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第 66 章 ...

  •   季珝自从来到交州后便没怎么翻过系统商城。

      这日她翻了一下,赫然发现商城中新刷新出来了两样好东西。

      一是占城稻的稻种,二是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占城稻原产于越南中南部占城一带,稻种有着耐旱、耐涝、耐病虫害,生长期短,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的特点。

      在水稻上面,季珝自然也想到了前世的杂交水稻。

      但是以大虞现在的发展情况,杂交水稻的出现还要走上许久的路。

      因而这占城稻便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占城稻的生长周期短,五十多日便可以成熟,一年可三熟,以交州的水热条件完全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因而在季珝将占城稻的稻种交给刘望书并告知他这种稻种的优良之处的时候。

      刘望书当即便呆愣在了原地,随即他的脸上便浮现除了一抹狂喜。

      “一年三熟,一年三熟……”他不自主的喃喃出声。

      因着红薯的推广,所以整个大虞近年来并未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但是红薯饱腹归饱腹,百姓们还是更青睐于水稻这种主食。

      而且谁会嫌弃粮食高产呢?

      见刘望书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不可自拔,季珝心中好笑的同时也将人唤醒过来。

      “刘大人,刘大人,现在最主要的是将这稻子种植下去,培育更多的良种,说不定来年百姓们就能大规模的种植这种水稻了。”

      “对对对!现在最要紧的是将这些种下去,可不能误了春耕。”刘望书反应过来后,匆匆与季珝打了个招呼便如获至宝似的抱着稻种跑开了。

      刘望书虽然于政务上不是那么的精通,但是在劝课农桑上面却是一把好手。

      在沐子晴去到府衙后,两人稍微磨合了一下,过不了多久分工就明确下来了。

      沐子晴处理文书政务,刘望书则专心负责农田水利以及作物的种植。

      现在那些梯田也都归于刘望书管辖,季珝要种植的茶树和草药也都交给他去安排了。

      占城稻交给了刘望书,自行车的结构图纸季珝便交给了萧瑾。

      萧瑾果然喜欢新奇东西,看到自行车图纸的时候,眼睛都在发光。

      在季珝给出高炉炼铁之法后,大虞各地的冶铁技术都有所发展,因而这会儿的冶铁技术已经十分可以了。

      想要做出中空的自行车架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车架子不是难事,那车轮却成了个难题。

      若只是最简单的橡胶,那么在采取到橡胶汁液后经过一定的物理处理便可以制成橡胶片。

      但若是要制成前世那种充气轮胎的样子,则还要走好长的一段路。

      但是这些都不是目前最要紧的问题,目前最要紧的问题是他们没有原材料。

      橡胶树种植下去至少要五年才可以收割,而他们的橡胶树去年才刚种植下去,目前还只不过是小苗苗,且现有的种植面积也不大。

      因而若是想要制作出好用的自行车,还得等上几年。

      车轮当然也可以用别的东西代替,比如削成圆盘形状的木轮。

      这样的车轮没有弹性骑起来会比较费劲,但在没有橡胶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法。

      季珝与萧瑾就着车轮的问题讨论一番后,萧瑾本想拿着图纸去了工坊那边找人将这东西做出来。

      但是他很快又想到工坊里面的工人们现在都各司其职,有着自己的事情,根本就抽不出空来。

      索性时间还早,他便出了趟门,看看能不能找到几个手艺好的铁匠和木匠。

      在交州城内来回跑了两天,萧瑾将人都给找齐了,与他们签订好契约后,一群人便开始动工了。

      十天后大虞第一辆自行车便现世了。

      自行车的外表和季珝前世见到的差不多,只是整个车子除了最为主要的地方,其他诸如把手、坐垫、车筐、后座、车轮都采用了木质结构。

      木头经过打磨又上了一层清漆,主体的铁管与原木完美的交融在了一起,这辆自行车看着又漂亮又结实。

      季珝看着心痒痒的。

      “我试试!”

      萧瑾将车子带过来给她看,本就有这个打算,自然不会拦着。

      季珝虽然已经许久没骑车了,但是印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却没那么容易忘记。

      因而上车后只略微适应了一下,就骑得稳稳当当了。

      萧瑾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他便释然地笑了。

      季珝的神异之处他又不是第一次知道,有什么好奇怪的。

      季珝骑了一圈后发现,这个自行车并不如她想象的那般难以骑动。

      骑起来虽然比前世的那些自行车费劲了些,但是却也碍不着什么。

      她骑了一圈感觉十分良好。

      季珝一个转弯将自行车停在了萧瑾面前,她一只脚踏在地上,双手扶住车头。

      “萧瑾,这个可以量产吗?”

      萧瑾点点头:“量产没有问题,但是制作这样的一辆自行车所需要的铁可不少。”

      季珝了然的点了点头。

      盐铁官营可不是说着玩的,便是交州成为了她的封地,封地上的铁矿她也没有权利开采。

      “萧瑾,你让工匠们再制作三辆,做好后送我这里,我将其送回顺京,看看能不能求皇兄多给我们些铁矿。”季珝脑子转了转就有了主意。

      自行车做好的时候已经是三月上旬了。

      除了这件喜事外,还有就是从二月底到现在,陆陆续续的有许多女子赶到了交州。

      她们有的青葱年少,有的霜染华发,有的刚刚和离,有的打定主意终身不嫁……

      但是不管遭遇如何,境地如何,在收到季珝的信件之后,她们便义无反顾地收拾行李朝着交州赶了过来。

      她们不知道来到交州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就如萧瑾说的那般,这是她们唯一的机会,唯一能够改变女子在如今世道地位的机会。

      季珝自然无比热情的接受了她们。

      因着人多,她便按照交州府衙的各个职位,为每个职位都设了一份考题,统一进行考试。

      她们可以按照自己感兴趣的去应聘对应的岗位,季珝择中取优,将最为拔尖的人安排在了府衙的各个职位上。

      这一过程花费了足有小半个月的时间。

      不过三月底的时候整个交州府衙便从缺零少件的残破品变成了拥有高精细零件的机器,整个府衙都高速运转起来了。

      而那些没能在考试中胜出的女子,季珝也没放过。

      交州地贫,因而教育方面也一直跟不上,便是偌大的交州城内,私塾也不过才两间。

      里面的夫子还都只是秀才出身,足以窥见交州教育资源的贫乏。

      在征得那些还未有事做的女子同意后。

      季珝出钱,在府衙不远的空地处建起了一所学校,取名为交州学校。

      是的,是学校,如后世那般,有着空旷的教室、大大的窗户、整齐的桌椅、大黑板、粉笔、教鞭等等一应俱全。

      而在这方面,一向宽和的季珝难得强硬了一回。

      她发布政令,要求交州城内所有年纪大于五岁小于十三岁的孩子,不论男女都必须到学校上课。

      学校免他们学费、书本费、学杂费等一切费用。

      当然季珝也知道她这个政令不大合理。

      因为孩子没书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大部分人是家中负担不起读书的费用,有些则是因着底下还有许多的弟弟妹妹,年纪大点的孩子可以带着底下的弟弟妹妹。

      再有的年纪大些的比如十二三岁的孩子在他们看来已经可以说亲了。

      因而她这个政令下去自然会引起许多人的不满与抗议。

      为了缓解这一情况,季珝还给予了一定的奖励政策。

      季珝先是将占城稻的优良在整个交州城内都大肆宣扬了一番。

      而后才发布了孩童必须要去学堂读书的政令。

      比如说只要将家中适龄的孩子全部送来的家庭等到来年便可优先获得占城稻种的分配。

      又比如说家庭贫困的孩子可以申请勤工俭学、助学金等。

      这个政令一发出去,果然如季珝预料的那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

      “孩他娘,孩他娘,快,把孩子们都叫出来,我带他们报名去!”一个身着补丁衣服的汉子兴冲冲的跑回了家。

      还未进家门就大声地嚷嚷起来。

      一个头上包了块布身上同样穿着补丁衣服的妇人从简陋的屋子中走了出来。

      “他爹,什么事这般高兴?”妇人看着汉子跑的满头大汗,赶忙将人迎进了屋子,而后给他倒了杯水。

      汉子一口将一杯水都喝下肚,抹了把嘴角边溢出的水珠,环顾一周。

      “孩子们呢?快把他们叫回来!公主在府衙那边新建了个学——学校,五岁到十三岁的孩子都可以去里面免费读书,书本、纸笔都有学校供应,这几日就是报名的时间,快把他们叫回来,我现在就带着她们去报名。”

      “什么?竟有这般好事,公主果然慈悲心肠,他们上山割草去了,我现在就把他们给叫回来。”

      妇人与汉子共孕育了三个孩子,最大的是女儿今年十二岁,中间的是儿子今年七岁,最小的也是女儿正好五岁。

      三个孩子被叫回来后,妇人一拍脑门。

      “哎哟,我糊涂了,把春兰和秋兰也给叫回来了。”

      “全部叫回来才好呢!”汉子得意。

      “那学校并不在乎性别,据闻连教授读书的夫子都是非常有才学的女子,以前都是单独教授大户人家子女的人,我们家春兰和秋兰也可以去读书。”

      “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妇人简直高兴的要落下泪来。

      这个世道男子总比女子要好过上不少,因而女儿大了后她就时常担忧,担忧她们的婚事,担忧她们以后过得好不好。

      但是只要女儿能够习字,学的一星半点的东西,以后两个女儿的路也能好走不少,她可以不用那么担心了。

      她可不是愚妇,认为女子只要会做家务,孝顺公婆,照顾丈夫就行。

      若真是如此,那么那些大户人家为什么要花费大价钱请夫子教育家中女子读书写字呢?

      大多数的百姓并不识字,他们赖以为生的手段除了耕种并无其他。

      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远见,不知道读书的好处。

      当然没有远见的人自然也是有的,嫌弃官府、季珝管太多的人也有,只是比较少。

      但是在听到只要将孩子送去读书,那么来年便可以优先领取占城稻。

      此外孩子每月都有小考,前十名都有奖励,第一名的奖励是五两银子,而后便按照排名依次递进,但即便是第十名也有半两银子。

      听到这些诱人的条件,便是那些反对的人的态度顿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

      马不停蹄的就将自家孩子给送到了学校,还每日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争取小考时考到前十名。

      学校的建造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待建好后已经是四月下旬了。

      随后季珝又是发布政令,又是宣传招生,等交州城内的所有孩子都报完名后,季珝一看人数也不过才五千多号人。

      要知道这些孩子是囊括了五岁至十三岁的所有孩童在内的,由此可见交州城内人口总数的稀少了。

      索性当初在建造教室之前,季珝就粗粗估计了人口,因而建造的都是教学楼。

      教学楼建造了五栋,每一栋五层,每一层五间教室,每间教室可以容纳五十个孩子,刚好容纳这些孩子。

      但是孩子的总数多了,老师的数量也得提升上去,现有的教师资源远远跟不上。

      索性季珝也没打算让所有的孩子都从头按照科考的顺序学起。

      除了最开始一个月的学字阶段是一样的,而后便要根据他们每个人的进度不同,进行分班调整。

      因而至少一个月内,学堂现有的这些老师是足够的,只是得辛苦一些。

      一个人要兼顾两个甚至三个班级。

      季珝当即贴出告示,说明学堂要招收夫子,然而来应聘的人却寥寥无几,偶尔有那么一两个,还对季珝让男女同处一室学习、使用女夫子的行为提出质疑。

      见到这样的人,季珝连话都不想与他们说,直接便让人滚出去。

      季珝知道这样的情况是难免的,毕竟改革哪有那么容易,但是她的心情还是低落了许久。

      那些女子见季珝这边招揽不到人手,加上她们也对那些男子叽叽哇哇的态度十分不满,当即写信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邀请他们过来交州当夫子。

      能与这些女子来往的人,要么同样是女子,要么就是唯才论并不在乎性别的男子,因而收到邀请后,大部分都计划着过来。

      这才让季珝松了口气。

      此外,季珝还打算等再过半年,等将那些学生的性子都给摸透了后,她便在学堂里面开设工科,农科,届时招揽一批工匠和农人。

      让那些对读书不感兴趣的人,按着自己的兴趣所在去选择自己要学的东西。

      这样一来也能大大减轻教师资源稀缺的情况。

      不过这些事情着急不来,只能一步一步慢慢走。

      学堂的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季珝将管理学堂的事交给了来自鄞州的一位女子,她名为傅彩棠,今年正好四十。

      傅彩棠为人严肃,学识渊博,在鄞州时的名声就特别大,很多权贵富户都邀请她到家中教育自家女儿。

      而那些得了她教育的女子不论是才学还是言行举止都会比之前提高不少,因而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季珝写信过去的时候,她正在一户权贵之家当夫子,因着那主家不大愿意放人,她来交州的时间晚了些许,也就没能赶上季珝组织的那场考试,因而与府衙内的职位失之交臂。

      季珝在考察过她的人品和学识之后便发现她在教育上十分有心得,因而便委托她成为了交州学堂的校长。

      学校的事情告一段落后,季珝松了口气,连着几日哪都没去,只窝在房间里面看书或者睡觉。

      就这样咸鱼了三日,她收到了来自顺京的圣旨。

      这是对季珝献上去的两辆自行车的回应。

      旨意中庆明帝明确地告知季珝会多批一些铁矿到交州,给她用。

      季珝高兴之余,又想到了上次她与萧瑾商量的那事。

      ‘也不知道有没有进展。’

      索性三天下来,她身子骨都躺酸了,当即起身。

      先是问了碧荷,萧瑾有没有在府内,得知他一大早就去工坊那边后。

      季珝吩咐:“碧荷,备马车,出发去工坊那边。”

      约莫两刻钟后,工坊到了。

      来到制作自行车的工坊时,一开门,季珝就看到了骑着一辆木质自行车在工坊内来回跑动的萧瑾。

      如往常一般,萧瑾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袍,头发被银色的发冠高高竖起,端的是一派端庄贵公子。

      然而眼下这个贵公子却将衣袍扎在了腰间,露出穿着同样质地裤子的双腿,双腿在脚踏板上用着力争绕着工坊转圈圈。

      这样的打扮配上他此刻的动作,给了季珝一种难以言说的反差感。

      在极度的反差之下,季珝忍不住一下子就笑出声了。

      萧瑾听到笑声,立即骑着车朝着季珝驶了过来。

      “我这样子很好笑吗?”他长腿一跨,便从车上走了下来。

      季珝点点头,笑意还在脸上未曾散去,“是有点好笑。”

      萧瑾:“……”

      “你今日怎么过来了?”萧瑾转移话题,决定不纠结。

      季珝正了正脸色,“一来我收到了皇兄的圣旨,皇兄答应了我上次的请求,二来就是看看上次说的木制自行车有没有进展……”

      说着,季珝往他身后觑了一眼,露出个笑容,“眼下看来进展不错。”

      铁矿可以用于冶炼武器,因而各朝各代对于铁矿的官制都十分严格。

      此外,与铁沾边的东西都不便宜。

      而季珝将自行车的图纸拿出来可不单单是为了卖钱,她是想着能够让更多的百姓用上这个交通工具。

      百姓若是想要出趟远门,要么选择雇佣马车,要么选择自己走路。

      普通百姓哪里花得起雇佣马车的钱。

      便是选择走路,那时间就长了,再加上现在各地讯息不通畅,若是走的久了些,便会惹得家中人担忧。

      因而百姓之间轻易不出远门。

      有那嫁的远的别说一年回次家了,便是十年回次家也是常有的事情。

      但若是有了自行车就不一样了,自行车的速度比人快。

      此外,它的后座上还能搭载东西,如此一来便是要走亲访友光是时间就能节省不少,省时又省力,绝对是出行的一大利器。

      且现在各个州县之间相通的主干道都用水泥修整了一番,比以往坑坑洼洼的泥路可要好走上不少,这样时间就更能节省了。

      因而在看到萧瑾拿出来的第一辆自行车时,季珝还满心欢喜。

      但是问过造价后,她就蔫了。

      无他,铁过于昂贵,普通百姓轻易负担不起。

      但是很快她又打起精神,她记得前世看过一则新闻,就是有人制作出了一辆纯木的自行车,整辆车都是用的榫卯结构,没有一颗钉子。

      那辆车非但能骑,还可以承重一百八十斤。

      既然铁制的太贵,那么搞木头的不就行了。

      木头的价低,制作出来的自行车应当也不会太贵,应该大部分家庭都可以承担的起。

      而今看到萧瑾骑着的那辆木制自行车,季珝就知道自己当初的打算成功了。

      待问过成本后,季珝觉得这种木制自行车应当很快便能够在交州甚至在整个大虞流行起来。

      虽然有了木制自行车的设想,但是季珝也不打算放弃铁制自行车。

      无他,论起耐用,肯定是铁的更加耐用。

      且普通的百姓买不起,但是那些富商大贾、富豪权贵肯定不会买不起。

      因而季珝还是写了信件给到庆明帝。

      没办法,交州穷啊,季珝来到这里还不到一年,所投入的资金就已经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这要不是她前面几年赚了不少钱,光是这些日子的支出就能将她的小金库给掏空。

      因而这铁制的自行车是一定要现世的,她还打算在那些自行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毕竟精美的产品才能卖出高价。

      ……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6章 第 6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