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在聊什么呢?”苏槐之回来,见几个小姑娘凑在一起,笑得十分灿烂,还时不时瞟几眼陆和尘。

      “没什么,没什么。”孙真真摇摇头,“我们在商量下午拍什么呢。”

      “采访一些本地村民怎么样?”苏槐之想了想,提议道,“下午我答应了一对老夫妇,要给他们帮忙,或许你们可以顺便采访一下他们。”

      段如月点点头说:“好!感觉他们应该也是有故事的人。”

      “对了,仙女姐姐,我可以把抓鸡的视频传到网上吗?实在是太好笑了。”周宁安撒娇般地问道。

      “有损仙女形象的视频,怎么能出现在网上?”苏槐之开玩笑道,“没事,你们发吧,记得打几个北浔的tag,替我们宣传一下。”

      大家说说笑笑地吃完午饭,收拾好东西正准备回去,周琳突然开着电动车过来了。

      “哎,小苏——”周琳远远地朝苏槐之招手,下车后兴奋地凑到她的身边,“之前我找人写的那个,为北浔量身定制的剧本,已经写好了!”

      苏槐之好奇地问:“是嘛,写了什么故事?”

      周琳拿出一叠纸,清了清嗓子,念道:

      “一个善良淳朴的村民,偶然遇见了落入凡间的仙子,他们在北浔相遇,在告白井边相恋,然后开始了一段绝美的爱情故事……”

      待周琳感情充沛地念完剧情梗概,一脸期待地问苏槐之,“你觉得怎么样?人与仙的相恋,是不是特别凄美动人!”

      苏槐之的嘴角抽了抽,说:“……我觉得不怎么样。”

      “啊?”周琳失望地说,“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我和王悦可还挺满意的。”

      周琳找来帮忙写剧本的人名叫王悦可,先前在北安街道的融媒体中心工作,后来生完孩子后,觉得融媒体中心工作太过劳累,就申请调到北浔村负责宣传工作。

      街道的媒体账号体量不大,受众大多都是当地的中老年群体,对这种淳朴小伙与仙女相恋的简单又有意思的剧情,向来都是百看不厌的。

      因此王悦可根据以前的工作习惯写出这样的剧本,也是可以理解。

      “但是你要想清楚你拍出来的视频是要给谁看,不同受众需要创作出不同的内容。”苏槐之对周琳说,“如果只是拍给村里的父老乡亲们看,他们肯定会喜欢。”

      “我们是要宣传北浔村,让更多人发现原来还有北浔这么一个好地方。”周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如果放到以年轻人为主导的互联网上,好像确实有些土了。”

      苏槐之没有完全否定这个剧本,换了个思路提议道:“如果要拍这种题材的话,对服装、道具、后期特效都有要求,如果投入成本不高,最后的成片可能看着就很粗制滥造,不过我们也可以直接做成极致的土味搞笑视频,用另一种方式获得流量。”

      周琳脑补了一下主角穿着一身白布,在告白井边上蹦迪的场景,顿时觉得自己需要吸点氧。

      “那我和悦可再想想,能不能改进一下。”周琳纠结地扯了扯头发,说,“一个月后正好市里的电视台有活动,本来我还想着能把片子交上,看看有没有机会在市里播,现在一改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为什么不让苏槐之试试?”一直没有说话的陆和尘突然开口,“她大学就是新传专业的,写过剧本,也拍过这种视频。”

      苏槐之在桌底下踢了陆和尘一脚,婉拒道:“不了吧,我哪有抢别人的活的道理啊。”

      周琳叹了口气,站起来说:“那我回去再跟王悦可商量商量,不过抢不抢功劳什么的倒不是问题,大家都是为了北浔好,北浔好就是所有人的功劳。”

      周琳离开后,陆和尘低下头,无辜地看了眼自己的白鞋,问:“你说的头头是道,最后为什么要拒绝?”

      苏槐之回答:“我不是说了嘛,那是周琳她们的工作,我就是一个开民宿的,干嘛要掺和这些?”

      陆和尘抿了抿唇,轻声说:“抱歉,是我多嘴了。”

      苏槐之听到陆和尘的抱歉,愣了几秒,随后耸耸肩,似是不在意地说:“没事。”

      回到民宿的时候,吴爷爷和他的老伴孙奶奶已经在客厅等着了,他们便是苏槐之说的,找她帮忙的老夫妇。

      段如月把昨天在山上摘的果子洗了,装在盘子里,和两个老人分享着,有说有笑的。

      周宁安朝苏槐之和陆和尘招了招手,“快来吃,洗好了,超级甜。”

      苏槐之拿了一粒果子,放在手心细细端详着。果子只有一个指甲盖般大小,通体呈深粉色,外皮光滑没有一丝皱纹,看着精巧可爱。

      放进嘴中,只需要轻轻一咬,充盈的汁.水立马迸溅开来,七分甜,三分酸,很快溢满了口腔的每一块角落。

      “真好吃,这个叫什么名字?”陆和尘问。

      苏槐之捏着果子,左右看了看,嘶了一声,疑惑地说:“我还真不知道,等奶奶回来后,我问问她。”

      苏槐之搬了几张竹椅到院子里,让两位老人坐下,此时恰好是正午,阳光明媚却不刺眼,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细碎的金光。

      “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苏槐之问。

      孙奶奶笑得慈祥,“我听春花说,你以前拍过很多照片,还拿了很多奖?”

      “都是拍着玩玩的啦。”苏槐之不好意思地笑笑,“爷爷奶奶是想让我帮忙拍照片吗?”

      “是啊。”吴大爷从褪色的挎包中拿出一本相册,小心地捧在手心。

      相册的封面上印着大朵大朵玫红色的花,是上个世纪流行的款式,在岁月的磋磨下,多了几道深深浅浅的划痕,许多地方已经剥落,露出内里灰色的硬纸板。

      吴大爷轻轻翻开相册,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映入眼帘。

      是几十年前在北浔村拍的照片。

      那时的北浔村只是一个穷苦落后的小村庄,天空好像始终是灰蒙蒙的,没有宽阔的道路,四处皆是低矮的茅草房。

      照片上是两个垂髫小儿,他们手牵着手,站在村口的榕树下,相互比赛似的,踮着脚尖。

      再看另一张照片,一个小女孩坐在一架秋千上,双手紧紧握着绳子,一个男孩站在身后,用力一推,女孩如同一只小鸟飞到了半空。

      这架秋千结构很简单,只是由几根绳子和缺了口的木板拼成,但两个孩子却笑得特别开心,那份喜悦好像可以透过纸片,真切地感受到。

      吴大爷长着老茧的指尖轻抚着这两张照片,脸上充满了怀念。

      “那年有一支商队路过,有个哥哥竟然有一台照相机,我们这些小孩就求着他给我们拍照片。”

      “他说等他到了城里,就把照片洗出来送给我们。”孙奶奶接着说道,“我们一群孩子,就盼呀盼,盼星星盼月亮,每天都要到村口张望张望,看看那个哥哥回来没有。”

      盼了好久,他们终于盼到了心心念念的照片,只是后来家里稍稍富裕起来,许多孩子都被送去镇上读书,这几张照片,也成了童年的最后一抹回忆。

      阔别几十年,再次回到北浔,他们特别想再去曾经留下过美好记忆的地方,拍一张照片。

      说干就干,苏槐之去房间拿好设备,换了一身轻便的衣服,准备带着两位老人出门。

      “我帮你拿吧。”陆和尘伸出手,示意他来帮忙扛相机和三脚架。

      “你要一起?”苏槐之说,“这也是考察的一部分吗?”

      陆和尘含笑着说:“嗯,考察一下当地居民的工作能力和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也行,不过这些我拿着吧。”苏槐之说,“你去仓库找一找做秋千的工具和材料,然后去找二狗,一起做一架秋千,他知道那地方。”

      陆和尘领到如此重要的任务,郑重地点点头,“放心吧,交给我。”

      吴大爷和孙奶奶先是去了村口的榕树下,牵着手拍了几张照片,又摸了摸“长命百岁”的石碑。

      随后,几人来到了照片中荡秋千的地方。

      这是一面迎风的斜坡,只有两米多高,可以很轻松地爬上来。

      “嘿——”二狗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他随意地撩起来擦了擦汗,远远地朝苏槐之等人招手。

      苏槐之、段如月和孙真真扶着两位老人慢慢走上了斜坡,却看见两架秋千并排矗立在迎风口处。

      “超额完成任务,怎么样?”二狗叉着腰,得意地笑了笑。

      苏槐之捧场地鼓了鼓掌,说:“不错。”

      孙奶奶年纪大了,不能像小时候那样荡得那么高,但这不妨碍她的激动。

      她像个小孩子一般,小心珍惜地抚摸着秋千的每一处,好像要将木板上的花纹都刻入心中。

      她坐在秋千上,如几十年前那样,双手抓住两侧的绳子,而吴大爷站在身后,脸上带着宠溺的笑,一只手顺着绳子渐渐下滑,然后与心爱之人的手,十指相扣。

      苏槐之举着相机,拍得认真又专注,有了美好回忆的铺垫,一切的场景在她眼中都是如此动人。

      就连她自己都未曾发觉,在某一刻,她也跟着红了眼眶。

      陆和尘站在一旁,目光却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瞬间。

      结束拍摄后,苏槐之收拾好东西,揉了揉发酸的脖子。

      陆和尘走过来,将一瓶气泡水递给苏槐之,那是她大学时最喜欢的味道。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在陆和尘肩头跳跃着,他凑近了些许,用只有彼此能听到的声音,轻声问苏槐之:“还有一架秋千,是我扎的,你要不要来试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 5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