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桃源 ...

  •   那些年,在钱塘度过的岁月,神仙也不及。

      即使在多年之后,已经饱经沧桑的他们,不复少年模样,回顾半生时,他们三人一起共度的岁月依旧是内心深处最珍贵的宝藏。

      在这块风韵多情,婉约秀美,水道蜿蜒的土地上,他们发现了许多只有他们三人才知道的秘密的所在,但不论是荒草掩蔽的山洞,野花盛开的土坡,水流湍急的峡谷,所有好玩的地方加在一块还是不敌他们心中最热爱的两处所在。

      富春江畔的胥王庙,以及富贵无边的许府。

      许远和张巡手里提着各种颜色的彩漆,举着小刷子重新修缮这座庙宇,却常常忘记了刷漆,反而在伍子胥的塑像下大肆谈论此公和与他同时代的孙武到底谁更厉害,油彩滴滴答答流了一手,争来争去,也没有答案。

      南八还是一如既往的壮健神勇,下河摸鱼,上树摘果,弹弓打鸟,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总之,此地到底谁最厉害,一目了然。

      张巡和许远最喜欢的就是南八那一手出神入化的烤鱼,他们最期待的时光,就是在散学之后跑来胥王庙,早早地升起篝火,期待地望向路口,等着南八结束一天的忙碌,停下小舟,提着两尾肉鲜刺少的鲈鱼,大步流星地朝他们二人奔来。

      裹满各色香料的鲈鱼在明亮的火堆中翻转身体,滋滋地往外冒着油气,在炭火的包围下慢慢变得表皮发皱,香气四溢。

      而在火堆的底部,按照惯例,煨着几颗圆滚滚的土豆和番薯。

      南八一边烤鱼一边和他俩讲述自己今天的见闻,比如今日他搭了一位扶桑来的学生,模样虽不输张巡,可比许远还是要差点;

      而外邦僧侣并不都需要将头发剃光的,甚至还会喝酒吃肉;

      大食国的船队又是多么气派,船上的大食国商人打扮又是多么古怪,大热天也要拿着厚厚的白色头巾裹住头,晕船时扶住船边一阵呕吐的样子好不滑稽。

      还会讲讲码头上运来的瓷器和丝绸是多么的精美,不仅仅是外域商人,连他这个穷小子看了也直流口水。

      可不论他讲的多么绘声绘色,眼前的这两个人只顾着直勾勾地盯着竹签上的烤鱼吞咽口水,完全没有要搭话的意思。

      南八忍不住笑道:“别总惦记着烤鱼啦,这鲜嫩的鲈鱼拿来炖汤,味道也是好呢!”

      “别说话!”张巡不客气地打断他,说,“赶紧翻面,要焦了!”

      “多撒点那个!我爱吃!”许远指了指南八身旁放着的一个小罐子,里面盛放着的褐色粉末,异香扑鼻。

      南八心里又好气又好笑,他正盘算着这一罐来之不易的香料还能够这两个叼嘴的小饕挥霍几顿时,两只大手已飞快地将他手中的烤鱼夺了过去。

      “嘿!”南八瞪眼,“这鱼,我抓的!我杀的!我烤的!合着吃鱼的时候没我啥事儿啦!你们俩还有没有良心!”

      面前这两个正在大快朵颐的人哪有功夫理他,只顾着闷头吃鱼,完全没空说话。

      只见张巡用脚从火堆中扒拉出两个圆滚滚的土豆,口中大嚼着甘美的鱼肉,同时瞟了一眼脚下的土豆,示意南八快吃。

      “我谢谢你啊!”南八翻了一个巨大的白眼,好不容易才克制住想拿大棍子将两个人打出去的冲动,拾起滚烫的土豆,吹了吹上面的黑灰。

      就在他撕下土豆的皮,正欲下口前,突然心思一动,将小罐子中褐色的粉末撒了一些在土豆上,一口咬下去,也是异香四溢,滋味不凡!

      “这东西倒当真是个奇物!”南八赞叹道。

      这罐香料是他在江水中救起一个大胡子商人后,那商人为了答谢他的救命之恩而送给他的。

      从那商人口中说出的叽里呱啦的语言他虽然听不懂,但也猜到了这东西的稀奇,和烤鱼更是绝配。

      “这是西域来的香料!”张巡吃完了烤鱼,将鱼骨潇洒地扔进火堆,怡然自得地说,“别看这东西小小一罐,和黄金一个价!”

      许远附和着点头,他没说话,因为他还没吃完。

      “那你们俩还不给我少吃些!”南八愤怒地咽下一口土豆,腾出手来给了他们一人一记暴栗,“什么黄金经得住你们这么吃啊!”

      “别这么小气嘛!”张巡无赖一笑,“我大唐繁荣强盛,来贸易的商贾络绎不绝,等这些吃完了,我俩便去钱塘江上守着,看见大胡子就给他踹水里去,到时候你再来英雄救美!咱们哥几个这辈子的烤鱼就有着落啦!”

      许远拍着手表示赞同,“巡弟果然好计策,堪称钱塘诸葛,只是万一这些商人并非每个都知恩图报,又当如何?”

      张巡满不在乎地剥着一颗番薯,说:“那便威胁他,若是不留下香料,就再将他踹进江里去!反正他们语言不通,就是见了官他们也说不清楚。这便是恩威并施!”

      “好!”许远一脸崇拜。

      真是见了鬼了!南八扶额。

      看这两个公子哥如今一身的匪气,真不知自己到底有没有责任。

      这便是,近墨者黑?许远好像教过他这句话。

      刚吃完饭,这二人又开始拉着南八在地上写写画画,可现如今讲的不是《左传》也不是《孙子兵法》,而是在教南八认字读写。

      南八按着发疼的头,心想,要不还是用大棍子把他们打出去算了。

      本来,张巡和许远尝试过在许府气派的书房里教南八读书写字,那里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可南八一到那样的环境中就犯困。

      据说他唯一一次被抓住,就是去书院偷盗的时候。

      原因竟然是他一面翻箱找柜,一面听着隔壁先生讲课的声音,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反倒是在沙地上,用树枝写写划划地教他,他才能记得牢靠。

      其实,张巡最喜欢的地方反而是许府。

      原因是许府之中竟有一座巨大的藏书阁,里头的藏书多达上万卷!

      不论是先秦古籍还是历朝历代,在民间失传已久的珍贵刻本,这座据说是由许远曾祖的曾祖所建的藏书阁中,海乃百川,应有尽有。

      每次去许府,张巡和许远都会一头扎进藏书阁中,尽情地畅游书山辞海,而当这时候,南八则会去缠着许大人,拽着他的衣袖央求他再教自己几手新的功夫。

      “你父亲竟然是武将!”张巡和许远在藏书阁中对坐,张巡一脸的诧异。

      他想到许大人文质彬彬的外表,瘦削高挑的身材,一身的书卷气,本以为必然也是如许家历代先祖一般的文官清流,没想到竟然是位武将。

      “家父许望,辞官之前,官至右羽林将军。正三品。”

      许远淡淡一笑,“想必你也知道我曾祖许敬宗,官至宰相,却是个大奸臣。我家园子里那座万春楼,修建的目的也正如你那日所说,是他荒淫无度的铁证。我与父亲,直到如今,仍会被人指摘为奸佞之后。”

      张巡立刻记起自己曾在书院唾骂过许家先祖,小脸顿时红了起来。

      “可你和你的父亲……并非那样的人……不可一概而论。”他低着头说,“忠良之后未必为忠,奸佞之后未必为奸。”

      不料许远突然抽出一本古卷,摊开在烛火下,将手放在其中一个人的名字之上,说道:“说的好!我许氏一族代代相传的家谱,便能应了你方才所言!”

      “许善心?”张巡犹豫着念出了这个久远的名字,随即恍然大悟道,“你竟是前隋名臣,许善心的后人!”

      “是!”许远朗声答道,“我曾祖许敬宗,实为奸佞,可我曾祖的曾祖,忠贞不屈,名垂青史!”
      他目光炯炯,“祖辈风骨,心中大义,我许远此生,必以命守之!”

      烛火之下,两张清俊的脸庞神采飞扬,气势如虹。

      张巡听得心潮澎湃,他大力拍了拍许远的肩膀,坚定地说:“张巡此心,亦与君同!你我兄弟既得以生逢千载不遇之盛世,更该心存社稷,志报山河!”

      窗外,南八和父亲仍在挥剑,姿容缥缈,剑影刀光,一切豪情尽数落在烛火照亮的窗棂之上。

      春去冬来,日子就这样如水逝去。

      这三个少年聚在一起,就总能找到无尽的乐趣与快乐。

      尤其是当许远的父亲为他们牵来三匹高大神骏的白马时,三人的快乐到达了顶峰。他们纵马驰骋,衣袖翻飞,几乎跑遍了钱塘县所有有趣的地方。

      那一日,暴雨方歇,他们便纵马来到天目山山巅,俯瞰山下的一切,江南水乡,富饶繁华,天空之上,霞光变化。

      南八说,因为他住的破庙总是不分昼夜地漏雨,又湿又冷,很是讨厌,所以他最喜欢的便是这暴雨过后,狂风终停,云开雾散的天气。

      风雨过后,天地重新变得澄清,让他的心也变得平静。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张巡念了一句王勃的诗,南八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同时,一个念头也在他的心里冒了出来。

      张巡提着缰绳,轻轻笑着,或许现在还不到时候。

      三人对视一眼,再同时将目光放向无限远的前方。

      目之所及,便是他们热爱的一切。

      浩荡的山风中,三个少年并肩立马,一腔热血萦绕胸怀。

      可他们并不知道,一场真正的别离正在等待着他们。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桃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