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八卦一下 ...

  •   死气沉沉。

      就是现在史苗对贾政的感觉。

      稳重过头以后的死气。

      史苗在贾政身上找不到一点属于这个年纪少年的朝气和灵气。

      他现在才十四五岁啊!

      贾宝玉虽然被贾政评价顽劣,但贾宝玉起码像个真人。

      贾政在史苗跟前的表现,活脱脱一个礼教下合格儿子模板,像脑袋植入刻板程序的机器人。

      压抑。

      史苗压抑。

      贾政也压抑。

      一切但凭母亲做主,将来有什么不好,母亲的命令不可违背,出了错处,父母之过不可言。

      错就错吧!烂就烂,一个孝道压下来,父母长辈一定是对的。

      管家理事和自己无关,孩子教养不好,是孩子的母亲不会教导,老太太惯坏了。

      偶尔诈尸式育儿,学着书上的圣贤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外也说得过去。

      孝道如是,忠君也如是。

      都夸魏征直言进谏,古往今来史书上的诤臣又有几个?

      环境造就人。

      大家都挺难的。

      贾政自小受到的教育如此,史苗怪他也无用。

      现代社会还不是照样有清朝老僵尸,从读书就开始卷了又卷。

      他办不成大事,起码不惹事。

      这么一想,史苗心态略微平和,换了说话的语气。

      “今日叫你来,是有事要你做。”

      “你哥哥在外面守着你父亲,家中需要你担起来办事。”

      贾政低头听训,估计以前在贾代善面前也是这个样子。

      将来贾宝玉在他跟前也这样。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史苗:“读书的事,我不太通,你自去寻访着,有中意的先生就请来,银两不是问题,要紧的是才情。”

      贾政盯着地板,答:“儿子知道了。”

      史苗又说:“还有一件事,早前教你姐妹的老先生一走,她们就没正经上学。我想着也要给她们找一个,最好是有见识的女先生,如今我出不得门,你记着留意。”

      贾政脸上仍旧没什么表情,还是盯着地面:“儿子知道了。”

      算了,史苗不与小孩子置气。

      “最后一件事。”

      贾政大约也觉得今日母亲吩咐的事情有点多,嘴角动了动,继续立着耳朵听训。

      “你哥哥虽不在,今后每天你们请安时,每逢七日,在我屋中议事,除了读书,你也要学些家事。”

      史苗本来想定初一十五,她习惯七日作息,以前也是每周一开会,家里她最大,就定七天。

      这个事情……

      母亲为何又要他管家事?管的又是那些家事。

      都说君子远庖厨,女主内,男主外。

      前儿家里为着赵姨娘和大妹妹的事乱过一会,贾政也是知道的。

      内宅的事情,他一个爷们掺和什么?

      可母亲的话他又不能补充,当孩子出于孝道,要为母亲分忧。

      贾政硬着头皮,总算换了一个说法:“儿子……明白。”

      比起二哥贾政,几个姑娘受到的荼毒少,保有的纯真比较多。

      上回史苗处置赵姨娘回护女儿们的事以后,史苗明显感觉几个姑娘和她更亲近了。

      贾政听话这一点也有好处。

      史苗让他和姊妹一处议事,他也就来了。

      每日早上一小议,七日一大议。

      看得出来,贾政听着那些鸡零狗碎的家长里短,耐着性子忍受折磨。

      在荣国府杀鸡儆猴的效果极其显著,除去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基本没有大毛病。

      贾政每次都像个吉祥物,规规矩矩当旁听生。

      上回史苗让贾姝分下去的布料,已经做成衣服,过了三月天气渐渐回暖。

      荣国府花园里的花儿朵儿开得正好,史苗原本想效仿探春也弄个诗社活跃一下气氛。

      可惜贾代善都没入土。

      算了算了。

      南边有人过来,贾政终于接到了自己开始议事一来的第一个任务。

      史苗现在给孩子们派活儿越来越熟练。

      “金陵那边有人来,你要问祭田之事,还有你父亲的身后事,预备得如何!”

      史苗自己穿在贾母身上,当然不愿荣国府太早嗝屁。

      刚好趁着贾代善入土,名正言顺可以多买祭田。

      史苗看了看几个孩子。

      如果带着他们回金陵,算不算直通大结局?

      占了原主的身份,将来把田地分分,有田有地,不至于让原主后辈饿死。

      能不能从耕读起家,就看原主后辈的造化了!

      说到种地,史苗惆怅了。

      她学农学不假,却是一个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的农学生。

      农校地里的东西很金贵,不知道哪个苗苗就是教授重要科研成果。

      她的博士师姐师兄才有下地伺候苗苗的资格。

      史苗其实也想种地的,但她的研究生方向——是搞茶。

      如果能去金陵,她也搞几块地种一种,打发时间。

      ……

      贾政原本想说之前那句话,不过母亲好像不喜欢,马上改口。

      “孩儿……是。”

      每天只看姐姐妹妹们办事情,就连小妹贾敏偶尔也能干点活儿,显得贾政非常没用。

      贾政接到任务,心里还有点小欣喜。

      况且母亲说得对,这种事情也只有他方便出面。

      没想到除这件事,还有另一桩。

      史苗:“还有早前教你的那个先生,听说要入翰林,你们有师徒情分,预备东西恭贺一二。”

      贾政心里有个疙瘩,他是公府的公子,日常只有旁人捧着巴结他的份儿,一个见风使舵的先生,才入翰林,芝麻大的官儿,还要他去恭贺。

      贾政终于显露了情绪,答应的不情不愿:“是。”

      荣国府还没落败到依仗一个小翰林的地步,史苗只想磨一下贾政性格。

      见他答应下来,就开始给姑娘们派下一件任务。

      气氛有点严肃,大家都规规矩矩坐着,史苗觉着下回可以搞点花生瓜子吃吃。

      家庭会议,别真搞得和公司例会一样。

      史苗看向几个女儿。

      一个个穿着新衣裳,打扮得漂漂亮亮。

      养眼,愉悦。

      “我记得下一月好些人家办喜事,我们家人去不得,但礼要送到,你们拟好单子拿给我看。”

      几个姑娘齐声:“是。”

      家庭琐事办完,下一项议程是朝廷大事。

      史苗又问:“前几日让你们看的邸报,看了没有,有何见解?”

      不懂怎么回答的时候就低头,古往今来的学生都这样。

      贾政大概是习惯了,见姐妹们都不说话。

      出声答道:“孩儿愚钝。”

      其实史苗也不指望她们能有多少见解。

      可贾政没什么说法倒是有点意外,不知道平时那些先生教的什么。

      在这个圈里混,怎么一点政治嗅觉都没有。

      之前贾敏还能说几句义忠亲王的事呢!

      转念一想,贾政总是闷声不出气,搞不好人家不愿意说。

      史苗故作轻松道:“没有就没有,咱们孤儿寡母也做不成什么,知道朝中有什么大事就成。”

      这句话一讲,家庭气氛有所缓和,史苗见她们拘束,宣布散会。

      姑娘们很熟练,第二天就把过几天的礼单拟好。

      史苗接来一看,大差不差,唯有给王家礼单多了一对珐琅彩宝瓶。

      王家还是伯爵,有贵族身份,王子腾娶妻大喜。

      都是从金陵出来的,荣国府和王家交情不浅。

      但两家交情也没到送王家的礼比送另一家安国公家重的地步。

      史苗提出自己的疑惑:“这礼单……是你们拟的?为何送王家的礼多了两样。”

      贾姝瞥眼看贾政,开口:“母亲,父亲在世时,原本有和王家议亲的打算。”

      三个妹妹没有议亲,不方便说,只能她这个姐姐解释。

      史苗听出来,贾姝没有避着贾政的意思,甚至是故意把事情点出来。

      贾政娶的王夫人。

      能搞出抄检大观园的事,觉得袭人是个好的,最要命的是引来了薛家……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

      贾政和王夫人,比她家敏儿和林如海那一对儿更需要拆!

      史苗大大方方笑了笑:“哪里的事,什么都不曾定下,让下面人不要乱传,坏了人家姑娘的大事。”

      史苗真要谢谢贾姝这个大姑娘,瞌睡来了就递枕头。

      刚好趁着这个机会,把‘流言’澄清澄清。

      “旁人家怎么送,王家就怎么送,不必厚此薄彼。”

      事涉贾政,他穿的还是日常的杏色衣衫,绷着脸,面无表情,耳根开始发红。

      看见贾政样子,史苗更想逗他,故意把他点出来。

      “虽说咱们家今时不同往日,但将来你们的二哥哥的婚事,还有你们的婚事,也要好好挑。”

      贾政身边的小厮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早前其实也听到点关于自己婚事的风声。

      婚姻大事,历来长辈做主,定下之后知会一声。

      贾政被点名,耳朵更红了:“母亲做主。”

      史苗只看着贾政笑:

      “这种事情,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要你们两情相悦,若是闲时想好了,记得和母亲说。”

      然后又看看几个姑娘:“你们是喜欢高的、壮的、能文的还是能武的,还是喜欢美貌才情的。”

      除了年纪小的贾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脸吃瓜。

      贾姝、贾娴还有贾媃都害羞的低下头,脸蛋红红的。

      史苗越说越来劲,管那些糟心事,哪有八卦逗孩子好玩!

      “害羞什么,若挑不到合适的,或舍不得母亲,留在家里孝敬母亲也成。”

      这才是史苗最真实的想法,不嫁也行,她们娘儿几个开开心心过一辈子,不香吗?

      可惜史苗不能明说。

      贾政难得不像个木头,出现其他表情,史苗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

      就要抓典型!

      这么大的小子,旁边还少不得丫鬟伺候,史苗就不信贾政在背后也是一板一眼,没动过心思。

      “像是你们二哥哥,喜欢读书,好风雅,必然要找一个也能和他吟风弄月的,免得以后话不投机半句多。”

      话不投机半句多,贾政和王夫人就如此。

      王家不注重女儿读书,养出来的孩子和贾政肯定没有共同语言。

      史苗也不求贾政和他将来的媳妇多恩爱。

      但她不想要个对有才情 、美貌女孩抱有敌意的儿媳。

      毕竟,她家几个姑娘都挺美貌的。

      贾政忽然成了话题中心,脸蛋爆红,梗着脖子站起来:“母亲,孩儿先告退了。”

      哟呵……

      这小子还知道跑,不像以前等着母亲发话了?

      史苗恶趣味的看着贾政遁走,末了还不忘和女儿们打趣:
      “你们二哥面皮真薄,这就害羞了。”

      姑娘们见贾政吃瘪,挤眉弄眼的憋着笑,又不好意思出声。

      史苗清了清嗓子。

      “不过母亲要告诉你们,别信戏文里的故事,那都是编来骗你们小姑娘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八卦一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