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六章 ...
-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朱元璋立嫡四子燕王朱棣为太子。
朱元璋带领太子和宗氏藩王、勋贵等文武群臣先去祭祀天地。
由太常寺主持的祭祀大典上,朱元璋亲自告祭天地,在文武百官面前宣读了立燕王朱棣为太子的圣旨,朱棣接受群臣跪拜,由此正式成为了明朝的太子。
一整套礼仪流程下来,大家都已经折腾了大半天,接下来就是皇帝在奉天门外赐宴群臣。
黄肥有幸被朱元璋安排参加。
想到能参加大明朝的国宴,黄肥激动不已。虽然已经不对明朝光禄寺的御膳有期待,不过光是想想接下来的音乐和歌舞就让她还是很期待的。。
前世看春晚只能在电视上看,如今在明朝可以参加国宴了,真是只要有金手指在手,什么都会有。
黄肥好奇的打量着现场,朱元璋座在最上方,他的那些妃子侧坐在他旁边,两人共用一个小长案,黄肥被安排在一角,单独占了一个小长桌。
朱元璋前面就是新鲜出炉的太子朱棣,他和太子妃坐一起,太子妃徐氏是中山王徐达的嫡长女,黄肥好奇的打量她。
太子妃徐氏看起来端庄贤淑,英姿飒爽,她是明朝除马皇后外最贤德的皇后,历史上朱棣靖难之时她还分发武器给城中百姓妇孺,号召大家一起守城,是位真正的贤内助,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中豪杰了。
可惜,永乐五年就在后宫中病逝了,从此朱棣再没有立皇后。朱棣为了天子守国门,将她的棺椁整整停灵到了永乐十一年北京明长陵修建完成才下葬。
也是帝后情深了,可能是朱棣害怕子孙不孝,会落得个汉宣帝和许平君不能同葬一处的下场,才执意要将徐皇后停灵长达六年之久吧。
可能是黄肥的目光在太子妃的脸上停留了太久,引起了太子妃徐氏的注意,她细细看了黄肥一眼,向她微微点头。
黄肥连忙回以微笑。之后目光就被殿中的大臣们吸引了过去。
一抬眼,就是满场的衣冠禽兽。明朝的官员可以从他们所着的官服上一眼看出谁是文官,谁是武官,官阶谁大谁小。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对官员们的常服长度做了规定,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去年,朱元璋制定了“补子”制度,凡文武官员,都要在管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块补子,补子上绣飞禽走兽,用以区别。
不得不说黄肥的视力好,再也不是现代的近视眼了。能挨个的辨认出他们身上的禽兽补。
公、侯、驸马、伯用的是神兽麒麟、白泽。
武官绣兽。
一品武官的麒麟补,二品的狮补,三品的豹补。四品的虎补,五品的熊补,六品的彪补,七八品的犀牛补;
文官绣禽。
一品文官的仙鹤补,二品的锦鸡补,三品的孔雀补,四品的雁补,五品的白鹇补,六品的鹭鸶补,七品的鸂鶒补。
朱元璋这一壮举,还真是有先见之明。到了明中后期,满朝文武加起来可不就全都是禽兽,甚至禽兽不如。
因为公、侯、一品官最靠前,黄肥可以看清他们的长相,二品到四品及翰林院等官靠后,她也就随意瞅瞅,至于五品以下的官员就坐的很靠后了。
文东武西,重行列位赞礼赞拜叩头,拜见皇帝,然后就坐。
接着就是开场音乐。听到礼官报:“炎精开运之曲!”
音乐一起,光禄司(此时还没改叫光禄寺)就要开始上酒菜了。先是官禄司少卿给朱元璋上了酒,太监验毒后,倒酒在爵中奉给朱元璋。
百官身后的各个小太监开始给百官在酒碟子上倒酒。一曲毕,朱元璋端起酒,起身道:“祭水官禹祖”将第一杯酒倒在地上。
黄肥连忙端起眼前的酒盏,跟着其他人一同起身,高呼:“祭水官禹祖。”祭禹祖,应该是大禹治水的大禹了。
欲识三元万法宗,先观帝载与神功。
祭祀天地人三才,就要倒酒三次,这些黄肥懂,在家里逢年过节祭祀祖先也是倒三杯酒。
如此,有模有样的跟着做了三遍动作,在地上倒了三杯酒。
朱元璋端起第四杯酒,道:“与诸公同饮!”
黄肥又跟着大家给朱元璋道贺,端起酒,一口给干了。抿抿嘴巴,是甜酒。也是,若是度数高的白酒,在国宴上喝醉了人,丑态百出可怎么办,纠仪官马上就走到你面前,大庭广众之下丢脸,轻则落个训斥,重则第二天被都察院科道言官参上一本,在皇帝面前留了个坏印象,岂不是得不偿失。
接着就是太子朱棣给朱元璋敬酒,朱元璋喝酒后落座,第二个曲子响起来了,是《皇风之曲》。
后面就是勋贵武官给皇上、太子敬酒,上贺词,接着是文官敬酒上贺词。与武官的笨嘴拙舌比起来,文官的贺词那叫一个花团锦簇,文采飞扬。最后是以宗人令秦王为首的宗氏敬酒、上贺词。
如此反反复复的敬了酒,黄肥才终于看到光禄寺上菜了。
黄肥看着眼前的一碗汤,听说叫“汤天下”,代表的是整个天下的膏脂。她此时了解了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进贾府时,不敢多做一个动作,不肯多说一句话的心态了。反正别人怎样,她跟着做就是了,这种场合千万不能像小说里写的那样,皇帝在上面敬酒,你在下面使劲的胡吃海塞,皇帝都没动筷子,你就在下面炒吃货人设。
只见所有人都看着上面的皇帝,在皇帝从“汤天下”中夹了一筷子菜吃后,群臣才跟在后面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又放下筷子。
这时候就开始跳舞了,没听到有配乐,是单纯的舞蹈。
就是鼓声、号角声,穿着盔甲的军士们手持兵戈武器整齐划一,气势如虹,表现的是国家勇武善战的善武之风。曲名就叫《平定天下之舞》,开场曲后,紧接着是《眷皇明之曲》,随着这个曲子的响起,教坊司的那些舞女开始在空地上跳《抚安四夷之舞》。
黄肥看得如痴如醉,太美了,这种场合,这种级别的舞蹈,绝不是现代在电视上看的家了特效和剪辑的舞蹈。
最关键的是,她们的舞鞋,怎么那么像是芭蕾舞鞋?
这个问题黄肥早就在关注了,都说明朝女子要进行惨无人道的裹脚,可是她在宫中看到的这些女子,大多是天足,有些裹脚的,也只是把脚裹纤细而已,并没有发现过什么把女子十个脚指全部折断,然后塞进脚底板的那种情况。
对女子实行那种酷刑,应该是后面那个异族朝代为了统治汉人才干的。记得后世出土的那些明朝女性古墓,没有发现一起是那种惨绝人寰的裹脚方式。
舞毕,这时有停留在大明的外国使者上前跪地敬酒,是朝鲜。这时候有朝鲜的宗室子弟被允许在国子监读书,同样可以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有了功名后能在明朝为官,所以朝鲜使者和世子赶上了大明爸爸的国宴。
敬酒毕,乐官开始演奏《天道传之曲》,舞女跳《车书会同之舞》,跳的是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定天下一统之事。
秦始皇啊,象征着天下一同,皇权的传承。秦汉魏晋隋唐宋明,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几千年来华夏的传承就没有断绝过,如今传到了大明的手上。
曲毕,乐官马上接着连奏《振皇纲之曲》,舞女也跟着跳《百戏承应舞》。
后面依次是《奏金陵之曲》,跳《八蛮献宝舞》,金陵不就是江南嘛,八蛮献宝,展示的还是大明的武功,威压八方蛮夷,万国来朝。
第七个节目是乐官奏《长杨之曲》,舞女跳《采莲队子舞》,表现的是歌颂历代的国君功德,如今国泰民安,与民同乐。
第八个节目是乐官奏《芳醴之曲》,舞女跳《鱼跃于渊》。表示的就是跟着老朱家混,参加文武科举,大明的老百姓都可以鲤鱼跃龙门。
最后一个节目是《驾六龙之曲》,重申皇权的重要和神圣。
黄肥连看了九个节目,也跟着敬了九次酒。虽然饱了耳福和眼福,不过这么长时间下来,肚子已经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
好在这时,小太监们收走了酒盏,宫女们在新的乐声中开始朝天空及文武百官身上撒花瓣雨了,黄肥就知道,一定是要上菜了。婚礼喜宴上,礼花过后就要准备上菜了,特别是农村吃酒席,礼炮一响,就得赶紧去找座位,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老传统了。
黄肥无语,看看大明国宴吃的啥?
炒韭菜,炒萝卜,炒白菜,炒小白菜,小葱豆腐汤。
黄肥左右悄悄看了看,只见全场所有人,都在大快朵颐的吃,看来是真的都饿了。
黄肥哪里知道,这些年来国宴就是这个标准。
当年马皇后过生辰,光禄司上了这四菜一汤后,朱元璋给大臣们挨个介绍:指着炒萝卜说萝卜是上品良药,萝卜上了街,药品无交易。
指着炒韭菜说,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名气;
指着两盘青菜说,两碗青菜一样香,囊空如洗好丞相;
喝了口汤又说,小菜豆腐青又白,公正耿介如日月。
之后朱元璋就把国宴标准定为了四菜一汤,还下旨让朝廷官员宴客也只能是这个标准。朝臣怎么可能遵守?阳奉阴违的搞了个“轮转宴”,吃完四菜一汤,撤下后再上下一个四菜一汤。
后来被朱元璋得知了,有一个算一个,全部严惩!才刹住了奢侈之风。这也就是如今四菜一汤的由来。
想想,马皇后的千秋宴都是四菜一汤的标准了,立太子的国宴也不可能超过当年马皇后千秋宴的标准。
唉,由俭入奢易,有奢入俭难啊!想想这些人以后花几百两吃一顿饭,花几万两包一个清倌一夜,父亲过生辰,随手花几百万两修个园子,还成了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没见宋徽宗修了个园子这些人就让他亡了国?
这吏治确实要狠抓!节俭,确实也是要从始至终,防微杜渐,稍有松懈,奢华攀比之风就再也管不住了。
黄肥匆匆吃了一些,填饱肚子,喝了茶,见文武百官也都吃好了,全都在干坐着。朱元璋和朱棣早就已经退场了,可能是为了让大家吃好喝好,不要拘束。
黄肥心下想着,这些人一定是跟她一样,都在等着宴会结束后,走时送的那袋蜜饯果子了。
古时候的蜜饯、果子、果脯,肯定是比现代经过各种化学添加剂腌制的要好吃,纯天然啊,更何况是宫廷里的,下面人肯定是选择最好的进贡。
不过黄肥想错了,其他人才不会像她一样,嘴馋一袋蜜饯果子。他们是在等着欣赏压轴节目《百花队舞》,那才是真正美丽绝伦、精彩万千、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百花队舞》一出来,黄肥就看的目瞪口呆,太美了,真是太美了,啊啊,要是能用手机拍下来就好了。
对啊!她怎么没想到,把刚才那些场景全都拍摄下来。好蠢。
“静安法师,皇上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