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7、重生第九十七天 ...

  •   1、GDP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经济体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NP指GDP加上从其他国家得到的要素报酬(例如工资利润和租金)并减去支付给其他国家的要素报酬。
      NNP指GNP-折旧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相对于同一篮子的产品与服务在某个基年的价格的比值。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品以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2、价格黏性:指的是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货币非中性一般被认为是由于价格粘性导致的,是新凯恩斯理论的基石。

      3、货币幻觉:指的是各种经济行为主体,只看到经济变量名义值的变化,而没有看到经济变量实际值的变化。
      就消费支出来说,货币幻觉有两种形式。假设价格水平和名义收入水平同比例增加。第一种货币幻觉指的是只看到名义收入增加,而没有看到价格水平增加,因而以为自己的实际收入增加了,从而实际消费支出增加。第二种货币幻觉指的是只看到价格上升,而没有看到名义收入增加,因而以为自己的实际收入下降了,则消费支出减少。
      但是在没有货币幻觉的情况下,实际消费支出应该不变。这两种货币幻觉都存在可以相互抵消,也可能某种货币幻觉占据主导地位。

      4、货币中性:货币在实际变量中决定的无关性称为货币中性。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只影响经济中的价格水平,而不会影响就业和产出等实际变量。古典经济学把变量分为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认为货币只会对名义变量产生影响,而不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实际上在长期货币中性是成立的,但在短期货币非中性,即货币对实际经济变量会产生影响。

      5、货币数量论:货币流通速度不变,那么数量方程就成为关于货币影响的一个有用的理论。
      M*V=P*Y

      6、购买力平价:同样的产品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地点,不能以不同的价格出售,因为套利者的行动将驱使两个市场的价格相等。用用于国际市场上的一价定律,被称为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意味着,进出口对实际汇率的微小变动都高度敏感,国内产品价格相对于国外产品的微小下降,都会引起套利者在国内购买商品和在国外的出售,引起进出口的大幅度变动。这种极端敏感性保证了均衡的实际汇率总是接近于确保购买力平价的水平,这意味着实际汇率在长期稳定的情况下储蓄和投资的变动不能够影响汇率,由此名义利率的变动都来自物价的变动。

      7、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失业。工资未能够调整到劳动供给等于虚的水平导致的失业,原因是工资刚性。
      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转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由于工人找工作需要花时间而引起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原因是部门转移和失业保障。

      8、平衡增长路径:指的是从长期来看,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例如产出消费投资资本存量)各自以横量的速度增长的状态。平衡增长的特征包括:劳动生产率稳定提高,资本产出比和资本回报率都接近于一个常数,工资水平提高的速度,接近于产出增长的速度,劳动收入份额和资本收入份额都接近于一个常数。

      9、资本的黄金律水平:使消费最大化的稳态K值被称为资本的黄金率水平。

      10、条件趋同:世界上落后经济体逐渐追赶上发展经济体,这一过程称为趋同。索洛模型中条件趋同是指不同国家,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例如储蓄率、人口增长率等的不同,其自身经济发展的稳定状态也不同,不同国家收敛到自身特殊的稳定状态。

      11、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因此实际GDP必须保持在于潜在GDP同样快的速度下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

      12、利率效应:又称凯恩斯效应,在宏观经济中决定利率的主要因素是货币供求,而货币实际量是由名义货币量和物价水平决定的。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名义货币量不变,实际货币量减少,即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导致投资减少,而投资支出减少,从而引发社会总需求减少。物价和总需求反方向的这种变化成为凯恩斯效应

      13、萨伊定律: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的假定是,循环各程可以自动的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产品生产本身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由于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中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这样的现象也是暂时的。货币仅仅是流通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使用等于总供给。

      14、平衡预算乘数:指的是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假设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各增加相同数量,即deta T=deta G,则kb=deta y/deta g=1
      无论在定量税还是在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一。根据平衡预算乘数,可以把财政政策的作用归纳为三种情况。第一是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减少税收,将对国民收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第二是政府在增加指数的同时增加税收保持平衡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较少。第三是政府在减少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将会抑制国民收入的增长。。

      15、货币乘数:指一美元的基础货币产生M美元的货币

      16、流动性陷阱: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利率。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这是因为供给并不取决于利率。需求取向下倾斜,这是因为更高的利率提高了持有货币的成本,从而降低了货币需求量。
      当名义利率接近于零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趋近于无穷,央行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名义利率,从而不能刺激投资。其形成原因是当名义利率非常低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低,即将超额持有货币转变为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不大,这时人们不论拥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的完全有弹性,LM曲线趋近于水平,货币政策失效,财政政策十分有效。

      17、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它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就减少。也成为庇古的财富效应。在实际余额效应的影响下,如果国内物价总水平上升,必然导致国内总支柱水平下降,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8、财政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19、不可能三角形:一国或地区不可能同时拥有自由的资本流动、固定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

      20、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成反比。

      21、适应性预期:人们根据以前的预期误差来修正以后的预期方式。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变量的历史信息,人们根据最近观察到的通货膨胀来形成他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也就意味着通货膨胀具有惯性。

      22、理性预期:人们可以最优的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包括关于政府政策的信息)来预测未来的通胀水平,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变动会改变预期。

      23、消费之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验数据表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与现实经济运行情况并不吻合。实际中的短期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下降,而长期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不变。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是可支配收入Y的函数,a 为自发消费,b 为边际消费倾向。C=a+bY,得到平均消费倾向APC。APC随着Y的上升而下降。但实际情况表明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消费函数之谜可以用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来解释。
      持久收入假说:人们的收入分为两部分,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暂时性收入是不可预期的,使持有收入发生随机的波动。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由持久性收入决定的。短期来看,由于暂时性收入的存在,使得收入发生波动,从而平均消费倾向在短期内发生波动,但从长期来看,暂时收入的影响会相互抵消。
      生命周期假说:人的理性消费是为了一生的效用最大化,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平滑他们的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因而消费不取决于现期的收入,而主要取决于一生的收入。从短期看,人们的财富相对稳定,收入的增加,不会带来财富的变化,因而随着收入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有下降的趋势。而从长期来看,人们的财富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因此平均消费倾向保持不变。

      24、托宾Q值:Q=已安装资本的市场价值/已安装资本的重置成本
      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可以作为衡量要不要进行新投资的标准。结的市场价值就是这个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总额,他等于每股的价格×以总股数之积。企业的重置成本指的是建造这个企业所需需要的成本。
      Q>1,说明新建企业比买旧企业便宜,因此会有新的投资,反之则说明买旧的企业比新建企业便宜,于是就不会有投资。这就说明Q越高时投资需求越大。

      25、自动稳定器:是指在对财政支出和税收作出一定的制度,安排下,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政策变动,就可以在必要时刺激或抑制经济的政策。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自动调整的税收和转移支付。

      26、卢卡斯批判:认为,传统政策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动对人们预期的影响。卢卡斯指出,人们在对将来时代做出预期时,不但要考虑过去,还要估计现在的事件对将来的影响,并根据他们所得到的结果改变他们的行为。这就是说人们要顾及当前的经济政策对将来事态的影响,并按照估计的影响做出决策,以便取得最大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以衡量的。因此卢卡斯认为,经济学者用宏观交际模型很难评价经济模型的效果。政府在制定宏观政策以及评价政策变动的效应时,要充分考虑的人们预期对政策变动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