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长孙天倚 ...

  •   二十一 长孙天倚
      我与孺颐一同去守阁人处。守阁人很快遣了两位部下去索卷。我与孺颐又待一会儿,便见取来的两个大卷,司徒家与霁月楼。
      孺颐和我各接过了一卷,便要走去放置到桌上。孺颐只略微扫了一眼,便又折返回去,问那守阁人道:“月烟,为什么是乙等卷?”
      月烟只道:“公子,这两卷您的权限就到乙等卷了。”
      孺颐思索了下,只道:“你再查一下,我还被限制了哪些权限。”
      月烟为难道:“公子……”这意思就是不行了。
      孺颐无奈,只得先翻阅两卷乙等卷。我便问道:“什么是乙等卷?”
      孺颐一面胡乱翻着霁月楼卷,一面道:“就是删减卷,没有包含全部情报的。”翻了一会儿,道:“其他便罢了,霁月楼卷有什么必要要瞒我。且不说此前我也是拿的是甲等卷。”
      我听他这样说,思索道:“所以是这些年来,旧霁月楼出现了一些不该你知道的情报……霁月楼早已不在,即便新的情报,也只能是些旧事。而旧事,会不会与你的身世有关?”
      孺颐看向我,有些匪夷所思道:“你怎么能一下子想到这么许多?”
      我道:“那我们盘一下,还有别的可能的猜测吗?”
      孺颐沉默半晌。
      我道:“你瞧,你也没有别的猜测。”
      孺颐道:“固然你说得可能有道理,但你这思路也蹿得太快了些。”
      我道:“……可能是因为我总琢磨这事。我的身世是解开了,而你从哪里来还没有答案。如果楼主要瞒你,大可能会是和你有关的事,我以为,最可能的就是你的身世。”
      孺颐思索半晌,反而恹恹道:“若果真与我的身世有关,楼主要瞒我,一定有他的道理。或许,我不知道会更好。”
      我道:“说得也是。”又道,“不如你亲自问问楼主,我们的猜测再有道理,也只是猜测。你问问楼主为什么瞒你。”
      孺颐颇有心事地“恩”了声,便与我一同闷声翻阅这两个案卷。果然还是有些重要信息。其间最引起我注意的是司徒皇后一段。顺崇帝萧梁南巡路过司徒家,见到在司徒家作客的江家女儿江月平,便起了色心想要收为后宫。江家并非官宦人家,并不愿将女儿嫁入宫中,司徒家为谋私利,一面不断与江家拉近关系,替江家疏通处理不少难题,一面指使霁月楼制造了江家灭门案,并嫁祸谢家独女谢昭音。江家被灭门时,江月平在司徒家小住,“躲”过一劫。江父临终前将江月平托孤给司徒家,江月平后改名司徒月平,也就是后来的司徒皇后。霁月楼嫁祸谢昭音,出于两方面考虑,一则谢昭音已是幾南第一剑,武功绝顶,有灭门的实力,二则江谢两家本有旧怨,说是旧怨,实则是江父江尚绶与谢昭音父谢定恒早年论剑,失手杀死了谢定恒。
      我读罢,才明白我母亲谢昭音的死不是偶然,鹿儿庄尸人案,一开始就是冲着我母亲去的。霁月楼显然是为了杀谢昭音灭口。而楼主……现南霁月楼的楼主长孙天倚,在整个案件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之前孺颐说会另找时机相告,不若我便趁着这会儿问了。
      思及此处,我便指着这一段向孺颐道:“关于长孙天倚,我有话想问……”
      孺颐显然知道我想问什么,便道:“楼主确实愧对母亲。“叹了口气,“你且听我细说吧。”
      原来,长孙天倚是江家的远方表亲,幼时因为瘟疫失去了双亲,便投奔江家,他与江家小姐江月平年纪相仿,日子一久便暗生情愫。后来司徒家与霁月楼仅仅为了将江月平献给顺崇帝萧梁,不惜杀了江家老小,但漏掉了长孙天倚,因此事发生时,正值长孙天倚游学不在家中。长孙天倚回来后,江月平已被司徒家收养。司徒家也一直阻碍江月平与长孙天倚见面,好容易见到,才知道江月平决定等三年孝期过后便入宫,一门心思只想复仇。长孙天倚无法,便也一门心思寻谢昭音复仇。谢昭音本不高调,时已嫁武罗县县令孺杨,化名为罗昭,得知被嫁祸后,谢昭音一面担心祸及家人,一面觉得有必要调查澄清,故离开武罗县试图寻江月平,由于司徒家阻挠,又被霁月楼追杀,未曾得见。同年即发生了陈金之乱,武罗县告急,谢昭音返回时已错过了时机,武罗县虽然守住,却落得夫死子散的结果。而长孙天倚自寻谢昭音三年无果。三年后即泰盛二十二年,十八岁的江月平嫁给了四十八岁的顺崇帝萧梁。长孙天倚痛苦异常,恰逢得遇霁月楼,霁月楼本欲斩草除根一并杀了长孙天倚,谁想到长孙天倚听闻霁月楼情报机构天下无双,表示愿意加入。结果兄妹两人均认贼作父。
      “……后来,又过几年,霁月楼一手造就了鹿儿庄尸人案,霁月楼一为试那阎罗钩,二为灭母亲谢昭音的口。霁月楼并未将母亲的线索告知长孙楼主,实际上,若不是长孙楼主看不下去那惨剧出手请宣谷主相救,他就会在鹿儿庄永远错失近在眼前的真相。得知真相后,他便杀了霁月楼的原楼主。“
      我怔怔地听着,不由想到,楼主也是个可怜人。
      孺颐继续说道:“这之中司徒家的部分,我是这次才知道的,以前我只当全是霁月楼的手笔。”
      我这时才回忆起了之前在陈王庭听过的前朝野史,我早就听过长孙天倚,都是魏行止和当时还是太子的陈辞给我讲的。魏行止和陈辞虽然都算聪敏好学,但实际上也是两个精力旺盛无处挥洒的闯祸精,什么八卦野史都非常感兴趣,最喜欢那种百姓家家的小孩玩具,越是朴素越是喜欢,陈辞挨戒尺是常有的,挨板子都有过。魏行止还知道闯祸了就带上陈辞往我这里跑,因为他知道我这儿陈谙不会过来。来我这里,便和我讲很多废话,讲到长孙天倚的那段就是讲司徒皇后时提到的,讲长孙天倚是司徒皇后入宫前的青梅竹马,说司徒家就是因为出了这个司徒皇后才跻身四大世家,但司徒皇后所出的永嘉公主样貌不似顺崇帝亲生,为顺崇帝不喜。
      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处,我便把我知道的告诉了孺颐。
      孺颐听罢神色一言难尽地看着我道:“消息可靠吗?”
      我道:“都说了是野史。但持之见过画像,说确实长得毫无瓜葛,不但是和顺崇帝毫无瓜葛,也和司徒皇后毫无瓜葛。”
      孺颐挑了下眉,道:“若说都无干系,莫非是狸猫换太子?”
      我看着孺颐,一时语塞。我的戏本子还停留在长孙天倚会不会是永嘉公主生父,孺颐的戏本子已经写到了狸猫换太子了。
      我说:“不如我们找楼主……”
      孺颐赶忙截了我的话头道:“三思啊华大夫,可不兴什么都问。”
      我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我实在是好奇。我的好奇在脑子里乱窜,一时没有什么结果,却突然想到了一件旁的事情。
      我问:“我听说司徒皇后小字是霁月,你说长孙楼主不会是因为这个才加入这个当时名声就不太好的霁月楼。然后现在死也不改这名字。“
      孺颐看了我一眼,伸出一个食指放唇边道:“嘘,别说了,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