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雏凤轻啼 ...

  •   凤阳宫,昭阳阁。

      还是清晨,氤氲的雾气在初升的阳光下晕染开来满堂花色。

      “什么?!”

      顾卿失手,精致的青花瓷杯不慎跌落在地上,在铺着厚厚地毯的地板只发出一声沉沉的闷响,杯盏渐渐滚远,在地毯上划出一道深深的水渍。

      昭阳阁中好似只有顾卿和座下的黑甲卫,但是须臾间,便有神出鬼没的侍女走出来处理茶渍,不久,又一杯茶香袅袅的翠峰玉露被呈上来。很快,侍女便消失在顾卿面前。

      顾卿轻轻摇晃手中的杯盏,暗自思量。

      距离辞别诸国使团不过数天,北齐使团便在回程途中遇险,此举定是有备而来。

      她强压下心中的不安,问道,“除了北齐使团,其他使团有没有遇险?”

      座下的黑甲卫沉声回复,“回殿下,并无。属下已查明,北齐使团遇险的原因乃是遇到了游走于南燕边境的一伙强盗。”

      顾卿神情莫测,“你是说,这些都是巧合?”

      黑甲卫低头,“不敢。”

      顾卿轻哼起身,走到阁楼的窗前,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天边传来,“北齐与南燕之间边界线甚长,但现如今北齐与漠国交恶,使团着急回国禀明情况,必定会走最近的一条近路回去,那便是——崂山栈道。”

      看着窗外连绵宫阙,她沉声回忆道,“据我所知,崂山是北行军的驻扎地,在疾风治下,怎么可能出现盗匪这种情况。”

      疾风,乃是北行军之首。他掌管南燕最强横的军队十余年,也是支持穆英称帝的强力臂膀。

      黑甲卫听到顾卿一番言论,迟疑道,“所以,殿下猜测这伙盗匪是故意流窜到崂山,专门截杀北齐使团的?”

      顾卿转过身看着他,轻眯凤眸,“或者说,是有人刻意假扮的,只为了掩盖身份。”

      黑甲卫悚然一惊,就听顾卿吩咐道,“继续搜寻有关北齐使团的消息。”

      黑甲卫领命而去,昭阳阁内独余顾卿一人,她站在窗前,朦胧的光线绕着她的轮廓描摹出一层光晕,面孔则被藏在晦朔不明的阴影里。

      拿了我的金镶玉,齐钧,你可别那么轻易死了。

      **

      三月桃花宴结束后,便进入到了四月。

      顾卿正式开始上朝了。

      那一日春日灿烂,姑苏城的皇宫内栽种的牡丹一夜之间俱皆开放,群臣皆惊。

      有诗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宫道两旁是纯粹热烈的红牡丹,一朵朵簇拥着顾卿。

      顺着长长的汉白玉宫道,顾卿一步步走入这辉煌的金明殿上,左右文武百官均仔细地观察着这位年纪轻轻的铁血公主。

      端正雅丽,雍容华贵,身着一身金红公主朝服,头戴镶嵌着东珠的金翟,手持玉芴,在群臣的瞩目中慢慢走到御前。

      审视有之,郑重有之,但唯独不敢小瞧了她。

      此女非是池中物。

      毕竟金明殿的血腥味过了三天才散。

      顾卿在殿中站定,向穆英缓缓行礼,沉声道,“南阳拜见母上。”

      穆英端坐在龙椅之上,沉稳冷厉的目光落在顾卿身上,微不可察地软化了些许,轻启尊口,“起身吧。”随即,转向诸臣,“即日起,南阳公主正式参与到我南燕的政事上来。”

      诸臣跪拜,齐齐唱到,“恭喜女皇陛下,贺喜女皇陛下。”

      穆英摆手,“众爱卿请起。”

      朝会正式开始,顾卿就站在穆英御座的左侧听政。

      不多时,武官队列前一人便动了,他一动,后面想要出列的几个臣子又默默退回自己的队列中去。

      此人正是疾风。

      顾卿便站在他身侧,仔细观察着这位威名赫赫的从龙功臣——疾风。

      此人大概四十余岁,雄壮挺拔。须发皆短,露出一张刚毅的面容。龙行虎步,威仪更甚,额角有一道长长的疤痕,更让他增添了许多凶悍。

      疾风走到殿前,向穆英行礼,“禀告陛下,北齐使团在南燕境内遇袭失踪,臣合理怀疑幕后黑手便是漠国。此次北齐太子被漠国刺杀,漠国野心可见一斑,若是北齐三皇子在此次遇险中真的丧命,那么北齐皇室就只剩下天生痴傻的二皇子,后继无人,北齐皇室必定内乱!”

      “陛下!漠国不可不防!南燕,北齐对峙十余年年,互相消耗国力,却不曾想漠国在一旁韬光养晦,昔日不曾在意的荒芜一族,如今也有那南下一统中原的野望了。”

      疾风斩钉截铁的话语在朝堂之上掀起轩然巨波。

      此话言下之意,竟然是备战!

      要知道南燕之前,后梁国土内已经有十余年不曾经历战火了。

      顾卿垂下眼,十几年前的这段历史是如此惨痛,甚至有些经历被后梁皇室刻意抹去。

      但她六岁前,穆英便在她身边一字一顿将昔日惨烈真相悉数告诉了她。

      年幼时,不解何意。只知道一贯坚强,在魑魅魍魉横行的后梁后宫中,我自独行的母亲,在那一刻,落了泪。

      泪碎在风里。

      此刻,那风好似从当年刮到顾卿面前,她仿佛回到那个风声嘶吼,夹杂着血腥味和喊杀声的沙场上。

      那是十八年前。

      十八年,北齐发起了对后梁的战争,企图一统中原。这场战争持续三年之久,打得后梁国库空虚,青壮年皆被拉上战场,导致后梁人口骤降。

      这一仗,后梁和北齐都没能定下输赢。

      这是一场守国之战,至此之后,后梁获得了十几年的和平。

      同时,这也是一场后果异常惨烈的战争。战争之后,不知有多少闺中人无数次梦回河边无定骨,妄图找到昔日许下陈诺的人,漫天盘旋的秃鹫下,却只剩残血铺地,断戟残尸。

      十八年前的战争打得太过惨烈,后梁精锐士兵尽失,昔日功名赫赫的穆家,一门三将星何等威风荣光,圣眷优渥,一朝俱陨落沙场。

      穆英的父亲,和两个兄长都战死沙场。

      穆家一门铮铮铁骨,对后梁皇室忠心耿耿,不知道培养出多少杰出优秀的年轻将领,疾风就是其中之一。

      但功高盖主,军权大握,为帝王所不容。

      穆家满门皆陨于最后那场商汤之战。

      三星降世,俱落商汤。

      自此以后,穆家旧部被打压,穆家培养的武将再难出头,慢慢淡出朝野。而嫁入东宫,成为太子妃的穆英,被束之高阁。

      何等悲凉,何等凄惨。

      从此后梁再不敢提战场。

      自此,后梁对外呈龟缩状态,重文轻武,削减军费,武将再难有出头之日。

      但现如今,一朝风云变幻,旧山河换新主,如今是南燕当道!

      现在正是改变昔日富国弱民,强文弱武现状的最好时机。

      顾卿炯炯望着龙椅上的穆英,但作为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穆英哪怕再次听到穆家这个字眼,也没有丝毫的动容,只淡淡道,“疾将军,既然如此,你何想法呢?”

      疾风深深抱拳行礼,“臣想,南燕即日起应当做备战以防漠国了。”

      满朝皆惊,很快,便有大司农站出来反对,“启禀陛下,臣以为现阶段不是穷兵黩武的时机,如今春种刚刚播下,正是农忙时节,若是征兵,只怕是会误了时节啊!”

      户部侍郎也站出来,“臣附议。陛下,今年三月初,轻徭薄赋的国策便随着新朝初立的指令传遍全国。若是现在便备战,军备物资之物,耗费之巨,只怕国库入不敷出啊!”

      一时之间,金明殿上,文武百官纷纷确立了自己的立场。

      顾卿站在一旁,冷眼旁观。这些时日她忙于结交各国使臣,宴饮诸国,但是也没忽视朝堂之上的动向。

      自穆英发起政变以来,三月之间,王朝便换了新主人,整个朝堂之上的臣子血洗,被换下三分之一。有些其实穆英并不想留,但是整个王朝需要官员运转,迫不得已留下。自然,前朝臣子之间结党私营的弊病也留下几分。

      但这些后梁留下的病灶暂时还来不及一一处理,这些日子,穆英忙着见各个地区,各个县乡的官员,一是掌握各地实情,该换的换,该杀的杀,二是让他们牢牢抓紧最为重要的春耕。

      于是疾风屡屡向穆英上书提出这个想法,皆被穆英按下。

      现如今,借此次漠国刺杀北齐皇子这件事情,疾风终于仍不住在朝堂之上直接提起。

      顾卿纵观整个朝堂。

      支持疾风占少数,大多都是疾风的部下。而不支持的占据朝堂之上的二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都在沉默,他们还在观望着女帝的意思。

      朝堂之上,数个利益集团的关系错综复杂,想要破局,必须深入其中。

      就在此刻,穆英沉沉的声音在金明殿上炸响,“南阳,对此你有何言?”

      顾卿一惊,捏着玉芴的手指紧了紧,接着便走出人群,无数复杂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但她浑不在意。

      年少公主身姿卓绝,不卑不亢在殿前站定。清亮的声音响彻整个金明殿。

      “回禀母上,儿臣心有一计,既可以解决现如今南燕文强武弱的现状,又可以解决诸位大臣们的担心穷兵黩武会造成隐患的担忧。”

      满朝文武目光皆聚于顾卿,看着面前的少年公主侃侃而谈。

      雏凤初啼,清丽绝决。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雏凤轻啼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