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5、第八章 ...

  •   壬午年元月初一(公元1522年),大明王朝第十一位皇帝朱厚炜改元兴和,是为兴和帝。其在位三十年,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开创“兴和之治”。
      政治上改革官制,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创立独立立法机构,并推行四权分立,即立法权(立法院)、行政权(内阁及下属六部)、司法权(大理寺)、监察权(都察院)独立,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均由立法院推选产生,受立法院监督,效忠于皇帝并对皇帝负责;提倡法治德治并举,在位期间数次修订大明律,制定出台刑法、民法、行政法、婚姻法等专门法,鼓励地方出台条例法规等;澄清吏治,完善磨勘考核制度,严查贪腐,高薪养廉;严控宦官数量,取缔宦官参政权,批红权上交皇帝及立法院,监军镇守权移交军队,监税监矿权移交地方政府,内廷事务多由女官负责,到兴和末年,宦官数量不足千人;约束锦衣卫职权,将涉及司法执法的权力移交刑部、大理寺,但依旧保留了锦衣卫监察权,锦衣卫的职能更多向国家安全、涉外情报转移。
      经济上开源节流,休养生息、劝课农桑,改革税制、轻徭薄赋,推行一条鞭及摊丁入亩法,土地租制分省实行统一管理,全面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及粮食储备制度,大力兴建农田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工部设有司研制推广农耕机械、培育良种、改良地力;大力发展工商业,首次创立国有工坊,鼓励无地农民、无业游民成为产业工人,首次立法保障妇女劳动权益,设立女子工坊;朝廷出资兴修店铺,收取租赁管理费用,提升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丰富消费业态,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军事上防守兼备,重整军务边防,开设军事院校,改革军户制度,保障军户权力,畅通晋升渠道,提升官军战斗力;建立水师,开创巡航护航制度,收复屯门及满剌加,大量向澎湖、满剌加等地移民;重创倭寇,基本扫除倭寇对沿海地区威胁;整顿西北边防,反守为攻,击败俺答汗数次进攻,移民戍边、修建城墙、重开边境贸易,为其子朱载垠收复河套地区、重建朵颜三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西藏、东北、西南地区继续保持羁縻政策,与各民族融洽相处,但也注重通过商贸、货币等经济方式加强对边境的控制。
      外交上积极进取,逐步恢复元朝设置的所有巡检司,设有司专门经营海运,大量建造商船,贸易范围远达欧洲全境、美洲大陆;与友好国家互派使节、开展贸易,并首次与琉球、高丽常态化互驻使节;打赢对安南自卫反击战,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威慑东南亚诸国,等到朱载垠时,大明得以收复安南、接受暹罗缅甸等国朝贡。
      文化上开放包容,鼓励百花齐放,不再一味提倡程朱理学,对心学推崇备至;大力扶持科学研究,在海店地区建成第一个高等学府燕京学院,内库出资设奖表彰发明创造;繁荣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书画院、匠作坊群星闪耀,产生了大量传世之作;鼓励民间出版,后世四大名著有其二都在本朝出版。
      宗族事务上推恩削藩,所有宗室降等袭爵,超过五代便不再享受朝廷禄米,除去军事政治权利,放松对宗室管制,宗室亦可经商科举从军;严管勋贵外戚,一律降等袭爵;所有宗室勋贵,鱼肉百姓、横行乡里者,削藩降罪。对朝廷众臣一视同仁,即使对宠信异常的锦衣卫指挥使崔骥征一族,都多有约束,未有明显偏私,终其一朝,未有宠臣权宦横行于世。
      个人生活上俭朴奉公,奉孝宗武宗旨意,一生不曾立后纳妃,除去嗣子朱载垠未有子嗣。性情宽仁和善,律己甚严,爱好书画、手工,中晚年对西方科学产生兴趣,有大量诗作、画作、实验手稿流传于世。
      因推行改革,触犯既得利益者,朱厚炜一生经历过数次刺杀,行刺者或为宦官、或为宗室、或为外戚,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巡查黄河堤坝时被宦官推入黄河,幸得大太监丘聚以死相救,才平安无恙。
      兴和三十年元月,朱厚炜禅位于监国皇太子朱载垠,后微服游历全国。景耀八年七月十九日,于湖州祭扫亡母时遇刺身亡,享年六十五岁,庙号明宗,谥号应天法道贞纯肃哲圣明仁孝至公信毅烈皇帝,葬于明陵。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5章 第八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