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入学 ...

  •   远远地,传来呼喊声。

      马文才闭着眼睛,恍惚间以为自己又回到了病缠于身、濒临死亡的状态。

      但不同的是,身子是轻的,体温热的。身上有的地方正隐隐作痛,却并不是那种骨缝之间的疼痛。

      “公子———”

      “公子,你在哪儿?”

      马文才猛地睁开眼睛,却出乎意料地看见一片漆黑。他抬手触碰着眼前的虚无,可下一刻实物冰冷的触感便让他意识到不对劲。

      他有意识、有体温、还有触觉。

      马文才手上使力,眼前遮挡着的东西便一下子打开了。明亮的光线争先恐后地涌进来,马文才眯着眼睛适应了好一会。

      但很快,他就又发现端倪。头疼得厉害,就像是要生生被人掰开,强行地被灌输着什么似的。

      马文才不由自主地蜷缩起来,视线到身上,却发现手脚都已经缩水,成了孩童一般的大小。

      他轻微地抖动着,犹如不知多久以前那样死死咬着手背,不让哽咽声溢出来。

      脑海里的记忆犹如潮水一般涌来,陶瓷破碎的声音和鞭子挥动的破空声袭来,他下意识地重新关上了眼前的门。

      他躲在柜子里,竭力躲避着外界的一切危险,躲在这个安全的地方,小心翼翼地蜷缩着,不敢叫任何人发现。

      已经深入骨髓的偏执又哪里那么容易就消失,更何况心爱之人无休止的厌弃叫他极为不甘和卑微。

      “娘!”

      “爹,你救救娘———”

      马文才难以忍耐地闭上眼睛,皱着眉熬过这一段无法遏制住的颤抖。伴着他十多年的梦魇再一次袭来,却比任何一次都要可怕。

      记忆里不仅仅有带着痛苦自尽的娘的尸体、爹无休止的打骂和苛责,还有祝英台一次一次的厌弃、世人无尽的唾骂践踏……

      他想,他是好不了了。

      马文才抱着膝盖,几乎是很自然地接受了自己熟悉而又陌生的小小的身体。漆黑的柜子对如今的他来说安全而又宽敞,马文才看着眼前的漆黑,出神地想着。

      他也许是重生了。

      也许是上天怜悯,让他重活一世。可他偏不想要怜悯和同情,也绝不会让人再踩在他头上。

      绝对不会!

      --------------------------------------------

      汉晋年间,战乱不休。北人南迁,士族也大多迁下。

      由于重心南移,朝廷在江南一带兴建书院,培养人才。此时,人才的选拔又以九品中正制为标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三六九等,人分十层。

      平民难以入学读书,更何况入仕为官?于是阶层分化,士族平民矛盾尖锐。

      这个时期,士族把控出仕之路已久,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统治者主持学馆教学,招收天下学子,不论高低贵贱都可入学,教授四书五经六艺等。

      然而士族与天子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话说那杭州一带广修学馆,招纳学子。声名远扬、朝廷看重着大有可数,其中那尼山书院得天子御令,又有学馆监理,声名远扬。

      书院位于尼山孔庙以北,往日自是清静的万千学子读书圣地,此时却是喧闹不堪。

      你道为何?走进一看,原来是学馆招生,出于尊师重道的理念,这些求学学子都排着长龙大队,缓缓地走入书院。

      只是江南一带士族极多,光是杭州地区及附近地区东阳、鄣、会稽、吴四郡便有孔、祝、马、荀等士族。

      更别论王、谢一手遮天。

      这孔学圣地虽是不容放肆,可求学者多是士族大家,以求功立业、荣华富贵为要,又有几分谦逊沉寂呢?

      山门口聚集着人群,其中所围着一人,神态恣睢无忌,神气洋洋,似乎前呼后拥风光无限。

      但其实大家都对着他露出不忿却又不甘的表情。

      “从此以后,你们若想在书院里过得去,就要认我做老大!”

      此人乃是太原王氏子王伯满,因家中权势大又极为受宠,便养成了嚣张跋扈、自负不凡的性子。如今还未入学便已经称起老大,让众人怎能不忿?

      然以太原王氏之势,却少有人敢上前触霉头得罪了王伯满。

      人群中已有人轻轻笑出,脸上俱是一派不屑与厌恶之色,却不想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沉稳有余而又霸气十足的声音:“当老大?你也配!”

      这声音仿佛故意压得有些低,语调低沉,本来清越又富有磁性,听起来却显得冷冽。

      再朝那声音的主人看去,却被惊得愣住。只见一少年骑着马缓缓而来,其后十多名仆从跟随,挑着行囊,气势极盛。

      “你是何人,可听过我王伯满的名号?竟敢对我不敬?”

      “杭州马文才!”

      那人也不话多,抽出箭包中的利箭。那王伯满见他满面冷峻,目含狠厉,不禁感到一阵恐惧,却仍然结结巴巴地外厉内荏着道:“我可是太原王家的王伯满,你敢对我出手,我爹不会放过你的!”

      马文才挑了挑眉,凤眸凌厉:“是吗?那就看看到底是我的箭快,还是你爹来得快。”说罢毫不犹豫地弯弓搭箭,瞄准射击一气呵成。

      众人还未曾反应,便听见王伯满一声惨叫。

      “山伯!”随着一声惊呼,只见一身形高大的男子飞身扑过来,一刹那间举着木板为王伯满挡下一箭。

      但不知是不是错觉,马文才似乎并未瞄准王伯满,只是吓唬吓唬他,因此那箭反而贯穿木板上部,直直钉入山门口的木桩上箭尾兀自颤抖。

      “入木三分。”

      有人已忍不住惊叹道。

      此时那名被称“山伯”的人往马文才处看了一眼,又扶起瘫软在地已不省人事的王伯满,忧心道:“脉搏微弱,惊吓过度,需要赶快送去医舍。”

      说罢便和王伯满手下的几个仆人一起将人抬走。

      马文才已重生一世,再看到熟悉的种种,即便那股戾气折磨着心脏,叫他一阵一阵地抽痛,手不由得颤抖,却还是存了理智。

      他的箭搭得很稳,准头故意偏了过些,叫人很容易意识到他并未下死手。

      在看到梁山伯的那一瞬间,马文才却飞快地别开眼,冷冷着道:“多管闲事!”却驱使着马儿向前走去。

      见他不声不响地走来,模样倨傲,一人从人群中走出,冲他抱拳友好地笑了笑,语气中充满感激:“多谢文才兄出手打抱不平,箭术如此高绝,实叫人佩服。”

      下意识地,马文才露出一抹讽刺的笑意。眼前的秦将时如上一世一般说出一模一样的话,可如今的马文才并没有理会不断恭维他的众人,带着仆人进入书院。

      进入书院之后,学子们齐齐排好队前去交束脩和拜帖。夫子陈俊生坐在最前,一个一个收拜帖和束脩,分配座位。

      马文才来得很快,排的位置靠前。他本出了好大的风头,又兼家世极佳,不少人想要巴结讨好,却不想被不冷不热地看了一眼,竟就被这样吓退了,只敢略围在他身边作巴结讨好之态。

      待到马文才前面几人时,身后忽然响起听起来清亮得有些过于清脆的声音,许是隔得太近,又过于熟悉,马文才心中一震,下意识地垂了眼。

      “在下上虞玉水祝英台,不知可有幸与马公子结交?”

      几乎是喉头一哽,胸中一股气盘着冲撞。马文才不着痕迹地深呼了一口气,使看起来高傲甚至有些桀骜自负地转过头去。

      马文才不着痕迹地扫了她一眼,熟悉的感觉从心头涌起。他也不明白终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了,只是一双凤眼斜晲:“和我结交,你也配?”

      他朱唇轻启,说出的话却是冷漠难听。

      这辈子,马文才先下手为强,在一年前以上虞祝家豪族显赫之明,向父亲请求向祝家提亲,先定下亲事。

      但他也仅仅只限于如此,应允父亲在完成学业之后再成亲。果然,如他所预料的,祝家的人回消息说祝家无权无势,不敢高攀。

      实际上祝家小妹离家以拒亲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甚至连他的父亲都有所耳闻,闻言便愤道“天下女子千千万,那祝家小妹又是何许人也?莫非你就找不到一个比她强的?此亲不提也罢!”

      有了前事,女儿这般无理拒亲,不仅坏了自家的名声,还损了马家的脸面,祝家理亏在前,自然对马家也毕恭毕敬,不敢冒犯。于父亲而言,也并非是一件坏事。

      此是为一。

      况且,马文才明白,祝英台必不是那般好得到的,纵使他重活一世,也恐怕难得真情。

      可是,为什么明明打心眼里不看好他,以那般刚烈的方式屡屡拒绝他,践踏他,却总是要处处留给他一点希望?

      所以此时此刻,他只想到了恨。

      马文才了解祝英台的性子,打定了以她的性情遭受这样的待遇心中定是不忿,说不定立刻拂袖而去。

      他有心给祝英台不痛快,虽然看上去一派漫不经心,可一双好看的凤眸却紧紧盯着祝英台,似乎不想错过她一丝一毫的细微的表情。

      却不想那人仅仅只是轻轻一笑,脸颊微红,看起来竟然有些陌生地好脾气:“是我唐突了。”

      说罢,祝英台微微低下看起来比寻常男子秀丽清新许多的脸,不再说话。

      马文才眸色一沉,本觉得有些奇怪了,但队伍已排到他了,尼山书院的束脩一直都是黄金八两,马文才递上拜帖,却未交束脩。

      “你是什么意思?”

      陈俊生仰起头皱着眉问他。

      马文才勾起唇角,半挑了挑眉:“我知尼山书院学子每人都要缴纳束脩八两,既然以后便是同窗,这些人的束脩都由我包了,还请夫子收下。”

      陈俊生霎时一惊,转而露出笑容,大手一挥,便念道:“杭州马文才,特等座。”

      后面吸气声一片,更多的是欣喜。

      到祝英台时,去听她道:“上虞祝英台,束脩黄金一百两。”

      陈俊生狐疑道:“祝英台,你的束脩,由马文才一并交了。”

      祝英台扬了扬下巴:“无亲不受利,无功不受禄,更何况这是我自己的束脩,理应自己缴纳。”

      陈俊生点了点头,眼底的喜色几乎掩饰不住,在拜帖上写道:“上虞祝英台,束脩一百两。”

      “上虞祝英台,特等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入学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