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孙权诸葛瑾】美玉无香(一) ...

  •   一、

      诸葛瑾去世的时候,孙权已及耳顺之年。

      看着面前的讣闻和遗表,他茫然了许久,这才意识到:哦,子瑜去了。

      或许他当真是老了,生离死别便是横在眼前,心下却没有什么触动。他只是打开诸葛瑾的遗表,默默读了一遍。果然不出所料,那文章是一如既往的平平淡淡,不过是些什么“犬子性疏,难堪重任,望陛下明察”,还有什么“太子好学下士,然与鲁王有隙”,总之一纸味如嚼蜡的废话。

      孙权把文书凑到眼皮底下,细细地打量着,仿佛想要找出什么不起眼的细节一般。可是他什么也没看出来。那只是一方最普通的丝帛而已,上面除了字迹便什么都没有了,甚至连墨香都闻不到。他不是送了一方韦诞墨给诸葛瑾么?那可当真是好墨,一点如漆,墨香馥郁。可诸葛瑾为何从未用过?每次呈上来的文书仍然是最常见的丝帛,上面是色泽寡淡的墨迹,甚至临死前的一份遗表也仍然这样。孙权几乎是情不自禁地叹了一口气。那方韦诞墨呢?多半是落入了诸葛恪手中吧,孙权暗自琢磨着,那小子倒是欢喜这些奢侈物,只是这韦诞墨给了他,却又让人觉得糟蹋了。

      他将将失去相伴近四十年的股肱心腹,如今却只想着一方墨?

      只是他还能想些什么?

      他只顾着走神,不经意之间,快要烧尽的烛火将铺在案上的丝帛点着了。边上的侍女惊呼着上前来,手忙脚乱地扑灭火焰,然后一脸惊恐地看着面前的老皇帝。孙权不耐烦呢地挥了挥手,让侍女退下。他瞪着那一桌案的烧焦的丝帛,只觉得胸中虽有些空荡荡的,却是十分平静。

      诸葛瑾已经六十八了,走了也是自然的吧。

      夜半之时,孙权从睡梦中惊醒,鬼使神差地唤了两声,“子瑜,子瑜!”

      一个侍女急急地赶了过来,跪在他的榻前,怯生生地应道,“陛下。”

      这是他的皇宫内室,不是诸葛瑾家中;应声上前的也只是一个宫女,一个和其他数以百计的少女毫无差别的女子。他抬起头来望向侍女身后,仿佛又看见一片昏暗中,诸葛瑾执灯上前,立在他榻边温声问道,“主公唤瑾何事?”

      只是那已经都是许多年前了。

      二、

      初见诸葛瑾,孙权方才及冠。

      诸葛瑾是姐夫弘咨请来相见的。弘咨这人向来干脆豪爽,之前也不过就提了一次,便突然之间拉着诸葛瑾直接闯入孙府,还大笑着高呼道,“仲谋,大才已到,还不快出来一见!”

      孙权不敢有丝毫怠慢,恭恭敬敬地将这位未及而立的青年人迎入府中,奉上一杯香茶,虚心请教天下大事。孙权年纪轻轻便坐领江东,又有老臣猛将仿佛严厉的父兄一般在旁虎视眈眈,高压之下自是不同一般的求贤若渴,傅纳以言。只是孙权恭敬,诸葛瑾却更是拘束。他说话颇慢,仿佛总要深思熟虑之后方能开口,更是惜字如金,被问一句才应上一句。他说的那些话,听着似乎很有道理,却总让人觉得有些过于淡漠。孙权只觉得先前被弘咨一句“大才已到”激起的热情就这么一点一点冷却在胸腔中,然后很快便消散得一干二净。

      一直到最后他们两就还那么坐在客室两端,隔着两张桌案遥遥相望,连茶香都冷散了。孙权不禁想起当初第一次见鲁肃,他从鲁肃开口后的第一句话便开始热血沸腾。宾客散尽,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邀鲁肃内室会面,合榻对饮,听鲁肃为他分析王霸天下的大计。于是相比之下,和诸葛瑾这一句一句的问答却真是无趣,几乎让他犯困。或许他不应该指望每一个被推荐到将军府上的仕子都有鲁子敬的雄才,孙权用手支着下颚,几分无聊地想。

      他不再问话,于是诸葛瑾也不再答话,安静而自然地端坐在那里,垂首看着地面,目不斜视。许多年后回想,孙权总觉得或许诸葛瑾一直便是那副模样:安然端坐,微微垂首,宁静仿佛一池清水。

      算不上不欢而散,当然却更算不上一见钟情。诸葛瑾归去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孙权甚至不记得自己曾经见过这样一个人。将近一个月后,直到鲁肃又和他提到诸葛瑾,他才终于想起这个人物。他唤人送去一封书信,十斤白银,二十匹绸缎,算是正式聘诸葛瑾为幕宾。到底是人多称赞的仕子,不要白不要——孙权是这么想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孙权诸葛瑾】美玉无香(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