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第五十二章 ...

  •   姜风又难过,又心酸,每次轮到他侍寝,姜元若记得他吗?姜元若从来没有叫过他,进出祖神王殿的男人,对她而言,也许没有区别吧。真不知道,姜赵是自我感动,还是恍惚了。

      这么一想,心就宽了:有什么用呢,最后还不都是同样的下场。

      姜周死了,姜风按照他说的,一把火烧完,给扬个干干净净,适逢天降大雪,白茫茫的,找不到任何与姜周有关的踪迹。

      接下来不是姜赵,而是姜曹,那个喜欢悄悄臭美异想天开偶尔语出惊人的男人,侍寝完的当天早上,捯饬的很精神,跑去学宫听学,最后一课听完,笑着出了大殿,没成想从台阶上滚下来,当场咽气。

      姜风都快麻木了,因为七七城蕊峰学宫里每日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见怪不怪。男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一日比一日强。

      姜曹从台阶上摔下来的时候,刘海都是非常顺滑的,衣衫也非常的整齐,甚至面带微笑,一副睡着都要自命风流潇洒的表情,老郑命人盖了白布抬走的时候,姜韩几个还问要抬哪儿去,老郑说姜曹大人有遗言,身后魂归六六城。

      众人急切问老郑什么时候能再见到新的姜曹时,姜风无动于衷,甚至麻木的想:下一个,会轮到谁呢。

      老郑抬走姜曹之前,看了眼沉默平静的姜风,回头说道,各位大人,不用太过担忧,祭祀再过几日就结束了,到时候都会收拾行装,出王城生活。

      姜风茫然的点点头,还在想刚才那个问题:下一个会是谁呢?

      即使出王城的日子临近,姜女的祭祀和姜婿的侍寝依旧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隔天,大家都去学宫听学的时候,姜四家的王长使,将姜风堵在了殿外,躬身行礼,“郡马大人安好。”

      姜风咯噔一下,“......四郡??”

      王长使点点头,“四郡大人想见您最后一面。”

      姜风这些天一直没见过姜东方,直到今日他被从五五郡宫城挪回七七城。听人说,姜元水也一同回了七七城,看见姜东方的状态,直接哭成了泪人。甚至在祭司大人那里大闹了一场,但依然留不住姜东方日渐脆弱的性命。

      姜风赶过去的时候,姜东方已经说不出什么话来,穿着宽大的锦裘华服,还是没能遮住薄如纸片的身躯,他安静地躺在床榻上,待姜风坐在身前,便盯着他看。

      姜风喉头哽咽,但很快恢复如初,“你这厮到底有什么遗言,非得跟我交代?”

      姜东方竟然还有力气瞪他,之后,颤颤巍巍把手里握着的一块玉佩交给了姜风。

      姜风盯着姜东方留给自己的玉佩,再抬眼,姜东方已然无声无息。

      姜风感慨,姜东方约定和他决斗这事儿终究食言,也罢,死者为大,还计较那么多就没意义了。

      姜东方曾有遗愿,说要葬回自己的家乡去,让姜元水把他忘了,所以咽气之后入棺待葬,老姜家的男人们念着往日或深或浅的情分,都去祭灵,活人祭死人,死了的未必知道,但求活着的心安。

      姜东方的死闹得动静挺大,主要是姜元水,在失去姜东方以后,当天夜里突然清醒,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只她自己身体也弱的厉害,姜东方去世的第二日,姜元水一病不起,一日比一日严重,看样子低调强大且自诩神裔的慧脉人,再加持看上去无所不能的智脉人,也无法避免自身的缺憾,更无法决定寿命的长短。

      总之,谁都无法治愈姜元水,这回连她自己也不能。

      其实大家都知道,那是心病,心病导致身心皆病,医不好的。王长苦口婆心的劝,说殿下要不然咱们用点法子忘了吧,忘了就好了,折磨自己没有必要啊。

      姜元水不肯忘,宁可这样痛苦的清醒着。

      这要是丧起来,谁也拿她没办法,据说成天以泪洗面,再不振作精神的话,也没几日好活。

      老姜家对丧仪看的很淡,只是姜东方临死之前强调身后事要有丧祭奠仪,至少守灵七日,要等着死去的亲人前来寻他的魂魄,领他回家乡去,这些事情都是跟王长使交代的,王长使本来还想说不能讲究重明境以外的习俗,毕竟这里是王城,结果让姜元水知晓,这四郡主便擦着眼泪说,若我死在这里,你也给我这样办,我要他魂魄留着等我,等我咽气了好跟着他回家乡去。

      谁都没辙,姜元水豁出命也要完成姜东方的遗愿,祭司大人都拿她没办法,最终让了步。

      姜东方死后事办的有模有样,七萝峰停灵七日,老姜家的男人们轮流去给守灵,到第三日,姜三家的都去看,姜东方就躺在招魂殿内的冰棺里,一副睡着了的模样,无牵无挂,十分安详。

      姜风不知怎的,想到了姜曹,姜曹死的也很安详。

      姜赵跟在姜风身后嘀咕,都说他们夫妻感情好,为什么不葬在重明境,而是要回家乡呢?

      姜韩也想不通,因为传闻姜东方来重明境成亲那会儿,早就众叛亲离,没有一个亲人了。

      姜张浅叹,落叶归根吧。他死了,姜四只要还活着,势必还要成亲的,到时候祭司大人亲自出马,直接抹掉她的记忆,她身边还会有围着献殷勤的男人,姜东方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那姜东方还是要搁重明境待着,棺材板怕都压不住了。

      虽然苦中作乐调侃一把,但众人竟然觉得姜张说的有几分道理。

      重明境里说什么情深似海山崩地裂,都没用的,还不是说忘就忘了,半点不由人啊。一想到此,姜风甚至转头看了后面默哀的姜赵一眼,发现他面色发白,比起前几日,看上去十分虚弱。

      女人狠起来,根本没有男人什么事儿。姜赵那么喜欢姜元若,也没让心上人对他手下留情呢。

      左后方的姜张不经意间看见了姜风脖子里的挂件,“这就是四郡留给你的?”

      嗯。姜风点点头。他将姜东方给他留下的玉佩找了根绳子拴起来挂脖子上了,毕竟姜东方用眼神暗示这玉价值连城,特别珍贵。

      姜张的好奇心勾起来了,“这......,不会就是四郡马出生时那块传的沸沸扬扬的古玉吧?”

      他虽然小声嚷嚷,但周围都听见了,围过来看稀奇。姜风就将玉佩摘下来给大家看,平平无奇,并没有什么特别。

      “我觉得更像东方老侯爷家祖传的古玉,看着年头深。”姜韩质疑。

      姜六家的也在,凑上来找热闹,“什么古玉新玉,我看就不像玉,会不会假的。”

      一旁还有附和,“肯定假的吧,三郡和四郡啥关系呢,值得古玉相赠?”

      这么一分析,好像说的通了,两人之前跟乌眼鸡似的,碰上就斗个你死我活,不可能好的穿一条裤子,再说真有传说中伴胎生的灵玉,死了也应该陪葬在棺材里,这旁人拿上算怎么回事儿,也没什么用吧。

      “四郡给你的时候咋说的嘛?”六郡忍不住问姜风。

      姜风摇头,啥也没说好吧,人要咽气,从头到脚都是支离破碎的脆弱,根本说不出话来。

      众人于是议论,说含玉伴生这种话术,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局,骗骗小孩子也就算了,真要灵验的话,为什么不保佑姜东方长命百岁呢?最多就是家里传下来的,不能再多了。

      议论声越来越大,突然想到这是在姜东方的灵堂里,都噤了声,往冰棺里一瞅,姜东方睡的一如既往地安详。

      姜风将掌心里那块玉佩握了又握,重新挂回脖子里。姜东方临死之前一定要给他,必然有他的用意。

      丧仪结束之后,姜东方被安排提前出王城,去往长泽境昌白国。只是众人都明白,昌白国东方家除了他,早已灭族,智脉人扶棺从王城出来,神不知鬼不觉的,将人葬在姜东方的家乡,连同东方氏的父母兄弟埋在一处。重明境以外的人,对此毫不知情,便是看见了,也不会产生疑问。

      毕竟九境频繁闹灾祸,哪天不死人都不正常了。

      自然,王城之外,无人会记得,重明境的王女姜元水曾经有一个叫做东方珏的郡马,他们夫妻恩爱到任何人在彼此眼中都容不下。

      姜风想,等他出了王城,将不会记得姜家的四郡马。至于姜元水,想必她也就忘了,还以为自己没郡马,等来年春天花朝节,重新选婿吧。

      总之,姜婿们很快要出城了。活着的郡马侍马们,算是劫后余生。姜三家还有五人,姜二家死亡过半,原本在一处呲里哇啦数不清楚,现在也看着稀稀拉拉的。其他家均有不同程度的死伤。伤者也会去外城疗养,不久全然恢复。至于死了的,从其遗愿,各自终有归属。

      祭祀结束,姜六家活着的,跟着姜六先出王城,然后是姜五,接着是姜二家,姜二家有些亡者去了六六城,以另一种方式活了下来,只是人之将死,重塑需要复杂精尖的过程,一时半会儿是无法复活的,所以等姜二家的来年再入王城,便可与旧日兄弟团聚。

      姜大家走的算晚的,这回折了三分之一。之后是姜三家,大家都离开了,姜三家的人除了姜周和姜曹,其他都在,但风采大不如前。

      很快,他们都会遗忘王城里的种种。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