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第 53 章 ...

  •   李顽看着李安佑,尚未开口就有人附和他的主意:“如此甚好,就依世子说的,快马去荆州求援!”

      李安佑又看向皇帝,见他没有反驳,反而朝他有些迟疑地点头,他不知道皇帝现在是什么心思,但也想不了太多了:“我这就写。”说罢找来笔墨提笔写来。

      密道之中,众人都将期望寄于这封信上,李安佑将信写完,拿给皇帝过目。

      郑允之站在一旁,一直留意着外面的动静,外面的喊杀声越来越大,张崔义似乎怕时间拖久了恐生变故,此刻在四处寻找皇帝的踪迹。

      声音在众人的头顶,仿佛就要在耳畔低语,众人心惊胆战不敢出声,那封信就这么拿在李顽的手上,他一时不知道该给谁送出去,甚至连出去都不能,外面随时有人,出去未必就能活下来,更别说送什么求援信了。

      又过了半炷香,外面的人似乎等不了了,开始在御书房砸东西,瓷器在墙壁上碎裂的声音,墨案被打翻在地的声音,一时没有间断。

      这样下去,这密道迟早也得被人找出来,若在上面放一把火,所有人还不都得呛死在这儿。

      “陛下,”郑允之看着熹平帝,往日高高在上的人,脸上的疲惫之态让人一览无余,此刻眼神都有些涣散。

      李顽缓缓抬起头看着他,他的脑袋紧绷的厉害,从前夜到现在也没有丝毫放松的机会,加上又上了年纪,眼看着就像是快熬不住的样子。

      “此时众人这么干等着也不是办法,臣愿去引开叛军,您跟着世子一路南下去荆州避难。”

      眼看着叛军就在外面,一群文臣手无寸铁倒是答应的快,但皇帝在这样生死攸关的时候,竟开始犹豫起来了:“若城外也有叛军埋伏,那朕该如何?”

      “秦将军留了五千人在城外,为了以防万一,就等着接应陛下了。”郑允之道,“这也是他临走前告诉我的,若陛下不愿离去,这些人就立刻入城战至最后一刻。”

      最终还是求生的本能战胜了恐惧:“那好,朕去荆州,朕得活着,朕得将这个位子替祖宗保住。”

      熹平帝此刻看着都有些疯魔了,不知是刺激太大还是已经太久没有合上眼休息,说完这句话后,他竟突然昏了过去,惊得众人顿时手忙脚乱。

      朕允之确认皇帝只是晕过去,他拿了李安佑手中写的那封信:“有备无患,万一我先你们一步逃出来,就快马至荆州求援。”

      李安佑点头道:“郑兄,千万小心。”

      等外面的砍砸声终于消停了,郑允之才小心从那堵墙内出来。

      一出来,就看见往日皇帝爱若珍宝的各种笔墨纸砚,被毫不怜惜地摔在地上,看着叫人心疼。

      他张崔义不知去了哪儿,外面没有人守着,他从御书房出来,来到一处殿宇前,引来了两个士兵后,毫不犹疑从北边的城门逃去。

      从密道中逃出来,他一路往北衙的方向逃去,身后的人越来越多,追上了他就将人解决掉,下手毫不留情。

      只是越往北他发现,身后来追杀的人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张崔义更是人影都没见到,按理说他突然出现在宫中,他怎么也得将人抓来好好审问一番,可现在却毫不在意。

      郑允之解决掉身后追来的几人后,突然调转方向,往南边的宫殿跑去。他猜的不错,此刻就连南边的宫殿外都没什么人在守着,人看着比他还在受城时还要少,仿佛这皇宫他根本就不在乎一般。

      直觉告诉他不妙,他想立刻去追李顽一行人,突然停下了脚步,出了宫,朝文昌侯的宅子方向去。

      *

      地下密室中的人先是听见一阵喊声“往那边追!”,而后就再也没了声音,这才悄悄打开了密室的门,一众人分散开来往宫门外逃。

      三重宫门外已经有人守着了,而最有可能逃出去的只剩下西边那扇小门,那儿靠城西,平时也没什么人走,想要派人守着也只能在城墙下干站在,根本形成不了什么埋伏。

      李顽晕过一次后又被众人叫醒了,吃了些大臣随身携带用来救急的药,此刻才勉强支撑着身体跟着众人往外逃。

      西门外有人守着,数量并不多,李安佑一个人带着几个兵就将人悄无声息地解决了,这才带着皇帝出宫。

      御史台就靠近西边,外面拴着几匹马,李安佑将马分给了众人,这才带着人离开。

      夜里静得出奇,街道上没有一个人,他们一行人的马蹄声踏在地上尤为刺耳,百姓闭着门窗不敢往外看,听见声音还以为叛军又来了一批,缩着脖子躲在屋里。

      出了宫门,又得出城门,可羽林军在城外,如何知道他们从何处出去?身后这么几十人护卫,城门如何出得去?

      李安佑正思索着对策,突然想起安阳那儿不知如何了,若真的拿住张崔义庶子,说不定手中还能多几分胜算,可现在连她的性命都难保证,只期盼他这个傻妹妹看见外面的兵吓得知难而退,好好躲起来。

      西城门外,出乎意料地少人,恐怕张崔义在宫里着急,一时半会根本不会想到他们就这么逃出来了,在各个宫殿找什么机关密室呢。

      李安佑点了身后的人,还有八十六人,再算算城外守着的人,估计百人有余。羽林军都是严格训练出来的,武功不会差到哪儿去,这些人他们解决绰绰有余。

      “陛下,您躲在远处,我带着人去将城外守着的人解决了,您安全了再出来!”李安佑朝骑在马背上,被人扶着的李顽道,他怎么也没想到,前几天还挨了自己的板子,现在他脸上非但没有看出什么怨恨,还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做事。

      李顽一向心思多,李安佑是知道的,他心里的弯弯绕绕加起来恐怕能绕皇城一圈了,“陛下,您意下如何?”

      他又出声,李顽才回过神来:“就这么办吧。”他连忙回答。

      李安佑也不管他在想什么,带着人就往城外冲去,杀了个城外士兵措手不及。刀剑在黑夜中碰撞出声,有哀嚎与剑刺入血肉的声音传出,不过一瞬间,李安佑已经将外面的人全都解决了。

      血腥味在空气之中迅速蔓延开,夜深了,一股凉意直往身上钻,不知是不是快入秋了,此刻的夜里,冷得让人心中发颤。

      李安佑骑着马从远处赶来,勒马停在皇帝面前:“陛下,快走吧,趁着叛军还没发现。”

      李顽点头,连忙催促身后的人赶路,往荆州的方向去。

      只是刚出城门,城外原本一片漆黑的地平线外,火光骤然大亮,黑压压一片站满了人,这些人身着甲胄,仿佛夜里潜伏的鹰,就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

      张崔义站在最前方,他手上的火把将那张脸上的褶皱都清晰地照映出来,在黑暗中那颗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陛下,回宫的路在后边儿,您这是要带着人去哪儿啊?”他不咸不淡地开口,似乎再平常不过的闲聊,而他身后站着的人早已说明了他想要的一切。

      原本黑暗被刺眼的光点亮视野,李顽带着几十人站在城门口,看着简直滑稽。

      “张崔义,”李顽稳住身形,幸好是在马背上,不然他都不确定,这么奔波劳累能否让自己在平地上站稳,“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

      冷风将他的嘶吼在城外扩散开来,声音却掩盖不住心中的疲惫恐惧,往日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站在这儿,跟他喊话。

      张崔义冷笑一声:“那又如何?你这位置,换我也坐得,如何?劝陛下还是束手就擒吧,我还能看在几十年的君臣情谊上给你留个全尸。”

      外面是黑压压一片的人,只等着张崔义一声令下,就能够冲过来将他们轻而易举拿下,李安佑望着他,“张崔义,你这身后些人是从别人手上借来的吧?你说到时候皇位还会不会如你所愿落在你手里?”

      风声越来越大,吹得马匹都有些不耐:“世子啊......”张崔义短暂沉默后未回答他的问题,“你放心,荆州那块香饽饽,本侯是不会忘记的。”话刚说完,再等不及了。

      “给我拿下!”说罢身后的人只一瞬之间,拔刀冲向李顽。

      人太多了,一瞬间涌来,李安佑武功再怎么高,羽林军再怎么厉害也抵挡不了多少时间,这几十人同他身后的大军比,如同蝼蚁。

      李安佑杀了一个个扑向自己,扑向李顽的人,可还是敌不过他们愈发猛烈的攻势。原本算好了只要出了城门就能一路畅行至荆州,谁知道张崔义竟然在这儿等着他们,为的就是一举拿下京城。

      风声渐渐响起,在耳畔催促着他,李安佑握着剑的手都在颤抖,而前方的人不断涌上来,他也不知到底能支撑到什么时候了。

      这下,是真的要命丧京城了。

      身后的人一个个倒下,李安佑将皇帝护在身后,他一时之间突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这个让他陷入险境的人就是罪魁祸首,而他在死之前竟然要用命来护着他。

      滑稽又好笑的想法从他脑中闪过,让他不自觉笑了出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