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彤弓·中国大漆诗词 ...


  •   彤弓

      彤弓即彤 积土破尘 挨万年月 脱水存貌①
      形生一态 万世驱同 为器为礼 专贵之仪②

      彤弓即彤 雕漆琢生 去千年月 制新累功③
      形生一态 妆展各异 为器为礼 褒嘉臣能④

      彤弓非彤 落理续文 奔万年月 传史兴明⑤
      形生一态 阴阳共生 为器为礼 凡民奠基⑥

      彤弓即彤 位汉归途 来万年月 干主枝拥⑦
      形生一态 击射猎盗 为礼为器 弓弦守本⑧

      ————
      ①中国考古目前发现的跨湖桥漆弓,是一把在杭州萧山区被发现的距今八千年挨近万年的红色漆弓。
      它被从沉睡在层积土中抢救性发掘出来,拂拭去尘埃后脱水保护收藏。
      中国的大漆艺史也需要脱去不必要的伪史水份,才能被保存续传。

      ————
      ②形生一态: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弓箭为石制,距今距今大约28900年(我没搜到图)。但跨湖桥八千年漆工的大体形态说明中国的人至少八千起就已去探索预应力的存在。
      万世趋同:万世之后仍在运用这样的力学规律。
      为礼为器:弓箭既是打猎、攻击的实用物器,又是承载大量中国文化的实物载体
      专贵之仪:石器时期的大漆因为人对神秘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当时有限的生产力,漆器主要供给执掌中心权利的祭祀相关人员

      ————
      ③④雕漆琢生:胎体雕琢成为弓的形态后塗上红漆。
      制新累功、褒嘉臣能:有新的能人出现,便制作出新的彤弓赐予他们。

      “彤弓”一词最早可查的源自周代《小雅·彤弓》,此诗描述了天子赏赐诸侯的场景,
      南宋共同画师所画的《小雅·南有嘉鱼篇图》中“彤弓”一段:画中一王者踞坐殿中,彤弓置于丹墀之下,旁有“诸侯”正在听候宣诏,拜受赐弓。画上还有高宗极高书法水平的题字。
      制红漆弓赐有功勋的人,可见漆弓作为从此前作为石器时期远古文化中心祭祀权利的代表,在远古西周起已下放至诸侯、臣子的手里。
      这也意味着中国远古政权从“神权”向“人皇权”的遥遥领先的转变,代表了中国文明自古以来的先进性。

      ————
      ⑤“彤弓”不只是彤色漆弓,同时也是中国以连续近万年的大漆文化所幻化的实物载体。

      落理续文、传史兴明:希望更多的中国人参与到整理学习真实大漆文化、构建更多的中国漆艺理论中。
      续写近万年的中国大漆文化,就是守护传承人类唯一的连续万年文化史和唯一的五千年传古续今的文明史,为人类同心共兴的明天多提供一点凝聚力。

      阴阳共生:比喻过去的中国古代漆文化(含技与理)与华夏后人所建设的大漆文化共同交融发展,古今相助相生。

      凡民奠基: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遥遥领先的生产力,中国人的先辈不论身份、贫富都曾亲身使用过漆器,大漆文化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融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每一个热爱祖国、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心中都可拥有一把褒奖给自己的“彤弓”。

      ————
      ⑦位汉归途、干主枝拥:当代日本将得到的中国古籍称为“和漢古書”,将わ放在汉的前面。当今的外蒙依旧称中国为“汉国”,越南人自称“汉人”却将华裔定位“华族”避汉。
      可见周边国家处于“晓得中国为汉、想成为汉、想超越汉”的三个状态。
      树的主干倒了,树枝也必枯。
      中国应重振汉名,守护好汉文化的主干,才能让树木上的其它树枝成长地更加茁壮树叶更加茂盛。中国人就能共同引领更多不同的国家地区续写下一个万年的人类文明!
      ⑧击射猎盗:中国人热爱和平、渴望和平,但篡改中国历史文化、挪盗中国历史文化的贼寇出现时,绝对会落笔为“彤弓”去反击他们自护。

      弓弦守本:彤弓可以作为礼器可以作为武器,只要中国人去招呼它,绝对会站到人民选择的历史那方发挥自己被需要的职责。

      这首大漆诗,希望也能让人知晓,作为能贯续近万年大漆文化史的中国漆匠本身就是中国最好的、代表荣耀的彤漆弓,护卫着万年中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