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胜战 ...

  •   “臣携儿子女婿给陛下请安。”叶青化带着儿子女婿跪地请安时因为衣服臃肿起不来身,只好任由儿子女婿搀扶起来。

      归海子威将人拉到暖和的宫殿中,并命人端来粥食,加筷加椅。

      早饭只有一粥两咸菜,一馒头,皇帝许久未和这么多人一起吃过早饭,此时相当高兴,犹如回到了从前,一时将烦恼抛在一边,只话家常。

      朝宴之上,几十个官员分两排而坐,西绥使者十几人,为首一人,坐与大臣之中,其嚣张之态犹如在干水盆里不断跳动的泥鳅,令人只看着就倍觉生厌。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何况东西绥两国现在还未打起来,面子功夫当然还是要做的,以彰显大国风范。

      歌舞无不选取宫中最好姿容最美者,雅乐尽时,西绥使者不屑冷哼讥讽,歌舞仪容不及西绥万分之一,就连这朝堂百官之气也病态多枯,西绥出兵指日可胜,可一统天下也。

      东绥文官气的哆嗦着手,指着西绥使者的鼻子,最后却没能挤出一个字来。而武将这边是个个咬牙切齿,恨不能亲手将西绥使者的嘴给撕烂,但恨归恨恼归恼,却没有一个敢挑头怼人的。

      归海子威冷着脸,巡视一圈朝臣,人家都欺负到家里了竟没有一个人敢骂人的,当下气的不轻,尤其是百官之首的右仆射脸色虽有些暗沉,但仍是不动如山。

      气氛尴尬不已,西绥使者十几个人见无人吭声,态度更加嚣张,话语更是直指东绥皇帝,明嘲暗讽的,令人气煞不已。

      归海复耕和叶善松早已按耐不住,想要出口阻止西绥使者的傲慢无礼,被叶青化用眼神制止。

      坐在右仆射旁边的兵部尚书安国侯纪煜蹭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他忍无可忍的抽出腰间佩剑,凌厉的指向西绥为首的那个使者,目怒喷火,语气冷冽,“西绥国嘴上功夫了得,就是不知道身上功夫如何,这位潘使者,老夫邀你比武,你敢不敢接?”

      那西绥潘使者也不是被吓大的,他鄙夷轻笑,“武者乃两国交兵时之利器,岂能与使者相较乎?”

      纪煜冷眉一挑,提剑来到西绥潘使者跟前,质问,“你既知自己是使者,却频频口出狂言,辱我陛下圣耳,西绥国如此不知礼数,出兵必也不得民心,兵败就在此战!”

      “安国侯拔剑,是为自己补口舌之短,又何须剑拔弩张,只需找一能言者与我对之,怎却赖我无礼也!”

      “潘使者黑白颠倒,牙尖嘴利,却身无实学,难免让人嗤之以鼻,我东绥之文武不屑与你费口舌。”瘦了一圈的刑部尚书魏铨锐眸横扫,轻鄙道。

      “那就战场上见。”西绥潘使者气呼呼的起身要走,他身后十几个陪同使者也陆续起身。

      “且慢,潘使者不会是只能西绥放火,不让东绥点灯吧?如此小肚鸡肠,难免让人觉得西绥国君的气度也就如此,不足为虑尔。”

      众臣听后大笑,一看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陛下的三皇子归海平承,十四岁的承王。承王平时看着寡言寡语,没想到今天却如此能说,一句话整的西绥使者们一时走也不是坐也不是,着实给东绥一众文武找回了些颜面。

      等大臣们笑声落下后,归海子威才笑着对西绥使者说:“哈哈哈,诸位使者远来是客,客随主便才好,快请坐下尝尝我们东绥的美酒。”

      西绥使者们见皇帝给了台阶下,这才面色难看的慢慢悠悠坐下来。

      安国侯转身对皇帝拱手自动请缨,“陛下,公主不能嫁,老臣愿领军与西绥一战。”

      其他武将却没有一个跟从的,他们好久都没打过仗了,又过惯了骄奢淫逸的生活,自然不肯也不敢再上战场。

      归海子威瞥见右仆射点头,他当即抚掌大笑,“安国侯宝刀未老,朕相信你定能凯旋而归!”

      “谢陛下,老臣还需要些武将协助,请陛下恩准。”

      “朕准了。”这次归海子威根本就没去管右仆射的脸色,直接答道。

      “在坐的几位将军是否有人愿意助我出征?”安国侯目光在几个武将老臣的脸上一一扫过,却未见有人应答。

      归海子威冷眼看着,将这些只顾享受安乐不顾国家生死存亡的武将们个个记在心中,他对纪煜说,“安国侯,朕准你点将。”

      “谢……陛下。”安国侯抬眼看看右仆射,见他没有任何表示,纪煜怕自己点的人在战场上拖后腿,一时犹豫不觉,眼睛在几个武将身上徘徊,而那几个武将一个个都低着头,尽可能的缩着身子,生怕被安国侯点着名字。

      刑部尚书魏铨扶着桌子站起来,对着皇帝躬身一礼,高声道:“臣举荐叶青化为大将军。”

      他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鸦雀无声,就连西绥使者们个个也都愣住。

      这个刑部尚书莫不是哭儿子哭傻了,怎么能举荐对手做将军呢?

      叶青化也显然吃了一惊,右仆射更是神情微妙的瞅着魏铨,一言不发。

      右仆射一党的官员以为是右仆射授意魏铨举荐的叶青化,于是就暗自商量,和以往一样,化成两派,一派反对,一派支持,好来迷惑皇帝,让皇帝做出右仆射希望的决定。

      右仆射看己方阵营突然多出一半叶青化的支持者,下巴紧阖,绷着一张脸,他本来是要反对叶青化的,可看看眼下的局势和西绥使者傲慢的态度,他觉得这一仗必须要打,而且他给自己树立的目标就是夺得皇位后攻打西绥,然后一统天下。

      他想叶青化一个江湖人出身,定不懂兵法,肯定会打败仗,最后还是由安国侯收尾,他到时候就给叶青化定个延误军机或其他罪责,杀头或者流放,一切就都好说了。这么一分析,他不说赞同,但也不举手反对,就这么默认下来。

      归海子威见大臣多半支持,立即下旨,“朕命叶青化为此次出征西绥的大将军。”

      “谢陛下,臣一定尽心尽力。”叶青化领旨谢恩,等宴毕,回家安养一日,和安国侯共领十万大军开拔边境。

      叶青化留儿子叶善松留守侯府,带着谈佑随和元开业,还有被任命为侧锋的女婿归海复耕,以及为先锋的鲍安奇,来到东绥边境。

      此时虽然已是春天,但春风似刀,割在脸上又冷又烈,安营扎寨之后,简单修整,西绥军在边境叫嚣。

      安国侯毕竟是带兵打过仗的老人,对战场布局很有章法,叶青化虚心请教,再加上谈佑随和元开业这两位对兵法颇有研究的参军在,打起仗来更是无往不利。

      安国侯最善排兵布阵,知人善用,鲍安奇带领的这个先锋军势猛如虎,大杀一阵,挫了西绥兵嚣张的气焰。

      叶青化这个将军带领的军队所过之处,更是大军压境,气势汹汹,将西绥士兵一路追赶,直将敌军逼退到西绥河边。

      身为侧峰的归海复耕更为骁勇,他带着五千轻骑兵直冲西绥河边的敌军大营,杀的敌人一个搓手不及,并依谈叔之计,放火焚烧敌营。二月春风很是尖锐,火势很快吞了几个营帐,惨叫声不绝于耳,逼的敌军不得不上船退回西绥河内。

      初战告捷,安国侯大喜过望,对叶青化一行人更为赞赏,在战场上更是有意传授战略经验,和排兵布阵之法。

      叶青化不光自己学以致用,而且他还会随时将学到的东西教给女婿归海复耕和先锋鲍安奇。归海复耕从一个只懂猛冲的勇将渐渐变成了一个有勇有谋的侧锋。鲍安奇所带领的先锋军,每每冲锋上前,势如破竹,也充分展现了他的将领才能。

      安国侯这边连连取胜,打的西绥军不敢轻易过河,他接连向朝廷发捷报,文武百官看后无不感到自豪,更有一统西绥指日可待的雄心壮志。

      凯旋之日,安国侯和叶青化带军五万先回京来复命,归海复耕和鲍安奇率五万军在边境善后。

      归海子威和百官出城相迎,路两边挤满的百姓们更是欢欣鼓鼓,只有右仆射沉着脸色,一语不发。

      朝堂之上,皇帝不顾右仆射的脸色,当即允许叶青化暂管兵符,遭到右仆射一党的强烈反对。安国侯举荐叶青化为定国侯,右仆射一党又是极力反对。

      “星云上将,已经是我东绥至高的荣誉,况且叶青化本来就是海君侯,又岂有重复封侯之说?”右仆射时昌国冷哼道。

      “定国侯乃国家安定之将帅,海君侯则只是一个封号而已,两者岂能混谈?”安国侯在右仆射手下一直觉得甚是憋屈,以前他是没办法,只好委屈求全,但他今时打赢了西绥,说什么也想和右仆射掰掰手腕。

      右仆射虽然没有刻意为难过他,但是右仆射言语间自比帝王,多有反意,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语更是早已令安国侯恨之入骨,窃国之贼,他恨不能亲手杀之。

      如今打了胜仗,好不容易有个掌兵权扳倒右仆射的机会,他自知自己只知兵法不知人情事故,更不会在奸臣之中斡旋,于是主动将兵权让给叶青化,希望将来他能代替自己保护家国,铲除奸佞,却被右仆射给一语否决,真是气坏了他。

      开战之前,一些不得不屈服于右仆射一党的人们在叶青化出征之时就抱有一丝希望,如今见他大胜归来,那股被封锁在心底的爱国热烈突然被勾了出来。当刑部尚书魏铨站在叶青化的身后坚定的表示支持之后,他们也勇敢的站出队列,不顾右仆射的言语威胁,押上全家人的生死,站到支持叶青化为定国侯的一列中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