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亲哥 ...

  •   12.

      大邺国土广阔,西北有乌骨烈和北燕,西南还有乌桓和阜渠虎视眈眈,边境常年不宁。

      建昭帝一向重文轻武,只在意眼前上京的繁华,根本不在意那些小小动乱,边境驻军多半都拱卫在上京附近,至于边境,则是哪里不平就打哪里。

      武将们养尊处优,为数不多的几位还会打仗的将军则是常年奔波在外,替无能的地方官平事。

      五月底,秦州匪乱,建昭帝命庄河带兵去剿匪。

      第二天,沈让就收到了庄河的信,问他想不想去,沈让自然不会错过历练的机会。

      且秦州也在西北,离着乌古烈不远,上一次沈让没能在乌古烈探听到太多的消息,回京后,他就给蔺池传了信,蔺池已经提前在乌古烈王城安排了眼线。

      这一次,他定不会再空手而返。

      出征之日定在六月十四,沈让在家里休息还不足两个月。

      姜毓宁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很不高兴,中午用膳的时候一反常态,不仅坐得离沈让远远的,就连话都没同他说半句。

      从第一次见到小姑娘,还从未见过她耍脾气的样子呢,沈让见她如此,有些无奈,也有些好笑,饶有兴致地欣赏她不满的侧脸。

      姜毓宁等了半晌没等来沈让的道歉,一扭头对上人含笑的眼睛,她一下子涨红了脸,羞恼地哼了一声,起身就要往外走。

      沈让眼疾手快地将人拉住,“真生哥哥气了?”

      姜毓宁埋着头,不理他。

      沈让偏了偏头,看小姑娘眼睛都有些红了,一时有些心疼,他将人抱到自己膝盖上,面对着自己,哄道:“乖,别生气了,哥哥很快就回来了。”

      姜毓宁说:“哥哥骗人,你上次也是这么说的。”

      沈让听着她声音里都带了哭腔,抬手盖住她毛茸茸的脑袋,揉了揉,“对不起,哥哥道歉。”

      他耐心解释道:“但是哥哥也没办法,就像你每日都要上学写字一样,这也是哥哥必须要做的事情,是哥哥的责任。”

      不过八岁的小姑娘还不懂这么深奥的问题,可是对上沈让认真的眼睛,就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她搂着沈让的脖子,小声道:“我只是舍不得哥哥……”

      沈让知道,这小姑娘一向有些黏人,养在身边这两年,更是对自己十分依赖,眼看就要哭了,他伸手轻掐了下她的小脸,“知道你舍不得,到时候给哥哥写信,最近不是又认得了很多字吗?”

      “只要你乖,哥哥每个月都给你寄礼物。”

      先前离京这一年,沈让便经常给姜毓宁寄送东西回来,有时是上京没有的的异域首饰,有时则是他亲手猎下的兽皮,给小姑娘铺在榻上取暖。

      今年四月她生辰时,沈让送了她一串精致的吊坠,中间是一颗硕大的蓝宝石,璀璨夺目,好似小姑娘那一双漂亮的眼睛。

      听到会有礼物,姜毓宁总算高兴了些,却仍旧腻在人的怀里,不愿下来。

      沈让一向对她十分纵容,也由着她耍赖。

      没一会儿,樊肃从外面进来,禀报道:“公子,有人求见。”

      沈让一向不避着姜毓宁,直接问道:“是谁?”

      樊肃却没答,只下意识地看了坐在沈让腿上的姜毓宁一眼,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封拜贴,呈给沈让。

      沈让微蹙了下眉,抬手接过,只见拜贴的右下角端端正正写着:姜贺今。

      沈让动作一怔,看向一旁的樊肃,樊肃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

      沉默半晌,沈让将帖子扔还给樊肃,然后道:“叫他到前院的书房等我。”

      “是。”樊肃退下。

      沈让看看时间,对姜毓宁说:“回去睡午觉吧。”

      姜毓宁知道他是有正事,没再打扰,乖乖从他膝盖上爬了下来。

      沈让看着小姑娘走远的背影,良久才移开视线,起身往前院走去。

      -

      前院书房。

      樊肃亲自将姜贺今请到书房,然后恭敬道:“姜公子请稍坐,我家殿下马上就到。”

      姜贺今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个子不高,却很挺拔,他穿着一件月白色的锦袍,气质温文尔雅。

      他朝樊肃微微颔首,“多谢大人。”

      樊肃拱手退下,书房内只剩姜贺今一人,他立在书房中央,不自觉地挪步观察这件屋子。

      倏地,书桌旁墙壁上贴着的几张纸吸引了他的注意。

      那日几张再普通不过的宣纸,上面的写的是五岁孩童都会背诵的《千字文》和《三字经》,且字迹歪七扭八,拙劣不堪,一看就是刚习字的孩子写的。

      就这样的几张废纸却能在书房占据如此明显的位置,可见这孩子淮王的心中有多重要。

      姜贺今眉目轻动,想再走近看清楚些,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转头去看,只见一个比他大上两三岁的少年走了进来,两人的视线在半空碰撞一瞬,姜贺今急忙收回视线,恭敬行礼,“参见淮王殿下。”

      沈让不着痕迹地将他上下打量了一遍,才将人叫起,“姜大公子不必多礼。”

      姜贺今听到他的称呼,微愣了愣,随即道:“本以为在下只是一个无名小卒,没想到殿下竟然认得我。”

      沈让笑了笑,坐到书桌后,“大公子乃景安侯府嫡长子,前程似锦,而景安侯府又是皇亲贵戚,算起来你我也有表亲。”

      姜贺今苦笑一声,“哪里敢同殿下攀亲,您是天潢贵胄,我不过是二房的一个庶子,被过继到了伯父膝下而已,哪里来的前程?”

      “姜公子不必过谦。”沈让听了他的刻意诉苦,故意没去接茬。

      书房里一时陷入沉默,姜贺今知道沈让定然能听出自己的言外之意,却故作不知,还姿态悠闲地翻着手边的一本书,他咬了咬牙,站起身,上前两步跪到书桌前,叩首道:“贺今虽不才,但愿为殿下献犬马之劳。”

      因为景安侯府是太后母族,因此他们始终都是站在太子这一边,支持建昭帝的。

      可如今谁还瞧不出来太子式微。

      姜贺今是过继到景安侯膝下的儿子,原本在侯府中还有些地位,可自从去年,景安侯夫人有孕生下嫡子后,他在府中可谓寸步难行。

      这些年来,他对那夫妻俩的刻意讨好、曲意逢迎,全都白费了,这让他如何甘心。

      他要为自己找个好主子,稳固地位,沈让,就是他的目标。

      沈让看着姜贺今跪在自己面前,毫不意外,甚至神色淡淡。

      半晌,他轻笑一声,语气里带着一点恰到好处的疑惑,“姜公子这是做什么?本王可当不起你这般大礼。”

      -

      日子逐渐炎热起来,姜毓宁有些苦夏,每日吃不进去太多东西,午睡也没睡多久。

      竹叶看她睡了一脑门的汗,拿热毛巾给她擦了擦脸,换了一身衣裳。

      竹苓端了一小碗雪梨杏仁奶冻,和一碟用冷水冰过的葡萄,冰凉甜爽,让姜毓宁解解暑气。

      屋里开了窗,姜毓宁坐到窗边的美人榻上,捧着奶冻小口小口的吃,偶有微风拂过,撩开她额前的碎发。

      半晌,她忽然问:“哥哥还在书房吗?”

      竹叶点头,“是。”

      姜毓宁看着手边还没碰过的那碟冰葡萄,说:“姐姐,你把它装起来,我给哥哥送去吧。”

      在常青园,姜毓宁一向是出入自由的,没有沈让的特意吩咐,竹叶就不会拦她。

      “好。”竹叶答应着,把葡萄装到食盒里,“奴婢陪您去。”

      因为怕午后的日头晒到姜毓宁,竹叶还特意撑了一把油纸伞,主仆二人顺着抄手游廊,拐出垂花门,正巧看见樊肃送人出来。

      那是一个年轻的男子,姜毓宁有些好奇地眯了眯眼睛,莫名觉得那人有些眼熟。

      她想了想,问一旁的竹叶,“竹叶姐姐,那个人,你见过吗?”

      竹叶没见过,却知道他就是自家姑娘的亲哥哥,可这话当然不能说,否认道:“奴婢不知。”

      说话间,那人已拐出院门,只剩一个远远的背影。

      姜毓宁站在远处,愣怔地盯了许久,直到那背影彻底消失,才回过神,接着要往沈让的书房去。

      结果一转身,险些撞进沈让的怀里。

      姜毓宁下意识后退半步,沈让伸手去扶,结果扶了个空,他收回手,眸色微沉。

      姜毓宁没注意到他的不悦,仍旧如往常一样,张开双臂,想要人抱,“哥哥!”

      沈让却没伸手抱她,只问:“刚才在看什么?”

      姜毓宁听出他语气不对,愣了愣,回答:“在看樊肃哥哥啊……他刚刚不是出去了吗……”

      小姑娘声音软绵绵的,带着一点委屈。

      若是平时,沈让定然是舍不得用这般冷硬的语气同她说话的,此时却只是冷哼一声,“樊肃哥哥?”

      “小姑娘,你的哥哥倒是很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亲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