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重生第四十六天 ...

  •   一、工资的本质
      1.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能成为商品的只是劳动力,劳动不能成为商品。
      2.如果劳动是商品,他就应该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但是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由劳动决定,这种同义反复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如果说劳动是商品的,他就应该同其他商品一样,出卖之前就独立存在,但是雇佣工人的劳动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在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存在。等工人和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发生交换关系时,工人还没有进行劳动,当然也就不能把尚不存在的劳动拿出去卖。
      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会导致违反价值规律,或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础。
      如果劳动是商品,就等于说雇佣工人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商品。
      3.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工资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
      4.劳动力价值与工人的必要劳动相对应,由个人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必要劳动凝结而成,其最低线,即最低工资,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5.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原因是:
      从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关系看,劳动力的买卖和其他商品的买卖一样,人们只注意到商品交换应遵循的对等规则,不去深究买卖的商品是劳动还是劳动力。
      从工资的支付形式来看,资本家通常是在工人劳动以后才支付工资的,这也使得工资被看作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从工人的立场看,劳动是工人谋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所以工人很容易把他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工资看作是劳动所得。
      从资本家的立场看,他总希望以尽量少的货币换取尽量多的劳动,以便取得利润。由于这个差额表现为专家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的差价,因而资本家就把低价购买,高价出卖,看做是利润的源泉。
      从工资的实际运动过程来看,一是工人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越长,所得到的工资越多,二是劳动熟练程度不同的工人得到的工资不同,这也容易使人们误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
      1.工资的基本形式包括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一定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其实质是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的转化形式。
      计件工资是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它是计时工资的转换形式。
      2.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及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数量,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联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的变动是一致的。名义工资越高,实际工资也就越高。
      3.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名义工资一般呈增加趋势。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工资则有时降低,有时提高。

      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商品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按劳动耗费计算,在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包括物化劳动耗费和活劳动耗费。
      2.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只是它的资本价值,剩余价值是怎么加无偿获得的,因此,c和v构成商品的生产成本或者生产价格,用K表示。W=K+m
      3.当不完剩余价值看做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W=K+p
      4.影响利润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剩余价值率,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
      5.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投资于不同上场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相互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斗争。竞争的手段是进行怎么转移及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分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的涌入,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利润率也会相应下降。上述资本转移的过程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暂时的停止下来。
      6.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在利润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资本家便可以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7.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第二,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8.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还是一致的。而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许多部门的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就不一致了。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似乎利润的多少值和正能量有关,这就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9.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K+p
      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绝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第一,虽然从个别部门来看,资本家阶级获得平均利润的总额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利润总额与工人阶级所创造的收益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第二,从个别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是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也必然和价值总额相等。第三,生产价格随着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之生产价格就会提高。

      四、
      1.商业资本就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在流通领域中专门从事买卖商品的活动,完成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换职能,也就是专门从事商品销售,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它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节省流通费用,减少流通中资本的数量,扩大直接作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从而有助于增加收益价值的生产,提高利润率。商业资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
      2.商业利润仍然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总额)
      3.流通费用就是商品流通过程中所支出的各种费用。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性流通费用,如商品的分类,包装,保管和运输支出的费用。另一类是纯粹流通费用,如用于商业簿记,通信,广告及商业职工的工资等费用。
      4.借贷资本就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5.借贷资本的借贷对象主要是职能资本家及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从属于职能资本,归根到底是从职能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资本形式。借贷利息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资本主义信用是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它分为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五、资本主义地租
      1.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一种非劳动收入。
      2.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就是极差地租。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土地的有限性所引起的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是极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因为土地数量有限,优等和中等土地生产的农产品往往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还必须投资经营劣等地。因此那些租种较好土地的资本家就能够稳定而持久的保持超额利润,并把它作为极差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
      极差地租由于形成的条件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极差地租一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极差地租。级差地租二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3.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因此在剥削率相同的情况下,就能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4.土地价格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即一定面积和丰度的土地价格相当于:把这笔货币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等于这块土地出租所获得的地租。决定土地价格的因素,一是地租额的多少,二是利息率的高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