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主炮名为巴比伦 ...

  •   公元2173年,今年,白月林11岁,第一艘方舟,模板舰,诺亚号,完成制作,下水。
      长7082米,宽717米,高734米,历经连续三次重建与图纸再构,耗时两年建造完成。最终,诺亚号抹上黑蓝色的暗色调油漆,在舰首涂上了醒目的有百米之大的标号,0000。
      白月林再次感受到了当年参观都市号的那种震撼。
      “模板的还原度有多少?”余和春乘坐着大型观览无人机,仿佛飞跃重山一般来到了诺亚号偌大的甲板上,但没有着落,而是沿着舰桥继续飞行。
      “百分之一百,实际上,您现在就可以执行火箭的发射命令。”王孟柯如是回答道,“最开始的装配和调试工作在半年的时候遇到了巨大的瓶颈,我们连续失败了三次,才成功地完成火箭的嵌套。随后的工作随着最大困难的攻破而变得顺利,预计接下来的方舟建造工作,速度会快很多。”
      “这两年的时间,其他的装配场地在做什么?”一旁的白月林突然问道。
      “在准备材料和基本零件的拼装,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两千艘方舟的所需量。”
      说着,众人乘坐的无人机来到了全舰最高的塔台,透过钢化玻璃可以看到鲜艳的旗帜飘扬,靠近建筑物的舰桥两旁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舰炮,口径大小不等。
      “武器和装甲配备如何?”余和春指着下方塔台前面那最大的舰炮,那明显是诺亚方舟的主炮,三根黑洞洞的炮口仿佛无尽的深渊,完全看不到最深处,“这是方舟的主炮吗?口径有多大?”
      “1500mm,这是物理电磁两用舰炮,可以发射大小相当的金属弹丸或是电磁脉冲,发射时间间隔一分钟,一次发射可以射出三枚炮弹,每发炮弹的威力可以将一艘普通的航空母舰从中间折成两段。”王孟柯像平静地说道,似乎对于他来说,这不是介绍优点,而是介绍缺点,“这是诺亚方舟的主炮,也是最强的舰炮,我们称其为‘巴比伦’。”
      “空中花园?”白月林之前并没有看到方舟装备有强大的武器,可能是因为这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所以这次的方舟显然和自己印象中的有很大的不同,“诺亚方舟的主炮为什么叫巴比伦呢?这是有什么联系吗?话说回来,我还不知道为什么第一艘方舟要以‘诺亚’命名,只是为了纪念意义吗?”
      “第一艘方舟之所以称作‘诺亚’,是因为我们需要旗舰作为‘救世主’,没有其他的意义。至于为什么诺亚的主炮要以空中花园命名,你看一下就知道了。”说着王孟柯就通过通讯网络对方舟上的人员下达了命令,“将主炮巴比伦的功率调整至百分之三十,电磁脉冲模式,对准天空发射。”
      “收到。”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之后,大约过去了一分钟,下方主炮三个黑洞洞的炮口就开始发出宛如凶兽咆哮的声音,有光芒在其中的黑暗处出现,渐渐凝聚,越来越闪亮。这个光热凝聚的过程大约持续了一分钟左右,然后,那三团光芒的半径就在肉眼可以观察的成长中超出了一千五百毫米口径的限制,它们缓缓地飘出了炮口的内部,在外面那一圈不稳定地颤抖着。恢弘的能量与电磁波动从这三个纯蓝色的光球上看不见尽头的裂缝中涌现,噼里啪啦的声音此起彼伏,就连隔着那么远那么厚的空气也可以听得见。突然,像是被突然打开阀门的水库,所有积蓄已久的流量全部在顷刻间倾泻而出,巴比伦的三个炮口也这样完全释放出了所有的能量,引起的飓风让无人机如脆弱的小鸟摇摆挣扎,几乎就要被吞入风暴旋涡无法逃脱。释放的那个瞬间,仿佛产生了严重的错觉,只感觉有三轮太阳从地平线升起,随后进入空中,释放淡蓝色的雷电轰鸣的云朵,如彗星袭月用长长的尾巴在空气中留下独特的久久不曾消散的痕迹,转而刚要从最高点落下的时候,又突然如一朵鲜花绽放,把花蕾花瓣花蕊的所有美艳展现在注视的目光前。绚丽的缤纷色彩争奇斗艳,气吞山河的雄壮气势撼动天空,无数细密的线条如同蜘蛛网铺陈开来,形成错综复杂的相交,仿佛草木花叶,用蓝色装点生命的活力。
      这就是诺亚方舟的主炮,巴比伦。空中花园的三日凌空,用蓝色勾勒出美丽而活灵活现的画面。三发电磁脉冲宛如三枚绚丽的烟花,在燃烧自己展现自己之后便默默地消失在了夜空中,连一丝痕迹都没有留下。
      这便是电磁脉冲的极限。想起那次在机甲机库的谈话,白月林也明白,为什么王孟柯做出这样的东西,也没表现出骄傲和自信,这对于他来说,还远未达到满足。
      “那么,装甲呢?”早已加速逃到安全区域的无人机内,余和春回过神来,问道,“还有动力系统……”
      “您现在看到的都是装甲。方舟的巨大体积决定了巨大的重量,除了额外配备水密舱以提供浮力之外,我们还采取了使用装甲板代替舰桥木板的方式减轻重量,为了防止舰艇因为长度过大而受力曲折,就如同之前所说的,基本都采取了纳米级材料。五百毫米的纳米合金装甲将诺亚号武装到牙齿,中央制导系统提供的绝对防护则是又一道安全可靠的屏障。”说到这里,王孟达略微停顿了一会儿,然后接着说道,“至于动力系统,我们使用了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锅炉组提供的最大功率足够一个人口两千万的大城市使用,对于一艘方舟来说绰绰有余。更值得关注的应该是火箭的动力系统,我们为了把火箭嵌套到方舟里面已经下了太多了苦功夫,由于届时发射火箭的时候整艘方舟都必须舍弃,所以会直接打开反应炉的过载,把方舟先弹射出水,然后抓住短暂的滞空时间点火,把火箭送上太空。”
      王孟柯只能把细节展示出来,至于能否满足要求,得看余和春的判断。当然,在王孟柯看来,这样的武装对付妖精是足足够了。
      随后便是慎重仔细的思考,许久,余和春开口道:“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了,你觉得如何,白月林?”余和春问白月林也是正常的,毕竟,她才是整个方舟计划的提出者和促成者 ,虽说不至于没有白月林就没有方舟计划,但她绝对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如果准备洪水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话,现在是2173年,洪水是2177年来的,我们还有四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白月林如是沉吟道,“没有问题的话就准备启动各处方舟的装配工作吧。总的来说,我们确实才刚刚起步,但也必须始终坚持争分夺秒,就如同我一直在强调的。可是新人类创造计划却遇到了瓶颈,虽然已经作出了量产试剂,但找不到第一批愿意自主接受注射的人。”
      就和前次一样,余和春有将人类进行基因改造的想法,却始终得不到大众的支持,迫切地需要一个契机去打开突破口,为了证明生物基因工程可以有利于人类,为了使基因编辑时代提早到来,为了使人类成为新人类。原本他这么做的动力是为了通过基因工程拯救自己的女儿,现在女儿苏醒,反倒没有成为他放弃的理由,反而成为了他更深的执念——让自己的女儿生活得更好。
      随后众人便下了无人机,王孟柯去准备方舟计划全面启动的相关事宜,而白月林和余和春两人在诺亚号上找了一处安静的房间,开始有关新人类创造计划的商讨。因为有些事情只有来自未来的白月林知道,余和春可能还要进一步问某些细节,所以不适合让多余的人在场。
      “已经两年了,说实话,这对于基因工程而言,这样的进度是有些慢的。公众缺乏基本都知识,他们总是对着未知的‘转基因’充满了不放心,强制要求他们注射是不现实的。”余和春首先说道,“关键还是找不到能够直接说服大众舆论的理由,前一次我是怎么做的,白月林?”
      白月林想到了被自己杀死的杨语风,虫子的螳臂当车。
      “我能想到有一个办法,相对折中。”白月林突然开口道,“前一次,新人类创造计划第二期的实验和量产制剂全都是作用在军方,找不到实验的志愿者,可以让那些士兵来。”
      “嗯,可以考虑。”余和春经过略微的思考之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军队,这是一个突破点。”

      李华坐下之后,静下心来拆开档案,他听说了,自己被选中作为尼采柯蓝重工的基因改造药物的志愿者——去他妈志愿者,有问过老子的意见吗?不过,好在先把事情挑明了,不然被蒙在鼓里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掉是真的让人难以接受。据说成功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但老实说,如果没有那高额的补贴,李华真的就是打死也不干。
      军人当然需要钱,是个人都需要钱,因为是军人所以才难开口,所以更不能放过机会。军人需要钱的最直接理由是家庭,军人不是不顾家,而是很难顾家,李华也不例外,更何况,他的情况也比其他军人复杂很多,一般自己不说,也没什么人知道,因为就没人去调查。大家只是知道他很厉害,家里有些困难,所以很照顾家里,经常寄钱。
      收心,档案里的相关资料还是要仔细看的,毕竟事关重大……
      项目总负责人,余和春,远近闻名的柯蓝重工的老狐狸,要不是他才真的奇怪……
      后面还跟着一个名字……白月林……
      自己的外甥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