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剧本围读会 ...

  •   于是岁清就在纪宵疑惑的目光中,拿过了他手里的行李箱,冲着他点了点头,跟着梅以白走了。

      坐电梯上到五楼,梅以白替他拿了行李箱,走在前面,几步路走过去,推开了走廊尽头的房间。

      岁清跟着进去,房间很大,分成里外两个屋子,各有一张床,而刚进门的那张床上放着叠的整整齐齐的衣服,一看就是梅以白的。

      “陛下去里边那间吧,那间采光更好一点。”岁清点点头走进去,里边的屋子确实采光更好,有一扇很大的窗户,夕阳微弱的光线透过窗子落在地板上,靠近还能看到远处被夕阳染红的湖景。

      梅以白也跟着走进来,一抬头就看见岁清站在窗边回过身,暖橘色的夕阳给他的身体镀上了一层瑰丽的金边。而岁清一步步向前,用不知道从哪学来的技巧在梅以白眼前打了个清脆的响指,“小白,你是不是故意给我留的这间房。”

      “陛下觉得呢?”梅以白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直接反问回去。

      岁清故作思考的状态,抿着嘴,手指轻点着下巴,旋即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我觉得是。”

      闻言,梅以白笑道:“陛下觉得的对。”

      说着又去外间把岁清的行李箱拎了进来,放在了床边,“所以今晚陛下好好休息吧,明天要开始工作了。”

      “晚安,明天见。”

      “晚安。”

      互相道了晚安,两人便没再言语,各自回了各自的屋子,一夜无言。

      第二天,梅以白习惯性的早早起床,而刚起来就看见岁清从里屋走了出来,他有些意外,“陛下今日怎的起这么早?”

      岁清烦躁的挠了挠头,还不是真姐,怕他赖床迟到,一大清早的就给他打了好几个电话催……他洗漱完,就去叫了早餐,随便也帮梅以白带了一份。

      两人吃过早饭,坐了剧组的车去今天剧本围读会的场地。

      因为上午的剧本大纲讲解对于岁清来说太过无聊,一上午他都昏昏欲睡的,除了因为角色人设问题站起来和导演争辩了两句外,连屁股都没挪过。

      这部剧的总导演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之前拍过很多部主打情感细腻的大火剧,很明白应该如何从剧本中人物的行为逻辑出发来表达人物的思维想法,而岁清陛下则主打一个实事求是,朕当初没这么想过,你这样理解就是颠倒黑白,朕觉得不妥。

      于是在第三次跟导演意见相悖后,岁清被拎到了台上,导演直接让他来讲他理解的人物。岁清不屑的摆摆手,开始侃侃而谈,一股脑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了。虽然最后和导演谁也没说过谁,但经过了一轮思想碰撞,两个人已经互相了解了对方对人物的理解和思考,也不算白费力气。

      这万恶的“早八课”持续了好几天,越到后来,岁清楚就越兴致缺缺,只是机械的跟着一起朗读角色对白,听着其他的灯光、服装、摄影师们讨论每一场戏的细节,有他的戏时跟着走两句,没他戏时候悄悄咪一会,快到他了再让梅以白喊他。

      不过,结局那部分的剧本他还没全都看完,所以在对词环节快进行到尾声的时候,他也变得认真了起来。

      当初,梅以白在边疆一待就是三年,岁清虽然不舍,但在一封又一封的捷报中,一封又一封带着梅以白名字的军功报告中,他看见了那个少年将军的成长,记忆里那个瘦小男孩,现如今已经成为战功赫赫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军了,他很欣慰。

      而就在第三年,楚国撕毁多年止战书,带兵来犯边境,那也是岁清第一次收到讣告,边境某小将惨死沙场,尸骨无回。

      岁清亲自带人去了那个小将的家,去安抚他的家人,小将年轻的夫人带着他未满一岁的儿子迎接了岁清。

      岁清至今还记得那个憔悴的夫人在自己面前强装镇定的样子,他还记得他在自己的马车离开后哭倒在大门口的样子……

      他有些害怕。

      亦或说叫,如履薄冰。

      他害怕下一次递到自己手里的,会是小白的讣文,那些日子里,他总是做噩梦,直到后来一张又一张的战报沉甸甸的落在他的手心里,他的心才有了落回实处的感觉。

      二一五年六月十五日,身中三箭,幸得援兵及时赶到,修养数日已无大碍。

      二一五年八月廿三日,肋间中数刀,已退回关内。

      二一五年冬月初五,头部遭受重创,醒来与否尚且未知。

      ……

      他握着那一张张战报,心一点点变的冰冷,战场刀剑无情,他也不能只是这样担惊受怕,不能坐以待毙。

      他开始在内大刀阔斧的改革,除世家,清内宦,肃清朝廷里的蠹虫,让远在关在的将士可以后顾之忧,安心的打仗。

      甚至还去了护国寺,求了一根红绳,系在手腕上,祈求国运昌隆,祈求他……能够平安归来……

      然而骤然的改革却无法肃清多年来盘根错节的的蠹虫,荆国的梁子从内里就已经被蛀空,国库空虚,粮草供应不上,一切的变革不过是杯水车薪。

      终于在那一年的腊月二十八,那个阴沉沉的雪天,这根被蛀空的梁终于倒了。

      楚军打破防线,直抵荆国京城,老帅战死,新将负伤,援京军迟迟未到,京城兵营里那群没见过世面的痞子,只几下便定了颓势。

      大厦将倾,岁清正欲亲自带兵,前去一站,就见一队快马急速入城,领头的那人银鞍白马,红缨黑甲,直奔岁清而来。

      他勒马停在岁清面前,“臣来迟了,请陛下责罚。”

      那是这辈子,岁清听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而后便是他誓死守城,落得个血溅三尺城墙,连尸骨也寻不到的惨痛结局。

      这段故事,岁清一直没看的原因,是他其实不敢看,他很怕再一次失去他……即使是在这个早已经物是人非的故事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