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第 58 章 ...

  •   南陈更有说法,说江东小朝廷,不知有陈叔宝,但知有张丽华。

      说的是南陈国主陈叔宝完全不理朝政,政事皆让张丽华处理。

      南陈的朝堂都不找陈叔宝,有事只找张丽华。

      如此的荒诞,难怪父皇不惧南陈知晓大隋将要进攻南陈的计划。

      父皇还让人攻陈的准备做充分些,不必急于一时,准备至入秋后再南下。

      这完全是给南陈备战大隋的机会,但南陈依旧毫无动静。

      南陈朝堂不以为然,认为有长江天险,又有厉害的水军,大隋不足为惧,甚至君臣上下享乐纵酒,赋诗如故,无视大隋的威胁。

      二皇兄已从并州回到大兴,与三皇兄及众臣一起深度参与灭陈大计。

      四皇兄则忙着入住新建的胜光寺苦修,为大隋祈福。

      大兴城里所有人都忙碌着,只有她这个公主最为清闲。

      为了让自己忙碌起来,以此来减淡对阿述的思念,杨阿五便和母后提起红啼的婚事,母后说红啼早已是她的手下,让她放手操办。

      得到母后点头,杨阿五和红啼说了的婚事。

      红啼又是欣喜又是担心婚后的日子,不知能否继续待在她的身旁。

      杨阿五让红蹄莫要瞻前顾后的,而后急冲冲地去东宫找大皇兄。

      自从大皇兄失宠,他学乖了不少,当真按父皇的吩咐,活动仅限于东宫,极少出宫,每日都会抽出不少的时间阅读书籍,私生活也节制不少,没像以前那般夜幸几女。

      大皇兄见杨阿五前来拜访,有些诧异,得知她来意后,很爽快地答应了。

      辞别大皇兄后,她离开前见到前来值班的阿述,不过他一直低着头不肯看她,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对她回避。

      四皇兄一直都说让她相信他,让她等他。

      可久而不见,此番见面却又避而不见,她心里难免有些失落。

      不知道他是不是被她点破了阿述的身份,因此而意识到自己不是柳机之子,而对她心里有怨,还真的是另有打算。

      这段时间以来,他有没有想过我,有没有想起他们儿时的记忆,有没有过得好……她有好多好多的话要对他说,可他连一个眼神都不肯给她。

      回到别宫后,她一直闷闷不乐。

      不久东宫亲卫阿新,也就是红啼的未婚夫前来谢恩。

      阿新趁无人注意的时候塞了一张字条给她。

      待她挥退所以宫人,展开字条一看,才知道是阿述写给她的。

      他说他很想她,还说现在他们不宜见面。

      他有办法让她和萧玚的婚事拖到灭陈之后,到时候天下统一,他必能娶她。

      她不知道他为何要拖,还要等,似乎他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让她彻底远离萧氏一族的时机。

      心中的忐忑不安,由于他一个不清不楚的解释,而平静下来。

      自从得知阿述便是柳述后,她觉得自己又变回五年前那个充满活力的少女,重拾了破碎的心,人也变得有些天真有些傻气起来,倚窗赏花,等待爱情,期盼未来……

      红啼出嫁那日,大皇兄第一次迈出东宫,带着云昭训亲自来祝贺。

      阿新受宠若惊,他一个太子亲卫,有公主前来祝贺,在旁人眼里,已是风光无限,现又有大皇兄这个太子前来,更是让人议论纷纷。

      虽然大皇兄已然失宠于父皇,但备受父皇疼爱的她,嫁一个贴身女护卫给东宫亲卫,还与大皇兄一起前来祝贺,在旁人眼里,她这是为大皇兄助力,更有甚者,觉得她代表着父皇的意愿,认为大皇兄再得圣恩指日可待。

      看到云昭训对她略带谄媚的笑容,她觉得定是云昭训给大皇兄出的主意。

      大皇兄做了太子后,行为虽欠妥当,又喜爱花天酒地,但他其实是个心思简单的人,不然也不会这么容易被人带坏。

      云昭训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为了给大皇兄造势,就连红啼的婚事都要利用,还利用她与大皇兄之间的兄妹之情。

      红啼婚后,二皇兄为此来找过她,说让她莫要与东宫走得太近,尤其是大皇兄现在正在风头上,一不小心被东宫利用,还可能惹来父皇的不快。

      其实二皇兄还有一个顾虑没有明说,便是怕她借此与阿述亲近。

      她想起阿述说让他们两人不要见面,还真是正确的决定。

      二皇兄实在是把她盯得太紧,萧氏一族怕也如此。

      自此后,她更是极少出宫,每日阅读古籍打发度日,或是诵经念佛为王奉年祈福,为大隋祈福。

      这年五月后,萧玚的三年孝期已满。

      父皇本应为杨阿五择日与萧玚完婚,但不知四皇兄对父皇说了什么,让父皇对萧玚的不满和怀疑更深了一步。

      父皇更是认为西梁被废,萧氏一族心中充满了对大隋的怨恨,又出了萧玚在大兴善寺疑似与四皇姐犯奸的事。

      这让父皇觉得萧玚不会真心待她,就算真心待她,只怕日后会有萧事宗族的人在背后挑衅,她的日子不会好过。

      二皇兄屡次向父皇提议,要为她与萧玚成亲。

      父皇皆以灭陈在即,若是婚办会让皇室懈怠为由挡了回去。

      二皇兄无奈只好安抚萧氏一族,说待他领兵灭陈后,定把她与萧玚的婚事办妥。

      转眼到了九月丁丑日,父皇宴请了准备南征的众将领,未先行军,便按他们的官职不同赐予不同的赏赐。

      这样的未功先赏,自大隋开国以来从未有过。

      众将领心感于父皇的恩待,更是一心灭陈,团结一致。

      十月辛酉日,南陈派遣使臣前来通问修好,被父皇命人扣留不予遣返。

      有大臣当面讥笑南陈使臣,说大隋战书已下,南陈还妄图修好,实在是醉生梦死天真得可以。

      还有大臣说,这南陈昏庸,不会待大隋带兵入城还不知吧。

      父皇看到南陈的使臣,对灭陈充满了信心。

      这月甲子日,因将要征讨陈国,父皇在太庙举行了祭祀,并任命二皇兄、三皇兄及清河公杨素同为行军元帅。

      接着,二皇兄从六合出发,三皇兄从襄阳出发,杨素从信州出发,荆州刺史刘仁恩从江陵出发,宜阳公王世积从蕲春出发,新义公韩擒虎从庐江出发,襄邑公贺若弼从吴州出发,落丛公燕荣从东海出发,合计总管九十人,士兵五十一万八千人,全都受二皇兄节制调度。

      大隋众将士兵渡过长江,如入无人之境。

      沿江南陈的守兵将领,居然望风尽走,不战而逃。

      南陈国主陈叔宝,不谙军事,待大隋兵临城下,大军压境,陈叔宝才开始害怕,急忙召将领萧摩诃、任忠等人进入内殿,商议军事。

      萧摩诃不说话,完全不搭理陈叔宝,心中对陈叔宝可以说是怨恨至深。

      因为陈叔宝与萧摩诃的续弦妻子任氏犯奸,当群臣的面,当南陈百姓的面,给萧摩诃戴绿帽子,这让这个为南陈立下过无数战功的忠臣将领心伤不已。

      萧摩诃因此全无战意,最后被擒投降大隋。

      大隋军队直入南陈朱雀门。南陈的大臣们皆散走奔逃,全都不顾陈叔宝的死活。

      可见这个南陈国主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父皇列举他二十大惊天大罪,还当真是一点都不为过。

      陈叔宝因害怕,跑到后堂景阳殿,与张丽华、孔贵嫔三人并作一束,一同进入一口枯井中。

      大隋士兵功入南陈后宫,士兵问南陈内侍,问陈叔宝藏到哪里去了。

      南陈内侍指着一口枯井说:“这里。”

      大隋士兵们一看,井内漆黑一团,连叫几声没人应答,便往下扔石头,这才听到里面有求饶的声音,接着用绳子拉,把陈叔宝拉上来。

      他们奇怪陈叔宝怎么这么重,还以为陈叔宝本人体胖,没想出来后才发现陈叔宝与张丽华、孔贵嫔同束而上。

      大隋士兵们皆忍不住哈哈大笑。他们看到陈叔宝不但懦弱,死到临头还要带上女人,如此荒唐,不被灭国真是天理不容。

      二皇兄杀了陈叔宝的奸佞之臣及张丽华,并将陈叔宝及其皇后一干等人带回大兴任由父皇处置。

      当杨阿五得知俘获陈叔宝的经过时,已是开皇九年正月丙子日之后。

      南陈平定,合计有三十个州,一百个郡,四百个县归于大隋领土。

      接着父皇颁布了一系列措施,派使持节巡视抚慰了当地的百姓。

      开皇九年四月乙亥日,父皇巡游了骊山,亲自.慰劳了凯旋的大军。

      乙巳日三军凯旋进入大兴,在太庙献上了南陈俘虏。

      父皇开怀,为此拜授二皇兄为太尉。

      而后庚戍日,父皇亲临了广阳门,再次宴请众将士,这回是按军功赐予他们不同的赏赐。

      辛亥日,父皇因一统南北而大赦天下,接着于己末日处理了南陈一些奸妄小人,把他们流放到边地。

      南陈被灭,天下统一。大隋威武!

      杨阿五的婚事再度被二皇兄提起。

      二皇兄这次灭陈有功,又被父皇加封,随着大皇兄的失势,二皇兄在朝堂的势力可谓是无人能及。

      父皇还没为杨阿五的婚事拿定注意,又是推了推,不断与母后暗中商议。

      大皇兄因二皇兄的得势每日忧心,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

      大皇兄把他的女儿嫁给了高熲之子高表仁。

      高熲是朝中重臣,因灭陈有功,加授为上柱国,晋爵位为齐国公,赏有布匹九千段,定食邑为千乘县的一千五百户。

      大皇兄此举是要把高熲一家拉拢到他的门下。

      在他失势后作出此举,的确让父皇感到惊讶。

      父皇觉得大皇兄这个太子,还不是毫无可救,懂得拉拢权臣,算是长进了不少。

      不久高熲就向父皇谏言,说现在二皇兄权势太大,若再把兰陵公主嫁给萧玚,则会壮大萧氏一族,意味着壮大二皇兄王妃萧氏的外戚,这必会使二皇兄在朝堂的势力进一步加大。

      他说,若父皇没有废太子的心思,就应好好地考虑他的意见,而不应让有心之人在背后兴风作浪,暗中支持二皇兄,挑起二皇兄与大皇兄这个太子的纷争,引起朝纲动荡。

      二皇兄得知后,对高熲心生不满,连夜让萧玚求见父皇,希望父皇替萧玚与杨阿五完婚。

      父皇称说体乏,并没有正面回答萧玚,便挥退了他。

      第二日,大兴城就传出一个谣言,说兰陵公主体质虚寒,有寒宫之症,婚后怕不易有孕。

      一石激起千层浪。

      自兰陵公主克夫谣言平息后,大兴城里爱慕她,欲娶她为妻的男子,就如红啼所言,多如牛毛,但这谣言一起,不少青年男子每日跑到太医署门口等候太医出来,欲上前询问此事真伪。

      不知为何,太医对此事避之不及,不愿提及。

      百姓们得不到太医的回答,更是信了谣言,不断疯传,从此大兴城里再也没有青年男子欲娶她为妻,还说那个娶了她,那个男人就倒霉。

      他们认为她虽没二皇姐、三皇姐这般刁蛮,但身为公主秉性定不会是贤良淑德,又有一个不许父皇纳妃的母后做榜样,待她嫁后,定不许驸马纳妾,而她又不易有孕,这个驸马怕是要断了香火,无后代料理后事了。

      接着萧玚未婚有儿的事再次被人传了出来。

      这回大兴的百姓再也不反感萧玚,反而认为萧琮有先见之明,早早让萧玚这个弟弟延续了香火,得了一子。

      更有甚者,因之前不满萧玚而对他大打出手的事心怀愧疚,特意到萧府致歉。

      杨阿五能得知这一切,还是因为红啼怀孕待产,她出宫看望红蹄的途中得知。

      谣言如何,她并不关心,她奇怪的是太医署为何不帮她澄清,难道她真如谣言说的那般不易有孕,太医们才……

      辞别红啼,杨阿五有些担忧地来到太医署,秘密地询问当值太医。

      这名太医一直沉默不语,见她逼得紧,才说若她想知真相,需回宫询问母后,是母后对太医署所有人下了禁言令。

      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宫求见母后。

      母后正为太医署传出的风声而气愤,见她来求见,知不能再瞒,只好说:“阿五,此事与你小时候受寒落下的病根有关。都怪当年你父皇和母后没有好好地照顾你,让你出嫁后饱受王家的折磨。

      你来潮后经常腹痛,那时已有医者说你怕有宫寒之症。母后一直让他们保密,想尽办法让你多服药膳,可后来你儿时玩伴阿述死后,你便食无定律,更别说是吃药膳了。

      与萧玚定亲后,你也不期待婚期,甚至还为婚期拖延而暗自心喜。母后怕你以此为借口不愿嫁人,所以一直瞒着你,想尽各种办法让下人们用各种借口让你服用药膳。

      好在这两年你腹痛来潮的隐疾已有好转,倒不像外面传言的那般不易有孕,但也不如一般女子那般容易受孕。这一切都是因你嫁入王家而起。哎,是我和你父皇害了你啊。”

      杨阿五说:“母后莫要自责。阿五一定能为未来驸马生儿育女的。一定能的。”

      说是这么说,但辞别母后,回到别宫后,她整个人都傻了。

      母后的话多半是安慰,就连母后也认为她不易受孕。

      这时代的人们,都看重后代子嗣。

      若她嫁给阿述,不能为他生儿育女,对他来说是痛苦的事,到时候就算他爱她不肯纳妾,那他所在的柳氏宗族也会逼迫他纳妾生儿。

      若是她落得如此下场,父皇也不能过多地责怪柳氏宗族责怪阿述,谁让她没法生儿育女呢。

      母后让太医署的太医们瞒住此事这么多年,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有人放出了消息,让谣言四起。这会不会又是二皇兄应对高熲谏言做出的对策,还是她多疑了。

      这个消息让萧玚名声瞬间扭转,由坏变好。

      似乎她不嫁给他都不行了。因为现在的大兴已没有谁想要娶她了。

      阿述怕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吧。他是不是也在考虑着,要不要继续努力地争娶她,而她该不该不让他未来难做而放弃他呢。

      她很难过很痛苦,连晚饭都吃不下。为此,父皇和母后一同来看望,说了一些安慰她的话。

      她为了让父皇和母后不因她而内疚,勉强地佯装根本就不在意的样子。

      父皇说已派人彻查此事,看是谁在背后中伤她。

      她怕这事查到二皇兄身上,劝说父皇让他别再调查。

      父皇答应了,与母后一起离去。

      望着父皇母后离去的背影,杨阿五不明白为什么女人一定要生儿育女来体现价值。男人不能生孩子不一样可以在朝堂上长袖舞歌。

      她又想起了那个梦想。若女子能施展才华,能与男子比肩,而不仅仅只能安于室内生孩子,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不会作为男人实现权利交易的筹码。

      她恨不得科举制能够推行,这样女子才能终有一日实现不通过生孩子来体现价值。

      她研磨奋笔疾书。她要完善科举制!

      不久,四皇兄急冲冲地跑来见她。

      她只好停笔,用白纸遮住科举制的内容。

      一见面他就说:“阿五,莫要担心,更别因此而同意嫁给萧玚。”

      “可我向母后求证,她说太医早已知我患有隐疾的事。我是真的不易受孕。柳述他怕是……”她很难过,差点伤心地落泪。

      四皇兄见她这般,有些慌了,急忙说:“阿五莫忧。来这之前,我去见过柳兄,问了他的意思。他说即便如此,他也想娶你,就算你不能生儿育女,他也不惧。

      他的父亲柳机还有其他的儿子,他不是独子。实在不行就从宗族里过继一个孩子。反正他一心只想娶你,婚后也不会纳妾。

      他已让大皇兄写了奏章,上面提到他欲娶你为妻。他为了能娶到你,让大皇兄详细介绍他柳氏一族的起源和现况,差点没连祖宗八代都列数出来。”

      她慌乱、难过的心瞬间安定了下来,但还是有很多的顾虑:“只怕到时候柳述会为难。他的父亲柳机现不在大兴为官。他这般做,怕是来不及通知柳机,若我嫁到柳家,只怕公公婆婆会不喜。柳机更会责怪柳述,说他擅作主张。”

      “阿五你这是心慌了。不,应该说是关心则乱。”四皇兄解释说:“柳兄让太子推荐他为驸马人选,你不说我不说,太子不说,别人怎会知道。别人不知道,那柳机怎么会责备柳兄。”

      “那我能见见柳述吗?我想和他谈谈。”她认为和阿述当面谈谈较为妥当。毕竟她若嫁给他,婚后的问题颇多。

      四皇兄不认同:“阿五,最好不要。万一被父皇知道你与萧玚定亲期间,已与柳兄私定终身,只怕到时候会影响你在父皇心中的形象。”

      “这事母后早已有所耳闻,或许父皇早就知道了。” 她好像从未和柳述私定终身吧,自从知道柳述便是阿述后,她连与他见面的机会都没有,那来的私定终身。

      四皇兄还在劝她:“母后她是女人怎能和父皇相比。再说了,若二皇兄抓住你与柳兄之间的事不放,在此事上大做文章,到时候你别说嫁给柳兄,怕是要见他都难了。明日大皇兄这奏章一呈,柳兄怕二皇兄会迫害于他,只怕不能轻易出这东宫。阿五,还是别见他了。”

      四皇兄都这么说了,她只好乖乖地呆在宫里,等待父皇对她婚事的决定。

      第二日父皇收到大皇兄的奏章,看到里面的内容后特别的开怀。

      父皇没想到在她谣言四起的时候,还有人愿意娶她,特命殿上公公当群臣的面把奏章念出来,是为了告诉所有的人,他这个皇帝女儿不愁嫁。

      二皇兄当时在场,说她的婚事已定,大皇兄这么做颇为不妥。

      父皇不以为然,说:“太子这么做,是出于对阿五终身幸福的关心,有何不妥?再说了,这柳述身为柳机之子,也是一表人才,柳家还是大族,若阿五婚配于他,也是不错的。”

      二皇兄急道:“父皇,您早年已让阿五与萧玚定亲,岂能悔婚?”

      接着有不少大臣附和,低声议论,认为二皇兄说的话不无道理,父皇身为一国之君,不能失信于人。

      高熲这时站出来说:“皇上,微臣认为当年公主与萧玚订婚并没有走定亲仪式,只不过是口头上的定亲。更严格地说是萧玚悔婚在先,在与公主定亲后,他还与小妾生儿,这是最好的说明。所以,皇上就算把公主嫁给其他人,他萧玚也无话可说。”

      二皇兄对高熲怒眼相视,接着看向父皇说:“父皇,当年阿五与萧玚未能走定亲仪式,是因为阿五还在替王奉孝守孝,处于孝期。萧玚未婚有儿,那也不是他自己的意愿,是萧琮他……”

      “好了。”父皇打断二皇兄的话:“此事,朕自有决断。阿摐,你也应该准备离京事宜了。”

      二皇兄没想到父皇不但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还让他离开大兴回到并州。下朝后,他脸色阴沉地来别宫找杨阿五。

      她知二皇兄定是想让她和父皇表态,故意称病不见,实则在屋内书写科举制细则。

      之前父皇进行部分地区推广科举制其实不够完善。她希望自己能写出更完善的科举细则。

      二皇兄不得见她,最后负气离去。

      杨阿五很害怕二皇兄会把他的气愤发.泄到阿述身上,特意写了封信让宫人赶在二皇兄离宫前交给二皇兄。

      她在信上说,得知自己难以受孕的消息,心中十分苦闷,因此不想见人,望二皇兄能体谅。

      若消息和谣言是二皇兄放出去的,他定会因愧疚而消气,若不是二皇兄,他也会体谅她的痛苦,不生她的气。

      为了阿述,她再也无法像以前那般,对二皇兄坦诚了,而是充满了怀疑和揣测。

      她不知道这一切值不值得,她只想为日后不留遗憾。

      又过了一日。这日有人在传二皇兄为了讨好重臣杨素,送了一位美姬到杨素府上,接着杨素便在早朝的时候向父皇进言,让她与萧玚完婚。

      不久,就有人传出她有隐疾的事是二皇兄命人散布出去的。

      恰好今日又是朝堂命妇入宫拜见母后的日子。

      杨素妻子郑氏是出了名爱吃醋的悍妻。她曾于开皇四年期间,向母后告发杨素对大隋出言不逊,害得杨素因此获罪免官,若不是之后他屡次向父皇进言灭陈良计,怕是前途尽毁在郑氏手中。

      这次郑氏向母后哭泣倾诉,说母后该好好地管好自己的二儿子,即二皇兄,莫让二皇兄再献美人于杨素。

      母后喜爱二皇兄,用尽各种理由帮二皇兄辩解。可这件事不知怎么回事传到了父皇的耳中。

      父皇再联想到今日听到谣言。因谣言被证实了一半,他开始怀疑真的是二皇兄命人散布谣言。

      母后得知父皇发怒,跑过去为二皇兄说好话:“皇上,阿摐领兵灭陈,与杨素同为行军元帅,这一路上没少受杨素在照拂。他定是看杨素家中悍妻郑氏对杨素太过分,所以才会……”

      父皇看了一眼母后,问:“若是阿摐那天觉得你这个皇后对我这个皇帝太悍太过分,他也送美人给我怎么办?”

      “呸呸!”母后嗔怪:“阿摐才不会这么不知进退,给我添堵。”

      “行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阿摐来见我吧。”

      ……

      父皇宣二皇兄入宫,问他:“今日市井谣言你应该有所耳闻。恰好杨素之妻郑氏证实了前面的谣言,你对后面的谣言有何看法?”

      “父皇是想问我,是不是我散播阿五身有隐疾的谣言?”二皇兄一脸镇定地问。

      父皇反问:“你说呢?”

      二皇兄居然坦坦荡荡地承认了:“回父皇,是儿臣散播出去的。”

      他赶在父皇发怒前,接着说:“儿臣这么做是为了挽救萧玚的名声,是为了让父皇下定决心把阿五嫁给萧玚。萧玚他是个万中无一的长情专一男子,对阿五的情一点都不比父皇对母后差。儿臣相信,阿五嫁给他会幸福的。”

      父皇不知是该怒还是该欣慰,想呵斥这个刚为国建功灭陈的二皇兄又于心不忍。

      最后父皇扶着头,喟叹:“真是儿子大了,心思也多了。你虽是阿五的兄长,疼爱阿五也无可厚非,但阿五的婚事还轮不到你来插手。退下,回府邸收拾一番,准备回并州吧。”

      “父皇……”二皇兄十分懊恼。他刚才之所以承认是因为他觉得父皇已经查出实情,才不得不承认。

      父皇这次很果断,没有半点余地:“好了。就这样!待阿五出嫁朕会派人通知你,让你回大兴祝贺阿五的。”

      “恳求父皇答应嫁阿五于萧玚!”二皇兄下跪坚持己见。

      “前段时间,朕没有时间好好地观察萧玚的品行,现在会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为阿五选驸马的。你不用再管了。”父皇说完便走,不理会身后叫喊他的二皇兄。

      二皇兄过后又来寻杨阿五,特意为谣言一事向她道歉,一再跟她强调萧玚是个好男人,让她务必说服父皇,不然她日后定会后悔。

      杨阿五勉强地应付了二皇兄。

      父皇以观察未来驸马品行为由,对杨阿五的婚事一拖再拖,直到二皇兄终于离开大兴返回并州,还没下决定。

      杨阿五觉得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

      萧玚是爱她,但她爱的是阿述。

      既然阿述在得知她有隐疾的情况下,还愿娶她,她何必自怨自艾,不努力一下。

      她亲自到秘书阁,找到那本她于开皇三年三月献出有关于相术的古籍。

      她把古籍藏在身上,在父皇下朝后求见父皇,说自己想要回一本以前献的古籍。

      父皇说除了郭璞那本古籍,其他的随便她要回。父皇还好奇是什么书。

      她笑而不答,急冲冲地跑了。

      出了宫,她拿着这本古籍拜见了鼎鼎有名的面相师韦鼎。

      宫中按照古籍的内容抄写了不少手抄本,便于大臣们借阅,但她知道韦鼎每到秘书阁里来借阅手抄本,都要膜拜这本古籍一番,才肯离去。

      韦鼎见她把相术古籍以私人的名义赠送于他,知她有事相求,在看到古籍激动过后,平静问明来意。

      杨阿五直接说:“恳求韦公为我未来的驸马观相,让我父皇决定选萧玚或是柳述。我已临近十八,身为公主,却已成大兴里的大龄剩女。父皇的摇摆不定,让我心里着急,不知自己的未来会许配给何许人物。”

      “那公主钟意何人?”韦鼎也问得直接。

      但她不能回答得这么直接:“萧玚与柳述都是杰出的俊杰。不管嫁给谁,我都不会受到委屈。我只希望大隋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不会因我婚嫁之事出现朝纲动荡的局面。望韦公能仔细观相为父皇提出宝贵的意见。”

      高熲说过,若父皇不想引起大皇兄与二皇兄之间的争斗及朝纲动荡,最好把她嫁给柳述。她想韦鼎应该明白她话中的意思。

      “好,公主放心。微臣会让皇上主动地请求我,为萧玚及柳述观相的。”

      “多谢!”

      ……

      她离开后,韦鼎先后秘密拜访了高熲,杨素两人。

      杨阿五不知道他和这两人说了什么。

      第二日杨素便向父皇进言,说萧玚和柳述都出身名门世家,皆容貌俊美,聪颖有才干,父皇一时间难以下决心将她许配给谁,不如让韦鼎观相。

      接着高熲也出位,说观相应排在最后,让萧玚与柳述两人好好地比试切磋一番,更为有谱。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8章 第 5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