也只比三百年前最高产记录提高了五成而已。你说的翻倍,是和什么时候比?”

      胡烁想了想道:“应该是和整个大清王朝的最高产记录相比。”

      呃……是!你经历过亡国,你知道整个王朝的最高产记录……可是,这牛逼吹得有点大吧?

      果亲王五味陈杂地又给她添满一杯,手激动地有点发抖,洒出少许。

      傅恒眼疾手快地用手绢兜住,没让茶水滴到胡烁身上。

      少年本来很抗拒给这个装神弄鬼的女人当保镖,可是听她吹的牛,啊不是,听她画的饼,竟也开始期待起来。

      翻倍啊,那岂不是天下粮仓都能填满,从此再无饥民和饥荒?!

      若她真能做到,便可谓‘神农转世惠千秋,功在当世永不朽’,与神何异?!

      他想亲眼见证奇迹,或者,揭穿她的谎言。

      看着胡烁的眼睛,果亲王所有质疑的话都卡在了喉头。换成任何人来说这句话,他最多只信三分,可胡烁这个人很邪门,她好像能凭空给人下蛊,让人无缘无故地信服。

      半晌,他绷着的脸终于被笑容冲垮,语气中不自觉带了点谄媚:“为什么你会从粮食入手,这对破局有什么用?”

      对破局作用不大啦,只不过,你清即将面对平准、平回大战,全国的粮食被源源不断运往战场,光陕西就会饿死好几万百姓。你大侄子还要攒十全武功,不把粮食产量提上来,会有更多百姓遭殃!

      而且,我这个女鬼要拉一拉国民好感度,才能坐实‘救世仙童’人设,坐稳国师这把交椅。

      胡烁歪了歪头,忽悠他:“这还用问?西方的改革是自下而上的,从农民、手工业者到地主、国王,无人幸免。中国这么大,光指望朝廷是肯定不行的。得民心者的天下,无论要走什么路,都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如果统治的目的不是富民,那强国就是个口号。”

      果亲王心里一惊。

      差点忘了,大清的灭亡,太平天国也有一份功劳呢。

      只顾皇权不顾百姓是不行的。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应该是嘉庆那倒霉侄子临终前的感悟吧?

      啪!

      忽然,头顶传来瓦片破碎的声音,傅恒仰头大喝一声‘什么人’,飞速追了出去。

      电光火石间,果亲王稳住身形,抓住时机问胡烁:“本王……本王有生之年,还有孩子吗?”

      说起来他不是个好色之人,府中只有一妻一妾。活了三十八年,生平只得一子一女,可惜都没有成活。即便富贵滔天,深得重用,奈何膝下虚空,离圆满人生相去甚远。

      而今他只有两个心愿,一愿大清国祚绵长,二愿再得一个孩子,男女都行,只要平安健康。

      听他这么一问,胡烁未语先笑。

      果亲王老脸通红,不耐烦地催促:“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果亲王这一脉是有传下去的。”胡烁先给了他一颗定心丸,接着又道:“不过是过继的。”

      果亲王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刹那间变得土灰。

      “可是过继的也不一定不是亲生的……”

      果亲王横眼看去:“什么意思?”

      胡烁凑近过去,神秘兮兮地问:“我听过一个很不靠谱的八卦,您要不要听?”

      八卦?果亲王有不好的预感,却按捺不住好奇,哼道:“说来!”

      胡烁双目放光,兴奋得像个猴子:“宫里的老人们说,世宗爷后宫曾有一位不受宠的妃子,因犯了错被赶到宫外寺庙悔过,而您常去那个寺庙烧香,一来二去,嗯哼,你懂的!”

      果亲王大惊:我懂什么懂?我不懂!!你乱讲!

      “您真是太厉害,听说就那一次,怀了双胎。可惜不久后世宗爷也来上香,还在庙里临幸了她,她只能带着您的骨肉回宫了。幸运的是,回宫后她顺利产下一儿一女。这个男孩,后来被当今皇上过继给了您。”

      果亲王眼睛瞪得像铜铃,震惊到失语。

      谁家的长舌妇竟给他编排这么恶毒的罪名?!!

      “那孩子是雍正十一年在圆明园出生的,您可有印象??”

      本王当然没有!!

      果亲王刚要把她的茶桌掀了,忽然浑身一僵。

      他忽然想起,四哥的小儿子弘瞻就是在那一年出生的,当时她产下的确实是双胎,可是女孩生来重瞳,而且没几天就夭折了。

      他还想起另外一件事,雍正十年,他在圆明园参加夜宴,喝了四哥赏赐的鹿血,没耐住,在黑影里随便捉了个女子……

      老天奶啊,本王竟真给四哥带了个绿帽子??

      胡烁:都半夜爬侄孙媳妇墙了,装啥纯啊!我看你就是那种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 1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