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矛盾初显 ...

  •   英台曾问晋安,“晋安”是公主封号,她作为朋友却唤她封号,是否太过生疏?晋安纠结半晌,红着脸小声说出了自己的闺名,英台足足笑话了三天,再不提她的名字了

      晋安认定的朋友尚且如此,旁人更没资格知晓她的名讳

      “本公子姓庾,颍川庾家、庾皇后的庾!”比起英台“上虞祝家祝英台”的简略介绍,晋安更喜欢以势压人

      她呲着牙满意看着下方诸人或嫉或羡的各色神情“我叫庾晋安,晋安公主的晋安。当然了,为了避讳公主殿下,你们也可以叫我庾晋。”

      王蓝田狐疑的目光都快要把她瞪穿“于禁?你怎么不叫张辽呢!”

      “你要是叫太史慈,本公子也可以叫张辽”晋安巧笑嫣兮。《三国通俗演义》中记载,太史慈被张辽所杀!

      “你!”王蓝田拍桌欲起,晋安摩拳擦掌不甘示弱却被英台死死拉住

      “没事儿少看民间野史志怪话本!”上方的夫子看不下去了,狠狠瞪了两人几眼“大晋终结三国乱世才多少年呐,你们这些小娃娃还把故事当真了不成!?”

      《三国通俗演义》是十几年前经过了大量艺术加工创作的民间流传的话本。当年话本现世,民间哗然,各家后人吵吵嚷嚷,直言此话本妖言惑众颠倒黑白扭曲历史,最终官家下令将此书列为禁书!

      一个是太原王家的公子,另一个又是外戚庾家的少爷,哪一个都得罪不起。拜过孔子像,夫子挥手让晋安英台两人退下“去找地方坐吧”

      书院学生不少,座椅却不多,每一桌都已有人坐下,后排更有学子是两人一桌。英台抬头看了看,拢了拢怀里的书箱,拱手问夫子“学生该坐在哪里?”

      “君子行则思其道,饮必思其源......”夫子摇头晃脑掉着书袋“你是如何来到崇绮书院的?”

      “我是坐车来的”英台乖巧回道

      “乘车而至,那就在后排择一位置”夫子说道“与同学同席而坐,去吧”

      “是,老师”英台点头,拉着晋安去找后排的位置。

      她们两个都是女孩子,自然希望坐在一起。但后排学子大多两人一席,独坐的位置都很少,英台有些苦恼

      “真是麻烦!”晋安径直走到在后排独坐的王蓝田处,抬脚就把人踹到一旁,神态高傲语气轻慢目露施舍“这个位置,是我们的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位置吗?”王蓝田被踹到地上却笑出了声,见晋安一副【不管这是什么位置,我今天就是要抢你的位置】的表情,他拍着灰站起身,转身把旁边人赶走,自己又独占一桌,回头朝邻座的晋安笑道“希望你在书院能待得开心”

      “......阿晋?”前三排的马文才慢了半拍,晋安已经抢了王蓝田千挑万选的末座睡觉专用座,他无奈扶额“这都什么事儿啊!“

      寒门朱门,云泥天壤,世家大族的公子与寒门落魄的学子自然要分隔开。这前排后排、独坐同坐,都是有讲究的

      晋安不知道这些,英台同样不知

      眼见着英台和晋安同席落座,夫子忽觉有些不对,又问“某同学,君子施必适其量,用必思其器,那你坐的车是牛车呢?还是马车呢?”

      晋安正在找人借手绢擦桌子擦凳子,英台听闻夫子又开口,抬头答道“马车!”

      “马车?哦,那可以往前坐三排”夫子揪着胡子念念叨叨“是一匹马拉的车,还是两匹马拉的车呢?”

      “是两辆马车三匹马”英台疑惑歪头,夫子问这些干什么。晋安已经借到手绢了

      “那可以再往前坐三排”夫子开始掐手指计算“行李多少箱?”

      “十箱!”

      “书童若干?“

      “没有书童,只有十个仆人一个丫鬟!”

      “那你是睡上房还是睡偏厢?”

      “上房!”

      “那你这个......膳食是上等菜谱还是荤素各半?”

      “不知道啊,我跟院长夫人一起吃,她吃什么我吃什么。”

      晋安草草擦了一下桌椅,扯着英台小声说她嫌弃这地儿被王蓝田坐过,等会儿下课她让人换一套新的,现在先将就坐着,英台眉眼弯弯跟着落座

      “望春同学!”夫子唤起马文才邻座的一个学子“你去后一排,位置让给祝同学坐!”

      “夫子!我想和梁山伯一起坐!”望春同学兴冲冲抱着书箱跑到后排梁山伯身边,梁山伯色变,如临大敌

      “祝同学,你来这一处坐吧”夫子没理会那边的闹剧,对着英台笑得和蔼

      夫子让人给她腾出来的地方位于前三排,那里离夫子近,算是整个课室最好的位置。但周围学子都是独坐

      “夫子,我们已经坐好,就不麻烦望春同学了”她不愿违背夫子,却也不想抛下晋安

      “既然这样那便算了”夫子叹了口气,转头看向梁山伯那处,语气又严肃起来“亭闻春,回来坐好!”

      “哦”正和梁山伯挨得极近的亭闻春满脸失落,梁山伯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看向祝英台,英台回他一个温和的笑意

      .............

      书院学习枯燥且乏味,书院膳食除了难吃还是难吃,哪怕是和院长夫人一样的膳食,也是同样的难吃!

      “我不吃茄子”祝英台皱着眉头一点一点把肉末茄子里的茄子挑出去

      “这是什么?烧饼吗?好硬!”晋安嫌弃地把烧饼放回盘子里“我想吃牛乳糕!”

      祝英台的饭剩了大半,晋安的饭几乎没动,来收盘子的梁山伯欲言又止,忍不住劝道“下午几乎都是琴、棋、书、画、礼仪、骑射这些需要动脑子的课程,午膳不吃饱会没力气的”

      祝英台认出来这是同样末座的梁山伯,她笑道“怎么是你来收膳盘?”这是仆役的活

      “我是斋长嘛,这些是我的分内事”斋长意为班长,一般由学习好、品行好的学生担任

      斋长负责管理学子的考勤、仪容仪表、饮食分发,还要帮助夫子管理日常教学、负责维护课堂秩序,课后也要帮助管理学生,是个费心劳神且易被同窗排挤的活计。马文才和王蓝田都不愿接手斋长的职位可见一斑

      但收膳盘,确实不在斋长职责范围。梁山伯在膳堂收膳盘,是他在干杂役填补学费

      梁山伯想到自己尴尬的身份,迎着英台晋安好奇的目光,他耳根发烫心虚气短,诺诺捏捏道“算了,反正你们早晚都会知道......”

      晋安和英台不理解梁山伯口中的家境贫寒是什么概念。但梁山伯收膳盘干杂役的事情被那么多学子看见,自然有脑残嘴贱的要蹦出来当反派

      比如王蓝田

      “今天中午的茄子不怎么样,我在家经常吃茄子,都快吃腻了”他先开口凡尔赛了一波

      围在旁边的小弟很上道“茄子可是官家命人从西域带回来的稀罕物,建康那些贵人都不能每天吃茄子,王公子真不愧是太原王家的公子!我家在苏州,地处偏远又是小门小户,这样好吃的茄子还是头一次吃到!”这话刺的是马文才

      苏州与杭州毗邻,苏州人自言地处偏远,居于杭州的马文才又能是什么大户人家。马家世居杭州,建康贵人吃腻了的西域蔬果,杭州太守府一月都不一定能吃一顿

      马文才抬头瞥了一眼晋安,继续温书并不接话

      王蓝田却不是为了找马文才麻烦,马家再不济也是杭州地头蛇,不好得罪太过。

      他转头打量梁山伯,讥诮之意显而易见“收膳盘可真是个好活计,别人剩下的些许膳食也足够你这种人饱餐一顿了吧。茄子好吃吗?”此言诛心

      中午的肉末茄子可是上等膳食,梁山伯哪里吃得起,他只有食用他人残羹才配尝到茄子的味道

      梁山伯与祝英台同时变了脸色。山伯在膳堂吃的是她们的剩菜

      “太原王家已经穷到连盘茄子都要斤斤计较了吗?”前排有高门学子帮腔“我荀家虽不济,但与朋友分食茄子,不犯法吧?”

      那学子出身颍川荀家,是当日在书院门口不愿向王蓝田低头,却被王家仆从狠揍之人。他看不惯王蓝田霸行,又感念山伯仁善,因而出言帮护

      更何况,别人盘子里的茄子哪里轮得到王蓝田来管!

      “荀巨伯!”王蓝田手下有人高声道“梁山伯食用的茄子,分明是午膳最后时分从夫子膳堂那边端出来的!”

      夫子的膳食自然都是上等膳食,但夫子们用膳快,仆役收拢餐盘也早。吃得慢的,就只剩下在院长夫人位置用膳的晋安和英台

      晋安本来在看戏,这下子火都烧到自家门口了,她当然要帮忙解围“佛念哥哥~王蓝田问你茄子好吃吗?”

      马文才被她唤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恶寒地抖了抖“别跟我提茄子,我不吃茄子!”但南陵公主和马夫人喜欢吃茄子,那段时间的太守府天天吃茄子,他吃得脸都要紫了。

      马文才想起了被茄子支配的恐怖日常,想起了同样不喜欢吃茄子的晋安,想起他和晋安经常偷溜出去换口味......

      有些人就是不会看眼色,偏要唧唧歪歪“怎么可能有人不吃茄子!茄子那么好吃......”

      “王蓝田,管好你的狗!”马文才黑着脸呵斥“不就是一盘茄子,也值得你大做文章!”

      拥趸们不敢跟马文才呛声

      山伯与英台拱手向文才致谢,他颌首表示收到,回头瞪晋安几眼,这死丫头就知道使唤他。

      王蓝田目光在晋安、祝英台、梁山伯、马文才之前来回打量,哼哼唧唧表示不满

      “你哼唧的样子好像小猪崽啊!”晋安笑得灿烂

      ..............

      晋安和英台在课室上课,南陵公主却来到了后山,草木茂盛溪流淙淙,当年木屋尚在,佳人却四散分离

      南陵公主蹲在小溪边,流水自指缝穿过,再不复返“故人远道而来,避而不见非礼也”

      “阿弥陀佛~”有人念着佛号“贫僧若虚,并非施主故人”

  •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看了穿越回古代你可以吃些什么
    【秦朝】主要食物:粟,稻子多用于酿酒。秦人看不上菽,老百姓吃的大部分都是豆子做的饭和豆叶做的汤。
    《诗经》里提到的蔬菜一共只有二十几种,而其中大部分在现在看来不过是浮萍、树叶和水草
    秦朝的调味品只有盐和花椒,【汉朝】引进胡椒、香菜、蒜,【明朝】才有辣椒
    【汉朝】胡椒、香菜、蒜,葡萄、核桃、石榴、黄瓜、蚕豆、旱芹、豌豆、芋头(原产东南亚)、莳萝(洋茴香)、大葱(小葱是先秦由北方传入)
    【三国两晋南北朝】茄子(印度)、扁豆(东南亚)
    【隋唐五代】无花果(西亚)、菠菜(尼泊尔)、莴苣、开心果
    【宋】西瓜(非洲,唐时入西域,宋时传入中原)、丝瓜、胡萝卜(一说是张骞带回国的)
    【明】菠萝(巴西)、辣椒(美洲)、南瓜、苦瓜、土豆(美洲)、甘薯(美洲)、向日葵(美洲)、玉米、花生(美洲)
    【清】草莓(有野生种,引进良种)、番木瓜(墨西哥)、苹果(原产的苹果叫“柰”,又称沙果,今天常见的苹果是清末引进)、菜花、卷心菜、洋葱、番茄、西葫芦
    所以穿越什么的还是别做梦了,回去没吃又没喝,哪怕是上层贵族也惨得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