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03章 ...

  •   景元二十年的那一天,雨很大。
      一打开舱门,潇潇雨幕迎面扑来。

      “上回汴河涨水无法通船记得还是连府抄家的时候。”艄公撑开油纸伞,遮着连华走到船头,指着前路,“那日的雨下得也真大。”

      连华一边听着,一边把书篓背到身前,用自己单薄的肩膀和前胸遮挡住雨水,生怕带的几本爱书淋湿了。

      他带的衣衫倒是不多,一个布袋甩在后背上,见到周子孝时已经能拧出水来。

      周子孝的样貌变得比三年前更加端正光鲜,锦缎交领,勒帛束腰,两袖还能见若隐若现的金色花木纹。

      ——“这个呀,是东京时下最流行的销金袖,把金子磨成的金粉在衣料上烫出花纹,你说妙不妙,来,为兄带你去一个好地方。”

      周子孝拉着连华的手,请他同坐马车,从东水门出发沿着汴河一路往城内走。

      连华先是看到了几座比老家县衙还大的谷仓,渐渐视野开阔,街巷建筑密集叠置一层接着一层望不到尽头,满眼都是雕花的屋檐彩绘的瓦。

      汴河河面因为大雨涨得很高,花船画舫停泊在河边足足有二三里长。

      汴梁的盛景就这么在他眼中铺展开来,只不过这一切都笼罩在灰蒙蒙的雨雾之中,始终见不着湛蓝天空。

      周子孝赠他一袭新衣,教他换好,带他到上士桥头的一座酒楼之前。

      连华抬头看了看牌匾——丰楼。

      这酒楼由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组成,飞桥栏槛,檐角交错,富丽堂皇。

      周子孝用乡音对他亲切道:“阿奕,诗中说丰楼歌舞足风流,指的就是此地。”

      连华隐约记得一些,这座楼从前叫樊楼后来换过东家就改为丰楼。
      但无论记得多少,对他来说都是过往,他谨记长兄冷青的话,眼下只为谋一份差事创一份产业,弄清真相之前,并不该对过去的身世有任何执念。

      周子孝领他走进一间厢房。

      桌上摆着丰盛的酒菜。

      连华抿了抿唇,先把书卷从篓中取出放在炭火盆边烤干,才坐下言道:“子孝兄,我初来乍到不识规矩,但有手有脚不怕吃苦,请你替我谋一份差事,让我能报答你对我的接济。”

      周子孝道:“不急,你先尝尝状元红。”

      连华端起瓷杯,浅闻了香味,抿入一口。
      酱香醇厚浓郁,直到肺腑。

      气氛安静下来。

      周子孝微笑问道:“阿奕,你的诗赋和策论我是知道的,会帖书和墨义吧?”

      连华道:“四书能背,五经略会,但夫子说这些是考功名用的,没有让我多练习。”

      周子孝道:“眼下就能试试吗?”

      金铃响动。

      连华放下筷子,还没反应过来,便见身侧红木雕花的墙面转动打开,从里面走出两位端着笔墨纸砚的童子。

      原来这厢房里还有一间暗室,一直都不只有他们二人。

      坐在暗处的影子没有露脸,只能透过镂空屏风看到模糊的影子轮廓。

      连华立刻站起来。

      周子孝笑了笑,让童子撤去饭菜,缓缓铺开纸砚,按着连华的肩膀让他坐下。

      连华道:“子孝兄这是?”

      周子孝道:“阿奕,喜欢你穿的这身衣裳吗?喜欢丰楼的状元红吗?”

      连华摩挲着烫有金粉的袖口,没有回答,喉结动了一下。

      周子孝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多少人宁愿用万贯家财来换取一朝金榜题名的风光,为兄替你谋差事不在话下,但你得先试试有没有这个命。”

      连华深吸一口气,凝视面前的这几张纸。

      他能认得这是省试题卷的格式。

      第一张墨义,默写题目给的篇章,主要出自四书五经;第二张帖书,填补段落中空白内容,除了四书五经以外还有对本朝律令、历代通史的考察;第三张诗赋,根据给定的主题和韵律写诗词;第四张策论针砭时事,是最难的科目。

      童子点燃一炷香,提醒道:“开始。”

      连华接过毛笔,此时还以为周子孝给自己介绍的是私塾先生或是誉录吏这类的差事,主家需要先考核一下他的水平,所以不敢马虎认真作答。

      暗红的香火似人的呼吸,一明一暗,腾起烟丝。
      笔尖刷过纸面,沙沙作响。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连华完成了所有的题目。
      笔杆落架,清脆一响。

      连华开口道:“写完了。”

      童子收走他面前的题卷,送到屏风后的暗室去。

      连华低垂眼睫,没有再打量暗室中的那个影子轮廓。

      周子孝站在窗前,背过手,安静陪同这场特殊的面试。

      不一会儿,童子出来,端着一份新的试卷和一份手稿。

      连华问道:“这是什么?”
      童子道:“请郎君模仿手稿的字迹,完成这份新的考卷。”
      微风卷起纸页。
      连华心下一惊,用手压平,回过头看向周子孝。
      这次,周子孝没有再进行多余的解释,只用眼神叫他明白了此间含义。

      连华抬起手,纸页并没有被风吹得翘起,因为他手心出的汗已把桌角濡湿。

      笔尖歪歪斜斜地划过纸面。
      汗水从鼻尖渗出,啪,轻轻一声滴落在他的手背。
      他用了整整一炷香的时间才完成这张模仿他人字迹的题卷,待童子收走检验完了,仍迟迟没有放下笔杆。

      金铃再度响动,三声。

      连华醒过神。
      暗室之后的那个影子轮廓消失。
      红木雕花的墙面重新闭合,看不出丝毫开动过的痕迹。

      周子孝长舒一口气,笑道:“做的很好,你现在什么都不用问,尽情享乐便好,待到明年春闱自会有人安排入场,你把名字写成他人,答完离场就行。”

      连华道:“可是我……”说着,不自觉捂紧右臂衣袖。

      周子孝道:“你换衣时我看到了,不过是一块黥纹,抹点铅粉就能遮过去,让他们走他们的阳关道,我们,自有我们的桥。”

      连华道:“子孝兄。”
      周子孝道:“怎么。”
      连华的目光清澈:“你不去官署办正经案子,做这些事,不耽误晋升吗?”

      周子孝眼中的光却黯淡了一些,提起酒壶淋洒酒杯,端起仰面闷入口中。

      连华道:“我多问了。”

      周子孝又笑了笑,回他道:“阿奕,不是为兄藏着掖着,世间的有些事知道了还不如不知道,为兄替你着想,明白吗。”

      连华道:“好,我听你的。”

      *

      金铃在风中响动。

      连华从回忆中醒过神,看着那个挂在檐角之下的风铃。
      金铃镀铜绿,碎玉作花穗。
      他才想起已到广济河畔自己的住所。

      ——“停下,到了。”

      朱缨软轿落下。
      安家门前站着一群人。

      婉容怀揣免绒斗篷,牵住女儿阿香的小手,站在管家、护院、丫鬟前面垫起脚尖张望。尽管装束淡雅,还是难掩她眼尾因为长期涂抹铅粉而形成的青黑斑痕,叫人一眼就能辨出曾为风尘中人。

      连华从软轿中走出来的那一刻,阿香笑着喊声爹爹,婉容的眼眶红了。

      “官人总算回来了,你被抓走这两日,妾和阿香夜里都不敢合眼。”婉容近身关切道,“不是说只问两句话,怎么还……还打了你。”

      阿香眨巴眼睛,指着连华身后的骁龙卫:“爹爹,那些人是谁?”

      连华把斗篷披在肩上,安抚好妻女,转身对季春行礼:“有劳大统领护送,请转告太子殿下,三日之后我会按照约定行事,届时不必来请。”

      季春走之前,回头看了一眼安府檐角之下的风铃。

      *

      是夜,东宫灯火通明。

      从暖阁窗轩望去,宣德楼凝着露水的玉石墙面在月下泛出一片银白亮光。

      季春到时,正遇见太子詹事萧岑在向李契讲述查出怜玉身份的经过。

      ——“安庄早年间去西域进货遇沙暴失踪,他的娘子婉容盼不到希望只好重拾旧业去丰楼卖唱,碰巧遇到怜玉,便把早已破败的安记香铺连同自己以一千五百贯的价钱卖了。”

      李契听到这里,合上手里正翻动的这一本文簿:“季统领,回来了。”

      萧岑抬了抬眼,躬身退到右侧,把自己的一袭绯袍隐在屏风阴影中。

      季春交手行礼。

      李契道:“怜玉住的是怎样的地方?”

      季春道:“从外面看也就是规规矩矩的五架梁,但他门前挂着一个风铃,黄金的铃铛外面镀青金,碎了的翡翠磨圆做铃托。”

      李契的眸色深沉,不见喜怒:“听说他已有妻女。”

      季春道:“是有妻女,不过……”

      李契道:“怎么?”

      季春道:“尽管他们极力装成一家人,臣仍觉得怪异,怜玉公子气质斐然犹如一株青莲,而那婉容不仅年纪大且一身的风尘气,二人不像有夫妻之实。”

      萧岑旁听,没忍住笑了一声。
      季春道:“子韫笑什么?”
      萧岑道:“有没有夫妻之实都能看出来,季统领好眼力。”
      季春道:“殿下,臣……就只是说说。”

      “孤也只是随口问问。”李契拿起案头第二本文簿,“子韫,你继续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03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