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亲人 ...

  •   第二天一早,陆执安就被近侍叫了起来。

      看着窗外还黑着的天空,陆执安第一次觉得自己突然成了皇子乃至太子也没有多好。

      当然,他也知道这句话纯属是他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活得艰难,和他们比起来,他现在的生活已经幸福了太多太多。

      只是人终归是贪心的,在一些特定环境下难免会想要发一发牢骚。

      陆执安也只是想一想而已,倒没有真的对这件事产生什么想法,最多就是想着等回头看看能不能把上朝时间往后调一调,他并不是很想每天都过得像是高三冲刺阶段一样。

      就在这样的念叨中,陆执安总算是洗漱完了。

      今天的早饭也是特制的,是陆执安特意叫来东宫食官署的食官署令,复刻出来的鸡蛋灌饼。

      早餐吃饼比起吃那些粥菜要省事许多,直接用饼子卷起一些清炒的小菜,碳水、维生素、蛋白质就都齐了。

      上朝之前一般是不太喝水的,主要是怕不小心喝多了想要上厕所,陆执安也只是在觉得口很干的时候才用茶水送一送,免得自己第一次上朝就出现一些尴尬的状况。

      早饭吃得简单,陆执安出发的也很快,从起床到出门也不过是一炷香的时间,等他们赶到广明殿外的时候,距离早朝开始还有足足一刻半。

      陆执安安心了一些,五点起床对他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一下,以后有什么情况要上朝,按照这个工作节奏来就行。

      从太子轿撵上下来,陆执安稍微活动了一下手脚。

      可惜因为他要保持好自己作为太子的形象,不能大幅度活动,不然这个时候最适合来上一套广播体操来热热身、醒醒脑。

      陆执安不需要多想,就能够感受到投射到自己身上的诸多视线,显然,这些视线都来自已经到了广明殿外广场的大臣们。

      说起来,这些大臣们与陆执安大多都只有两面之缘,一次是登基大典,一次是中秋晚宴,还有一小部分因为去过大树村或许见过他第三面。

      但前几次的见面不是离得远就是时间短,百官对于这个新上任的皇储还是十分好奇的。

      毕竟,皇储的质量决定着将来这个国家的走向,而官员们也不是一个人,他们的身后还有亲友门生,国家的未来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虽然就这么看上几眼也看不出个什么,但多看两眼能得到的信息总会多上一些。

      陆执安下了轿撵之后,微微理了下自己的衣服,然后就按照礼仪规制,缓步走到了百官最前方。

      这里是属于太子的位置,虽然太子册封典礼还没有正式进行,但他已经是太子了,站在这里最合礼数。

      站定之后,陆执安就微垂着头,开始思考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

      一个国家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成衣食住行医军|政这七个方向,其中最紧要的三个方面就是衣食住,它们是保障一个人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石。

      曲辕犁的复刻成功将会帮助百姓们提高年产量,虽然累上一些,但收成是会比往年要好的,比起那一点增加的疲惫,百姓们宁可苦一苦自己。

      至于衣和住,实际上是排在了食后面的,毕竟人可以穿的单薄一些,却不能一直饿着,

      那么,还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提高粮食的产量呢?

      说实话,很难。

      陆执安以前也看过一些小说,自然是知道土豆玉米红薯这种对于当前环境粮食产量水平是降维打击的作物,但这种作物并不是说找就能找到的。

      虽然他现在所处的时代看上去很像是一个架空了的古代朝代,但这个世界架的多空,他心里还真没有什么谱,所以也无法确定是否会有另外的大陆存在,又是否会有这些作物的存在。

      因为这些不确定性,陆执安未来肯定是要想办法去寻找的,但也不能就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件事上。

      提高农业生产产量的方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两种——提高耕作面积、提高单位产量。

      有曲辕犁在,面积是肯定会增加了,而且这种工具并不适合一次性搞出来太多,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毕竟人的体力也是逐步提高的,突然增加太多的劳动量而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容易累死。

      那么,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中的产量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高种子质量和改进耕作过程了。

      提高种子质量又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事情,可选项就只剩下改进耕作过程这一种。

      陆执安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化肥!

      但化肥这个东西又和他读的历史专业无关,什么作物需要什么肥料他也不太清楚,用多少量他更不知道。

      如果要在这方面进行改进的话,那就只能找……哎?这事儿是应该找户部还是应该找工部啊?

      陆执安的眼神有一瞬间的迷茫。

      但也没有等他迷茫多久,禁鞭声响起,百官们按照自己的品阶分别站好,要上朝了。

      陆执安第一次上朝,脑子懵了一瞬,好在他刚才就已经站在了自己应该站的地方,所以这个时候并不需要多做些什么,只要等到广明殿大门开了之后进去就行了。

      接下来的流程就像是先前那位太子宾客讲的那样,众臣拜见皇帝,然后开始“有本启奏”环节。

      陆执安站在队伍的最前方,努力克制住自己想要打个哈欠的本能,认真听其他人汇报工作。

      虽说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不会系统性地接触这些东西,但一些知识和见解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慢慢汇集起来的,陆执安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

      听了一肚子的南边骚扰、北边匪患、东海抢劫、西域动荡的消息之后,今天的早朝终于只剩下了最后一项。

      那就是宣布东宫三师三少的名单。

      实际上,当陆执安出现在朝会队伍中的时候,人精们就已经大致猜出今天要定下这些人选了,毕竟太子还没有出阁,非特殊需要是不会跟着上朝的,这个时候的太子第一位任务是学习。

      只是任谁也没有想到,三师三少里面,竟然夹了一个从四品的侍中。

      哦不,为了能让这位郎中显得不那么像是登月碰瓷,皇上还特意先给他晋了一级,职位虽然没变,但品级升到了正四品。

      嗯……和少师的正二品官衔也就只差了四级而已。

      不说是百官们了,就是当事人赵家梁自己,都是懵的。

      三师三少这种事情一听就知道和他无关,所以他本身也没有想着能在这个时候听到自己的名字。

      以至于当圣旨宣读到他的时候,他都晚了半拍才出列谢恩,下朝的时候还有些晕晕乎乎的。

      陆执安下朝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了广明殿后的御书房,摆着手催促何书快点上茶,他快要渴死了。

      早上睡醒的时候本就容易渴,他吃了那么大一饼子还只喝了两口水,后面又听了一个多小时的早朝,早就已经渴的不行,现在放松下来,顿时就不装了。

      反正御书房这边都是自己人,陆执安对于自己老爹的能耐还是很有自信的,只要他想,这殿里的消息半点都传不……

      o_O?

      陆执安一回头就看到了跟着陆老爹到了门口,正准备拜见他的镇国公和孟泽鹏,顿时僵住。

      完了,辛苦一个早上维持住的形象,没了。

      “父亲。”陆执安对陆老爹行了个礼,毕竟是在其他人面前,基本的礼仪保持住。

      “行了,何书,都上座,看茶。”

      陆老爹挥了挥手。

      渴的实际上也不止陆执安一个,毕竟大家为了保持体面,实际上都是起床后几乎不喝水的。

      陆执安还好一些,虽然他没有喝水,但说的话也少。

      但镇国公他们作为朝中重臣,几乎都在早朝有所奏对,说的话可比陆执安多多了。

      就连陆老爹,在喝到温度适宜的茶水时,也忍不住喟叹一声。

      喝了一盏茶,缓过那阵干渴劲儿之后,陆老爹才终于有心情去理会其他人。

      他今天带着镇国公父子过来,主要还是想让陆执安和自己的外家认识一下。

      尤其是镇国公,不仅仅是他的外公,同时也还是太傅。

      说起来,因为当年的那场风波,陆执安虽然已经十岁多了,却一直都没有见过母家的人,也就只有从大树村出来以后,双方有过几次远远的碰面。

      本朝最大军权的持有者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镇国公,镇国公一家世代从军,在将士们之间颇有名声。

      也就是因为镇国公是铁打的保皇党,再加上陆老爹自贬后只在孟梓华生产时拜访过两次,就再无其他联系,才能在之前那么惨烈的夺嫡斗争中保住全家人。

      否则,以他的权势,在太子失势后第一个就该被清理掉。

      这也足以看出他老人家的政治智慧了。

      也正是因为他一直都在秉持着这样的立场,所以在陆老爹继位之初,就可以快速地掌握大部分军权,避免了更大动荡发生的可能性。

      “安儿,来,见过你外公和舅舅。”陆老爹对陆执安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亲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