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 47 章 ...

  •   运城的官衙常年未修,看着破旧,门前的柱子都有了不少细微裂缝,院子里也光秃秃的,没什么花草鱼鸟做装饰,一个大圆木桌子被搬到院子中间,一抬头能看见天上的星星,夜幕之下,一桌子热腾腾的饭菜都陆陆续续的上了桌。

      李元景他们围坐在桌边,正好坐下他们六人。对于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他们来说,这却是难得的家常味道。

      这里没有皇宫的富丽,没有环绕的仆婢,没有谄媚的奉承更没有人心的复杂,仿佛只是寻常百姓家的兄弟姊妹坐在一起团圆,连一向挑剔的李元景都没有多话,酒足饭饱之后,才觉出难得的畅意。

      宫里的饭向来是吃不饱的,要么是冷食,要么便是规规矩矩的由下人布菜,多年的规矩让李元景习惯于少食,今日却是不同,在座除他之外个个都没这些习惯,他一筷子落得慢了,喜爱的菜就已经空了盘子端下了桌。

      惹得几人都纷纷笑话他,幸好还有宋挽在,替他守住了些,又从何韵筷子下抢了些,才算吃得舒坦。

      一顿饭在他们的笑谈声里结束,但显然,他们此次在运城相会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晚饭过后,几人回到了书房,李元景才将前几日捡到的令牌拿了出来。
      前日夜里路上遇袭的事情李元安早就听他们说起过,但运城到底不是自己的府上,眼下事情不明,他们的身份又如此扎眼,自然不方便在外面多言。

      这间书房是他们提前探过的安全之地,李元景也直到这时候才将这唯一的线索拿出来。

      李元安这么多年一直在外行走,见多识广,这块令牌说不定就有印象。

      屋里点着几盏油灯,灯光不算明亮,几人围坐在桌子边,一起将目光投向桌子上的令牌。铁质令牌在油灯的光照下闪着森然的寒光,这令牌样式独特,很是少见,李元安和何韵传递看了看也没看出什么苗头。

      “似乎有点眼熟,像是在哪儿见过?”
      李元安似乎对令牌的样式有点印象,但他这些年走过不少地方,又见过不少东西,一时居然没想起来是在哪里看见过这个令牌。

      “三哥,给我看看。”
      宋挽坐在旁边瞄了几眼,在座的只有她是南朝人,这令牌多不定也会从南边来,况且,她看这令牌很是眼熟,她确信一定在哪儿见过。

      李元安赶紧把手上的令牌地过去,众人的目光也随之转向宋挽。

      “我在南朝的宫里见过这个令牌。”
      宋挽此话一出,众人心惊,难道此次官银丢失背后有南朝的手笔?

      看出众人的目光逐渐变得疑惑,宋挽赶紧继续出言解释。
      “这次的案子与南朝应当无关,他们不会做这样的事,这个令牌我是在宋威齐的身上见过,似乎是一个姓姚的海寇的东西。”

      南朝有很长的海岸线,多年来海寇屡屡作乱,常扰的沿海一带动荡不堪,外出的渔民更是多有死伤,大家谋生计不易,尽管海寇作乱害死了不少无辜之人,但迫于生计,反而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海寇队伍里,使得他们势力越发壮大。

      而这其中领头的便是姚盛,如今,算是一方小小的领主,南朝皇帝软弱,多年来也没能彻底拔除这祸患,反而任其发展至今日规模,甚至能与军队专门训练的兵将一搏。

      据宋挽所知,这姚盛与宋威齐私下来往不少,算是宋威齐的一钱袋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对对,我想起来了,姚盛,这令牌是海寇的东西。”

      海寇常年在沿海一带作乱,几乎不来内陆,北朝地处大陆,只有东面一段不长的海岸线,很少直接接触过海寇,他们认不出这东西也不奇怪。

      经过宋挽这么一提点,李元安也想起来了,之前他曾在沿海一带待过些时间,那时便偶然见过有人佩戴过这种罕见的令牌,但当时只是瞥了一眼,并未多加注意,这会儿才突然想起来。

      “这位姚盛说起来是个人物,一个孤儿靠着给上一任海寇头子卖命得了青眼,不知是怎么回事,竟让那海寇头子松口收了他做干儿子,凭借一手收买人心的本事和敢拼敢搏的硬气,生生架空了上一任海寇头子的势力,一步步坐上今天的位子,心机之深不容小觑。”

      姚盛的大名在南朝算是赫赫,在北朝的沿海边境也能听见他的名字。但这人是个凶煞,平日里也没人敢在背后议论,生怕出海遇见这煞神,平白折了命。

      李元安听说此人的事情还是上次在沿海一带考察鱼虾水稻共作之事时听说,是个老先生无意间给他讲起此人。
      这人本就是北朝人,从小在沿海一带长大,后来海寇带人来村子里劫掠,这孩子主动跟着海寇上了船,当时不过七八岁,也就是村里的老人还记得此事。

      “这么说来,这有可能是海寇做的?”

      可是,没必要呀,这一刻,疑惑又重新浮上了众人心头。

      姚盛虽说是个海寇头子,座下也有数千小兵,占领着一片海域为非作歹,这么些年积累下的财富很是可观,听李元安刚刚所说,这人不是个简单人物,他绝不会为了钱来与北朝官府作对。

      可若不是他,那这海寇的令牌出现在此处又是为何,此事绝不是巧合,这背后一定还有他们不知道的关联。

      “三哥,关于这个姚盛你还知不知道什么别的消息?”

      李元景沉默半响,出声问道。如今,海寇的令牌出现在这儿,那这事儿多半就和海寇脱不开关系,李元昌与人勾结,通敌叛国之事还历历在目,若说这北朝中有人雇了海寇来对他们进行劫杀,也不是不可能。

      李元景想到这一茬,众人也都想到了,但这姚盛甚少在北朝出现,关于他的一些传言大都来自民间,很难查证且不好说真假。

      “这样,我这几日再去查查这姚盛。”
      李元安常年在江湖中飘荡,认识不少能人异士,由他来打听此事再合适不过。

      “行,那明日我们先去见见裴侍郎。”

      裴尚自官银丢失以来,便下了运城府大狱,已经关了数日,李元安自人带进来就一直派人盯着,人在牢里还算安好。

      为了方便行事,宋挽和洛玉竹这一次都是扮作侍女出现,皇子出门随侍个婢女再正常不过,众人也都没有怀疑,除了那位运城知府柳源略略狐疑地看了她们两眼,但也未曾出声质疑。

      那何沛以为她们是侍女,便从未给过一个正眼,自然更不会发现。

      次日
      运城的牢狱设在郊外,李元景与李元茂一道去,宋挽和洛玉竹本也想跟着,却硬生生拦了下来,毕竟牢狱那种地方到底是血腥恐怖了些,李元景和李元茂在这件事上出奇的一致。

      一大清早,柳源和那何沛就带了马车来接他们,两人名义上便是来查官银失窃一案,审问犯人自然少不了当地的官员陪同。
      李元景也没拒绝,就算这次去狱中见裴尚只是做个样子,也应该把戏做全了,这事的关键显然在海寇的身上。

      运城的牢狱比起刑部的不算大,与一般牢狱一样阴暗潮湿,狱卒一个个看着都强打着精神,一看便是平日里散漫,如今得了上官要来的命令才装出一副精神模样,李元景他们稍稍一走过,那狱卒的腰便佝偻几分。

      李元茂训过兵的人自然一眼就瞧出来了,但也不与理会,只是这运城的牢狱如此松散,若是有人想进来做点手脚岂不是易如反掌。

      “两位殿下注意脚下,我们运城常年罪犯少,牢狱多半空置,二位殿下贵脚踏践地,来来,小心门槛,不若您在这儿等会儿,我去将人提出来,莫要脏了您的靴子。”
      一路上,这何沛都一副笑吟吟的模样,嘴里说出口的话甚是好听,拐着弯的拍马屁。

      柳源作为知府,算是何沛的顶头上司,也不见他尊敬,反而将人晾在一旁,只顾着恭维李元景他们。
      若是在这儿的是李元礼,多半是被他哄的心花怒放,只可惜,来的是李元景和李元茂两位软硬不吃的主。

      这何沛也是个心理强大的,尽管一路上没人理他,他也能叭叭地说个不停。

      “也行。”
      李元景一路上都皱着诶头捂着鼻子,那模样硬生生是个受不了半点苦的尊贵人儿,这会儿干脆停下了脚步,大剌剌地甩了甩袖子,四处在这牢房里瞅着。

      那何沛见李元景的样子,十分有眼色的端了两把干净椅子过来,用自己的袖子来回擦拭了一下,李元景也顺势坐了下来。
      柳源一直跟在他们身后,倒是未发一言,这会儿,也只是安静的垂手站在李元景椅子后面。

      何沛独自带了两个狱卒进了牢房,没一会儿就将一个披散着头发的穿着囚服的犯人带了出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