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008 ...

  •   自打这天赵家老两口打不过凌一后,两个老的就不和凌一正面刚了,三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总有碰上的时候。比如吃饭,比如睡觉,可一旦碰上了,赵大娘也只敢吐口唾沫,动动嘴皮子。

      赵大爷在床上躺了几天,说自己骨头痛,偷懒了几天没去山里砍柴。但没多久就被赵大娘从床上骂起来,不情不愿地提上砍柴刀和背篓出门。

      一家人打打闹闹但晚上还要住一个屋,吃饭喝水、烧火做饭都离不开对方,所以闹归闹,最后还是只能住一起。
      不过双方好似平息了战火,但一场悄无声息的斗争还在继续。

      赵大娘把家里的碗柜给锁了起来,把一些调味料还有猪油啥的放在了碗柜里。这导致她给赵大爷和赵轩耀做完饭,三人吃完,是一点饭菜不给赵小小及凌一留,甚至家里的好多贵重物品都锁在了房间里,明显在防着凌一母女呢。

      不过凌一也有办法应对,虽说很多东西被锁起来了,但是大多都是木柜,尤其是那个陈旧的碗柜,锁是铁锁,但固定铁锁的铁钉,被凌一拿来烧火钳给撬开了。

      反正凌一是不会亏待自己也不会亏待赵小小,凌一初次尝到人类食物的美味,赵小小又是个孩子需要营养,打开碗柜看见为数不多的油盐,凌一是一点都不吝啬使用。

      赵大娘隔几天就发现猪油用得快,然后每次闻到灶房传来炒菜的香味,就会气得冲进灶房对着凌一一顿痛骂。结果她唾沫都快骂干了,凌一愣是半点不受影响,莫说骂了,打起来她都不带怕的。

      两个人先前婆媳关系也不算和睦,赵大娘总有各种理由挑原身的刺儿。原身第一胎生了个女儿,赵大娘因此对她很不满意,一直催她催了三年,这三年间就没给过原身好脸色,甚至生下赵小小还没出月子就被催着下地干活,直到生下赵轩耀,赵大娘才把重心放在了带孙子上,对原身的态度也稍微好转了一点,但也只有一点。

      赵小小从小就知道奶奶不待见她,爷爷更是从来没抱过她,妈妈虽然抱她照顾她,但总会时不时感慨和叹惋,为什么她不是个男孩,所以给她生了个弟弟,说是可以多一个人陪伴她,而且弟弟也会保护她和妈妈。
      可是,弟弟出生前,爸爸出外打工,爷爷奶奶忙着下地干活,妈妈要做家务要照顾她,但总是在抱怨,根本也没人陪伴她。等弟弟出生,她才知道,不是她妈妈给她生了个弟弟来陪她,而是妈妈给弟弟生了个她来照顾弟弟。

      以前奶奶和妈妈的矛盾,爷爷和爸爸总会装死,等两婆媳闹得不可开交了,再由爸爸站出来吼一句“别吵了,有什么可吵的”,最后奶奶和妈妈熄火停战,妈妈就会找她哭诉,她小小的脑子里,已经装满了妈妈对家庭的抱怨,对自己生活不幸的控诉。

      而现在不一样了,妈妈不爱说话,爱动手,和奶奶一吵起来,就很有可能提着扫把就开干。虽说这样的场景,赵小小见一次害怕一次,她总怕别人发火,但妈妈并没有发火,妈妈只是一脸平静地和奶奶打架。

      赵小小不怕这个妈妈,甚至有点喜欢。

      凌一和赵大娘的斗争就没停过,明里暗里两人在家一会儿抢针线,一会儿抢柴火,反正是一切能抢的东西都抢。赵大爷一开始帮着赵大娘,但后面他也烦了,觉得这些女人就是麻烦,干脆装死,白天就出去干活,也不管大冬天的地里根本没活可干,反正就出去溜达,抽着旱烟吧嗒嘴,在村里走动,说几句闲话。

      白天赵小小要上学,凌一就在家接一些针线活,比如谁家衣服破了,谁家孩子大了扯了布来找凌一做衣裳。直接买的童装可不便宜,一件也得十几块,去批发市场能降价,但到底尺码和款式不好挑选,而且人家要求出货量多。
      但是扯布自己做衣裳就不一样了,花个几块钱的手工费,能省十几二十。而且还能定制款式和尺码,把自家孩子牵来凌一面前,凌一也是神了,用眼睛上下把孩子扫一圈,连尺子都不怎么用,就能做出正正好合身的衣裳。

      你还别说,自打那天杨妹子来凌一这儿改了条裤子,回去跟她家里人说了一嘴凌一那儿收费低,而且乡里乡亲离得近,不用跑去镇上改,改得还很合身。大家听了,有人心动就尝试去凌一那儿改衣裳。

      刚开始是几毛钱一块钱地修改缝补衣裳,后面有人想着省钱,问了凌一能不能做衣裳,凌一说可以,那人就买了布来凌一这儿做。做衣裳比缝补修改贵了一点,但也比直接买成衣便宜。

      尤其是快过年了,大山村的人家虽说不富裕,还是贫困村,但到了年关,总想着给家里孩子做身新衣裳,去去一年的晦气,才好迎接第二年的福气,过年没有新衣裳,这年怎么过?所以最近几天,来找凌一做衣裳的人不少,她几天接好几个人的生意,赚的钱不多,但她没有花钱的地方,攒下不少。

      将近半个多月,凌一总共攒下二十六块八毛五分,凌一对货币的认知源于系统里储备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来源于主世界的相关历史记载,和小世界的历史并不相同。
      此时的小世界D国是否还在发行流通的分币,凌一无从得知,但她知道,至少在偏远的茶水镇、大山村,分币还是能用的。不过茶水镇的商铺大多不爱收分币,嫌找零麻烦,大山村里倒是还在用。

      凌一赚来的钱,趁某天天气不错,跟赵小小一起去镇上,给赵小小买了些纸笔,还买了习题。书包在落水第四天就捞起来,洗干净晾干了还能用,但是里面那些破旧的书本和纸笔确实没法用了。
      赵小小从未用过这么崭新的本子,她的作业本大多是同学用旧了扔掉,她自己捡来或别人给她,用又脏又小的橡皮擦掉笔迹继续用。
      这样崭新的纸笔,赵小小拿着都不敢往上写字。

      镇上的作业本还分很多种类,什么田字本什么英文本什么数学本,纸张都是一样的劣质,但是分类后好像就是比普通的白本子贵上许多。

      凌一赚到的二十多块钱,光是给赵小小买纸笔就花去了五块钱。想到镇上的高物价,凌一又回头想了想自己在村里的收费。

      像那种改大小改尺码的,凌一就视情况而定收个几毛钱一块钱,这都算贵了。那种缝补个小洞又或者是衣服开线了,她给缝上,就收个五分。

      茶水镇已经算距离大山村最近的乡镇了,但依旧要走上好几个小时才能抵达。茶水镇人民的生活和大山村人的生活相差甚远,镇上的学生们吃的都是几毛钱的零食辣条,卖到村里来,只有赵大娘那些溺爱孩子的家长才舍得买。而大山村的普通人咬咬牙,才花几分钱把一件穿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衣服拿来凌一这里补。

      凌一收费相比镇上的裁缝已经便宜很多了,而且她离得近,大家走几步路就过来了,甚至还能讲价。只是,和凌一讲价要看她那张冷脸,好多人讲到一半,看凌一没有表情也不说话,以为她生气了,赶紧找补,说五毛也行,大过年的,也不计较那些了。

      凌一刚把做好的一身新衣裳给村口的老刘家媳妇,收了三块五,正数着钱呢,就听王婶从外面回来,隔着池塘笑着喊道:“耀儿他娘,你家男人回来了,就在村口呢。”

      听到这话,凌一还没什么反应,屋里的赵大娘蹭地一下从板凳上起来,冲到院坝里:“什么?家伟回来啦?”

      王婶笑着点头:“哎,对,就在村口给廖娃子几个散烟呢。”

      赵大娘稳不住欢喜,高兴得直拍手,狠狠地瞪了一眼凌一:“你看着,家伟回来了,看他怎么收拾你!”

      凌一面无表情,正好,赵家伟回来了,她就得拉着这人去镇上把婚离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章 008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