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茫茫 ...

  •   入目是一片陌生的环境。但只看这装潢用料,便知晓这是宫里面的某个宫殿。

      纪承毓试图坐起来,但很快他就又躺了回去,额上沁出细细密密的冷汗,胸口处缠着绷带,一呼一吸都牵扯着伤口,好在疼痛尚还可以忍受——战场上拼杀几载,受伤岂不是家常便饭,只不过不是每次都像这般重罢了。

      殿内的动静惊动了外面值守的人,不一会儿一群人便入了殿,为首的人竟是太子,紧随其后的则是镇国公夫妇,几个太医尾随。
      纪承毓心中一动,挣扎着便要起身行礼,被舒望璋制止,“别动,阿……爱卿伤重,不必拘礼。”随即舒望璋一摆手,示意太医上前查看纪承毓的伤势。

      宫宴上有人早早安排了刺客,本是要在太子落单时趁机行刺,谁知纪承毓竟在他身边,刺客咬咬牙,看准纪承毓心神不定时动了手,结果还是被纪承毓挡了下来。只是入宫赴宴不可携兵刃,纪承毓就是再厉害也不可能凭空抽出武器迎敌,因而这挡法不亚于以命换命。剑穿胸而过里要害之处不过寸余,纪承毓这一伤足足昏迷了三日,期间什么天材地宝都用上了,才堪堪把人给从阎王那抢了回来。

      镇国公站在一旁沉默着看着自家儿子,本就因上了年纪而斑白的鬓角似乎又新添了几分霜色;纪夫人则红了眼不住抽噎,几次想要上前但又担心打扰了太医诊治。护一国储君乃是大功一件,但显然屋中几位大人物谁也没心思想这个。

      不多时太医便收了手,稍加议论后回太子道,“纪将军已无性命之忧,只是剑伤过重,尚需长久调养。微臣等人稍后便将改好的方子呈给殿下过目。”说话的这人是太医令,姓孟,本已经到了可以告老还乡的年纪,可老人不愿,平日里也就鲜少烦劳他老,只为身份最为尊贵的几人诊治伤病。这次是太子上请求皇帝准允,昌文帝感念纪承毓赤诚忠心自无二话,就算太子不求他也早有此意。

      太子点头,“有劳太医令了。”孟太医谢恩后告退。

      屋中此时只剩下几个服侍的宫人,以及太子和镇国公夫妇。纪夫人终于得了机会,匆忙走到近前坐于床沿,双手颤抖着握住纪承毓的左手,说不出话来只不住流着泪,心疼地看着纪承毓苍白的面色。纪承毓看着娘亲这副模样也是心中酸涩,轻声开口道,“娘亲莫担心,阿毓没事的。”

      纪夫人取出帕子抹了抹泪,自家孩子是个什么性子当娘的最清楚不过,若不是伤得狠了哪能是这副模样。可心疼归心疼,她又能怨得了谁呢,纪承毓当时若是不救让太子有了三长两短,又能讨到什么便宜?纪夫人只好把心事压下,假作无事地笑了一下,不让儿子挂记。

      毕竟是刚刚苏醒,纪承毓很快便觉得困乏,眼皮有些沉重。镇国公走过来将纪夫人扶起,不甚熟练地给纪承毓掖了掖被角,中年男子有些生硬地开口嘱咐纪承毓好好休息,便向太子告了退,悄声离开了殿内。

      殿内再度安静下来。纪承毓想跟太子说两句话,可偏生怎么也打不起精神,只能看着舒望璋似乎是向这边走了两步,而后就闭上眼沉沉睡了过去。隐约中似乎也并没有响起离去的脚步声。

      ……

      纪承毓在东宫住了十几天才离开。

      先前遇刺的假山离着后宫只须再过一个月形拱门——这也是为什么舒望璋那么着急把人拽住,帝王后宫岂是随便出入的地方,而眼瞅着纪承毓便要向那个方向走去。纪承毓终究是外臣,重伤当下又急需个安静的宫殿,皇帝稍一犹豫之时,舒望璋开口打破了僵局:“去东宫,送到广宁殿。”东宫也确是最近的所在,就这样纪承毓这几日便都住在广宁殿。

      这段时间太子也来过几次,但基本上都是几句寒暄话,尽管作为君主能对臣子如此关怀已是莫大的荣宠,但纪承毓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罢了,是自己执意要断了关系,便不要再执着于什么,他这么安慰自己。于是这段时间他二人房间相距不过几步路,却似是中间隔了千山万水一般疏离。

      离宫那日,昌文帝的赏赐源源不断送来,先前便已赏了不少,这次更是难以估量。旨意是太子亲自念的,纪承毓跪在地上领旨,看着那一双金绣黑靴微微出神,待到旨意念毕才堪堪回过神来。
      “臣纪承毓,谢主隆恩。”纪承毓双手接过明黄圣旨,不经意地碰到了舒望璋的手,指尖传来一点冰凉。他的手还像过去那么冷,估计又偷偷脱了暖衣,纪承毓想到。但很快他就将这些想法又扔出脑海,不能留。

      纪承毓转过身离去,随行几人跟在后面,待到出了宫门早有马车候在那里。本来镇国公让人备好了马匹想着让儿子活动活动筋骨,结果纪夫人知道后把纪老将军劈头盖脸骂了一顿,赶紧吩咐手下人换成了铺着软垫的马车,这才作罢。

      其实纪承毓还是想骑马来着。一是这些日子在屋里待着把身子都待懒了,二是……他想看看这次还会不会遇到个没良心的骗子,说实话,有点孩子气。

      直到马车行出多远,纪承毓撩开帘子向后望了望,高大的朱红宫门远远伫立,似乎有一个小小的黑点点缀在墙下一角。

      ……

      纪承毓回了胥城。身子彻底好了,他也就不在京城多耽搁。临行时邺儿送了自己几卷诗文画册,让自己路上带着解闷,带到边关也好留作纪念。果然是自家弟弟,就算已经年逾十五,身上也有了功名,还是那般纯真的性子。不过谁让纪承邺是纪家难得一遇的武学白痴兼文学奇才呢,又是自己的亲弟弟,怎么样在纪承毓眼里都是好的。

      近些年边关安定,此番回去也不用急,一路上走的悠闲了不少,速度仍旧不慢,但食宿上就要比当年征战时来的用心。纪承毓感受着沿途的风土人情,穿梭于自然奇景之中,自觉神朗气清,多日来的心中郁结似也缓解了不少。
      这路途实在是太舒适,以至于纪承毓看到胥城的城门时内心竟有些失落。然而既然到了也不能再折返回去重游一遍,纪承毓驱马进了城,来到胥城的镇西将军府。

      胥城大小官员听说纪承毓回来了,接连来府上拜访,客套话说了一箩筐,光应付他们就花了纪承毓一整天时间,等到晚上掌灯时方才消停下来。纪承毓舒了口气,斜斜靠在书房内的躺椅上,单手枕在脑后,望着书房顶棚胡思乱想。

      这时敲门声响起,“将军,李书常求见。”李书常是将军府的管家,年方而立,但打理府上一应事务一丝不苟,纪承毓不在时镇西将军府全靠他看顾着,是纪承毓的心腹。纪承毓听闻坐起了身,“进来吧。”

      李书常推门走进,回身将门关好,来到纪承毓近前,拱手一礼,“将军近来可好?先前听说将军遇刺,书常不能赴京侍疾,还望将军莫怪。”说着,还像模像样地深拜了拜。

      纪承毓白了他一眼,“怎么,这段时间又看了什么闲书,还说这套。你是什么性子,我还能不清楚?”

      李书常施施然直起身,嘴上不饶人,也不装深情了,“不过是看看将军是不是连脑子也一并伤了罢了。白日里将军繁忙,书常没寻着功夫与将军叙一叙,眼下终于是有了时间。”

      “说吧,有什么事?你此时找我必然不只是为了唠家常的。”纪承毓也不计较他变着法子骂自己,言归正传。

      李书常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书信,“京城来的信,给将军您的。两日前便送来了,只是那时将军还没回来,便一直压在我手里。放心,无人动过。”能和纪承毓有书信往来的,都与他熟识。为了防止有心之人动了书信窥探见内容,每封信的外封都是特制的,如果有人拆了信用别的信封重装,或者试图再将破口密封回去,只需略加检查便能看出端倪。倒不是纪承毓有什么不轨之心,只是防着中间有人动了情报或者换了书信内容栽赃陷害。

      纪承毓接过信封正反检查一番确认无误,安下心来,拆了外封打开信纸。李书常在纪承毓展开信之前便退了出去,哪怕他是纪承毓的亲信,也绝不会僭越半步,这也是为什么纪承毓敢相信他。

      习惯性的,纪承毓先看了眼信件落款,而后便呆在那里。
      ——舒望璋。不是“齐璋”,不是太子殿下,而是舒望璋。

      一种莫名的烦躁从心底涌上,纪承毓以为这段时间以来他已经不会再纠结于过去,可真正再看见这三个字的时候,他还是不能平静下来。他有一种直接将这封信烧掉的冲动,可将信纸真正凑到灯焰近前时又犹豫了,将手慢慢收了回来。万一是有要事要交代呢,这是储君,是太子,不是那个可以欢畅交谈的世家公子,由不得自己任性。

      他调整了一下呼吸试图让自己心静下来,强行将视线从那三个字上移开,转而开始看信件内容。不知该算是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的,这封信并没有谈什么要事,甚至连字数都不多,仅仅四十余字。

      “宫宴一事,累阿毓去岁生辰未过,吾心有愧,唯望阿毓今冬归京,肯赏薄面来府,允望璋为君弥补一二。”

      纪承毓居然有些哭笑不得。千里迢迢从京城送信至胥城,竟只为这种小事。前些年边疆战事未平之时,便是年节都没过上几个,错过了生辰更是寻常,这次他本也没在意,甚至于如果舒望璋不提他都想不起来,结果还专门寄信邀约,真真是死板的很。也是,与阿璋相识之后的几年,每个生辰阿璋都会送来些小物什为自己庆生,这么想这次寄信也是不奇怪。

      刚想到这纪承毓就是一僵,微微扬起的嘴角迅速地压了下去。他懊恼地摇了摇头,暗骂自己不长记性,没有“阿璋”,只有太子,之前的种种只不过是太子为了拉拢自己做的戏,没什么值得留念的。

      他低头又看了看这封信,纸上的字迹极为陌生,但纪承毓清楚,这才是舒望璋真正的笔迹。先前与“齐璋”同游时,虽常见他以右手取物,但写字时则是左手执笔,笔过之处隽秀小楷赏心悦目,字里行间尽是江南水乡的清丽悠然,颇是符合锦阳齐家嫡公子的身份。而这张纸上的字则大气洒脱,锋芒毕露,正应着身为储君指点江山的气魄。想来这太子与自己相交时不可谓不谨慎,以至于担心自己从笔迹上看出问题,毕竟太子的墨宝虽说难求但也不是真的见不到,尤其对于镇国公这般地位的人物。

      罢了,不想那些有的没的了,纪承毓将信纸叠好装回信封,放进抽匣内收好,而后研墨提笔写了封简短的回信,大体便是太子盛情不敢推辞云云,落款是臣纪承毓拜上,让李书常派人送往京城。至于太子看到这封仿佛公文一般正式的书信是什么反应,纪承毓并不打算去想。

  • 作者有话要说:  回忆杀加载中……进度2/5(应该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