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刘备荀彧】荷缘(二) ...

  •   3.猜心

      回到许都后,荀彧每次路过将军府,都不要自主地停下脚步,转头看紧闭的木门。他隐隐约约听说,曹大将军待左将军亲厚,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只是左将军除与大将军议事外极少外出,偶而朝中大员去其府上拜访,也只是坐得片刻。每次看见那紧闭的将军府门,他总是暗自不安:曹公当真制住了这头猛虎?不安之余,又有一分叹息:刘玄德虽出身贫贱,却也是有志之人,若真能为曹公所用...

      后来,有这么一天,他忘记了那是第几次路过,只记得自己突发奇想地上前敲开了左将军府的侧门。

      开门的小吏接过他的名刺,瞟了一眼,似乎并不在意地应了两声,便转身入内。不想才片刻,刘备便亲自迎了出来,在门口深深一礼道,“不想荀令君今日造访,备失礼了。”

      荀彧叠手为礼,客气道,“是彧突然登门,教将军不备,乃彧之过失。”

      “令君客气了,”刘备说,“请。”

      他们在偏厅里坐下。待茶端上来之后,刘备说道,“今日令君来访,教备吃了一惊。令君才名远播,备仰慕已久,只是令君身居要位,备也不敢冒昧造访,教他人猜度。”他这一番话徐徐道来,平和而诚恳,初见时那种藏与笑容之间的火气已是荡然无存。

      荀彧握着手中茶杯,斟酌片刻,便道,“彧与将军同为朝臣,同佐汉室,共议政事乃本份之事,又何须忌讳他人猜度。”

      “好,果然是君子坦荡荡,”刘备赞了一声,又问,“只是不知令君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彧前日查看各地屯田事务,见新政小城尽管连年战火,却是耕作繁忙。彧问起新政令是如何治理,他答便是按着将军多少年前在平原国的政令,方有这等结果。彧心下感叹,便来拜访将军,望将军助我等一臂之力,共理屯田事宜,”荀彧说道。

      这番话不算谎话;新郑一行之后他确实感叹,不想刘玄德这讨伐黄巾而起的草莽将军也懂得安民之道。不过他绝未想过来向这个草莽将军请教治国安民之术——这简直是玩笑!只是他也不知为何自己会鬼使神差地敲开了左将军府的大门,如今只是随手拈来一个原由。

      刘备笑了一声,说,“令君言重了。谁不知荀令乃王佐之才,学贯古今,堪比张良吕望,何须向备请教?屯田之事,令君想必已有定论;更何况此事乃重中之重,备不敢妄言,更不敢打听其中细节。”他的言下之意很明了。

      荀彧默然,心中陡然多了一种难言的郁郁。他不知自己为何而来,但他绝不是为了刺探刘备的态度而来,尽管他确实从未信任过眼前的这位左将军。静了片刻,他说,“将军既是大汉臣子,若真心系大汉江山,又何来妄言一说?”

      虽然无法信任,但他至少想勉力一试,叫这人能真为曹公所用。

      刘备不可知否地笑了笑,却没有答话,只是喝茶。于是荀彧放下茶杯,认真道,“彧愿闻将军之志。”

      刘备从杯口边缘上方看他,目光闪烁。许久刘备叹道,“备何来什么大志?少时贫困,见多了穷苦人家的难处,见多了饿死的,冻死的,让贼匪害死的无辜百姓;如今备只是不愿再看见此等事罢了。大汉的子民并无奢求,但有一分田地耕种,有几担粮食收成,能有衣穿有房住,能平平安安度日,足矣。备一生行事皆只为此,讨伐黄巾,守平原,转战北海徐州,只不过是不忍见百姓死于非命罢了。只是这许多年来,看见的,更多是一朝城破,万民如草芥,尸积处江河为之断流的景象。”

      荀彧再一次沉默了;他沉默了足足一刻钟,这才开口道,“大将军起兵又何尝不是为了还天下万民太平盛世?若今将军与曹公共佐天子,定能重振大汉旧威。”声音一如既往的平和而自信,所有的颤栗收在无人能窥见的深处。

      刘备点了点头,叹道,“曹公雄才大略,非我等能及,只是…徐州,哎。”

      这最后的一声叹息狠狠地敲在荀彧心头,让他一时间心乱如麻。

      徐州,徐州!徐州之后,百姓焉能不哭曹公到来?

      他一肚子的说辞被刘备的一声叹息打乱,再不敢多停留,站起身来匆匆告辞离开。直到站在将军府外的道路上,吹着入夜的凉风,他才觉得心情渐渐平复。只是心情平复之后他更觉得背心发冷:这个人,当真留不得!

      4.杀意

      第二天议事之后,曹公漫不经心地提了一句,“听说文若昨日去拜访了玄德?”他点了点头,正思量着如何开口,却听曹公若有所思地续道,“不知文若如何看玄德此人?近日仲德公达俱有进言,吾正举棋不定。”

      此话让他一顿,忍不住问道,“不知仲德公达二人有何谏议?”

      “文若可否猜上一猜?”

      他自然能猜到程昱,荀攸二人会说些什么;关于刘备,明眼人都只会得出那一个结论。可是他却只答道,“彧虽有猜想,却不敢妄言,望明公赐教。”

      “仲德说,刘玄德此人怕是信任不得,要早日图之;公达虽没有多说,但是听得出意见相仿,”曹公顿了顿,回头问,“文若怎么看?”

      荀彧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轻声道,“此人骁勇,统军作战虽逊于明公,却也是出类拔萃,更兼其德厚流光,善揽人心,若真能为明公所用,则是汉室之大幸。”这一句说完,他再次沉默。

      等了许久却不闻下文,曹公便问,“只是如此而已?文若道,‘若能为明公所用’,可还有若不能为吾所用?”

      他迟疑了很久,竟然说不出话来。这明明便是一个直白而浅显的道理,可他挣扎着,几番无法开口。每次将要开口,心里总会浮出一个声音:若是此人真能为曹公所用,为汉廷所用!他为曹公,为大汉江山招揽了多少有志之士,如今却要劝曹公除去可以安天下的人才?

      “文若?”

      于是他咬牙道,“明公,刘玄德枭勇不羁,不堪人下,怕是不能为明公所用;如今当尽早除之。”

      “原来文若也是这样看的;杀刘玄德一人倒也罢了,只是少不了叫天下贤才心寒啊!”曹公的语音听上去似乎有一丝失望,亦或是不满;他沉思了片刻,挥手道,“罢,待吾再察看一番。”

      荀彧听得出曹公并没有在意。或许曹公当真欣赏刘玄德和其髦下人马,亦或许不愿落了世人的口实,但他并不想除去这个仿佛塌边猛虎的左将军。曹公虽然对他们几个谋士信任有加,但曹公的心思却不是他们能左右的。他不再多说,只是告辞离去。

      走出大将军府,他终于叹了一声,但却又突然觉得轻松;一缕奇妙的侥幸和欣喜绕在心头,缠得紧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刘备荀彧】荷缘(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