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玄亮】无须(二) ...

  •   假设一: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穿越自重!!)
      正方疑点:1)看身材宽窄有可能;2)好美衣服;3)声音阴柔
      反方疑点:太武勇太能打架了
      (这是没看过金庸的人的反方疑点…)
      结论:推翻
      证人:诸葛亮

      其实一开始假设一它就是个纯粹的胡思乱想,因为总觉得可能性太小了。若真有哪家奇女子想要女扮男装,还不知道贴胡须,那只能说是一个完全的智商悲剧。男子皆有喉结,不贴胡须一眼望去便要露馅的。明知道这是无甚可能的胡思乱想,再见面的时候诸葛亮还是忍不住望向刘备的咽喉——结果赫然看见玄色的冠缨打着一个非常端庄的结,将喉结部位完全遮住。

      无语!还就真这么巧?

      再次想起此事是数月之后,当刘表病重,诸葛亮再次劝刘备考虑刘表病故之后荆州归属的时候。刘备想了半天,最后还是摇头。“蔡氏自当扶持景升兄少子,也就罢了。若是力取,且不论能成否,我还是不忍,”说着,刘备拉过诸葛亮的手拍了拍,声音愈发柔和地说道,“我知道孔明是为我苦心筹划,只是有些事情,或可行,却不可为。”

      明明是带着刺儿的拒绝,干嘛非得用这么软这么好听的声音说出来?诸葛亮忍不住几分不满地看了刘备一眼。

      “来来,孔明,先不论此事,”刘备岔开话题,又道,“你昨日让我看的那篇《管子》,却没看明白。你来与我说说。”他的声音还是那么温柔,让人听着有一种无法拒绝的无力感。

      诸葛亮突然就想到了自己的胡斯乱想,然后转头又看了刘备一眼——好样的,这次的冠缨有两个手指宽,打了结还挂下好长一根,都快垂到胸口了。其实如果稍微退后一小步,站在刘备身侧,这样看过去或许能看清楚冠缨后面?

      妈妈说,瞪人是不礼貌的…

      总之为了礼仪的分量诸葛亮还是放弃了一探究竟。

      后来他时不时想起这件事,可是每次侧目,刘备的下巴总是系着冠缨。他们是不是一个年代的人啊?光看刘备,还以为这年头没有不挂冠缨的帽子的!当第N(N>3)次被冠缨击败后,诸葛亮否决假设一的信心开始动摇。一次两次是巧合,没理由五次六次还是巧合!

      (如果这个年代一半的冠有缨,那么可以说刘备拥有的冠也应该是一半有缨,那么随意六次都撞上冠缨的概率应该是二分之一的六次方,也就是六十四分之一,真得很小啊!)

      总之怎么看着有些欲盖弥彰的感觉…(泪流满面,不要啊,这个假设真得太震撼了…)

      这个悬念一直到博望坡大胜之后方才解决。那晚,诸葛亮设下酒席,为凯旋归来的三军将士庆功。他去请刘备的时候,刘备才刚刚卸下铠甲,洗刷干净,换了衣裳从内室出来,还在急匆匆和似乎怎么也系不上的冠缨奋斗。看见诸葛亮,他笑道,“这定是翼德等不及要喝酒,让孔明来催。”

      “张将军有言,迟了不需罚酒,但需和他赌酒,”诸葛亮笑着答道。

      刘备一挑眉毛,说,“难道还怕了他不成!”说着将冠缨胡乱一结,拉过诸葛亮的手,说,“走,孔明且看我灌醉翼德去。”

      “主公,稍待,”诸葛亮微笑着拉住刘备,说,“再急却也不能就让那冠如此歪着。”

      “歪了么?”

      “可否让亮效劳?”

      见刘备几分疑惑地颔首,诸葛亮伸手,解开冠缨,扶正冠帽,再重新细细系好冠缨——那种刘备尤其情有独钟的特别端庄的结。不过这一次便是冠缨也不能打败他了!打结的那会儿,他不但清楚的看见了喉结,还有机会摸了一把确定真假。

      于是他终于可以欣慰地否决假设一了。

      孔明评语:需要购买纶巾獬豸冠金蝉冠介帻等等,以消除主公对冠缨和蝴蝶结的执念。

      假设二:宦官,不解释
      正方疑点:还是声音阴柔的问题
      反方疑点:声音虽然柔了点但也不似宦官嗓音那么高
      (口胡孔明你什么时候听过宦官的声音!!)
      结论:推翻
      证人:曹孟德(据说)

      忘记确切是哪一天了,但应该是赤壁过后不久的一个晚上,刘备诸葛亮二人规划完军粮之后,便海阔天空地闲聊着。不知怎的,说着说着两人便谈到了当年的洛阳之乱。

      “那时家兄在洛阳游学,突然之间便没了音信,”诸葛亮说,“一家人皆以为他定是未曾逃过,父亲尤其伤心。后来大哥出其意料地归来了,家中兄弟姐妹们当真是泣成一团。其实大哥在董卓霸朝前便逃出城外,但他说也正是董卓袁本初入洛阳那一夜最是凶险。”

      “那夜确实凶险!” 刘备叹道,抬手又饮了一口酒。这时他们已经很熟了,再加上今晚刘备是真多喝了两杯,于是忘了顾虑,只是打开话匣子开始叨叨道,“那夜袁本初勒兵杀宦官,但凡看着像的,无论老少,一律屠之,一夜屠了数千人。多少幼子惨遭毒手!子瑜当年也不过十五六岁吧?逃过去了当真幸事。那时备也在洛阳,差点便成了乱军的刀下鬼。这般世道,最终却是叫万民成了陪葬,陪那些许个人发瘟!”

      诸葛亮是不屑说什么“主公自有天佑”一类马屁废语的,于是他反倒是几分好奇地问道,“主公当初在洛阳?之前却不曾听主公说起过。十常侍、董卓接连乱朝,主公却是如何脱险?可是在洛阳有亲友?”

      “哈,哪能这般幸运,”刘备甩甩头,带着几分醉意地说,“还不是和他人一般,脱衣露体,裸奔在天子脚下的洛阳城!那夜有多少人大街上宽衣解带,真是壮观。”

      诸葛亮差点一口酒喷了出来。拼命忍住,赶紧吞了口中的酒水,却终是被呛到,咳得那叫惊天动地。“裸奔在天子脚下的洛阳城”,太强大了,他应该把这句话给记下来!

      “孔明,孔明,没事吧?”刘备被他咳得酒醒了两分,忙忙赶上来,又是轻轻拍着他的背,又是塞了一碗水到他手里。“赶紧喝口水。”

      诸葛亮放弃了君子礼仪,举起碗猛灌,好遮住自己的脸。可是放下水碗,他却忍不住再次盯着刘备那张没有一丝胡须的脸看到眼睛发直。一开始他只是恨不得能滚到主公怀里大笑一气,尽管十常侍之乱当真不是玩笑的话题;可是看着看着,他却又隐隐心酸。

      刘备被他看的莫名其妙,问了一句,“孔明看什么看?”然后他自己意识到了诸葛亮在看什么,下意识地揉着下巴,讪讪笑道,“那是,那是;我向来无须,再年轻个二十岁,少不了被人当是阉竖。要不然也轮不到我裸奔么不是。只可惜曹孟德那个混蛋,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刘备大概是意识到自己说太多了,猛地刹车,然后又是讪笑,说,“今晚果然多喝了两盅。”

      “主公且慢!与曹公何干?”

      这种八卦怎么能放过!

      “哈哈,今晚好心情,何必说曹公败兴,”刘备很显然地在搪塞,还表情特不自然地给诸葛亮斟酒,“来来,孔明再喝一盅。”

      诸葛亮喝了酒,转手却给刘备满上酒盅。诸葛亮根本就不准备放弃曹公这个败兴话题,于是见刘备又灌了两杯酒,便道,“亮也知主公与曹公有旧,只不想竟然旧情如此深厚,早在少帝年间便相结识。如今亮问起,还避讳不言么?”他故意放慢了语速,眨巴着眼睛,带着两分控诉两分哀怨地死蹬着刘备。

      酒精+诸葛亮=必杀!

      果然刘备认输了,他摇手答道,“哪有什么好避讳的。曹孟德年少时任侠放荡,好结交江湖九流;我刘备就是他结交的江湖九流中的那一流吧。呵,平日里和我吃酒倒是挺爽快,待到城中大乱,我本想求他助我找个地方躲一躲,谁知他个影儿都不见;待我衣不蔽体满城裸奔的时候,他倒好,突然出现了,说要带我出城避一避——安的什么心!”回忆到痛处,刘备将酒盅重重地砸在了案上,就差没在榻上翻滚两圈了。

      自从那次的奇耻大辱之后,刘备便下定决心:总有一天,他也要围观曹孟德衣不蔽体地满城裸奔!(至死愿望没有达成;私下围观裸奔当然不算。)

      安的什么心这还用问么,诸葛亮低头下去一边喝酒一边默默吐槽,你说是个人都有好奇心吧,有现成的围观机会怎能不利用?

      不过说到这里,事态似乎已经明了。当初满洛阳城的兵士自然不瞎,曹孟德当然也不瞎,更不会对阉人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这种话。假设二否决。

      孔明评语:围观是个技术活;曹公果有过人之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玄亮】无须(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