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13.一只小胖崽3 ...

  •   13.一只小胖崽3

      王公公一脸毫不作伪的神情道:“老奴是真心这么觉着呢——上次林小公子染了风寒,精神不太好,老奴也没太注意到,可今日一瞧,可不几乎和陛下您小时候一模一样!”
      “那鼻子、那眉眼,那一头小卷毛,那撅着屁股的玩泥巴的姿势,简直和陛下您小时候一模一样啊!——”

      皇帝不以为然道:“得了,就你那眼神——小孩子不都长那样,浑身肉又多又软绵绵的,嘴巴鼻子都挤一块,脸上就看到两坨泡泡肉了。”
      “那小崽子也就像子陌的眉眼能看,其他都没眼看——”

      王大海:......
      这么可爱的小崽子竟然能说没眼看!他憋了又憋,憋了又憋,还是没憋住,小声嘀咕道:“林小公子是真可爱,真和陛下小时候一模一样——”

      皇帝不无敷衍道:“可爱,的确可爱——”

      王大海:......

      却说林家小院这边,林琅给范仲和陆季泡了壶茶,让他们在老槐树下坐着,自己三下五除二,将收尾的红烧肘子、烤羊腿、羊肉串、卤鹅、鸡汤整了出来,又炒了几个素菜,很快一大桌子丰盛的菜便整完了。

      直接在老槐树下摆了桌子,范仲、陆季两个也没闲着,帮着搬凳子、拿碗筷、端菜,等几个人坐好准备开吃时,也才刚刚午时才过,时间还早得很。

      陆季看着满桌丰盛菜肴,深深吸了口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肉香味,不禁竖起大拇指道:“林兄,你这厨艺也太厉害了吧!”

      林琅将小胖崽揽到怀里,习惯性地摸了摸他柔软的发顶,又拿出他专用的小木碗,替他捡了几大块他最爱的肘子肉和羊腿肉,又加了小半碗米饭,边盛边谦虚道:“一般一般,主要是小家伙爱吃,为了填饱小家伙的肚子,可不得练就一手好厨艺——”

      陆季和范仲都不免叹道:“林兄/林贤弟真是个好父亲——”

      小家伙也跟着在一边起哄道:“爹爹就是天底下最好的爹爹!——”边说着还边往小嘴巴里塞满了香酥软烂的肘子肉,高兴得两只黑溜溜的眼睛都眯在了一块。

      林琅揉了一把小家伙的小脑袋,笑道:“怎么哪里都有你刷存在感呢?——”

      小胖崽像小猪崽般“哼哼”了几声,欢快地“叭哒”“叭哒”将碗里的肉和饭解决干净,然后把小碗往林琅面前一推,得意道:“爹爹,崽崽要喝鸡汤,还要吃饭饭,吃肉肉!”

      林琅满脸纵容道:“好、好、好,都让你吃个够——”说着又给他的小木碗装满了肉和饭。

      照顾了小家伙,林琅还不忘给陆季和范仲用公筷夹菜,陆季也吃得头都抬不起来,边吃边道:“林兄,你这手艺真是绝了,就连春风楼大厨都比不上!要是以后能天天能吃到林兄你做的菜,让小弟我折寿十年都可以啊!——”

      林琅不禁有些目瞪口呆,心道这就是身为吃货的觉悟吗?!嘴上忙道:“不至于!不至于!陆贤弟若是喜欢的话,以后可以常来吃——”

      陆季两眼放光欣喜道:“那我可就不客气,常来叨扰林兄了——”

      小胖崽吃饱肉喝足汤,没玩一会便犯困,被林叔带去午睡了。

      林琅拿出初春时酿的梅花酒,与两人一人倒了一杯,笑道:“这梅花酒是用经年的雪水,加上经冬的梅花酿造的,到这个时节剩的也不多了,给你们尝尝味。”
      “吃肉还是要配酒才有味,每次拿出来小家伙都闹着要尝,好不容易等他睡着了才敢拿出来——”

      陆季和范仲都笑道:“小家伙这么小就喜欢喝酒,等长大后可不得是个厉害的——”

      林琅笑道:“就是个小醉鬼——”
      他抿了小半杯酒,只觉全身舒畅,问道:“都上值这么多时日了,范兄、陆贤弟觉得如何?”

      范仲含蓄些,只简单说了些,大体就是一切尚好。

      陆季就要坦率许多,一直在那倒苦水道:“林兄你是不知道呐,我每日卯时初天未亮就到,酉时末天擦黑才走,天天忙得跟陀螺似的,实际上都干些打杂的活。”
      “什么打扫藏书室、晒书、抄书之类的就算了,还有打扫上司、前辈的值房,洗棋盂茶壶、泡茶、跑腿什么的,天天都有做不完的杂事,每天回到家里后只想躺到床榻上两眼发呆怀疑人生——”
      “这就是寒窗苦读十八年高中探花后理想中的翰林院吗?!——”

      范仲听完都不禁有些同情他,还带着点不可置信道:“翰林院果真如此行事?这些杂事不该有专门的仆役来做,你们只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吗?!”

      林琅也担忧道:“会不会是我上次得罪了袁掌院和胡掌院,他们寻常见我不得,便拿你出气了?”

      陆季摆了摆手,狠狠吃了块肉、又喝了一大口酒道:“应该不是,听说每三年科考后进去的新人,都要遭受这番待遇,美其名曰让我们接接地气。”
      “林兄你是被陛下看上运气好,直接在御前行走,所以免了这遭磋磨。你不知道大家多羡慕你,就连袁掌院和胡掌院,寻常都挖空了心思想往陛下跟前凑,奈何陛下压根就不想见他们——”

      林琅也喝了口酒,自嘲笑道:“陛下也并非因为爱才所以让我在紫宸殿行走,这样的好事给你你想不想要?”

      陆季直接摇摇头道:“不、还是不了,就我这副样貌,搁陛下跟前只能添堵呢,哪能及得上林兄半分风华——”
      说着又不免叹道:“你们说这上值都是这么憋屈的么?!寒窗苦读十八年,好不容易一朝高中,本以为是跃龙门,结果是来打杂的?!”
      “而像袁掌院、胡掌院之类,本以为是天下读书人之表率,却没想到尽皆都是些沽名钓誉之徒,从不钻研学问,只知道弄些花架子功夫,成日写些花团锦簇文章拍太后马屁,这样的人也能当上掌院,真是什么世道——”

      范仲劝道:“陆贤弟慎言,这些话在这里说说便过了,可千万不能到外面乱说——”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若是一举高中,遇到好的上峰,能一展平生抱负,那当是运气好。”
      “如今遇的这些,也当是寻常,这身入朝堂,本就要经得住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也要经得住寂寞孤苦、无人问津,总是难免起起伏伏,自己当作修行提升自己便行。”

      陆季听得范仲一席话,不禁大为佩服道:“兄长心境真是常人难及,我若有兄长三分心性,也不会这般觉得难捱了——”

      范仲笑道:“每人性格不一样,到底没有身处你所在的境地,也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林琅在一旁道:“范兄说得没错,每个人经历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无法改变外界,便努力改变自己的心境——”
      “不过,依我看,改变自己心境是其一,韬光养晦,多增长自身见识,待随波而起时能抓住机会也很重要。”

      陆季一脸虚心求教:“林兄此话又怎讲?”

      林琅道:“翰林院天下藏书之丰富,其他地方都难以匹敌,更重要的是,天下九州风貌、经世治国之策,若翰林院居第二,则无人敢称第一了——”

      陆季听得林琅如此说,心中又有些热血澎湃,但又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灵犀,于是虚心求教道:“还望林兄说得更为详细些,如何在翰林院习得经世治国之策?”

      林琅又喝了半杯酒,话也比平时多了许多,陆季愿问,他便也话多了些。
      “经世治国之策,无外乎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而民之大事,无外乎生老病死、衣食住行,而八事更张、百业则兴,尤另有治吏与刑狱二道须清,赋税与兵戎二事须固。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注1)。国以百姓为本,百姓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注2)。”
      “天下九州,山川风貌各不相同,如何安民固本,各应因地制宜,不能循一不变,但经世济民之本,归根结底都是社稷生存与发展之道,务农为本,互通有无为要,粮、桑、盐、铁、瓷、药、木、牛羊、车马之类种种,皆乃生存之道,及至技术之革新、文明之进步乃至教化之盛行,皆乃社稷发展之要务。此中之道,吾愿称之为治国十二策。”
      “古人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注3),读书人所求之道,亦无外乎于此,宇宙天地发展之规律、生民安身立命之本、百技发展之究极、社稷发展之永续,若能于一道有所为,亦不负寒窗数十载。”
      “只不过一人之力终有所穷,无论天地、个人或是百技、社稷,皆无一能穷其道理,故屈子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认识并接受自身之渺小,始终怀有敬畏之心并努力求索,若能有些微所得,也算不负这短短人生数十载。”

      林琅说了一席话,回过神来见陆季与范仲都目瞪口呆看着他,不禁有些赧然道:“大概酒喝多了有些上头,便容易话多,前言不搭后语的,范兄和陆贤弟当笑话听听过了便是。”

      范仲和陆季忙道:“哪里哪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林兄/林贤弟果然大才!”

      注1、2:见《贞观政要》。
      注3:北宋张载《横渠四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13.一只小胖崽3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