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2章 ...
-
夜里竟下起雨来,雨打枝头,淅淅沥沥竟直到天明才停。
翌日清晨,雀鸟欢叫。
外面天光才微亮,宁锦萝便再也睡不着,唤了落霞和流云进来。
今日要去拜见外祖母,宁锦萝是激动又近乡情怯,衣裙首饰换了又换,才选定一套浅绿的交领襦裙,搭配同色的发饰,清新雅致又不失端庄。
流云道:“依姑娘的容貌穿什么都是好看的,实在不必过于担心。”
宁锦萝柔声道:“只是时隔多年再见外祖母,内心有些激动。”
见时候不早了,宁锦萝便让夏轻将宁锦宜唤醒,一番梳洗打扮后,活脱脱一个粉雕玉琢的小仙童。
宁锦萝越看心里柔软泛滥,对着小脸轻啄了两下,“阿宜,我们去见外祖母了。”
于是便带着流云、落霞出了门。
梁老夫人知晓她们一早会来,特意派人到海棠院门口等着给她们带路。
那嬷嬷见到宁锦萝,眼神都亮了,活了这么多年,跟在老夫人身边见了这么多姑娘,竟也没有一个比得上。
在穿过一道道回廊后,宁锦宜冒出句:“外祖母家好大啊!”
知道她是走累了,宁锦萝牵着她的小手,微微拉了拉,示意她再坚持坚持。
宁锦宜眨巴眨巴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不再说话,视线很快被园中的一只小鹿吸引了,那鹿也瞧着她看,也是圆溜溜的大眼睛,水灵灵的,透着清澈的天真,好像在跟她说一起来玩啊!
带路的嬷嬷见状,便出声解释:“这是二少爷送给六姑娘的生辰礼物,估计是从六小姐的院子里跑出来了,稍后自会有人来寻。”
宁锦宜并未认真听,低着头还在想那小鹿不能和她玩该有多伤心啊!
宁锦萝心头默默地想,嬷嬷口中的二少爷和六姑娘都是大舅舅梁明德和其正妻李氏所出。
实在是梁府的人太多了,各房的姑娘少爷加起来就是十来位,脑中还在回想梁府里其它人物时,寿安居已近在眼前。
还未进门,宁锦萝就看到厅堂内满满当当的,珠钗翠环,欢声笑语。
宁锦萝听着熟悉又陌生的声音,脚下放慢了步伐,垂眸瞥了眼跟在身旁不谙世事正四处打量的妹妹,深吸了一口气。
在外候着的丫环往里面通报了她们的到来,厅内的声音立刻安静下来,霎时间,宁锦萝便感觉到众人的视线都落在门口。
顶着众人的注视,宁锦萝牵着妹妹一步一步走进厅内,脸上挂着盈盈笑意的同时,迅速扫视了一眼周围。
厅内最上首的位置上坐着一位老夫人,也就是她的外祖母,两鬓比五年前斑白了许多,依旧慈眉善目,温和安详,见着她来,眼里闪着水光。
老夫人两边下手位置坐着大舅母李氏,三舅母赵氏,五舅母兰氏与李氏同坐一侧,此刻正一副和蔼的神色看着她们。
还有几位年龄少女站在舅母们的身后,眼中无不闪过惊艳,正偷偷地打量着她,还时不时的交头接耳。
宁锦萝瞟了一眼,都是十分眼熟。
宁锦萝顿住了脚步,眼眶微红,喉头忽然有一股堵塞之感,难以出声。
她努力平复内心地激荡,恭恭敬敬地对着上首的人行了个礼,声音略微哽咽:“阿萝给外祖母请安,愿外祖母身体康泰常健。”
宁锦宜毫不怯场,跟着有学有样地行了个礼。
两姐妹一个端雅稳重,雪肤香腮,一个粉雕玉琢,天真可爱,在场的人看了无不觉着赏心悦目,点头称好。
梁老夫人看着多年不见的两个外孙女来了,已是老泪纵横,招手让她们走近,一把搂在怀里,声音颤抖,泣不成声,“我可怜的心肝儿,你们可算是来了,你们两姐妹这么多年守孝在越州委屈了,怨我老婆子没有早些把你们接回来。”
“这不关外祖母的事,”宁锦萝眼眶红红的,柔声安慰,“为父母守孝本来就是身为人子应做的事。”
“哪里守孝不是一样的守,何必在越州,早知道你爹死的时候,就该把你们带回来,何必让你们受别人的拿捏。”
粱明安一早就将宁锦萝跟赵家的事情说了,梁老夫人是个护短的,听了后大为不快,念及宁锦萝不肯屈就,坚持退婚,心中还是为她敢为自己争取感到欣慰。
另外还心疼她们都快到家门口了,碰上这等性命攸关,差点毁了一生的祸事,越发觉得这两个外孙女命途多舛,可怜无靠。
梁老夫人紧握住宁锦萝柔嫩的手,仔细地看着她,那相貌越发肖似她故去的女儿,心里一阵感慨,又忍不住要掉泪。
祖孙俩又抱着哭了一番,被几位舅母劝住,这才止了眼泪。
接着老夫人又说了些旧事,都是跟她母亲有关的。
宁锦萝一想起母亲已经离开她们五年了,心里忍不住悲伤起来,那时阿宜才不到两岁,对母亲的音容根本就没多少记忆。
老夫人说了一阵,见宁锦萝神色伤悲,眼神戚戚,便也不再说下去。
说再多,人也不会出现在她面前的。
怕她多年未见,分不清这里的人,老夫人让身侧的吴嬷嬷领着俩姐妹去拜见梁府各房。
梁老侯爷一生共有四子一女,其中除了二女儿梁慧心非亲生,四子梁明义与姨娘所生外,其余三子皆与正室,也就是老夫人所出。
几个儿子各有建树,大儿子梁明德为武将,正直刚烈,驰骋沙场二十几年,承袭爵位,官至镇国大将军。
另外两个儿子都是文臣,三儿子梁明礼为户部侍郎,平日不苟言笑。五儿子梁明安是不喜名利,只是鸿胪寺的一个主事,爽朗洒脱。
庶子梁明义外放做官多年,甚少回京,前年就将生母与妻子都接了过去。
今日几个舅舅和两个表弟都不在家,按次序,吴嬷嬷领着宁锦萝先拜见大房大舅母李氏,李氏膝下有二子二女,长女梁淑慎已出嫁,二子梁峥因公外出。
李氏是个温和内敛的人,话不多,只将俩姐妹扶起,先摸了块玉佩给宁锦宜戴上,又从手上撸了个通体翠绿的镯子要给宁锦萝戴上。
玉镯过于贵重,宁锦萝受惊般收回手。
这时,李氏后面的少女笑嘻嘻地朝她道:“宁表姐,平日里我娘最喜欢这镯子了,连我要都没舍得给。”
这是六表妹梁观溪,宁锦萝抿唇浅笑,转头看向老夫人,老夫人笑眯眯地冲她点点头。
宁锦萝这才安下心来,低身行了个礼,“锦萝谢过大舅母。”
伸出手腕让李氏把镯子带上,玉镯浓绿,越发衬得皓腕如雪。
梁观溪夸张道:“宁表姐,我可算知道我娘为什么不把镯子送给我了,我要是带上这镯子,风头都被镯子夺去了,谁还看我啊。”
“可你一带上,这镯子衬得你越发娇艳夺目,真让人移不开眼睛。”
大家都被她的话逗得笑起来,宁锦萝也羞红了脸,“六表妹你谬赞了。”
梁观溪身后探出个小脑袋,年岁跟宁锦宜相仿,想是李氏的幺子,府里的十一少爷梁岑,他满目着迷,语气却很老成:“六姐这回是真心话。”
于是,众人又是一阵欢笑。
宁锦萝脸颊滚烫,将准备的礼物奉上,这才把众人的视线移了去。
接着又拜见了三房三舅母赵氏,赵氏育有一子二女,儿子梁巍在书院读书,旬假才回,两个女儿是对双生花,一个活泼,一个恬静,去舅家未归,身后只有个怯生生的少女立着。
宁锦萝记得她,是三舅舅庶女,五表妹梁湘灵,此刻正小心翼翼地看她。
宁锦萝对上视线,浅笑一下,她却小鹿受惊似的移开眼,后知后觉觉得这样不对,又重新对上视线,小心地展颜一笑。
宁锦萝微笑移开视线,向三舅母低身行礼,宁锦宜有学有样,赵氏眼神上下打量着她,目光灼灼,有些逼人,在众人看来,宁表姑娘也是给三夫人看呆了。
五舅母兰氏出言调侃:“三嫂可是看够了,看够了就赶紧放人吧,也好让我仔细瞧瞧。”
赵氏这才回过神来,脸上露出笑缓和一下神色,“真是天仙一般的人物。”便让人拿出见面礼。
宁锦萝谢过,也奉上自己准备的。
最后见过五房的五舅母兰氏,兰氏是个婉约和善的人,脸上一直挂着和煦的笑容,让人觉得很亲切。
她的身后站着一位妙龄少女和一个小男孩,和兰氏有几分相似,应该就是四表妹梁敏琪和十表弟梁峪了,此刻正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宁锦萝浅浅一笑,行过礼后,兰氏也给了两人准备了见面礼,宁锦萝收了,谢过后又奉上自己准备的。
见完各房,宁锦萝宁锦宜回到老夫人身边,老夫人轻轻拍了两下她的手,一手揽着宁锦宜,眼神慈爱地看着她们,语气温和说:“你的婚事我听说了,赵家不是个什么好去处,不要也罢,就由我做主,在京里挑个好儿郎,以后也好多陪陪老婆子我,你觉得如何?”
不等宁锦萝回答,老夫人对着李氏道:“老大家的,阿萝的婚事我就交给你了,你定要给阿萝选个称心如意的郎君。”
李氏正喝着茶,听到老夫人提到自己,连忙放下茶盏道,“老夫人说的是,阿萝喜欢什么样的,只管跟大舅母说。”
“老三家的,老五家的,你大嫂执掌中馈,事情繁多,你们也帮着多多留意合适人选。”
赵氏和兰氏纷纷起身应答。
宁锦萝脸颊绯红,眼神羞涩,柔顺地点点头,“但凭外祖母做主就是。”
转头又对李氏、赵氏、兰氏各行了个礼,“有劳三位舅母。”
梁观溪直言直语道:“宁表姐如此貌美,要是放出风去,只怕那些人家都要把咱们侯府的门槛都要踏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