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中 ...

  •   最近君臣私会的戏剧热度大胜,人们不知哪听的风声传的神乎其神,有说是状元面圣被陛下看上,有的说是禁卫将军得陛下青睐,然而民众终是民众,其中细节辛秘不得而知,但封凌云却再清楚不过了。

      因为那个和陛下私会的臣子,就是他。

      李游面色尴尬地坐下了,在小二上菜的间隙打量着对面的封凌云,在心中沉沉一叹。

      李游和封凌云自幼相识,后在战乱时期与皇帝陛下相遇,集结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乱世起兵平定天下。

      那时的皇帝陛下还是一个叫东方彻的少年。

      三人相识较早,一路扶持,皆是过命的交情,心思缜密的李游早早察觉到东方彻与封凌云之间不一样的情愫涌动。

      马背上征战的岁月里,东方彻还是少年心性,虽在战场前线杀伐果断,但下了马来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比他与封凌云还小两岁。

      那时的东方彻天天跟在封凌云身后,一口一个凌云哥地叫着,装乖卖可怜,斩获敌军首级要找封凌云讨赏,在战场上受点小伤也要去封凌云面前哼哼半天。

      他看向封凌云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里面尽是藏得笨拙的亲昵。

      那时李游看东方彻一个英气逼人的乾元天天腻着嗓子围着封凌云转都懒得戳穿他,就连一向神经大条、除了打仗啥也不懂的秦世曜和岳凯都看出了端倪,开玩笑说他像个觊觎封凌云妻室之位的坤泽。

      李游至今都记得在一次伏击奇袭的短暂休憩时,在他被疲倦的困意粘牢双眼之前,半梦半醒间,他看到东方彻凑到已入睡的封凌云身边,轻轻地亲吻了一下他的发梢后才靠着他闭上了眼睛。

      而对于东方彻的亲近,封凌云总是好脾气的应允,从未拒绝,那些情谊也尽在不言中。

      李游一直以为,两人虽一人为乾元一人为中庸,但心意相同,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他们或许能相携相伴、相守一生,却没想到两人竟然走到了如今这般地步。

      东方彻刚一上任便是一番雷厉风行地调动换血,似乎早已洞悉了朝堂上错综复杂的关系脉络,对赵钱孙三大世家盘根错节、利益交织中的隐秘弱点了如指掌,稳住了世家的同时又让他们的权利不可避免地分散,世家还未来得及反应便已步入了他的棋局。

      东方彻知人善察,用贤任能,被他任命的臣子,不论之前是官家子弟还是布衣百姓都能在职位上施展才华,放光发热。

      东方彻贤明善断,各类上奏的折子他都能一针见血地断明利害,分明虚实缓急。创科举,废奴制,同度量,修运河……各项新政在他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他的治理下,玄衡国力日渐强盛,人民生活安定富足,盛世之景初展,邻国番邦皆来俯首进贡。

      东方彻是天生的帝王。

      他的雄才伟略值得千秋歌颂,然而当他下了朝后却又变成了另一副样子。

      思及至此,李游皱了皱眉头望向封凌云。

      封凌云文武双全,性格温润,不慕荣华不争锋芒。建国初期,他自请去边陲榕洲出任太守,将榕洲治理地风调雨顺,人口渐增,税收也稳步攀升。

      然而在分别的短短几年间,东方彻早已不再是那个会偷偷亲吻他的少年了,他成了一个风流多情的帝王。节庆、猎场、宴会,不论是什么样的场合,皇帝陛下只要看见适龄的公子姑娘歌舞乐者都要招来聊上几句,聊得尽兴了就接进宫来,还没宠几天就又去物色新的人选。

      李游也曾隐晦地提议给他办选秀会,选些身世体面的后妃侍奉,但皇帝陛下却摆摆手,非要亲自去寻花问柳。

      刚开始世家还送了一些家族子弟入宫,企图争夺皇后之位,加入储君之争,如今看着皇帝陛下这混乱参差的后宫环境和风流的性子,谁也不想让自家儿女再跳这火坑了。

      永烁五年,在榕洲的税收达各州之首时,皇帝陛下把封凌云召回了皇都,命其出任刑部尚书。

      封凌云回来还没一个月,皇帝陛下便开始频繁对他示好,肆意轻浮,俨然把他当成了随手可撩拨的花花柳柳。在李游为挚友准备的接风宴还未筹备好之时,皇帝陛下就把封凌云召进了御书房,门关了一天一夜。

      那时李游曾隐晦地问过封凌云,再见到皇帝陛下时的感受,封凌云神色复杂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李游心绪沉重,但想着皇帝陛下再怎么荒唐也不过是与封凌云私下相会罢了,没想到一年不到,竟看到封凌云的腰腹隆起了弧度。

      封凌云是中庸,本就不是适合孕育的体质,先不论他要承多少雨露才能有孕,就说他身为朝廷命官竟然未婚先孕,简直荒缪!荒唐!

      一时之间,流言四起,就连李游也听了不少关于封凌云的嘲讽调笑,他极力制止,但难堵众口。李游实在无法想象一向克己自持的封凌云听到这些话后会是什么心情。

      然而封凌云什么也没说,照常上朝办公,对流言蜚语充耳不闻。而“罪魁祸首”却仿佛看热闹不嫌事大一般,大肆嘉赏了封凌云,仿佛生怕有谁不知道这是他的风流债似的。

      皇帝陛下虽风流,但后宫多年没有动静,封凌云怀的这个是皇长子,于情于理皇帝陛下也应当让封凌云卸去官职,接他进后宫,哪怕只是为了孩子。

      但皇帝陛下却迟迟不发话,连李游都忍不住了,多次提及立后事宜,但皇帝陛下不为所动,虽仍常常召见封凌云,但对其入宫之事却绝口不提,反而大手一挥加封了后宫中的数位宠妃,好一派春风得意。

      看皇帝陛下这边没有表示,李游也劝过封凌云,劝他寻个机会跟陛下说说,也算是给自己争取一下。

      但一向随和的封凌云却拒绝了,李游至今都记得封凌云那平静的眉眼下掩藏不住的悲戚,他没有提及前程功名,尊严名望,他拒绝的理由只有一个:“他的心上人不是我。”

      东方彻的心上人不是封凌云。

      那他的心上人是谁呢?是那些与他有过露水情缘的歌舞怜人?还是那些为他争斗不休的后宫佳丽?

      有些事李游从没跟封凌云提过,现如今也不知要如何开口。

      在建国初期,封凌云动身前往榕洲之时,皇帝陛下派了一队暗卫跟到榕洲每月传回封凌云的消息,包括他的行迹,衣食,与何人往来,事无巨细。皇帝陛下不放心其他任何人来处理关于封凌云的密报,便交由李游来处理。

      李游一开始很是不解,封凌云是什么样的人他和皇帝陛下都很清楚,陛下为何要如此监视封凌云?但李游不敢问,因为皇帝陛下将此事交予他时的眼神,迫切到让他恐惧。

      皇帝陛下很信任李游,他从不对李游设防,李游也因此看到了陛下不为人知的一面。

      一次,榕洲因为瘟疫发生了动乱,暗卫因此耽搁了些时日才将封凌云的密报传回。那段时间皇帝陛下频频向李游询问情况,逐渐焦躁的语气让李游精神紧张。因此,在接到密报的第一时间,李游便踏着夜色入宫面圣了。

      当晚恰逢皇帝陛下召了孙贵人侍寝,李游等到孙贵人被抬走后进了紫薇殿,却看到皇帝陛下捂着嘴巴正在干呕,李游立刻想传太医,却被皇帝制止:“没事,凌云怎么样了,你直接说。”

      皇帝陛下曾嘱咐过李游,与封凌云有关的事可以随时来报,不分昼夜,李游深夜请见,来意明显。

      李游立刻开口汇报,刚提到瘟疫皇帝陛下便坐不住了,李游急忙补充说到已经控制住了,动乱也平息了。

      皇帝:“那凌云呢?”

      皇帝陛下急切地问着,声音里是李游不理解的紧绷。

      李游:“封太守没事,他很果断很迅速地处理好了一切……”

      皇帝紧绷的身体骤然放松下来,站都有些站不住了。

      突然,他又捂着嘴干呕起来,咳声让李游心惊。李游刚想伸手扶他,便被制止:“别碰我!”

      从未被皇帝陛下这般吼过的李游立刻跪下,在惊恐和担忧中等待着皇帝的发落。

      皇帝平复了一会,出声让李游起身,在李游固执的关切目光中终是开了口:“不用宣太医了,是心疾。”

      皇帝陛下不喜与人亲近,每每临幸完嫔妃便会如此。李游头一次知道,他无法理解。

      李游:“那您为何……”

      皇帝挥手打断了李游的问题,不再说话,李游敛声告退,心中不解却一直未消。

      怪不得从未有人能在紫薇殿过夜。

      除了封凌云。

      戏台上一声惊喝唱念将李游从回忆中拉回,李游看着面前安静用餐的封凌云开了口:“凌云,今日之事……你怪我吗?”

      今日,皇帝陛下提出立皇长子念亲王为太子,问及内阁意见,封凌云表示反对。

      李游,也表示反对。

      封凌云:“我也觉得此事欠妥,怎会怪你。”

      封凌云看向李游温和地说着。

      他也觉得不妥。

      即便念亲王是他的孩子。

      念亲王出生时,李游在场。

      那天,李游、封凌云休沐,两人相约去垂钓,却不料遇到河边孩童落水,李游不会水,随行的小厮也不熟水性,跳入水中扑腾了几下,根本游不到孩童身边。

      眼见孩童越飘越远,沉入水中,封凌云立刻投身河中将孩子拉回,与小厮一同将他托上岸边。

      十一月的河水寒冷刺骨,李游刚喊来人领孩子回家,便感觉手腕一紧。他看到封凌云正跪在地上,紧紧地抓着他的手腕,面色苍白地说道:“李游,我好疼。”

      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下午,郎中来了,太医来了,皇帝陛下也来了。

      封凌云是中庸,本就不如坤泽资质适合孕育,又赶上早产,情形异常凶险。

      皇帝陛下来时,李游正站在屋外来回踱步,还没来得及跟皇帝细说情形,皇帝就冲了进去。没人敢说血光冲撞劝他在屋外等候,他的表情可怕到让李游都一阵哆嗦。

      整整一夜,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声,李游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

      放松下来的李游突然想起什么,走到偏房内室,在自己放置于此的衣物中翻找着早早备下的生辰礼。却猛然听到一声推门声,紧接着便是一阵压抑的呜咽。

      是皇帝陛下的声音。

      李游一瞬像是撞破了什么天大的秘密,不敢妄动地顿在了原地,躲在屏风后听细碎的哭声:“还活着……他还活着……他还活着……”

      皇帝陛下哭得克制又悲怆,像是溺水死囚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带着死里逃生的释然与后怕。

      他不停地念着封凌云的名字,尽力平复情绪,但断续的呼吸与牙关相撞的声响还是将他的无助与绝望展露无遗。

      当下的情况完全超出了李游的想象,他浑身僵硬地等到所有声响平息,房门再度开合,屋外又响起了阵阵道贺声,才迈开麻木的双腿,步伐虚浮地走出房门。

      孩子是个男孩,继承了皇帝陛下罕见的金瞳,与封凌云一样是中庸,皇帝陛下为其取名为念,在封凌云生产一个月后,将其接回皇宫做皇子教养。

      不久后,封凌云的身体也渐渐康复,皇帝陛下龙心大悦,任命其出任左丞相,官升一品。

      皇帝陛下还特许封凌云每月一次入宫探望皇子,但实际上,他私召封凌云的次数远不止每月一次,封凌云每次推开紫薇殿的门都能看见皇帝陛下抱着他们的孩子对他笑容灿烂。

      就像他们还在军中时一样。

      封凌云很爱这个孩子,李游、秦世曜、岳凯都爱他,爱到李游隔三岔五来封府送孩童衣物玩具,让封凌云挑着带进宫给小皇子穿玩,爱到秦世曜、岳凯为他千里拍马,特请旨从天南海北的边境提前一个月赶回皇城,带回宝剑、秘籍,就为了给他过个抓周宴。

      皇子念的抓周宴上来了许多人,皇帝陛下宴邀群臣,当众册封了襁褓中的皇子为亲王,极尽宠爱。

      直到现在,念亲王都是皇帝陛下唯一的孩子。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位在万众期盼中长大的亲王,竟会身患残疾……

      在念亲王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封凌云发现他学的很慢,蹒跚间一瘸一拐的,怎么也走不稳,两条腿甚至连站都站不直。而对此皇帝陛下只是轻飘飘地说了一句:朕有一次抱他摔了一下,可能腿摔出问题了吧,没大碍的。

      摔了一下,没大碍的。

      玄衡王朝的第一位亲王,直至今日还没法独立行走,甚至连太医也说他这一生可能都没法正常站立行走了,只因小时候被摔了一下。

      那是李游第一次见封凌云红了眼眶。

      封凌云甚至没问皇帝陛下为什么摔到他后不宣太医,只是抱着年幼的念亲王轻声说了句对不起。

      今日,面对皇帝陛下提出要立念亲王为太子,封凌云平静地提出了反对意见。

      封凌云:“此事恐有损皇室威严。”

      此话一出,御书房里的空气凝滞了一瞬。

      以首辅大学士赵泓途为首的世家势力毫无疑问地反对这个议案,不论是因为念亲王的中庸身份,还是因为他不光彩的身世来历,又或是因为他自身的残疾缺陷,他都不适合做这万里江山的后主,更何况世家心中各有盘算,说什么也不会在这件事上轻易松口。

      但令赵泓途没想到的是,这第一句反对的话语,竟是出自左丞相封凌云之口。而一向与封凌云交好的右丞相李游也严肃地说着:此举怕是不妥。

      其余内阁辅臣也都纷纷表示了反对。

      皇帝陛下的脸色一下就变了。

      皇帝陛下:“若朕偏要如此呢。”

      地上瞬间跪了一片人,“陛下三思”不绝于耳。

      皇帝陛下:“此事就议到这。”

      皇帝陛下:“封卿留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