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册封国师的事儿就这么毫无悬念地定下来。

      不过皇上给了谏臣们一个面子,宣布三个月后再下发正式册封文书。

      其实就是给时间让大家亲眼见证关于孙嘉淦的预言,以对国师心服口服。

      孙嘉淦:伤害不大,污辱性极强。

      出了乾清宫,胡烁径直拐到后宫,皇后身边的大宫女明香早已在宫门口守候。

      一见她先恭恭敬敬地行礼——这位虽然已经不是正经主子,在后宫的威望却比大多数正经主子更高。

      帝后把她当亲儿媳,嫔妃们把她当救世主,从潜邸出来的其他人,则无不敬重甚至崇拜她,就连素来高傲刻薄的高佳氏,都挑不出她一点儿不是,天天放在嘴边夸,且都是忠烈、坚毅、果敢这类常用于英雄的词语。

      明香自然也不例外。不过除了敬仰和崇拜,她心里还有几分畏惧——毕竟是另一个世界来的啊!

      幸好此刻太阳高悬,两人脚下影子清晰,而胡烁扶她的手也是温热柔软的。

      明香心里踏实了,按捺不住地问:“成了吗?”

      说的自然是册封国师这件事。

      胡烁点点头:“皇上拍板的事儿,怎么会不成?”

      这就是挟爸爸以令群臣的效果。

      在上一局,她已经看得很清楚,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皇帝就是规则本身。搞定他,就等于搞定全天下。

      能力越强的皇帝,专制程度越高,搞定朝堂的速度越快。

      今天这件事儿,既证明了她判断,又显示出乾隆高超的统治能力。

      胡烁对此很满意。

      这种果决、强势、做任何事都不拖泥带水的人,无疑是可遇不可求的合作伙伴。与他联手,先把那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破了,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等大清开始工业革命,离蒸汽时代就不远了。一旦进入蒸汽时代,她掌握的前沿科技就有了野蛮发挥的条件,天下将变成‘低端生活与高等科技结合’的赛博朋克世界,逐渐走向盛大辉煌!

      这不比她带着战五渣先造反再立国,再改造世界来得简单快捷?

      不过呢,天才的大腿可不是谁想抱就能抱的。

      更重要的是,她绝不会跪着帮腐清破局。

      想让她出山,不说三顾茅庐,至少要摆好求贤若渴的姿态。
      为了拿足架子,从那晚自爆身份后,她没有提任何要求,不管谁来问她有何打算,只有一句:全凭皇阿玛做主。

      同为顶级自负大王,乾隆岂能看不透她的小心思?但他不光是个皇帝啊,他还是做人家公公的。

      求贤若渴、三顾茅庐,对明君来说完全没问题,将来君臣相合,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这段过往还会成为载入史册的佳话。

      可做公公的,哪能给儿媳妇低头?

      让福晋她们知道更不得了:烁烁为大清和咱那不争气的儿做的还不够多吗?大清养了那么多官员,为什么非得让她一个苦命的女子劳心费力?

      他想来想去,决定把这个难题抛给肱骨大臣们。

      本来嘛,他们就有责任为君分忧,亡国灭种这么大的事儿,不应该让他一个人背负。

      再者,给他们找点真正的事儿做,就没那么多精力结党营私了。

      先帝留下七个辅政大臣,名为辅佐,实则是看透了他骨子里的叛逆,怕他一登基就改弦更张,让他们坐镇朝堂,好把雍正朝的各项政策推行到底。

      这七人位高权重,对他掣肘很大。

      尤其是三朝元老张廷玉,门生无数,故吏成群,朝中汉臣唯其马首是瞻,汉臣执行他的命令,比执行圣旨的效率还高。

      而排位第二的鄂尔泰,则是先帝最信赖的宠臣,也是先帝的死忠。极其推崇先帝严苛的统治手法,不赞同宽仁执政。为维护先帝的遗愿,绝对可以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要不把这些人收拾利索,还破个屁局,光是想改变雍正朝留下的积弊就难如登天。

      于是,七天前他把这些人和自己的心腹都叫到圆明园,让惊喜儿媳胡烁带着加特林闪亮登场。

      起初他们震惊、恐惧,但就是不信的,一起诘问胡烁。后来嘛,各个哭天抢地,甚至还有给胡烁磕头的——天不亡我,救世主来了么这不是!

      那么怎么救?

      胡烁两手一摊:不知道。

      她也不该知道!上辈子她只是皇帝的妃子,后宫嫔妃不得干政,她能知道什么?

      不过,她又说,在英贼身边忍辱负重那些年,知道了英国是怎么成为日不落帝国的。

      鄂尔泰擦干眼泪,忙道:“那你快说说!”

      于是胡烁给他们讲了讲君主立宪制——要不是这种制度持续到现在,胡烁这个历史白痴是不会了解的。

      乾隆朝的内阁权臣们听到一半就不吱声了。

      什么,君主立宪制就是君主变成名义上的领袖,实际权力掌握在内阁手里?

      他们偷瞥一眼乾隆,只敢在心里赞叹:架空皇帝并不新鲜,嘉靖皇帝的内阁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把这事儿立法就太绝了!铁打的皇室,流水的内阁,以后百姓再也不担心昏君主政,皇室也不担心被赶下台。果然是三千年未有!

      可惜大清学不来啊。

      康熙皇帝设置南书房、雍正皇帝建立军机处,都是为了稀释内阁大臣的权力,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父子俩努力了近百年,才把君主的权力发展到历史顶峰,乾隆怎么会走回头路,放权给内阁?

      他的主张和野心,可丝毫不逊于父祖。

      辅政大臣之一,康熙第十六子,雍正的弟弟,庄亲王爱新觉罗允禄,第一个跳出来维护皇权,他说:“就算知道人家好,也不必处处照搬吧?小心邯郸学步,失其故行。”

      乾隆另一个皇叔,十七爷果亲王自然也要维护皇权,附和道:“是啊,适合小国的路线,未必适合我们。向胜利者学习,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大清有自己的路要走。”

      胡烁自己认的外祖父讷亲也赶紧纠正她:“既然他们强在蒸汽机、纺织机和船坚炮利,咱们把这些拿来足矣。”

      张廷玉暗自摇头,可他是个汉臣,这种时候开口,被乾隆误以为支持君主立宪就要死翘翘了。

      鄂尔泰脑子转的快,也比较敢说:“可是我听格格的意思,蒸汽机和纺织机正是国王和大地主们的克星啊。他们拥有的是土地,靠税收和租金获得财富,用这些财富管理军队和臣民。而商人拥有了蒸汽机和纺织机后,迅速积累大量财富,为了赚更多钱,他们会占用更多农田,还会盖更多工厂。随着工厂越来越多,规模不断扩大,招用的工人越来越多,愿意从事农耕的百姓就越来越少,国王和大地主们的收入也会越来越少。当财政入不敷出时,国王必然要关闭工厂、限制商业,那商人和工人必然就会造反。如此一来,君主立宪好像不可避免。”

      胡烁:牛掰。我都不知道君主立宪制是怎么产生的,你自己琢磨出来了,真不愧是国之肱骨。

      讷亲脸色惨白。

      庄亲王和果亲王也垂头丧气。

      要富强就得民主?

      封建皇权一定会被资本主义打败?

      这局到底怎么破?

      乾隆适时站出来给他们打气:“天无绝人之路,所幸我们已经知道未来,而且还有七十年时间去改变。若实在无法,大不了趁他们现在弱小,全灭了。”

      大家不约而同地望向那把冷森森的加特林,只觉得遍体生寒。

      不到万不得已,华夏礼仪之邦,绝不会侵犯他国。何况他们单个虽弱,联合起来仍不可小觑。大清海军就是空架子,西北准噶尔部也还没搞定,真要打上去,胜负难料啊。

      正在他们愁眉苦脸之时,又听乾隆说:

      “富察氏前生忠君殉国,今世带来预警、进献加特林机枪,居功甚伟,朕预备封她为护国公主,赐宅大理、安享余生,众卿以为如何?”

      这招以退为进是个直钩,可忧惧中的大臣们难以分辨。

      十六爷急得嗓音劈叉了:“请皇上三思!”

      大侄子呀,就这么一根救命稻草,你把她送走了,咱们再溺水了怎么办?

      十七爷立即附和:“皇上啊,于情于理,臣等不该阻拦,可是富察氏亲历未来,可谓知己知彼,还从英贼那里偷师了很多未来科技,她对我们逆转败局至关重要啊。”

      讷亲还想依靠这个神通广大的外孙女权倾朝野呢,哪能放她去大理沉寂!

      他连忙谏言:“远的不说,改造加特林还有批量生产,都离不开她啊。”

      乾隆故作为难:“可是她毕竟是个女子,又是朕的儿媳,抛头露面总归不合适,频繁与外臣接触更是于礼不合。”

      病弱斯文的十七爷恨恨一跺脚:“哎呀,那都是上辈子的事儿了!再说,和大清江山比起来,这些算得了什么?”

      就差把迂腐二字拍他脸上了。

      十六爷又道:“以妇人的身份在外行走,确实有损皇家威严,也不利于教化百姓。但作为朝廷官员就自由多了,想去哪儿去哪儿,想和谁见面就和谁见面,为了公事无可指摘。”

      八十年后都有女皇帝了,现在封个女官算什么?

      鄂尔泰立即反对——真要是让女人上了朝堂,全天下的男人都会骂咱们。

      十六爷气得喷了他一脸唾沫星子:“那请毅庵公出个主意吧!让富察氏以什么身份为我们指点本朝过失,又以什么身份督造那些新武器?”

      鄂尔泰梗着脖子道:“老朽一时想不到,但做官是万万不能的。”

      他总是这样,虽然我没有更好的建议,但我就是不支持你的烂主意。

      他们热烈地争论起来,冷不防被胡烁打断。

      “诸位大人,我从小受的教育是相夫教子、安分守己,上辈子苟且偷生、领兵打仗都是命运所迫。现在有皇阿玛、有你们这些栋梁,大清必会平安无虞的。能借姑姑的身子重活一次,可能是神佛给我的补偿,我想过祥和平静的生活。”

      姐压根不知道是很么叫相夫教子,但姐知道,你们求人的姿态不对。

      除了乾隆,谁也看不出她在做戏。

      富察齐川就当真了。听她提起兰月,洒泪当场,哽咽着哀求两位王爷:“犬女半生凄苦,请王爷们怜惜一二,就让她退居乡野吧。这也是……也是小妹从前的心愿。”

      十六、十七急了,“她是很可怜,可是大清亡了呀!”

      她只是失去了贞洁和性命,我们可是失去了国家和种族!

      最后他们说服了彼此,说服了乾隆,唯独没有说服胡烁。

      胡烁:摆正姿态重新来。

      此后七天,鄂尔泰代表内阁,十七爷代表宗室,屡次登门劝说,胡烁一直不肯松口。

      直到果亲王想出这个‘转世仙童’的法子,让雍正给她抬咖,抬到乾隆都得礼敬三分,才终于打动了她。

      于是,有了今日朝堂上那一幕。

      作为国师,是不用给皇帝下跪的,其他人就更不用了。

      从此胡烁就在这个人人都要下跪的时代,堂堂正正地站着,为她心中的理想奋斗。

      明香高兴道:“太好了,往后格格就有身份了,想进宫就能进宫,娘娘们随时都能见到您。”

      有的娘娘是真的关心她,有的娘娘则是真的想打听未来事。

      反正都是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她。

      到了长春宫,皇后和贵妃高佳氏、娴妃那拉氏早已在门口亲迎。

      这排场便是乾隆也没享受过。

      胡烁笑眼弯弯,热热乎乎地叫了几声额娘。

      高佳氏一把拉过她的手,喜道:“儿媳妇可真是越看越喜欢!”

      自从她成了贵妃,就越发对胡烁深信不疑,再加上胡烁抬举她侄孙女,还说她可以培养女情报员,令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那拉氏心想:又不是你的!你看她喜欢,无非是因为少了一个潜在劲敌罢了。

      胡烁从不会讨好任何人,然而她在宝亲王府蛰伏时,除了李格格,只有富察福晋真正关心她。她本身也喜欢富察氏大气从容的气质,便主动挽上富察氏的胳膊。

      进了屋,富察氏拉她坐在身边,仔细打量她一番,关切地问:“好像清减了些,是不是你身边那两个奴才没了约束,疏于照顾?”

      胡烁摇摇头:“是祖父母过分怀念姑姑,日夜哭泣,我也跟着伤心。”

      她自爆身份后并没有以儿媳妇的身份参加雍正葬礼,而是趁乱回到富察加,对父母和三个兄长也坦白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第 10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