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袁老千古2 ...

  •   真是一群叛逆的观众老爷。

      林菱郁卒万分地踏进院子,正巧爷爷从厨房里擦着手出来了,正问呢:“妹妹啊,你不是要去镇上拿快递,吃过午饭爷爷骑电动车拉你去。还有,你要有空记得去山上看看你爸,你回来了,你带点金纸香烛去给他说一声,好叫他知道你回来了哦。”

      “好,爷爷,我知道。我看过黄历了,明天日子好,宜扫墓,我明天去看爸爸和奶奶。”林菱举着支架说,想了想又跟直播间的观众解释说,

      【袁爷爷的事迹我还能说出点一二三,但你们要问我杂交稻怎么种,我只知道什么三系杂交基本原理,找到一个雄性但不育的稻种、通过人工授粉来配制杂交一代。再具体就讲不出来了。回头我找找资料,看能不能私信给你们哈。

      那个找我买种子的赵大,我现在不带货哎,你买那个干啥?你不会是50万吧?还有,现代医学也是一门学问,不是专门学医的实在不懂,我也不敢乱讲。既然你们不想看院子,那我要跟我爷爷去拿快递,还是带你们看看乡村风光吧。】

      林菱将支架放在了院子中龙眼树下的石桌上,支起平板,快速点开一个袁爷爷的短视频,说了声:“既然你们那么感兴趣,就给你们看看可爱的袁爷爷,不过这些视频你们自己不是也能搜到吗?算了算了,就当混直播时长了,你们等等我哈。”

      她说完就一溜小跑跑去找准备去外头牵电动车的爷爷了,一边跑还一边喊道:“爷爷,我们不能骑电动车,我们要去找对街三堂婶婆借三轮车才行,我把我出租房那边的冰箱、家电之类都寄回来了,骑电动车咱们拿不了那么多呀!”

      林菱的声音远去了,诸朝众人只能望着眼前这古朴陈旧的农家小院,皆感到失落。

      而平板上的视频已经开始播放:

      画面中是个没有阳光的阴天,天空灰暗,街道两旁却人山人海,人们大多身穿黑衣,手里拉着巨大的黑色白字横幅,簇拥着一个缓缓往前移动的、漆黑的、底部装有四个轮子的铁盒子,铁盒子上还装饰着黄-色白色及黑色的绢花。视频中有个男人的声音沉痛地说着:【本台消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在长沙逝世……】

      随着这男人清晰的声音,嘈杂的背景声中还夹杂着无数人几乎哽咽的呐喊:

      袁爷爷,一路走好。

      视频镜头偏移到道路两旁,照在两边拥挤的人的脸上,有人怔怔落泪,有人低头抹泪,无数人追逐着那驶得越来越快的黑车,声嘶力竭地喊着走好,而诸朝的人也在震撼之余,终于看见了与林菱家截然不同的城市景观。

      宽阔平坦、纤尘不染的道路,街道上跑着无数那种铁盒子,两侧是高耸入云的楼房……历朝历代能够观看仙迹的人统统都呆住了,瞠目结舌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这就是后世吗?

      这或许不是人间,而是天庭吧!

      随后画面一转,出现了一个满脸皱纹、有些瘦小的老人脸庞,诸朝都没想到原来林菱口中的袁隆平竟是这个样子!他们还以为会是个风度翩翩的儒士学究,谁知……他脸上满是岁月的沟沟-壑壑,黑黄的皮肤就像时常顶着风吹日晒在田间地头耕种的老农。

      【中国的粮食是不够吃的。】

      那老人带着口音,身着俭朴的条纹短衫,微微皱着眉头。

      【以前,我们要进口一部分,如果外国一卡你,不卖给你粮食。那就麻烦了,老百姓就要饿肚子了!】

      【我们国家耕地面积最少18亿亩地红线,但我们还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地,如果我们的海水稻能够研究成功,至少能够增加1亿亩耕地,这个什么概念呢?能够多养活1亿人口!】

      18亿亩?没等古人们震惊,画面又一次突转。

      那似乎是一个灵堂,那位方才还神采奕奕地说着海水稻能够多养活一亿人口的老人,已安静地躺在鲜花的簇拥之中,他身上盖着一面鲜红的、缀着五颗五角星的布,那似乎是一面旗帜?而这个画面又渐渐淡为底色,那老人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其上,就好像他还活着,他还没走远。

      【我做过一个梦。】

      老人眼含笑意。

      【我那个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太阳晒起来,我和我的同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后来我又梦到了一次,田里有一颗大树,上面却不是树枝,尽是稻穗……】

      他的声音轻轻地落下,老人的音容笑貌也仿佛被风吹散了。

      最后,仙迹播放的画面中留下一句话,便渐渐熄灭了。

      【袁爷爷,我们想你了。】

      洪武八年,朱元璋也看得热泪盈眶,他本就是贫农出身,一眼便能看出那老者是个真正干农活的人,他日-日泡在田地里,才能研究出那杂交稻,让后世那么多人都不再挨饿。

      “这是个圣人!”朱元璋拿袖子抹了抹泪,“咱若是能得袁老,咱也不必发愁了。”

      莫说十八亿亩,大明的黄册上记载的田亩数仅有三百八十余万亩!那后世万历鳖孙朝,张居正为他清出来七千余万亩田,已经让朱元璋心肝胆寒,若非群臣在场,他早就想破口大骂。

      但后世却又18亿亩,且听那袁老的意思,这数字是不容侵-犯的底线,想来正经田亩数定然比这个数字还多。

      那么多的丁口、那么多的田地又有那样高产的稻种,怨不得他们能养活那么多人,又能供养其那么多的读书人。

      田亩、粮种与人口,三者缺一不可。
      朱元璋叹息:“粮食还是根本啊。”

      少年朱棣却神色认真地道:“爹,儿子愚见,这天灵灵地林林姑娘离咱们也不过几百年,袁老花了五十几年研究出来了这杂交稻,咱们比不上人家,那花上个一百年又如何?若真能做成,恐怕咱大明不止多一百年国祚呢。”

      “你个龟儿,总算说了点有用的话,可这事不好办,就是寻遍天下善农耕的老农,只怕他们也弄不明白何为杂交稻!”

      朱棣眼珠子一转,打仗必须得有粮,有粮才能养后世说的空军!这事必须得办!于是从身后一把将弟弟朱橚拽了出来:“爹,老五耐性好,还喜欢种花种草,他种什么活什么,还能够辨识百草,天灵灵地林林姑娘不是说了要去寻那什么不会生娃的稻种,这不就是老五的专长吗?不如就叫他来办!”

      朱元璋也想起来这儿子的确记性好又爱种花草,犹记得立春他带着标儿与这些龟儿们一起下地行籍田礼,这么多儿子里,就数他锄头挥得好!不由大手一挥:“有理,老五,这杂交稻就交给你了!你要专心致志、好好地研究出来,这可是关系天下生民的大事,别叫爹失望啊!”

      朱橚晴天霹雳:喵喵喵??

      康熙朝。

      本在纠结那“嬛嬛朕能不能睡中间”到底是不是老四的康熙听到杂交水稻精神一振,他本就是个极留心农耕的皇帝,紫禁城里的丰泽园便有他亲自种下的几亩稻田。而且就在康熙三十五年,他在例行巡视丰泽园时,意外发现了一抹提前成熟的稻谷,这稻谷不仅穗粒饱满,还在六月就成熟!他立刻命人将此稻种留种,去年再次种下,果然又在六月熟了。

      他从中优中选优,挑选了其中最好的再次留种,明年再种。

      如此年年播种收割,康熙用这“一穗相传”的笨法子不断选育、培育出了大量早熟又耐寒的新稻种,此稻种不仅成熟早,吃得来也是松软可口、香甜细嫩,尤其用来煮粥,汤汁柔滑却不散碎,如今不仅在宫中广泛耕种,在京郊万泉河畔也开垦了千亩稻田,他早已预备将此稻种往江南也推广过去,让天下人都能吃上这样好的“御稻”。

      如今仙迹提出的杂交水稻,也为他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康熙自己种过稻子,他甚至知道稻米是雌雄同花、自花授粉的,可林姑娘说要人工授粉、三系杂交……稻米要如何才能人工授粉,三系又是哪三系?

      他不禁陷入了深深思索之中。

      贞观元年,李世民也跟左右众臣叹息道:“老百姓就像那水,既能让船安稳航行,也能掀起惊涛骇浪将船掀翻。而你做了有利于百姓的事,百姓也会记得你。那袁老如此造福百姓,百姓也始终惦念着他,即便他走了,人们也怀念他,正是这个道理。”

      民以食为天,李世民想了想,召来司农寺卿,嘱咐道:“卿可知稻可杂交?”

      司农寺卿惭愧地低下头:“臣只知吴地肥沃而物候适宜,稻米一岁再熟,却不知稻米可否与他物杂交,臣愚昧。”

      “哎,朕也是今日才知晓,卿不必自责。”李世民将其搀扶起来,道,“稻米杂交后产量颇高,只是难度颇大,以后司农寺便着手研究此事,路虽艰,行则必达,朕也不奢望立时能研究出来,只盼望朕有生之年能见到天下人都温饱无忧啊!”

      “臣遵旨。”司农寺卿连忙郑重应下,退下后却很是疑惑:大唐主食大多以麦造面,长安的老百姓乃至达官贵人家中的主食都以饼、面为主,饭粥次之。因此长安东市中有数不胜数的“麸行”与“卖麸人”,那便是长安的粮行、粮商。稻米则大多是南人食用,且稻饭昂贵,向来是招待贵客或高门世家才能食用,圣人怎的突然想起要问稻?还要将稻杂交?

      和谁杂交?如何杂交?不对,这稻米是如何耕种来着?出身世家从没有下过地的司农寺卿满脸苦恼地离去了。

      北宋,建隆年间。

      “官家,那街上呼啸而过的,难不成是后世的马车?”赵匡胤也正唏嘘,就听赵光义在旁神色恍惚地道,“若能得此不必畜力便可疾驰之车,何惧辽人骑兵?我们定能将燕云十六州收复!”

      赵匡胤自然知晓这道理,但他不提,便是察觉到这后世铁车定然造价不菲,钢铁本就难得,且还不知后世用什么拉车,竟瞧不出端倪,还能拉这么快!

      想来又是一个如杂交稻一般,他们大宋无法奢望的东西。

      但重视农桑、改良农具、培育良种,总归还是能做到的。赵匡胤心中有了决断,暗暗下定决心,要颁布劝农令!还要网罗天下善农者,为大宋增产增粮!

      见大哥不言语,赵光义也知道自己是痴心妄想,这仙迹虽能叫他们窥探天机,却似乎有意隔绝他们与那林小娘子,不愿两边有更深的联系,他们总归还是得靠自己治理国家,不可走捷径,这恐怕便是天意吧。

      但他却不知为何,总无法忘怀那黑铁盒车,心中仿佛总有一股飙车的冲动。

      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也命人将农家弟子、墨家弟子一并召来,开门见山地分别递给两家一副刻在木板上的图画。

      农家弟子低头一看,是一片农田,田里长着一棵棵“稻树”,满树皆是笤帚那么长的稻穗。农家弟子迷茫万分地抬头看了眼嬴政,试探着问道:“……陛下?”

      “朕欲得这能够禾下乘凉的杂交稻,这是天机所示!两千年后之人皆食此稻,人人不知饥馑,如此神物就交托给你们了。”

      农家弟子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那口气又卡在喉咙头,涨得人满脸通红。

      而一旁的墨家弟子也没好到哪里去,他手中之画是一辆行驶在平整大道上的黑漆铁盒车,上面还贴心地注明,此车不必牲畜拉车而疾驰。

      墨家弟子十分干脆地一翻白眼,晕了。

      汉高祖时期,刘邦却罕见地没有被杂交稻迷惑了心智,那明清或是唐宋距离后世至多不过几百年的距离,想来农事也较大汉专研更深,若是要研制那杂交稻恐怕还有机会。

      而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的大汉,却没有余力投身其中。

      因此刘邦这个实用主义之人,耳尖地留意到了林菱在讲述清朝人口翻倍时随口一提的一句话:“……便是番薯、玉米、马铃薯等活人无数的粮食。”

      番薯、玉米、马铃薯。
      很好,汉朝一个都没有!

      尤其那“番薯”二字,何为番呢?外族为番!
      这东西不是中原本有的,那这东西又产自哪里呢?

      若是能寻到,不比那杂交稻更便宜?
      莫说拥有后世那么多人口,便是能像那清一般,能得到2亿丁口,刘邦也深觉满足了!

      林娘看着家境富裕,家中应有良田。
      想到这仙迹的脾气,他眼珠一转,学着后人口吻发言询问:“主播,你家中田地可有种植番薯、玉米和马铃薯?”

      林菱跟爷爷一块儿去住在对街的亲戚家借了电动三轮车回来,就发现视频播完了黑屏了,连忙走过去一看,直播人数倒是没掉,她松了口气,将支架拿起来就看到刘老三在问,于是略带嫌弃地道:

      【先前说带你们看我家院子,你们又不看!有啊,我家后山还有半亩自留地,我爷爷有种点番薯和玉米,其他都是些豆角、茄子、包菜啥的,马铃薯好像没种,爷爷年纪大了一个人很难管理过来,不过我现在回来就能帮忙了,走两步路就到,刚好现在有时间,可以带你们去看看哦!以后带大家种菜~】

      刘邦傻了,林娘家中怎么只有半亩地?
      士族不说沃野千里,便是各地豪强田侯也该有良田数百,怎会……半亩?

      刘邦扭头问吕雉:“可是后世的亩,与大汉不大一样?”

      吕雉摇摇头,她打心眼觉着,或许林娘子并非豪强士族出身,她看起来虽过得像士族女子般衣食无忧,却并非真的养尊处优,家中无仆从使唤,也不穿金戴银,衣裳看着也不华贵。

      但若是这般去想,后人的世道却更加令人不敢置信了。

      后世,黔首也能如乡绅地主、世家一般生活吗?

      那又该是个怎样的世道呢?

      而缔造这一切的朝廷,又是个怎样的朝廷?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袁老千古2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东宫福妾》实体书预计明年三四月上市预售~一共两套一起上市哦,写了好几个新番外哦,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