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Delay第一张同名创作专辑》 ...
-
为了能整个寒假都扑在录音室里,Delay几个的期末考试表现都不错。
胡宇的总成绩甚至还进步了!
以至于胡爸第一次感叹:同意胡宇去搞什么乐队是个正确的决定。
年前,几个人三点一线 —— 录音室,音像店,宋聿家。
除夕前夜,胡宇和陈燮林才被逮回家过年。
正月初一,四个人就在音像店碰头了。
自打四个人凑伙,这家叫“黄金时代”的音像店就成了他们的根据地。
“黄金时代”作为H市最大的一家音像店,立于上世纪90年代,和其他多数音像店一样,它最初也以盗版和打口带起家。老板是个很有商业头脑的摇滚人,几年时间就铺成路自己的进货和销售脉络,而后做起正版唱片的生意,也把店铺做到了其他城市。
千禧年开头那几年,仅管互联网开始发展,电子商务也初步形成,CD和DVD仍是最主要的音像制品形式,音像店仍是了解最新音乐、电影和流行文化的中心。“黄金时代”不仅销售本地艺术家的音像作品,也进口大量国际音乐,店里的试听区通常都是热门点,总能看到为之排队等候的人。
即使后来互联网极速发展,数字化迫使音像店面临转型和破产的压力,Delay几个人仍对“在音像店里听音乐”这件事情有独钟。
当声音从胶片传进耳朵里,在被耳机包裹的空间里,音符的存在有了实感,感受都是具象,感触只存在当下的每分每秒。
那种沉浸的空间体验感是任何数字音乐都给予不了的真实。
“黄金时代”音像店有它的黄金时代,也有说再见的一天。
这家H市最大的音像店,在Delay十五周年演唱会前夕,宣布闭店。
正月初二也没好到哪里去,几个人白天窝进了宋聿家的练团室,晚上就拉着行李箱,吃睡在了录音室里。
往后十几天里,他们在录音室里时常不知晨昏,像是有用不完的力气和生生不息的灵感,随时随地冒出新的节奏和音乐创意,而公司的垃圾桶里,也叠满了他们的方便面和快餐盒。
在这里,他们也发明了用各自的乐器旋律嘲笑队友的传统。
正月初七,立春。
几人瘫倒在录音室的地板上,头碰头,围成一个圈。
极度热情后,是筋疲力尽到动弹不得。
“累死我了!”胡宇睡眼惺忪地嚎叫,“可是,真得太爽了!”
话间,段潇举起右手,盯着看指腹上的茧,接着胡宇的嚎叫,不轻不重地说:“好像做梦一样。”
段潇想,到目前为止的、才十几年的人生里,从哪里开始不一样了?
他喜欢上吉他,源于跟父亲去音像店租影碟。他在音像店的电视上看到了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 的演出,被乐队中的吉他手Jimi Hendrix弹奏手法和节奏吸引,因此,他走上吉他之路,也一度着迷于用左手演奏。
吉他给了他乏味孤单的童年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好像才是真正的段潇。
后来,因为吉他,他认识了宋聿。
实际上,像他这样不爱说话,也不爱与人相处的小朋友,虽然欣赏宋聿的吉他技法和舞台表现力,但没想过会和他成为朋友。可小宋聿就像能读懂他的心理语言似的,向他走来,问他们能不能做朋友。
和宋聿成为朋友后的生活没什么不同,他仍旧还是那个沉默寡言的段潇,可他的音乐世界从一角触及到了另一角。他们一起探讨吉他的指法,聆听更广阔的世界音乐,自学作曲,也悄悄存下不少他们的录音磁带。
再后来,他遇到了胡宇和陈燮林,一起组了乐队,写歌编曲,还被Sonic签了下来,在刚才......完成了他们的第一张录音室创作专辑。
怎么想,都不可思议到如同做梦。
段潇偏头看向宋聿,小声说:“宋聿,谢谢。”
躺在宋聿另一边的陈燮林,几乎同时,对宋聿说出和段潇一样对话。
“你俩说好的?”
是不是说好的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他们一起做到了。
宋聿抬起手,框住录音室的一个角,“我们做到了。”
“我们做到了!”
“我们做到了!”
“我们做到了!”
四人最后齐声大喊:“我们做到了!”
回声在录音室里荡漾,四个少年发自肺腑地笑出了声。
Delay的第一张录音室创作专辑,每一首歌从demo到成品,每一个环节他们都亲力亲为,这是一张表述了他们如何理解摇滚乐和对摇滚乐态度的专辑。
他们不知道专辑面世后,市场反响会如何,但这个过程,他们已足够尽兴。
“你们还记不记得乐队成立那天,胡宇说的那句话?”
宋聿回答陈燮林:“我们是华语摇滚的启明星。”
“我现在好像真有点这种感觉了。”
“陈燮林,你这个年级第一有点信心好不好,去掉你的‘好像’!”胡宇扭扭嘴,又说:“还有,怎么就不能是‘未来的摇滚天团’这句?”
“因为你先说了前面一句啊!”陈燮林逗着胡宇,心里却觉得胡宇说得对。
“前后有什么关系!不妨碍我们要成为摇滚天团的决心和信心啊!”胡宇带着分撒泼打滚的嫌疑,“我不管,反正十年后,我们还是要一起玩音乐,搞乐队的!Delay才不能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