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我要像我太爷爷,像我爷爷,像我爹那样去战场杀敌立军功!”

      “区区瓦剌,也敢杀我大明百姓,我要让瓦剌小丑知道什么叫王者之师,雷霆之怒!”

      “不破瓦剌,耻于坐此皇位!”

      秦朝咸阳城,始皇帝站在高处,不动声色地看向天幕,李斯和赵高二人随心在侧,心思各异。

      说来奇怪,之前无论相距多远,都能听到从天幕上传来的声音一事已经非常古怪,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现在居然能看到十分清晰的画面。

      刚才那几句话就全部出于一个陌生青年口中。

      看他的穿着打扮和秦朝百姓完全不同,其实口音也很奇怪,说的不是秦国甚至不是六国的语言,离奇的是所有人都能听得懂这是什么意思。

      秦始皇暗自揣摩着那青年话里话外的意思。

      大明。

      这应该是后世的朝代。

      “赵高,李斯,”他沉声开口,“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

      “陛下,臣以为这天幕上的人实在古怪,不过看他实在浅薄无知,根本不足为惧。”

      “这应该是后世的一段景象,极有可能是未来会发生的事情,”赵高率先开口,李斯紧随其后说道,“或许可以从中得知和秦朝未来有关的讯息。”

      秦始皇深以为然,那叫嚣的青年他完全看不上眼。这种涉世不深又狂妄自负的家伙连大秦的任何一个将领士兵都比不过。

      不用看下去也知道此人必败无疑。

      他在意的是后世,有关秦朝到底能延续多少年的问题。他十三登基,二十二亲政平定六国,统一天下,商朝500年,周朝790年,不出意外,大秦应该能超越商周两朝,千秋万代。

      “陛下,”赵高提醒,“该服仙丹了。”

      秦始皇压下思绪,他信不过扶苏能抗下大秦的重担,为今之计,还是先寻求长生之法,再看这天幕会透露些什么消息。

      *
      在李世民松了一口气,笑着和长孙皇后说天幕上的人“竖子不足为惧”之时。

      唐高宗李治和武媚也看到了这一幕。

      “朕决意立你为皇后,舅父和褚遂良软硬不吃,实在叫人恼火,现在这好端端的天上又出现了这么一个玩意,想也知道那群老臣要借机说事。”

      李治无奈叹气。

      现在的王皇后的太原王氏,是原魏尚书左仆射王思政的孙女,出身显赫,家族就像庞大不可撼动的参天大树,旁支都渗透到了唐王朝的政治权利中心。

      他早就对关陇贵族十分不满,想借着废后的事情打压这些贵族,改变自魏晋以来皇权不振的情况。

      然父皇临死前留给了他两个大臣,舅父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两人被父皇视为“忠烈”之臣,废立皇后这么重要的事情肯定要听取这两位大臣的意见。

      可惜不论他是先礼后兵,还是直截了当开口,这两人都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其他大臣就更离谱了,要么称病闭门不出,要么胆小怕事,不明确表态。

      一个字,绝!

      李治现在心头压着火气,以至于看到天上那莫名其妙的玩意也来气。

      武媚宽慰了他好一会,言笑晏晏,眼底情绪晦涩不明。

      ……
      不同时空里,
      被无数帝王将相关注着的天幕在再一个月后终于有了变化。

      几乎被所有人嫌弃的陌生青年的画面消失,紧接着响起的是熟悉的声音--

      “大家好,我是01,你们或许不知道我是谁,但是这不重要,因为你们的一生在我这边只是历史短暂的一瞬。”

      “当然,不可否认正是因为有你们的存在,才有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延续,也有了我,可以说,你们是我的祖先前辈。”

      “所以我决定尽我所能做些什么。”

      01停顿了一会,陌生青年的画面再次出现在了天幕,不同的是他这次穿着铠甲,身后率领着千军万马,衬的他整个人也稍微有了那么点迫人的气势。

      “俗话说的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01说,“为什么我之前说帝王子孙后代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呢,下面我会用叫门天子,大明战神,瓦剌留学生朱祁镇的反面例子来给大家警醒作用。”

      画面上,名叫朱祁镇的青年已然带着二十万兵出了城门,气势汹汹,征讨瓦剌。

      秦始皇皱眉不语。

      刘邦来了兴致。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聊着这二十万精兵在这蠢材的指挥下必然会走向全军覆没的结局,猜测是谁生了这废物的同时,不免又暗自觉得可惜。

      李治看着愚蠢的朱祁镇,心里积压的怒气和怨气都消失了不少。

      ……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

      从农民到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花了十五年时间,真龙天命加身,开创了洪武盛世,也是汉人最后的王朝和鼎盛。

      这样的人偏偏是个宠妻狂魔,宠子狂魔。

      对他来说,只有马皇后生的太子朱标才是儿子,至于其他的皇子都是儿臣。

      可是太子朱标宅心仁厚,朱元璋想要杀了宋濂,写《送东阳马生序》的那个,而宋濂又是朱标的老师,朱标便一直为老师开脱。

      朱元璋想了半天,干脆把朱标喊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手里拿了一个荆棘,让朱标抓紧这根荆棘。

      朱标:“?”

      朱标:“父亲,这上面都是刺,我怎么抓?”

      朱元璋用手直接从荆棘的一侧撸到另一侧,把荆棘上的刺都撸了下来,眨眼间的功夫,他的手上鲜血直流。

      “儿子,你太过仁慈了,”他把没有刺的荆棘放到了朱标手里,“皇权对你来说就意味着这根荆棘,到处都是刺,有能力的人,即使他上面有再多刺,他也能紧紧拽在手心。”

      “可是你拿不了,我只好替你把这上面的刺抹平,这样你拿着才顺手。”

      朱标心疼坏了。

      朱元璋见自己的办法有效,也不继续逼迫这个自己疼爱的孩子,负手去了马皇后的寝宫。马皇后此时还在和他生气,见他来了,直接背过了身,躺在床上不去看他。

      “哎哟。”

      “嘶。”

      马皇后打定主意不想理睬这个朱重八,见他一直围在自己身边吵闹个不停,就转回了身,冷着一张脸。

      “你这个朱重八,你到底想做什么?”

      “妹子啊,”朱元璋说,“你看看我的手。”

      马皇后吓了一跳,忙爬起身来,想去传唤御医,心里又是气又是急。

      朱元璋把刚才的事情和自己的顾虑都和她说了一番。

      马皇后沉默不语。

      “妹子,不生我气了?”

      朱元璋小声试探,见马皇后终于愿意搭理自己,心里不由美滋滋的,说道,“既然如此,今天天气这样好,不如我们两人一起去看看那天幕有没有什么变化?”

      ……
      两人最后携手来到了皇宫最高的地方。

      也恰好看到了天幕上率领二十万精兵出城攻打瓦剌的青年。

      马皇后皱眉,有些担忧。

      她没多想别的,只是觉得这叫朱祁镇的青年,相貌嘛还算年轻俊逸,就是眼神看上去既清澈,又透露着一股愚蠢。

      凡事上过战场杀过敌的都知道一个道理:
      骄兵必败。

      叫门天子,大明战神,瓦剌留学生。

      也就中间这个大明战神听起来还让人顺心一些。

      朱元璋沉着脸,几乎能预见这个傻缺后代的结局,而这还是燕王朱棣的子孙后辈,他心里的太子只有朱标一个,朱棣的后代为什么能成为大明的皇帝?

      难道说,朱棣也想当太子,当皇帝?

      “朱重八,别想太多,”马皇后说,“天幕之事,真假未知。”

      朱元璋恨不得立即就回去对朱棣棍棒一番,但是见身边人神情比自己还焦虑难受的样子,还是暂且压下了心头的想法,努力安慰。

      “妹子别怕,”他揽住了皇后的肩膀说道,“虎父无犬子,我大明的子孙应该不会差到哪去,哈哈。”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