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6、076 ...
-
1.经常遇到这种状况:两个孩子闹矛盾,各执一词,上升到家长层面,家长偏听偏信,并且总是为自己的孩子感到委屈和愤怒,甚至比自己的孩子更加的委屈和愤怒。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成熟的家长。何为成熟?——有稳定的情绪和偏中立的价值观,不深化矛盾,就事论事。
孩子如何面对各种问题,第一任行为老师就是父母。家长在孩子面前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今后处理类似问题的方式。
当面对质疑和不公,如果家长比孩子更委屈,只一味发泄情绪希望得到对方的重视,那么孩子会有样学样,意识不到矛盾的关键所在。
面对问题,如果家长先是克制当下各种情绪,优先处理问题。过后再回顾事件,衡量得失,个人认为,这种方法才是值得提倡的。因为你在无形中就已经教会孩子“处理矛盾”与“处理情绪”的价值排序。
当然了,面对各种问题,完全不发火、不委屈是几乎不可能的。可是,发火的时机,决定为之发多大脾气,又或者选择以何种方式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这些都是可以调节的。
一个成年人要教给孩子的,大抵就是这些了吧。
2.昨天。
丹:女儿生病,在诊所做了检查,200。去医院,被要求做检查,400,结果出来,发现是相同的检查。就很无语。
我:医院的确比诊所贵。
今天。
丹:我发现医院的那个检查好像的确能查出来点跟诊所不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好像查得更彻底。
菲:还抱怨不抱怨了?哈哈哈。
我:该说还是要说的,毕竟当时的确有这种疑惑,下次提前问医生呗。
菲:没必要吧。你知道儿科医生最近多忙吗?多体谅一下吧。
我:……
3.说实话,我非常反感这种过度共情。
没有一个人是不辛苦的。医生的辛苦并不能取代我们全面了解自己所接受的医疗信息的权利。大家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一定的、平等的,没道理为了体谅另一边而委屈自己不明就里。当然,也不提倡过分纠缠,这个度可以调整,也需要通过尝试去调整。而不是一味的“体谅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