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伴读 ...

  •   果不其然,第二天北静王府便暗中组织官员弹劾太子逾制。

      虽说是皇上之前允许太子照旧使用他府邸一切陈设,可但凡太子知道避嫌,也该将那些旧物收起来才对,如今事情越闹越大,甚至有朝臣公开质疑太子野心勃勃,欲取皇上而代之。

      林璋玉跟三皇子的猜测都没错,即便是皇上自己亲口御言让太子住进他旧日的府邸,但面对这么多言官的弹劾讨伐以及欲加之罪,皇上心里还是不可避免对太子产生不满,认为太子没把他放在心上。

      逾制这股风居然越吹越厉害,不止太子,就连许多世家勋贵也接连被下旨斥责,贾府亦包括在内。

      本朝建立之初,封了许多有功之臣的爵位,只是这些爵位经过一代代传承,早已不付不复当初那般荣耀,就好比贾府虽说还是荣国公府,但实际上爵位传到贾赦手里时,已经只是个一等将军爵了,因此贾府再沿用以前那些礼制显然就不妥了。

      但之前仗着太上皇恩宠,那些勋贵全然不把什么礼制放在心里过,这次受太子牵连被皇上一并发落,但明眼人都知道,皇上实则是借太子这件事警告世家勋贵,醉翁之意显然不在酒。

      然而太子还是成为了众矢之的,贾府也有些恹恹的,对于之前拒绝北静王府一事,贾母心里有些后悔,所以最近几日贾宝玉往北静王府跑的很是勤快。

      今年算是贾府比较好过的一年,贾元春封妃,各路巴结的人不少,送来的礼也多,因此给府里置办的冬衣首饰等等也奢华许多。

      尽管黛玉已经言明她跟林璋玉的一切衣食住行皆由他们姐弟自己出,不必贾府操劳,但不管是贾母还是王熙凤,依旧给他们都准备妥当了。

      领了东西,下午几个姑娘便都去贾母房里道谢,顺便陪着坐下说笑,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家,看的贾母也喜笑颜开。

      黛玉悄悄观察了一圈,显然贾府根本没把皇上的申饬当回事,府里该逾制依旧逾制,丝毫没有收敛之意,其他勋贵家里想必也是一样的。

      正说笑的热闹,贾宝玉回来了,见几个姐姐妹妹都在,顿觉高兴不已,快快跑去换了衣裳就又跑回来,直接走向黛玉这边,凑到她身旁小声献殷勤:“今儿在北静王府,北静王爷得了一套琉璃杯,流光溢彩特别漂亮,王爷把它赏给我了,都还没用过,等回头我送你房里去,这东西也就只你才配用。”

      黛玉不动声色推开他,笑道:“我一向不爱琉璃做的杯子,再说在坐这么多姐姐妹妹,哪个不是光彩熠熠,怎么就只我配用了,当心她们听到打你。”

      贾宝玉不好意思的笑笑,顺势坐到她身边,给她讲北静王府的一些事情,黛玉也有意打听,她能从这些事情中分析出目前的朝堂局势。

      只是这一幕落在王夫人眼里,让她很是不快,薛宝钗心里也不大舒服,便笑着一块凑过去打断他们:“说什么这么热闹?”

      黛玉自然明白她凑上来为了什么,讽刺的扯了扯嘴角干脆坐的离贾宝玉远一些:“宝姐姐一块儿坐,不过是几句闲话罢了。”

      贾宝玉没有察觉,又转头去跟薛宝钗说笑,王夫人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黛玉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事情,也乐得在一旁轻松自在。

      世家勋贵全然不把皇上的旨意放在心上的态度,让皇上大为恼火,原本只是申饬几句的事情,此时倒当真犯了皇上的忌讳。

      没几天,庆安候府便因为逾制被弹劾,满门抄家流放,接着又有好几个世家贵族被杀鸡儆猴,其中以太子的损失最为惨重,因为这次被抄家的一半都是他的门下。

      贾府也终于惶恐起来,赶紧把那些逾制的东西都收了,还是宫里的甄老太妃说是太上皇病体沉重,不宜造太多杀孽,皇上这才总算罢休,不过也算达到了警告世家的目的。

      晚上林璋玉回来,给黛玉说道:“我可能要进宫了。”

      黛玉不解:“进什么宫?”

      “皇上最近不是抄了好几家吗,其中有几个还是那些皇子的伴读,其他皇上都成年了倒没什么,只有十一皇子尚且未成人,庆安候的嫡孙本来是他的伴读,这次庆安候府被抄,十一皇子身边就缺了个伴读,他今日来找我,说是已经禀报了皇上让我顶上去,日后由宫里的老太傅教比在国子监好多了。”

      黛玉心知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也就是十一皇子念着跟父亲半场师徒情份才如此提拔弟弟,否则就凭他们姐弟俩无父无母,怎么也不可能争过京城这么多世家子弟,能得到进宫伴读的荣耀。

      只是如今几个皇子争储,宫里局势复杂,倘若林璋玉现在跟了十一皇子,以后也只能认十一皇子这个主子了,如果十一皇子站错了队,那林璋玉也就危险了。

      见姐姐一会儿喜一会儿愁的,林璋玉心里也明白所为何来,只安慰道:“姐姐放心,十一皇子年纪小,不参与几个皇子的争斗。”

      “那却不见得。”黛玉并不放心,眼下太子跟皇上的关系微妙,其他皇子都蠢蠢欲动,与十一皇子一母同胞的三皇子,同样才能出众,在民间素有威望,如果将来太子倒台,三皇子和十一皇子当真能置身事外不受影响?

      可现在担心也没什么用,当伴读这件事虽然是天大的荣耀,却也不是他们姐弟想不去就能不去的。

      十一皇子办事速度确实很快,前脚才给林璋玉说完,第二天圣旨便下到了贾府,贾府倒是喜气洋洋,确实抛开黛玉不愿惹麻烦外,能进宫当伴读那可是旁人修都修不来的福气,相当于一步登天了,将来无论派官还是什么都比旁人资历高许多,不用苦哈哈慢慢往上熬。

      不过让黛玉稍微松了口气的是,太子被皇上派去治理豫州的雪灾,也许是这段时间对太子的训斥太多,朝中有些人心浮动,皇上又觉得愧疚了,便给了太子这个立功的机会,银子和人手都给他配齐了,只要太子按照流程乖乖治灾,就是白送的功绩。

      今年冬天比往年都冷许多,寒风吹过来犹如刀子一样凛冽,贾府里关于金玉良缘的传言越发多,这一次没有黛玉拦在中间,大家仿佛都十分看好这桩婚事,只除了贾母之外。

      贾母不愧是精明,一眼就看透薛家就是个烂泥坑子,且不论薛宝钗品性如何,就她那个成天惹是生非的哥哥便足够让人头疼了,况薛蟠身上还背负着一桩人命官司呢,没见薛宝钗选秀两次都被刷下来,就是被她这个哥哥连累的。

      将来万一上头追究下来,那可是要命的,而且薛蟠如今依旧我行我素肆无忌惮,成天惹是生非,前阵子才刚得罪了都察院的仇都尉和锦衣府,这两个都是皇上的心腹,就这种闯祸的性子,将来若贾宝玉娶了薛宝钗,岂不是要成天给她家收拾烂摊子!

      此时贾母已经开始后悔当初收留薛家,如今薛家赖在这里不走,王家视而不见,按理王家才是薛家正儿八经的亲舅舅家,哪怕王子腾现不在京城,可有王子腾夫人在,薛家也该投靠王家才对,却住在贾府不走了,现在更是打上了贾宝玉的主意。

      贾母悔不当初,就只有王夫人是个蠢货,光看重薛宝钗稳重大方,又事事称她心意,便一心想给贾宝玉作配,丝毫不想薛家那堆烂事日后还不得拖死贾宝玉,薛蟠的官司真要是东窗事发了,如果薛家只作为亲戚贾府定然不受牵连,可若是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将来头一个受连累的就是宫里的贾元春。

      故而贾母又把主意打到黛玉头上,之前她看黛玉远着贾宝玉了,心里也已经作罢,可现在金玉良缘的传言一出,贾母心里便重新活泛开了,不管怎么说,林家又是列侯还是书香之家,门第不知道比薛家高出多少,最重要的是家世清白。

      贾母是疼爱黛玉不假,所以她希望黛玉配给贾宝玉,既是对黛玉的亲近之意,毕竟在贾母看来,贾宝玉自然是世间最好的男儿,同时也是为了与王夫人和薛家抗衡,毕竟比起黛玉,她更疼爱的是贾宝玉。

      黛玉也不傻,上辈子已经经历过一回,这次贾母才稍微透出点儿意思,黛玉便立刻明白了她的打算,干脆宣称自己旧疾复发,成天躲在屋里养病压根就不出门,即便贾宝玉来看她,她也多是以怕过病气为由不让贾宝玉进来。

      成天闷在屋里不是看书,就是帮着林璋玉做一些衣裳或是荷包之类。

      现在天冷,天黑的也早,每日林璋玉回来几乎都到了晚上,十一皇子对他很好,看林璋玉年纪小正长个儿,怕他饿着,每天都会让御厨给他做御膳,晚上也是吃了晚膳才回来。

      林璋玉贴心,想着姐姐还没吃过御厨做的菜,就时常留一两道点心带回来给黛玉品尝。

      晚上见他回来又提着食盒,黛玉心知肯定又是给自己带的点心,只觉窝心又好笑,想着林璋玉到底还是个孩子,她怕让人笑话,叮嘱了好几次不让林璋玉带点心回来,但林璋玉不听,自己在宫里不管吃到什么好吃的都想留一些给姐姐。

      见林璋玉回去沐浴了,紫鹃打开食盒:“看看今天又带了什么……这是什么?”

      黛玉闻声抬起头,见紫鹃手里拿着一个玉佩:“这是哪里来的?”

      紫鹃也奇怪:“不知哪儿来的,就缠在食盒边上。”

      黛玉拿过玉佩看了看,是用羊脂玉雕的一块山水玉牌,玉的品质很好,其他倒没什么特别,只是坠在玉佩底下的络子有些乱了。

      黛玉只以为是林璋玉的:“许是嫌络子散了才挂在那里的,你把针线篮子给我拿过来,我配个线重新给他打个络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伴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