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第六十二章 ...

  •   秦淮阁

      金陵城最大最气派的酒楼。

      坐落在秦淮河边,沿河两岸是各色各样的酒肆,客栈以及铺子。

      而秦淮阁的左边是首饰铺子至宝斋,右侧则是金陵城最大的钱庄集宝钱庄。

      至宝斋的东家是定国公府,定国公可是追随太,祖皇帝打天下的的拜把兄弟,家里头有丹书铁券,如今三百来年下来,大华国初定时封的四公八侯十六伯,这三百年来,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夺爵的夺爵,如今只剩下九家,大半也只套了个勋贵的壳子,再领个虚衔,半点实缺都没有,认真论起来,还没有六部一个四五品的官员说话管用。

      然而定国公府却不一样,现下的定国公领的是御林军统领的实缺,那可是天子近臣加心腹。

      所以,如今定国公私产的至宝斋,能开到金陵最热闹繁华的秦淮河岸边,也不奇怪。

      至于集宝钱庄,则与秦淮阁一样,都是沈家老祖宗留下来的祖产,虽被每一代的嫡支族长一脉继承,可是族规规定,这些祖产与祭田用途差不多,沈家族学,沈家女学,大归堂,孤寡堂,济善堂,以及沈家子弟科举乃至为官时的银钱,都是从祖产与祭田里头出。

      老祖宗当初的考量便是,沈家子子孙孙,虽无大富大贵,却吃穿不愁,不论举业还是为官,只要不穷奢极欲,都无需为银钱发愁,更是为了防范沈家科举入仕的子弟为了搂钱贪污受贿,而累及家族。

      当然,沈家族长一脉为沈家为官的子弟每年提供六千两的银钱,对这些为官的子弟的管教也甚严。

      为了杜绝那些受不了诱惑,心志不坚的为官子弟,族长一脉,都会派心腹去查私产,更是会半年一轮,不停歇的派人过去监督,一旦查出子违背族规的子弟,不论是谁,都会除族,免得一人犯事,牵累整个沈家家族。
      除此之外,更有族规规定,凡沈家为官子弟,不论官位多高,至多六十,必须致仕。

      为的就是让沈家步入仕途的子弟,不必太过贪念权位,为了权势,无所不用其极,一时的权势,或许会将沈家捧上大华国权贵的巅峰,可是盛极必衰,终不是长久之计,古往今来多少权贵,可下场呢!不是他们死后,被万人踩踏,从而致使整个家族覆灭,就是受到皇帝的忌惮,而抄家灭族。

      所以沈家苏老祖早已为子孙后代想好了,才有了这么一个族规。

      六十岁致仕,不论在位时如何权势滔天,一旦致仕,便是再后继有人,必然不如往昔,再加之不与皇族结亲,更不会参与党争夺位,只一心做纯臣。

      一则,做不了权臣。

      二则,没什么贪污受贿此类种种的幺蛾子。

      三则,以沈家在仕林中的声誉以及地位。

      不论在位的哪一任皇帝,除非脑子有病,才会忌惮或是灭了沈家。

      如此循环往复,细水流长,方才是长久之计。

      正是有了这么多严苛的规矩教条,沈家才会繁荣昌盛了两百多年。

      这么些年来,有不少的家族或者寒门子弟竞相学沈家。

      可是像沈家这样一代又一代下来,仍旧繁盛不衰的却寥寥无几,便是定国公府,别看这一代的定国公荣宠至极,可是这三百年来,也是有好几次差点落个夺了丹书铁券,夺爵甚至是抄家灭族的下场。

      也只有沈家,那么多的族规教条,且还有一条族规专门规定,倘沈家族人犯了族规,族长嫡支不按照族规处罚的,亦或者放松懈怠的,其他族人可以此条族规,将族长嫡支一脉除族。

      所以,即便是族长嫡支一脉不入仕,也得尽职尽责严苛按照族规管束好族人。

      。。。。。。。

      端午佳节,秦淮河上赛龙舟,这是历年来都未曾变过的。

      早早的,十里秦淮河的两岸的铺子,早已开张,不论是正街还是小巷里头的小贩,吆喝的,叫卖的,跑腿的,巡查有无闹事的,俨然有序,又热闹非凡。

      而今日的秦淮阁,无疑是热闹的源头。

      沈家一行车马直接从秦淮阁的西侧门进入秦淮阁的西侧院,而整个西侧院,足可以停百余辆马车,且今日只容女眷的马车停放。

      而秦淮阁统共有四个院子,分别为,东侧院,西侧院,前院与后院。

      今日为了方便前来秦淮阁的宾客马车停放,西侧院与后院容女眷马车,而前院与东院则容男宾马车。

      四个院子加在一块,统共可以停放五百余辆马车,倒是解决了前来的宾客无处停放马车的后顾之忧。

      待沈老夫人那几个长辈一一下了马车后,沈家的姑娘们也一一下了马车。

      虽然五娘已经来了秦淮阁几十次了,但每一次来,五娘都惊叹秦淮阁的气派与壮美。

      是的,秦淮阁的一砖一瓦,一窗一柱,都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沉淀,便是一楼敞厅的桌椅都是用了黄花梨,莫要说二楼与三楼的包间了,更是阅尽无数紫檀,另还有院中花花草草,曲水流觞的布置,可谓是底蕴深厚,气派浑然天成,又美的古朴且不失华丽。

      秦淮河两岸多得是一层二层的酒肆茶楼,似秦淮阁此种三层的,且占地颇大,还带了四个院子的,远远望去,秦淮阁便是鹤立鸡群的存在,走近一观,古典气派扑面而来。

      五娘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心里则想着,也就沈家在金陵的位份以及繁荣两百多年不衰,否则,凭着秦淮阁每年可观的收益,谁人不想着占为己有。

      收起所有的心思,五娘牵了九娘的小手,跟上姐妹们的脚步,三三两两的说笑着从西侧门入了一楼的敞厅。

      只刚刚踏进,便能听到敞厅里头男子们热络的寒暄,这倒是使得打头的沈老夫人以及沈二老夫人加快了步子拐上了西侧的酸枝木楼梯。

      而顾及到男女大防,男宾客在二楼,女宾客则在三楼,又因着女眷顾及名声,轻易不在一楼敞间多停留,通常男宾客在敞间碰见了便会寒暄一番,再从东边以及前边的楼梯上二楼。

      秦淮阁的大掌柜似往年一样,早早的在东西南北四个门一直到楼梯口添置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屏风,以确保,男女宾客绝不会冲撞到一块,更不会让前来女宾客受到一丝一毫的窥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