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房生事 ...

  •   一夜好眠,沈清欢早早地就醒了过来。秋叶服侍着梳洗装扮后,主仆两人便起身前去彩霞院。昨夜沈瑭歇在了柳氏这,沈瑭去当值后,柳氏又多歇了会儿,卯时三刻才起身。

      沈清欢进来时,柳氏才刚洗漱完。一个穿着桃红色夹袄并杏色长裙,头上簪着盘丝金钗的妇人正立在一边。沈清欢永远都不会忘了这个妇人,便是她使计害得母亲孕期受气后来才会难产而死的。

      见沈清欢来了,孟姨娘眼皮跳了跳。当年将季氏斗败了,她还自鸣得意,觉得自己是沈瑭跟前第一人了,可没等她得意多久,一年后柳氏就进门了。

      柳氏可不像季氏一样性子绵软又清高孤傲。她惯会拿捏人心,又恰逢她进门不久,沈瑭就升职了,因此更得沈瑭看重了。沈瑭外放时只带了柳氏和几个孩子,六年不见,她早就被抛掷脑后。

      好不容易等到年前沈瑭一个人先回来述职,后院空虚,二房只有她这个姨娘,她自然费尽心思好好表现了一番,勾得沈瑭日日都去她的院子。可昨日柳氏回来了,她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做姨娘的这些年,她不可谓不艰难。自从柳氏进门后,她连胎都没怀上过,唯一的女儿清韵也还是在季氏活着的时候生下的。倒不是她肚皮不争气,实在是柳氏看得紧。

      “三姑娘来得真早呀。”孟姨娘挤着笑脸望向瘦削的沈清欢,六年不见,她虽然瘦弱,长得却越发标志了,倒是像了她那个容貌动人的母亲季氏。

      “再早也没有姨娘来得早。”沈清欢在院子里就听小丫头窃窃私语说,沈瑭还没走的时候,孟氏就打扮得花枝招展地站在彩霞院门口了。

      柳氏知道这件事后,也只是冷笑着砸了一个彩瓷杯子,起床后半响也没有跟孟姨娘说过一句话,只晾着她干站着。

      听了沈清欢的冷嘲热讽,孟姨娘脸色倏地变了,心里暗骂道:小蹄子,小小年纪,竟然当众奚落自己,有娘生没娘教的东西。

      见沈清欢奚落起了孟姨娘,柳氏也只是哂笑道:“这么一大早还没用膳吧,等会儿就在这里陪我一起吃吧。”她虽然厌恶孟姨娘,但也很讨厌沈清欢,一个是不安分跟她抢男人的下贱胚子,一个是前妻留下来的拖油瓶,白占了二房嫡女的名,害得她的清雅成了嫡次女。

      她谁都不想帮,可偏偏沈清欢是小姐,是主子身份,而那孟姨娘不过是个玩意,面子上她还是要多偏向沈清欢几分的。

      “多谢母亲。”沈清欢的心里同柳氏想的也差不多,在孟姨娘这个问题上,她们勉强能够站在同一战线。至于她们之间的矛盾,那是后话了。

      没有柳氏的授意,孟姨娘只能尴尬地站着。姨娘这个身份不过算是半个主子,还得主子给脸,才能受人尊重。沈瑭在这侯府本来就没什么地位,从前没有柳氏她还好些,可现在柳氏明显不想给她脸面。

      刘妈妈吩咐跟前二等丫鬟桃枝去传饭的功夫,沈清雅牵着弟弟的手不紧不慢地进来了。

      沈愉今年才五岁,是在金陵外放的时候生下来的,又是家中幼子,沈瑭和柳氏都格外疼爱他,故而养的极为娇气。沈愉向来爱黏着柳氏,又兼年幼,回了侯府后也只在彩霞院的西厢房住下,以便于柳氏能就近照顾。

      按永定侯府的规矩,家中的公子们年满八岁后就要单独辟个院子居住,跟前伺候的也不再全是丫鬟,而是专门配了小厮,陪着一起读书的。

      侯府的小姐们则是过了十岁才会单独给个院子,因此,沈清雅和弟弟都跟着柳氏一起居住在彩霞院。幸好彩霞院地方宽敞,光厢房就有五间。即便如此,沈清雅听闻三姐姐能独自住在翠竹院也是很气恼的。

      从她记事起,她就习惯和沈清欢争锋。可能是同父异母的关系,她对沈清欢有着天然的敌意,也可能是身边的人总喜欢拿她们做比较,而沈清欢格外地会在人前做戏,显得她这个二小姐刁蛮任性。

      她总也想不明白,明明受爹娘喜爱疼宠的是她,为什么在沈清欢的脸上却看不到半点妒色。每次得了爹爹送的好东西拿去沈清欢面前炫耀的时候,最后生气的却只有她自己。

      再怎么不情愿,沈清雅还是低声叫了一句“三姐姐”,为的是昨晚母亲的殷切叮嘱。虽然只是个半大的姑娘,她多多少少也明白了母亲在侯府的处境已经不似之前在金陵的时候了。

      说到底这侯府还是大房的天下,做主的是那春晖堂的祖母。她再怎么任性,也不敢给母亲惹麻烦。

      “六妹妹,阿愉弟弟。”沈清欢善意地朝他们浅笑道,她虽不喜欢继母和沈清雅,但沈愉天真可爱,她还是有几分喜欢的。

      “母亲,阿愉想你了。”沈愉稚嫩的嗓音软糯糯的,扭着胖胖的小腿飞快地扑到柳氏的怀里。见心爱的儿子来了,柳氏早前的不忿也顿时散了。

      孟姨娘站在一边看着这一幕,眼神里是藏不住的羡慕。“你跑慢些,当心摔着。”柳氏伸手接住沈愉,神色温柔地叮嘱他,轻柔地擦去了他额头沁出的汗珠。

      桃枝这时候已经带人将早膳送了进来,柳氏便招呼几个孩子先用早膳。等他们吃完早膳来到春晖的堂的时候已经是辰时二刻了。

      老夫人曾氏已经用完了早膳,大丫鬟香雪正伺候她漱口。侯夫人王氏和大房的两个姑娘已经在椅子上坐下了。见二房的人来了,沈清宁和沈清悦齐声唤了“二婶”,二房众人也上前向曾氏请安,等曾氏应了一声,她们才向王氏见礼。王氏一如既往地笑着让她们入座。

      曾老夫人在香雪的搀扶下坐在了铺着软垫的椅子上,即便年纪大了,身子也坐得很是挺拔笔直。便从这一点来看,沈清欢也知道这个祖母是个极重规矩的,因此她也暗暗挺起胸膛。

      老夫人喵了一眼在坐的众人,发现三房的人一个都不在,面色不虞地问道:“三房的人呢?”身边的李妈妈便上前说道:“回老夫人的话,方才三夫人跟前的春柳来说,三夫人早起有些头疼,向您告个假,晚间好些了再来给您请安。”

      “既然不舒服,就叫她好好歇着吧。来不来的,也不要紧。”老夫人对自己的娘家侄女多少还是有些偏爱的,而且小曾氏过门这些年也一直勤勉,不曾让她费心过。

      曾氏偏过头来看向坐在她左手边的王氏和柳氏,说起了话来。“今天一早门房就递来了宁国公府的请帖。琼儿派人递了话来,过两日是她嫂嫂的生辰,你好生准备着,到时候带着咱们府上的姑娘一起去。”

      “是,儿媳明白。”王氏柔顺地颔首,眼眸流转,笑着对老夫人说道:“儿媳记着国公夫人喜欢花草,尤其是品相好的兰花。前两日老爷那刚好得了几盆,送与国公夫人倒也雅致。”

      “虽说只是个生辰宴,但毕竟是国公府,黄白之物虽俗,礼却不可废。”曾氏转动着指尖的扳指,静静地望着王氏,若有所思地说。

      “这是自然。”见老夫人出言指点,王氏随即笑道:“儿媳会按照往常的惯例准备好,母亲不必担心。”

      “你是个妥帖的,只是宁国公府到底与旁的人家不一样,便是为了琼儿,咱们也得事事周全。”说到此处曾老夫人幽幽地叹了口气。

      她的琼儿虽说嫁入了宁国公府,外头看着繁花似锦,可她嫁的是次子,如今是二房夫人,将来既不能袭爵,也掌管不了府中的中馈。等老国公去了,两房分家后,又能得到多少好处呢?

      “儿媳明白。”见老夫人面露惆怅之色,王氏似有所感,乖巧地应了下来。

      “柳氏,你们才刚回来,与亲眷也许久没有走动了,这次去宁国公府,几个孩子你得多留神些。”曾老夫人神情凛凛地望着坐在王氏旁边的柳氏告诫道。

      柳氏何尝听不出她的言下之意,只能强忍着心中不耐,神色却愈加恭顺地回道:“母亲放心,儿媳定会看好他们。”

      “嗯。”见柳氏如此恭谨,老夫人心中满意,遂语气温和地和她说道:“几个孩子在金陵可曾进学?”沈家自老侯爷沈阕这一代起就很注重诗书礼乐,立志于诗书传家。

      “回母亲的话,恪哥儿两年前就入了学堂,跟着金陵的顾夫子学习。愉哥儿也开了蒙,很快就能入学堂了。便是清欢和清雅也是请了女夫子教导着琴棋书画的,儿媳知道母亲对家中孩子的学识涵养很是看重,不敢耽误了孩子们。”柳氏虽低下头,神色却有几分骄傲自得地说道。

      果然,曾老夫人闻言对她夸赞道:“你做的很好。”说罢还瞄了一眼在坐的几个姑娘,目光落在沈清宁身上时,眼神中满是骄傲。“外头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咱们世家大族不兴这套。”

      “没有哪个世家大族会娶个没有学问的媳妇回去,便是妾室也会寻那些个有才情的女子。”说到这里,曾老夫人咳了一声,继续道:“咱们府里的姑娘更是要好好学着,便是做不了什么大学问,将来出了门也不可被人轻看了去。”

      “母亲,说起来咱们府里的女夫子年前就向我请辞了,说是家中母亲得了恶疾,要回去服侍。不如咱们将许夫子请来吧。”想起此事,王氏心中颇为心动,便忍不住开口问询。

      “这许夫子我也有所耳闻,只是她那性子,倒不太好请啊!”曾老夫人不是没有想过,但是许氏自视甚高,清高孤傲,一般的人家也不愿意去,想请她来任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位许夫子是什么人?”柳氏久不在京都,不曾听过她的大名,见曾老夫人都说不好请,心中更加好奇。

      “弟妹有所不知,这许夫子原先也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只是为人太过孤傲,上门说亲的她都没看上,后来年纪大了,便歇了嫁人的心思。又因学识出众,被御史汪大人请去教了他家姑娘几年,后来那汪姑娘入宫做了贵人,这许夫子的名声就传了出来。”见柳氏好奇,王氏便笑着为她解惑。

      “既然这般传奇,定是许多人家争相聘请吧?”难怪都说不好请,定是聘请的人太多了。柳氏如是猜测。

      “的确是有很多人想要请她,不过许夫子只去那些清贵人家任教,而且只教两年。从她任教以来,总共也就教过四户人家。”见柳氏和几个姑娘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王氏喝了口茶娓娓道来。

      “先头就是这汪御史,后来入宫教了五公主,再后来就是大理寺裴大人家和礼部姚尚书家。说起来除去五公主,余下的这几家都是在朝中名声极好的。”

      “若依母亲所言,这许夫子定然学识渊博,便是孤傲几分,也是人之常情。”沈清宁颇为遗憾地说道:“只可惜不能请她来,否则我和妹妹们也能一睹风采。”

      “宁姐儿莫急。”王氏微微一笑,回头望着曾老夫人说道:“原先我也是不敢想的,只是姚夫人与我自幼交好,她家茹姐儿刚定了亲,眼下许夫子刚结束任教,还空着呢。我这位好姐姐便想将她介绍给我,前几日刚约好了,只等许夫子休息半月,便来咱们侯府看看几位姑娘的资质。若是她看中意了,便答应留下来任教。”

      王氏话音一落,几位姑娘立马欢欣鼓舞起来。“若是许夫子来了,咱们一定会好好表现的。”沈清宁眸光清亮,粲然一笑。

      “若真有此缘分,你们几个可得沉下心来好好学着,便是学了几分,将来也能得些造化。”见王氏志得意满,曾老夫人心中也有了数,既然许夫子答应过来想看姑娘们,那十有八九是会留下来任教的。

      “是。”几个姑娘齐声应道。又闲聊了许久后,众人起身告辞,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去。回程路上,沈清宁特意拉着沈清欢说了会儿话。“这套衣裙妹妹穿着果然好看。”

      沈清欢淡雅一笑,诚恳地向沈清宁道谢:“我很喜欢,多谢大姐姐为我费心。”见沈清欢道谢,沈清宁浅笑着拉着她的手:“你我姐妹间何须这般客气?我一见你就喜欢,今后妹妹得空了可要多来撷芳院陪姐姐说说话才是。”

      见沈清宁言辞恳切,眼神中也是真的欢喜,沈清欢也粲然一笑道:“蒙姐姐不弃,妹妹定会去叨扰姐姐。”说罢,两人相视一笑。

      用了午膳后沈清欢坐在窗前翻阅着从金陵带回来的一本游记,这是顾夫子临别前送给他们姐弟的。顾夫子游历山川,涉猎广泛,藏书颇多。这些年得他眷顾,她与弟弟收获颇丰。

      秋叶掀开门帘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秋兰见了疑惑问道:“出什么事了,走得这样急?”秋叶径直来到沈清欢跟前,脸色通红神色焦急地说道:“姑娘,不好了。三房出事了。”

      “别急,你先喝口水再说。”见秋叶额前沁出了汗珠,沈清欢拿起水壶倒了杯水摆到秋叶跟前。

      秋叶咕隆喝下,模糊地呢喃了一声谢,放下茶杯说道:“方才我在夫人院子外听见的,说是三老爷当值的时候与人起了争执,好像还惊动了府尹,现在关进顺天府了。老夫人派人叫了大老爷二老爷回来,现在正议事呢。”

      闻言,沈清欢一惊,搁下了手中的书。这位三叔的做派她有所耳闻,从前便是个不着边际的,此番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与人争执,竟还闹到了顺天府,必然是打伤了什么人,不然顺天府也不至于不给永定侯府这点面子。

      “可知道三叔是和什么人起争执的?”沈清欢思索片刻,才抬头问道。秋叶却只摇了摇头:“奴婢不知。”

      “叮嘱知红知绿,没事不要乱跑。眼下府中生乱,若是冲撞了主子,我纵有心,怕是也保不住他们。”

      “是,奴婢明白。”秋叶虽然性子活泼,却不是什么莽撞的,知道这个时候府里乱作一团,更是要谨言慎行。“秋兰你伺候好姑娘,我这就去跟知红知绿说一声,让她们老实待着。”说罢,秋叶风风火火地走了出去。

      沈清欢抬头望向窗外,先前还是晴空高照,眼下已是布满了乌云。侯府风云变幻,她一介女子,只求自保。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三房生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