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1、

      元旦假期最后一天,大学研究生时的室友琳子攒局,三四个要好的女同学聚在一起,吃了个热乎乎的开年火锅。

      有家属的都带了家属,余同学也跟着去了。

      席间,说起各自的春节假期安排,有就地蹲守的,有异地旅居的,也有按部就班回老家陪父陪母的。

      没家属的一身轻松,倒也来去方便。

      有家属的却要讲究一个两头兼顾,想方设法地要在“到底要回谁家过年”这件事上维持住基本的内部团结。

      琳子问我和余同学:
      “你们俩呢?今年过年回谁家?”

      “我们俩啊……”
      我看看余同学,余同学也扬着眉毛,好整以暇地看我。

      一个以我俩的情况并不太成立的两难问题。
      一个取决于人类科技发展水平,而非我等个人意愿才能实现的可选假设。

      虽然我和余同学早已有了默契,可每每被人问起,还是少不了有一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胡说八道。

      “当然是去我家了。”我说,一边垂下眼,把夹在筷子尖上的蘸酱羊肉塞进嘴里。

      在某些客观成本及物理技术的难题尚未攻克之前,大概这种问题的相应答案都是不大可能改变的了。

      琳子默默看了眼一旁还在心平气和帮我捞肉的二十四孝余同学,欲言又止的表情里,满是一言难尽的同情。

      “我记得去年过年你们也是回得你家吧……”

      犹豫了半天,她还是选择了开口一问。

      大概也是想要帮势单力薄的余同学争取点平等权益。

      余同学一直对外披露的家庭情况都是父母离异,均居海外,因为各自都有了新的生活,所以一年到头也很难见上一面。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话确实不假。
      只不过是省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关于另一物种的社会结构和生存细节而已。

      所以,在我的朋友圈里,尤其是在这一帮心思细腻颇善共情的妹子们眼里,无一家人在身边的余同学,简直就是没有娘家人撑腰的受气小媳妇。

      加之余同学与其外表不符的温文和善的好人缘,琳子她们这样主动胳膊肘往外拐地为他撑腰,也就不是头一次了。

      坐在一旁的余同学自然也听见了。
      被撑过不止一次腰的过往经验,也肯定让他听得出这话是向着谁的。

      可这家伙就只是可恶地笑着,一句话也不说。

      只顾着把手里拧开了一半的瓶装凉茶,继续拧开来,为我半空的杯子满上。
      宛然一副应景的贴心小媳妇模样。

      琳子看在眼里,似乎伸张正义的底气也跟着又足了几分。
      于是冲我扬了扬眉毛,又发出个加强追问的鼻音:“嗯?是不是?”

      我:“……,嗯,是啊。”
      停了半天,才又憋出一句:“没办法,谁让他爸妈离得那么远。除非我能游过海去,要不然怎么陪他回去…”

      …这大概算是个一语双关。
      可在场的除了余同学,保证没人听得出那第二重的神秘含义。

      余同学把满好的凉茶搁在我手边,抬起眼,似笑非笑地睨了我一眼。

      我装没看见,只在心里的小本本上狠狠记了他一笔。

      琳子听完我的辩驳,果不其然露出一脸“好吧我就知道你要找借口可你这借口找得也太没诚意了吧”的表情。

      可碍于娘家人的身份,又不好继续再拆我的台。

      又发觉斯德哥尔摩了似的余同学好像还挺乐在其中。

      于是只有大大翻我俩一个白眼,哼哼着吐槽了我一句:“就你那游泳水平,还是老实在家呆着吧。……”

      游泳水平确实不咋地的我:“……”

      身为专属教练教了几年还是只有个水平不咋地的徒弟的余同学:“……”

      2、

      过年放假回家,闲来无事带着余同学一起,在书柜的旧物堆里翻找过往的那些零碎乐趣。

      翻出中学时买的动画电影碟片,其中就有迪士尼的一部《小美人鱼》。

      瞧瞧身边的余同学,觉得挺巧。

      就笑眯眯问他,这么误打误撞照进现实的动画片,以前有没有看过。

      “我好像看过一次。”余同学说,“我记得动画片的结局跟小说不一样,是个happy ending。”

      “是啊是啊。”我连连点头,“怎么样,要不要一起再看一遍?”

      余同学看看我手里的碟片,又看看我,很爽快地点头答应:“好啊。”

      好像从我拿起那只碟片盒子起,就已经猜出了我想干什么了。

      他习惯了我这样偶尔挖出他的身世之谜,无厘头地一起娱乐一下。

      说起来,也算是独属于两个人的情趣吧。

      于是,两个人挪到电脑桌前,搬好小板凳,备好零食包,抱好怀里的小抱枕,又一起津津有味地回顾了一遍这部很有些年头了的动画片。

      这部片子我很喜欢,上学那会儿就翻来覆去看过不少遍,里面的不少插曲我都还记得歌词曲调。

      所以看着看着,就忍不住跟着摇头晃脑地哼上一段。

      听得一旁的余同学一手撑着额头,转过头冲我微微笑。

      我问他:“唱得怎么样?”

      他把捏在另一只手的果汁瓶伸过来,在我手里的果汁瓶上轻轻一碰,然后又笑着冲我一举杯:“完美。”

      毫不掩饰地言不由衷,
      却一点也不影响我继续乐在其中。

      其间,我也少不了被场景画面启发,像往常一样冒出些关于他以往另一种生活的大小问题。

      借着余同学的耐心解答,顺便再对他和他的世界多一点了解。

      终于影片结束。

      熟悉的片尾曲里,王子与小美人鱼,连同那只大狗与海底的众人一起,其乐融融荣地为片子收了尾。

      我还有些意犹未尽地问余同学:“怎么样,看到王子和公主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你有什么感想?”

      余同学很配合地想了一想:“我想……我们是时候养条狗了。”

      我:“……”

      大概因为看的是小时候的电影,刚看完时,心态多少有些返老还童。

      一边收拾桌上零食,还一边很认真地跟余同学讨论:“我小时候就觉得反派的章鱼特别讨厌,你觉得呢?”

      “我觉得啊,”余同学一边给手里的薯片桶扣上盖子,一边很诚恳地给出意见,“我觉得挺好吃的。”

      我:“……看《海底两万里》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余同学:“……那么大个头的,当然是能躲多远躲多远啊。”

      像这样不管是水里游的还是地上跑的,只要是和人类不一样的物种,都想费尽了心思把自己弄成个人形的故事,在人类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也是比比皆是。

      不管是借古讽今借物喻人,还是纯粹惊悚猎奇胡说八道,都多少有些人类中心主义的莫名优越感作祟。

      我也拿这个问题问过余同学:
      “你说,人家别的物种都能修炼施法化个人形什么的,可人类自己就只能一个样子老老实实待着,什么都变不了,人类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不要在自己这样盲目自信了?”

      余同学很有国际主义有好精神地安慰我:“其实你们人类还是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的。”

      我:“嗯,比如呢?”

      余同学:“……比如很会编故事。”

      我:“……”

      3、

      其实,这已经不是余同学第一次用“很好吃”来评价海洋生物了。

      我第一次听他这句评语,还是在研二一起造修的某节公共课上。

      那时候,我们刚在一起不久。

      出于对某不熟悉事物想要进一步了解的急迫心情,我特意要了他的课表,选了两节自认为应该听得懂的大教室选修课与他同上。

      其中一节就是他们海洋科学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记得是叫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之类的。

      余同学告诉我,这门课不需要统计学之类的理科基础,开课的老师人也很宽善友好,只要不缺勤,基本很难挂科。

      所以当时选课的时候,我还很担心会被其他人挤掉。

      不过,我们是海洋大学,这类相关海洋专业的选修课对其他学院的开放度比较高,又或者单纯是我运气好。

      总之,那节选修课我还是顺利选上了。

      不过,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上课时间安排在了每周五的上午第一节。

      而且老师很喜欢在课上叫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或者时不常来个课间点名什么的。

      为了全勤和不挂科,当然也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和余同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大好机会,那个学期的每个周五,我都克服万难地早早从被窝里爬起来,准时准点地赶到他们学院的研究生楼上课。

      那一次是学期过半的时候,周五早上我照例早早起来赶去教室上课。

      路上经过的学校西门外,那段时间刚刚开了家全家便利店。

      各样的大包子饭团子足足勾引了我好一阵了。

      那天经过时,我又随手带了两个饭团,让店里的售货小哥帮忙热过,再顺便打包两杯热腾腾的现磨豆浆。

      我和余同学一人一份,秋日里完美的暖胃早餐。

      等我拎着豆浆揣着饭团踏进教室,百来人的座位已经满了一半。

      一向早到的任课老师,已经出现在讲台上打开了当天课堂的PPT投影,趁着开课前的空闲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前排的同学聊着课业家常。

      “这新的一章有人预习了吗?”他随口问,回头朝投屏上关于世界渔场的长串标题示意了下。

      大概是猜到不大可能收到什么肯定答复,他又接着自己的话继续启发式追问:“对于这一章的题目大家有什么自己的印象和看法?”

      一句课堂前随口的小提问,大家谁都没听得太过认真,第一反应就是摇头,再反应就是矜持又明显接不上招的微笑。

      “没有看法吗?”

      脾气好好地男老师轻转着手里的投影遥控笔,一边笑眯眯地把目光从前排一行行往后扫去。

      刚从后门晃进来的我正往前排靠窗的余同学那边溜。

      还没来得及进入战备状态,就被讲台上扫来的目光堪堪框定了目标。

      记忆力超好的任课老师对我们这几个跨院选课诚意求学的非专业人口,基本已经做到人名一致,开口一叫一个准。

      于是下一秒,我就被老师和气男中音一口叫住:“任小璐同学?”

      “……啊?”

      被点到名的我一脸懵圈。

      讲台上的老师一脸和颜,耐心地再一次启发点题:
      “你对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的渔场有什么看法?”

      只看到近在咫尺的余同学和他身边空位的我:
      “……”

      对回应充满期待的老师:
      “不用紧张,随便说说,以前听过的学过的,什么看法都行。”

      什么看法都行啊……
      我看看老师。

      老师也鼓励地看我:
      “只要与渔场有关的……”

      渔场啊……
      我又去看余同学。

      来自海洋的神秘力量给了我一点神秘的启发,终于有点什么从空白的脑子里冒了出来。

      我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应该有好多鱼吧。”

      一秒钟的沉默。

      然后是果不其然的集体傻乐。

      任课老师不得不笑着点头赞同:
      “嗯……鱼确实是挺多的。”

      余同学坐在离我三步远的座位上,也没忍住,垂下眼随了大家低低地笑。

      我头顶着一大团尴尬无处释放,便正好窝里横地拿他撒气。

      拎在袋子里的两纸杯豆浆,往他身边空位上重重一放。

      然后拉开椅子,一屁股坐在他旁边。

      他看着我,还在笑。

      我恶狠狠地凑过去,在老师转移了目标的无人留意之处,咬牙切齿地反向逼问他:
      “那你说,你对渔场有什么看法?”

      “我啊……”

      他楞了一下,看了看我,竟很快认真地皱眉想了起来。

      然后,在我也逐渐变得认真又求知的眼神里,一本正经地品评道:
      “是觉得大部分都挺好吃的。”

      那是我对他记忆中家乡口味的最初了解。

      只是这舌尖上的海洋来得有点猝不及防。

      我眨着眼,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这所谓看法跑题跑得有多离谱。

      “你这个也没比我的好到哪里。”

      我一边无语,一边从卸下的单肩包里往外摸饭团。

      余同学还在一旁摸着下巴,半是逗我半是回味地絮絮叨叨:
      “主要是新鲜……种类也多……。”

      “……”

      我把刚摸出来的两只金枪鱼饭团并排端在手里,在他眼前晃了晃,又重新拿回自己面前:
      “那这又不新鲜种类又少的小饭团子,我就只好自己留着了。”

      “……”

      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余同学立马住了口。

      不等我捧着手里的饭团子扭过身去,下一秒一只夺食的手就伸了过来,按在了我还没来得及转移的饭团子上。

      “没关系,我不挑食。”
      他一边把话往回收,一边顺手从我手里拐走了一只还热乎着的金枪鱼饭团。

      然后,是桌上袋子里的热豆浆:
      “这么简单朴素的,我也吃得了。”

      “……”

      好吧。
      想想在纪录片里看到过的那些缤纷绚烂的海洋鱼群。

      如果真的都可以列上食谱的话,那可确实算得上豪华海鲜自助大餐的标准了。

      而且还是新鲜的。

      而且还是免费的。

      ……啊。
      顿时觉得眼前的工业流水线预制产品没那么好吃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