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天下修行初识 ...

  •   “师父说天下修行者分五境,分别是初境、术法境、人境、地境和天境。”自过了十六,从十七开始,阿月和小星便开始正式随师父林风奇修行。这第一日,林风奇并未教阿月小星如何修行,而是说起天下修行境界与本门所习功法。林风奇给阿月和小星安排的功课修行时间分别是上午和晚上,下午则留给那位李先生教习读书写字。阿月待得晚间听师父说今日下课后,回来简单梳洗后躺上床就来和杜集说起今日师父所说的天下修行者事。
      虽然阿月师父说的那些话,杜集早在阿月听见并与意识空间里形成书本时就已经阅读了,这时候还是安静地听她说,并适时地问了句:“那天境之上呢?你师父有没有说他是什么境界?”
      阿月道:“我也问了师父,师父说传闻天境之上还有一境,只是无数年来并无人修行到达。师父说他是天境,我就问师父,那师父你是不是天下无敌?师父说他算不得天下无敌,但能胜过他的人应该也是不多的。我问师父,那你是天下第几?师父说,天下第十应该还是没问题的。我说,啊,师父你真厉害,以后我要比师父还厉害。师父就夸我好想法。”
      杜集道:“你师父敢自称天下第十,那看来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哦,不是,是好几把刷子的。”
      阿月道:“我阿月的师父那当然是要很厉害很厉害的,虽然不是天下最最最厉害的,那比最最最厉害也只能差那么一点点才行。”
      说着比划了一小拃长,看看,又缩小了些,变成了一点点。“师父说本门所习功法名曰太极,杜集,这是不是张三丰的那个太极?”
      杜集摇摇头道:“张三丰的太极应该只是武学的范畴,可是你师父既然说他是天下修行者第十,那你师父的太极就应该是修行功法,应该只是名字的巧合,就像你姓杜我也姓杜,但我们俩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一样。”
      阿月便接着道:“师父说太极分大小阴阳,所以本门有大太极二十四阳式,还有小太极二十四阴式。师父还说,大小阴阳二十四式融合贯通后便是太极二十四式了,本门太极二十四式为天下第一等的功法。”
      杜集道:“我怎么听这太极二十四式也只是武学功法,不是修行功法呢?”
      阿月道:“我也问师父了,师父说还有一套太极心法,学好太极二十四式后再修习太极心法才能算是修行有成,不过单单就太极二十四式,师父说那也是这世间一等一的武学。师父还说太极心法要等我和小星把大太极或者小太极学会了之后才可以修习,在学太极心法之前,师父会先教我们一套本门基础的呼吸吐纳的法门,那也是天下一等一的法门,名字叫天地归元诀。”
      杜集道:“这名字好霸气,比三分归元气霸气得很呢。”
      阿月道:“那是自然,我师父是天下第十的高手,那修习的法门自然也是天下第十的法门。”
      杜集道:“阿月,你师父说你们门派叫什么名字没,是不是比天地归元诀还霸气?”
      阿月摇摇头道:“师父没说。不过我感觉师父暂时不想说,所以我也没问。”
      阿月接着道:“师父说天下修行流派众多,但归纳分类之后大体上可分为三派。其一,以法为基,以术为辅,这类修行者统称为法境,师父说所谓法境,这个可以理解为以纳在体内的灵气运行来淬体并聚于体外,从而使用刀枪棍棒等武器的一种方式,就如同世俗的以内力运用武学的高手,不同的就是我们以灵气为法门,这就是法境修行者的特点;其二,以术为基,以法为辅,这一类修行者统称为术境,师父说所谓术境,这个也容易理解,就是以纳在体内的灵气以特定的运行方式来感应体外天地间存在的灵气,从而驱使它们为我所用的另一种灵气使用的方法,更简单的说法是把灵气视为暗器的一种,所用法门就是暗器使用的法门,这也是术境修行者的特点。师父说这是大概的意思,具体的法门运用和灵气使用方式还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师父说法境分九重,术境也分九重,这九重境界分别对应术法境、人境以及地境,等修行到了天境后就没有法与术谁主谁次的分别了。”
      杜集道:“还有第三种呢?”
      阿月道:“师父说第三种就是像我和小星将来要修行的太极二十四式和太极心法,法与术兼修,不以法为主导亦不以术为主导,可以法主导亦可以术主导。譬如师父说准备教我大太极二十四阳式,就是以法为主导以术为辅;师父说教小星的是小太极二十四阴式,以术为主以法为辅。师父还说这大太极阳式和小太极阴式可单独修行其一,亦可两种功法同时修行,这是本门功法的特点,天下似本门这般的寥寥无几,所以这第三种并不常见。”
      “师父说初境又叫感知境,分初感与初知。初感就是人的身体能感应到天地间有灵气的存在,这一步大概在三到十天内就可以判断出一个人是否能修行,若是超过一个月还无法感应到灵气的,那基本上就是无法修行的了。初知就是在人感应到天地间灵气的存在的时候可以触摸并让它们知晓你的存在,然后在这个过程里通过特定的法门呼吸吐纳将感知到的灵气纳入体内,就像武学的内功心法一样,但是那个是以人自身的气通过特定的行路过程从而产生一些特别的破坏力而已,与天地灵气纳与体内运气是有显著的区别的。师父说进入这以后,能将修行的法门成功在体内运行一周天的,也就是全身上下运行一遍的就算是初入修行,也算是入了术法境。”
      “师父说术法境亦是分为法境与术境,不过这两个境界没有高下之分,只是修行者根据各自门派修行的特点而选择修行的侧重是法还是术了。以丹田内积存灵气成型为标准,这个因人而异,有刀枪剑戟山河湖泊,这个不一而定,还有的凝灵成兽成人的都有,这个基本上也不分大小,因为只有灵气到达一定量数才会凝型,有时候一把短剑凝型所需的灵气比凝一座山需要的量还要多,这个基本上也因人因功法而异。不过,相对来说,凝型所需灵气越多,那你凝型成功后所带来的境界也就越深厚,这就相当于大碗水和小碗水的区别。不过本门因是修炼太极心法的缘故,所凝成型的均是太极阴阳图,修习大太极二十四阳式的会点亮左半边的阳图,修习小太极二十四阴式的点亮的这就是右半边的阴图,如为师这样迈入天境的,则点亮的是整幅太极图。”
      “师父说术法境这一步是最难的,是修行者修行所必须经历的最重要的考验,不亚于从地境迈入天境的那个关卡。师父说人只有迈入这一步才是真正迈入修行的境界,因为从这里直到地境,都只是灵气的积累和功法法门的使用而已,如果灵气入体却不能凝型成功,那只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也就比平常人更延年益寿一些。不过师父也说如果这样的人不能修行后转而去习武,借助灵气淬体的原因往往很容易就能修到高深的境界,可以比肩人境五重的修行者了,有那厉害的还能堪比地境,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法子练到天境的。”
      “师父说术法境虽是只有一境,甚至都没入法境一重或者术境一重,但是却难住了太多的人,因此那些即便能感知到天地有灵气的人也从此就断在了这一境里再无法前进半步。师父说术法境后就是人境与地境,分别是法境一到五重、法境六到九重、术境一到五重与术境六到九重。师父说人境和地境都是以几重几重境界来区分高低,但是从地境六重开始,每一境还有单独的叫法称呼。地境六重境称之为六合境,地境七重境称之为七方境,还有八荒境九极境,九极归一为元一境,这个境界基本上就触摸到天境的门槛了,所以也有人把它摘出地境的范畴,单独成一境,称之为天一境,然后过了这个天一境就是真正的天境了。不过师父说这个离我和小星还有些太远,等我们修行到了自然便了解了。”
      虽然这些杜集都已经通过阅读阿月今日的日记了解了,可是那时看着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就只是阅读理解并记住了而已,此时听阿月手舞足蹈地给他说着她师父的话,他居然也有了跑出去跪在那里磕头拜师的想法。
      阿月师父还说了这个世界的状况,杜集才知道这个世界的庞大,换算成他原本世界的概念,也大概有好几个他的原先世界那般大。但是他不知道这个世界的边线,哪怕他是天下第十的修行高手,他也没有见到这个世界的边界在哪里,也没有其他人知道。
      阿月的师父说,或许寻到这个世界的边界,就能知道这个世界的秘密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