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初识 ...
大盛朝京都在年底是最繁华的,各地高官回京述职,宵禁从小年夜一直解除到正月十五,歌舞升平日夜不歇。
作为京都的两条主要街道:千灯街和崇元街自然最为繁忙,不过它们忙的不是一种东西。
崇元街从南门通到北门,中间连着大盛朝的皇宫,一路上红墙绿瓦,两侧都是衙门重地,走的是达官显贵;千灯街从东门通到西门,一路上灯红酒绿,两侧都是勾栏酒肆,走的是富贵闲人。
只有中间交错的那个路口,汇集了三教九流。
京都正下着雪,落地就化了,车轮在雪泥上留下一道深刻的辙痕。
飞舞的玉尘划过路旁彩色的灯笼,落在青年长长的睫毛上,一眨就化了。
他紧紧棉衣,从拉货的马车上跳下来,递给车夫一两碎银,“辛苦老人家送我这么远,今日别过,后会有期。”
老者接过钱,小心翼翼地放进腰间荷包,指着旁边的路口说:“千灯街就在那边——小伙子一个人远走他乡,不容易啊。”
青年笑笑,“孑然一身,趁着年轻多闯荡,您慢走。”
辞别老车夫,他往千灯街里走去。
此时天色已晚,千灯街两旁的商铺门前都挂起了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似的。街上行人比肩接踵,他左顾右盼寻找着“天香阁”的牌子。
“驾!驾!”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人群骚乱起来,互相躲闪着,年轻人也被挤得不得不靠在一边,踮脚张望。
西边跑过来一匹白色骏马,马上坐着一个红衣玉带的少年。
少年策马奔驰,袍袖翻飞,手里还提了一盏踏雪寻梅的花灯,不时一回头,朝身后追赶的少年们笑道:“我一定是第一个到天香阁的,这次的竹叶青你们请定了,可不许赖账!”
少年声音清朗如玉,笑起来时眉如远山,眼盛星河。
暖洋洋的灯光映在他的侧脸,灿烂明艳不可方物。
年轻人望着他一闪而过的身影,问身边卖糖人儿的小贩:“兄台,那位漂亮公子是何许人也?”
“您是外地来的吧?”小贩一边画着孙悟空一边说:“那是小蔡爷,本地有名的公子哥,词曲都是一绝。当今圣上偏爱声色,”他压低了声音对他说:“明年小蔡爷就能参加科考了,再加上蔡家的帮衬,谋个一官半职不成问题。”
年轻人了然,买了个孙悟空的糖人,道着谢离开,追着小蔡爷的方向去了。
一路上人潮汹涌,花灯林立,一派繁华盛景,已有了年的样子。
天香阁就在这街尾,是当地有名的勾栏地,不过与其他不入流的花红柳绿之地不同,这里文人墨客偏多,大家都是来听曲看舞找灵感写文章的,就连里面的姑娘都能写出一手人人称赞的好字。
年轻人找个空位坐下,点了壶茶水和一小盘糕点。
一个杨柳细腰的姑娘坐在他对面,“郎君一个人?”
那姑娘眉目传情,身披薄纱,如玉肌肤若隐若现,他忙非礼勿视地低下头,拱了拱手,“是。来投奔亲友的。”
姑娘身上的胭脂香气萦绕在鼻翼,年轻人躲了躲。
看出他的拘谨,姑娘给他倒了杯茶水,“看郎君打扮,像是兖州人。”
年轻人眼神一变。
他又不是番邦人,哪能凭衣着就看出来处?
姑娘见他警惕,笑了笑,“郎君可是姓崔?”
年轻人恍然,忙作揖行礼,“正是,在下崔梦生,姑娘可是儋公子的人?”
姑娘掩唇而笑,从袖中掏出一张折叠的纸递给他,“儋郎君今日有急事缠身,不能亲自来迎接崔郎君,特请我带给崔郎君一封信,替他向郎君赔罪,改日相见,定自罚三杯‘一醉也’。”
崔梦生家住兖州,以酿酒为生。当时儋郎逃难至兖州,与他结缘,在他家中住了一年有余,二人形影不离,莫逆之交。
“一醉也”就是在这期间他与儋郎一同酿出来的新品酒,入口绵长,回味甘甜。临行之时他还许下诺言,不出一年定回来寻他。
可惜,他之后无法抽身,诺言轻贱,蹉跎至今。距二人分别已过了两年有余。
姑娘说出“一醉也”的名字,崔梦生就信了,双手接过纸张,千恩万谢。
姑娘走后,他打开纸,上面写了一个地址和时间,让他届时赶往。又花半片纸向他讨罪,称等见了面一定任他处罚。
他笑着摇摇头,将纸张重新叠好收于怀中,正要走时,忽听花厅中人一阵骚动。
“小蔡爷!小蔡爷来了!”
“小蔡爷抱筑上台喽!”
人群都跟着起哄。
那清清朗朗的声音带着笑说:“客官们好生热情,小乐人我不盛惶恐。”
崔梦生不禁抬头望去,只见花厅中央有一高台,舞女不知何时退下了,四周的粉色纱幔也放了几片下来,朦胧间有人在纱幔后长身玉立,言笑晏晏。
他侧移几步,视线从纱帘上移到台上。
面容姣好的姑娘抬上一把椅子,那红衣少年踱步上台,撩衣而坐,抱筑怀中,一双眼眸犹带水,顾盼生情,笑起来时弯弯的,正是方才街上打马而过的少年。
“谢过姑娘了,小生受宠若惊。”
那姑娘被他的多情眸看的面泛桃花,嬉笑嗔怒着下台去了。
小蔡爷一边调着音一边耍花腔:“今日与周生他们几人跑马,不甚赢了个第一,被他们好一通灌酒,现在看我怀里的宝贝好像有三十九根弦。若是一会儿弹错了,客官们可千万担待,别往小乐人身上抛鸡蛋和菜叶子!”
他说说笑笑,就把保命符先讨了去。
底下立马有人拆台:“小蔡爷千杯不醉,谁人不知?”
被人戳破,台上的小蔡爷笑骂:“就你话多,显着你了!”
崔梦生被这欢快的一幕吸引住,也是被他怀里的筑吸引,定足观看。
是把好筑。
小蔡爷一手按弦一手击筑,一音既出,四座寂静。
崔梦生被他的乐声惊艳到了。
筑音清脆,台上少年面带浅笑,击打着弦,奏的是一曲江南小调,很有烟柳人家的味道。
那乐声在偌大酒楼中回荡,缭绕耳边,牵着他的思绪行过千万里远。
他想起千里之外的故乡,想起自己孤舟远行,背井离乡。远山薄雾蒙蒙,抚舷后望,炊烟渐次消散成天边薄云,与雾气相连,不辩你我。
这一路由南北上,听过花船上姑娘的小曲儿,看过痴男怨女的红尘纠缠,一路走走停停,雨停雪落,明月圆缺,终于踏上京都的土地。
那青砖石巷里竟飘来一醉也的酒香,许是北风怜我思乡情,遥以为藉。
大概也就只有年关这几日战火停歇,一路上才能看见这样的景象吧。
如果永远都这样,该多好。
他不禁随乐而和,吟唱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那少年眸光一亮。
一曲毕,少年掷果盈车,卷着一兜子客人们扔的糕点果子下来,“这位郎君嗓音不凡,可否交个朋友?”
他匆忙地把兜住的零碎倒在桌子上,抖干净袍子,朝他作揖,“小可蔡府蔡琼,请教郎君高名。”
崔梦生回礼:“不才在下崔梦生,兖州人士。方才闻郎君乐声动人,一时思乡情切,难掩激动,和乐而歌,唐突了蔡郎君。”
“崔郎言重,”蔡琼双手相扶,“崔郎歌喉动人,如天籁之音,小可不曾听过,惊为天人。不知可否请崔郎移步天阁,浅酌几杯?”
天阁是天香阁楼上的包间,崔梦生广交好友,求之不得。
楼梯上,两个年轻人走下来,那青衣少年道:“我跟佳辰兄还以为你下了台就逃酒钱去了,正要去寻你呢!”
“说好的我跑马赢了你们请我喝酒,怎的还要我结账不成?”
他身边另一位便是刚刚说小蔡爷“千杯不醉”的年轻人:“结账倒是其次,只是小蔡爷你刚刚行酒令还差了三杯没喝,可不能叫你逃了!”
蔡琼拉着他进房间,房间里竟还有七八人,蔡琼给其他人介绍:“这是我新交的朋友,姓崔。”然后又给他介绍其他人,“他们都是与我交好的,平时私下里随意惯了,崔郎莫怪。”
崔梦生笑说:“无妨。看诸位郎君如此风采,崔某艳羡至极。”
那“千杯不醉”的年轻人甚是自来熟,拉着他入座,“艳羡什么?大家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我叫周乔。刚刚崔郎的歌声我可是听见了,我击筑比不过小蔡爷,但短笛自认还是可以一听的,来,咱以乐会友,我给崔郎吹上一曲!还请崔郎不吝相和!”
蔡琼从角落里拿出一盏花灯,正是街上时提的那盏,“这个送你,我在街上猜谜时赢的!”
看他得意的模样,崔梦生笑着收下,“此礼重了!重了!”
—————————————————————
隆兴十七年腊月二十三,崔梦生初至京都,与太傅府独子蔡琼于天香阁以乐相识,彻夜把酒高歌,引为知己。
全文推荐背景音乐:《琴师》音频怪物
《灯市行》贰婶(蔡翊昇)
《月上瓜洲》贰婶(蔡翊昇)
《不见长安》河图
《一醉也》贰婶(蔡翊昇)
《十年一晌》慕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初识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