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2、第十六章 ...

  •   十月的最后一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终于达成一致,三审定谳,革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爵,判斩立决于西市,正应了个秋后问斩。
      一开始他们定的是凌迟,后来又改为腰斩,甚至还有人哗众取宠,说要当众车裂,但朱厚炜从来对这些酷刑不感冒,直接拍板还是定了个斩首。
      刘镇元建议在京勋贵及三品以上官员往西市观斩,朱厚炜虽本人对上次观斩宁王之事颇有阴影,但又想起清理皇庄需要立威,反复挣扎还是下了圣旨,并额外加了一条,所有的张氏兄弟的苦主,不论尊卑贵贱,均可在最前排观刑。
      不出所料的,仁寿宫那位又是绝食又是上吊,逢人便哭嚎皇帝不孝,要请先帝遗诏废了这忤逆不孝的皇帝。许是彻底被惹恼了,平素性子极好的皇帝,此番罕见地强硬,甚至公然封了仁寿宫,俨然一副要将太后圈禁到死的模样。
      并非没有臣子口口声声“若孝宗、武宗皇帝在世,定不忍见骨肉失和”,或是“大明以孝治天下,既是太后亲弟,即为天子亲舅,不可轻易斩杀”,或是“太后纵有不是,怎可圈禁嫡母”云云的腐儒之言来给朱厚炜施加压力,朝局难免有些动荡,可一想到这些年被戕害的百姓,死的不明不白的父兄,朱厚炜便生出无限勇气,咬着牙硬撑。
      就这么一直撑到了张氏兄弟伏法那日,朱厚炜本人并未前去,而是在养心殿批阅奏折,偶尔抬眼看一下日头。
      “陛下,”张永默然上前,“今日太后企图咬舌,幸而被拦下了,如今仍不食水米……”
      担心东厂和宫内原有的内侍和她勾结,朱厚炜专门重新选派了最精干的女官守在张太后身旁,不论想如何寻死,都有人将她客客气气地拦下来,不肯吃东西便强灌下去,再让太医院佐以名贵药材,别说是想死,就是想病也没那么容易。
      讥讽一笑,朱厚炜淡淡道,“太后可是要长命百岁的。”
      她还有力气在这里折腾,而齐春柔他们,就连好好活着的权力都被剥夺了。
      可他不会杀了她,不仅是碍于孝道,更重要的是他深知,有时候,活着远比死了痛苦。
      就在此时,远远听到一声炮响,朱厚炜抬眼看出去,果然殿外日晷指向了正午。
      曾经不可一世的二张眨眼间人头落地,不知会让多少人胆寒。
      他们的血还没有凉透,奉旨前去清查皇庄的夏言回来复命了。
      朱厚炜看着手上的报告发愣,他知道皇庄之害,却想不到竟然到了如斯地步——从刘瑾开始,武宗的那些爪牙便巧立名目,打着皇庄的旗号肆意侵占官民田地,又引得勋贵们上行下效,比如武宗继位一月,便建了七处皇庄,到他死前,这个数量增加到了三百,占了整个京师八府官民田总数的七分之一。
      “其实早在正德前,此弊便已相当严重,”夏言沉声道,“洪武年间,全国耕地八百五十多万顷,征收税粮两千九百多万担,到了弘治十五年,官民耕地变成四百二十多万顷,征收税粮近两千七百多万担。”
      “也就是说,这些年皇庄及各高门吞掉了官民田四百多万顷,而缴纳的税额反而减少了两百多万担。”朱厚炜蹙眉道。
      “不仅如此,这些皇庄向农户征收的银租极高,每亩要五六分,甚至一二钱,佃户之苦,难以想见。”
      朱厚炜看着夏言刚肃面容,笑了笑,“能想到平民生计,甚是不易。朕和你交个底,朱姓已有天下,还和庶民争利,有违天和。而且最后难道真的都进了天子内库?还不是被那些守备、宦官以及他们的爪牙层层盘剥。上不增税赋,下蠹国害民,这皇庄,朕定然是要废掉的。”
      能让皇帝清退一部分侵占的民田,已是夏言的终极目标,而皇帝竟然提出罢除皇庄,这远远超出了夏言的预想,当即跪伏在地,“陛下圣明!”
      朱厚炜揉了揉额心,“你有所不知,司礼监中真的有人拿国库缺银来说事,须知皇庄产的,能有一分一厘进国库么?呵,先前朕让刘指挥使和骥征他们裁撤的锦衣卫冒滥旗校几万人,每年能省下数十万粮食,他们哭天抢地,又是哭先帝又是哭太后的,当朕不知道,冒滥的这些人不都是他们的徒子徒孙?”
      夏言适时道:“不仅锦衣卫,五府乃至于工匠杂流,数量都极其惊人,臣先前粗略考据过,恐怕有十五万人。”
      朱厚炜一惊,“那岂不是一年要浪费禄米一百多万石?”
      他起身,在殿内转了几圈,恨恨道:“吏治、吏治!”
      与此同时,他也想起了自己那些朱姓亲戚,有明一朝,子子孙孙繁衍无尽,有钱有势的近支亲王,良田千顷、鱼肉百姓,而那些远支辅国将军一类,地方财政根本无力负担,便屡屡拖欠禄米,陷入贫寒困窘的境地。由于对宗室限制甚多,不事生产、难以营生,甚至有亲王的曾孙为了吃饱饭,最终四处滋事,只为了吃一口牢饭这般的惨剧发生。就算是万历年间开始放松了对宗室的控制,允许科考务农,整个大明也只有一个朱姓皇室考中进士,而后来为了仕途,不得不依附魏忠贤,何其黑色幽默。
      朱元璋开国时的小农思想,不仅让整个大明背负上一群不事生产的蛆虫,也害惨了这些只能张嘴等饭吃的龙子凤孙。
      “一事不烦二主,”朱厚炜按下焦躁和忧虑,“查勘皇庄的事,还是交由你来做。先将侵占的全部还回去,朕会慢慢将皇庄管庄太监换一遍,待朕肃清其间的关节之后,再罢除皇庄。”
      “还有勋戚田土……”夏言轻声提醒。
      朱厚炜走回案边,亲自铺开黄绢,“此番张氏的罪状,朕会将侵占民田和盐引放在第一条,颁布天下,之后若是有宗室落罪,朕也会如此办理。在朕派出钦差清查之前,朕会给他们一两个月的时间,自愿退了的、数量不大的,可既往不咎,数量大的,可略微轻罚,而如果冥顽不灵的,就别怪朕不念亲戚之谊了。”
      他看着这个历史上命运跌宕的嘉靖宠臣,亲自取了个手幅,写下几个字,“但凡能为民请命的人,朕都会重用,你很好。”
      夏言谢恩接过那手幅,只见御笔圆融方正——慎终如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2章 第十六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